03.03 新能源汽車哪家好?

侯佳儀


目前國內的新能源汽車,百分之九十都是國產車,總體可分為兩種,一種為車長3.5米以下的單排雙座微型車,還有一種便是和燃油車尺寸相差無幾的緊湊型汽車。



要說那些新能源汽車值得買,可以說現在主流的國內一線品牌都可以買,像比亞迪、奇瑞、寶駿、北汽等等,整車品質都是不錯的,是值得購買的。鄙人覺得,買新能源汽車,還是要根據自己的用途來選,像上述提到的兩類新能源車,第一種微型車5-8萬就可以落地了,但是第二種緊湊型車,一般都要十萬以上才能落地,所以兩者的差價還是挺大的。

如果家裡已經有一輛汽車,準備再夠買一輛新能源汽車上班、買菜、代步,那選擇微型車是物超所值的,因為這類車操作簡單,停車方便,作為代步車是再合適不過。



但是如果是家裡第一輛車,那還是推薦緊湊型車,因為平常週末出去郊遊,或者帶著家人搞個短途旅行,這不僅需要較多的座位,還需要車子有比較高的續航能力,一般緊湊型的新能源車都續航都比較高。

所以,哪些新能源新車值不值得買,只要符合自己的用車需求那就值得買。


造車人說車


新能源汽車的品牌現在比較多,其中國內最早生產純電汽車的是比亞迪和北汽,然後就是雨後春筍般的造車新勢力,品牌比較多,就不給你一一列舉了。

新能源純電車,按照電池品牌分類,只有三種,第一種是特斯拉,使用的是松下生產的電池;第二種是比亞迪,用的是自己生產的電池。第三是其他大多數品牌在用的寧德時代的電池。

目前市面上比較主流的電動汽車電機主要有三類,一是無刷直流電動機,二是交流異步電動機,三是永磁同步電動機。

第一種無刷直流電動機,它的結構相對其他產品更加複雜,長時間工作的情況下,電機的機械結構會產生損耗,後期維護成本也比較高,現在已經被大多數新能源車企棄用。

第二種是交流異步電動機,它的應用較為普遍,很多新能源品牌車型都採用了這種電機,包括特斯拉在內的部分品牌車型,至今還在沿用這一類型的電動機。它的優點就是功率大,恆速性能強,但是因為恆速性能好,所以調速就比較困難,所以裝備交流異步電機的特斯拉控制器極其昂貴。 還有就是,它需要交流電才能運轉,新能源汽車都採用電池供電,電池屬於直流電,這樣就得設計直流轉交流的過程,而這一過程處理在世界上都還沒有一個較為滿意的解決辦法,更何況特斯拉這種1.9秒破百的電機瞬間電流能夠達到上百安倍,所以電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有待時間檢驗。




第三種是永磁同步電動機,它的結構與直流電動機相似,這使得它具備了無刷直流電動機結構簡單、運行可靠、調速性能好的特點。永磁同步電機要比其他類型電機的體積更小、重量更輕。因為新能源車,電池重量比較重,而整車重量又和車輛續航息息相關,所以在電機功率相同的情況下,體積更小,質量更輕的永磁電機便越來越有優勢,也慢慢被新能源車企所選擇。



現在新能源汽車的保值率都不高,如果是工薪階層,我建議你買十幾萬的就可以,這個價格區間可選擇的車就比較多了,你要考慮的就是售後問題,也就是電池和電機的售後,因為寧德時代的電池使用率比較高,售後也會更便宜。電機就是交流異步和永磁電機的選擇,永磁電機的售後價格要比交流異步低很多。這個價格區間的車型競爭比較大,所以廠家都有關於電池和電機的質保,你完全不用擔心。

如果你的預算比較多,也就是不差錢,我只能說,爺您有錢,您怎麼高興怎麼來~


慕恩551


新能源汽車哪家好?這種問題要看您能拿出多少預算,新能源汽車目前主流的是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車型,而純電動汽車,將是未來必然的發展趨勢,根據2018年的銷量來看,新能源純電動汽車銷量持續創新高,足矣證明消費者正在漸漸認可!

我們暫且說純電動的汽車產品,一般主打的是10萬級車型,特別是10-15萬區間的產品,是人們更容易接受的,這個價位主要是針對工薪階層,太便宜的用不住,太貴的買不起,所以這個區間的產品得到廣泛認可,大多數人買這個價位的純電動汽車,可能從傳統汽車品牌中選擇,認為有品牌優勢!



我個人的想法恰恰是相反的,我買車時主要看中的是造車新勢力企業,拿到購車指標的時候,正好趕上威馬汽車的EX5發佈,就在去年12月份交了大定,今年2月份提車,400探索版,國補地補後價格14萬多,目前跑了3900公里左右了,對這臺車綜合參數我給出很高的評價!


我在市區開的話,每次滿電均可跑到380公里以上,首先是續航真的很滿意,這臺車搭載了寧德時代提供的動力電池,百公里電耗14kWh,還沒有發現任何的小故障,空間超大,我覺得比同事的途觀要大不少,後排地板還是純平的,外觀不說了,每個人的審美不同,內飾做工很精細,大量的軟質材料包裹,和合作智能配置!

之所以選擇這臺車,主要是因為對這個創始人非常信任,畢竟是沃爾沃走出來的人,對造車肯定有一定的經驗,而且威馬起步就是自建工廠,與其他造車新勢力選擇代工生產不同,自建工廠在人才培養上和管理上都有很大的優勢,現在車友會里,有的車友總里程已經接近1萬,基本上就是解決日常的出行問題,即環保還省下了燃油費用,在我看來,這家品牌就很不錯,當然,有些朋友可能認為傳統品牌更踏實,這也無可厚非,但是我更相信消費者的口碑!


威馬汽車車友會


最近油價上漲,新能源車的問題又開始熱起來了。畢竟,油價上漲過快,除了海外石油價格波動之外,納稅的貢獻也增加了不少,是不是有一種光榮的感覺?


但該入手哪款新能源車,這個問題幾乎沒法回答,因為每個人的情況太不一樣了。就現階段實際情況,原則性地說一下吧:


1、買全電的,不如買插電混合的。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全電的不僅里程受限,而且普遍採用三元鋰電池技術,安全上還是有隱患的;相對而言,插電混動的部分車型使用的是鐵電池,看上去雖然LOW一點,但畢竟安全,而且,兩套動力裝置,也解決了里程問題。所以,給大家的建議是,如果不是很在意是否拉風,在技術沒有顯著進步的情況下,買插電混合,而且最好是鐵電池的,是當前最好的選擇;


2、買進口的,不如買國產的。不討論價格,進口車好主要還在發動機技術,但既然是新能源車,發動機只是一個輔助設施,為了一個輔助設施花全車一半以上的錢,這個邏輯好像有點問題;


3、既不建議買新概念造車勢力,也不建議買傳統國企的新能源車。關於這個問題,只是個人建議,不解釋。





洋楊大觀


純電,有外出時充電時間太長這個短板,續航再高也總是讓人擔心。

混動其實本質是電機加強動力的汽油車,而且短途時可以純電,從高性能和燃油經濟性來講是一種極好的車,但價格高抵消了一些它的優勢。從我們國家的實際路況等情況來講,車輛性能並不重要,如唐的混動500多馬力,已經超出了實際需要,即使買輛超跑也體現不了性能,性能什麼只是說辭,法拉利也只能跟在QQ後面又不能飛過去,除了裝逼炫富騙騙少女外也沒有其他什麼作用。那麼裝不了逼的國產混動車就更沒有多少實際用途了。但在北京上海等限牌的城市,電動車因為免牌照,這是個強大優勢。

如果一定想要高配置高性能的電動車,也應該買混動車,比亞迪混動是首選,整車質保6年、電機、電池8年,可以消除國產車質量不穩定的顧慮。會衰減的電池電芯終身質保,這點很重要,讓換電池很貴的傳言在比亞迪車上得不到任何體現。


午大韋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和國家的新能源戰略的推進,現在市場上新能源汽車也如同雨後春筍般不斷的湧現,雖然現在新能源汽車的價格還是比較高的,但是在國家補貼政策的影響下,許多的新能源汽車價格都是親民的。SUV是近幾年比較受大家歡迎的車型,比轎車空間大,操縱性更強,許多的朋友都會選擇SUV。

江鈴E400

江鈴E400的補貼後參考價為8.98-10.98萬;江鈴E400長寬高分別為4160×1810×1670毫米,軸距為2560毫米。其中E400 悅動型電機功率90kW,標稱續航里程252km,另外兩款悅適型和悅享型採用50kW電機,標稱續航里程310km。E400採用了倒梯形的前臉設計,運動感極強,凸顯出運動時尚的美感。

比亞迪元EV360

比亞迪元EV360補貼後參考售價為7.99-9.99萬元;元EV360的綜合工況續航里程可達到360公里,百公里能耗僅為13.6kWh,每公里成本僅為6分錢。僅需30分鐘便可完成30-80%充電,意味著充電半個小時就可以增加50%的續航里程。同時比亞迪在售後服務方面也做的很好,提供動力電池電芯終身保修,讓用戶可以盡享品質用車生活,免除後顧之憂。

長安CS15EV

長安CS15EV的補貼後售價7.99萬起;長安CS15EV的長寬高為,4100/1740/1630mm,軸距為2510mm。其續航里程可以超過350公里,在快充模式下,僅僅需要40分鐘左右就可以充電至80%以上。同時,CS15EV還採用了先進的多檔調節能量回收系統,在能量回收系統的高效運作下,每公里僅需0.15度電,其使用成本被大大降低。

北汽EX360

北汽EX360的補貼後售價為7.99-9.89萬;EX360配備了最大功率80kw的永磁同步電機,最大扭矩為230N.m,0-50km加速僅需5秒,其NEDC工況續駛里程可達318km,等速60km/h續航里程可達390km。EX360的百公里電費僅為7.5元(居民電價),遠低於同級燃油車51元的百公里郵費。

現如今純電動汽車的不斷髮展,新能源汽車會越來越受大家的歡迎,希望以上四款車能夠給您帶來收穫!


凡塵無淨土


推薦幾款車型。 第一款是榮威e550,售價23.98萬元,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池續航60公里,充電時間5個小時,百公里綜合油耗1.6L,百公里加速9.5秒,整車質保五年或者十萬公里。推薦理由是榮威550上市後獲得了消費者相當不錯的口碑,其搭載的是插電式混動系統,擁有扭矩大續航里程長等優點,純電模式下續航里程達60公里,基本滿足了日常的上下班需求,購車的消費者還可以享受5.4萬元的補貼,尤其在一線城市搖號的困擾下選擇一輛新能源車代步出行是很好的選擇。


第二款是傳祺GA5 PHEV,售價19.93萬元-21.93萬元,也是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池續航80公里,充電時間六個小時,百公里綜合油耗是2.4L。百公里加速11秒,整車質保三年或者十萬公里。推薦理由是傳祺作為一輛中型車,GA5增程版在乘坐空間方面優勢非常明顯,而目前市面上銷售的新能源車型多為小型或緊湊型車,其次傳祺GA5增程版動力表現達到1.8L或2.0L汽油車水準,80公里純電池續航里程滿足日常市區通勤需求,而增程式也保證駕駛者不用擔心電池耗盡車輛無法動彈的尷尬狀況。


第三款是豐田卡羅拉雙擎,相信豐田的油電混合技術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卡羅拉雙擎整車質保週期長,油耗低,配置高是明顯的優勢所在,也不需要單獨充電,越堵越省油的特點特別符合大家上下班的路況。當然卡羅拉也是目前合資品牌最便宜的油電混合車型,對於追求品質感的消費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善良風與同舟


新能源汽車的新能源包括氫能、電能、太陽能等,但就目前而言已經上市銷售的主要是電動汽車。電動汽車又分為純電動、油電混動兩大類。

城市代步,比如逛街、買菜、接送娃,我推介體積小的純電動汽車,因為電動車的先天優點就是起步快,面對市區紅綠燈一般2.0排量以內的油車也望塵莫及,同時因為市區交通擁堵,這種小型電動車停車也很方便,有個縫就能停好,非常地方便。

下面推薦幾款滿足以上條件的純電動小車:

1.奇瑞EQ1,又叫小螞蟻。

2.江淮iev6e。

3.比亞迪e1。

4.東風雷諾e諾。

以上四款純電動小車價格都在6-8萬之間,可以說是各有特點:奇瑞小螞蟻配置豐富,但是從各大汽車論壇看,小毛病比較多;江淮iev6e各方面比較均衡;比亞迪e1,電池、電芯、電機的技術比較成熟,畢竟是國產電動汽車的老大,有比亞迪唐、宋等實力不凡的哥哥帶著,但是配置相比前兩款比較寒酸;雷諾e諾是近期上市的,也是唯一一個價格這麼低的合資品牌純電動車,在歐洲的表現不錯,國內這幾天就可能有上路跑的了,但是沒有其口碑,不過其合資的身份相信和會很吸引消費者。具體怎麼選就看您的需求了!


茶後書話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給大家科普一下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車種類,最主要有純電動汽車和插電混動汽車這兩大類。其中純電動汽車無疑是大出風頭,前有先驅者特斯拉,後有如今的國內眾多的造車新勢力,連BBA也相繼推出純電動汽車。看似如今的主流就是純電動車了嗎?在我看來未必,我個人看法是覺得純電動汽車是日後的發展主流,但並不是現在,因為目前純電動車的技術是遠遠未夠成熟的,純電動車自燃事故的例子也不少,連在這個領域的扛把子特斯拉都不能避免,並且還是多發事故車型。

從上表可以看出,上百萬的特斯拉純電動車都能發生自燃,目前的純電動車技術遠遠未夠成熟。依我個人來看,目前最好的過渡段就是插電混動汽車了,綜合油耗低,技術上成熟開著省心,另外最重要的就是安全。不過,目前國內的PHEV市場上產品良莠不齊,個別車企為了圈錢在渾水摸魚。但也有不少良心車企的確是花心思用心做好產品的,例如上汽大眾的途觀L PHEV,我個人是比較看好這款車型,也是我意向購買車型,為什麼這麼說呢?接著就說說我的看法。

途觀L PHEV的前身就是途觀L了,這個想必大家都很清楚。途觀L作為合資品牌銷量冠軍首次進入新能源市場,整車的品質是挺令人放心的,畢竟人家上汽大眾多年來的造車技術擺在那裡,這個不吹不黑挑剔不出什麼大毛病。

途觀L PHEV的外觀、內飾和燃油版車型相差不大,這個就不多說了,主要還是說下這車的動力系統和電池安全問題。途觀L PHEV搭載一臺1.4T發動機和電動機的組合,正所謂雙擎在手,天下我有,系統綜合扭矩400牛米,綜合最大輸出功率為155KW,比排量2.0T的發動機還要強,燃油經濟性好,百公里綜合油耗為1.9L,純電續航里程為52KM。

最後來說下途觀L PHEV的電池安全問題,車內的電池組採用衝壓一體成型的工藝,成本、安全性相比較於焊接成型的框架更高。電池系統經過169項極限測試,包含針刺測試、火燒測試、碰撞測試、浸入式溫度衝擊、噴曬鹽霧,防水等級達IPX9K、防塵等級為最高的IP6KX等測試,測試的標準都是遠超行業標準,這樣做的原因都是為了保證安全,完全不嫌麻煩“真槍實戰”的測試,確保電池系統不能起火、爆炸,這方面站在我個人的角度來看,我是比較認可的,畢竟開車安全才是第一。

寫在最後,縱觀新能源汽車市場,純電動車以目前來看,技術方面成熟度是真的不夠,現在說是主流遠遠稱不上。插電混合車在我看來才是如今的主流車型,純電動車那是日後的事。最後要是想購買新能源車的朋友,不妨和我一起等途觀L PHEV,在我看來它真的是款不錯的車型。


雲評車之家


在新的一天很高興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在這裡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那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關於這個問題。

以下那我為大家分享,我首先分享下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同時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我認為還是再稍等一下,雖然2018年新能源汽車空前火爆,但是真正的發力點應該在2018年下半年,近一年多數曝光的產品。

在下半年可能都會拿出自己的“拳頭”產品,我對新能源的需求是,要買得起,而且用的放心,這些基本上就足夠了,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車續航是個很大的問題。

而且處於發展初期,真需要上千公里的大長途,無論是續航能力還是可靠性,還是傳統汽車更為重要,所以,多數家庭都是把新能源汽車作為家庭中的第二臺車使用。

當然,也可以作為第一臺車,畢竟之後新能源汽車發展是必要的趨勢,如果作為第一臺車使用,那麼在選擇上更要注意,特別是續航能力,至少工況下可以滿足300+km才算是合格。

對於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想法,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我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最後在這裡,真誠的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身體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