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回忆杀】这个贵阳老地标也要拆了!承载了许多人的回忆

打开记忆尘封的大门,

你是否还记得老贵阳的这些地点、建筑?

【回忆杀】这个贵阳老地标也要拆了!承载了许多人的回忆

▲火车站

【回忆杀】这个贵阳老地标也要拆了!承载了许多人的回忆

▲春雷广场

【回忆杀】这个贵阳老地标也要拆了!承载了许多人的回忆

▲甲秀楼

【回忆杀】这个贵阳老地标也要拆了!承载了许多人的回忆

▲老百货大楼

【回忆杀】这个贵阳老地标也要拆了!承载了许多人的回忆

▲延安路

【回忆杀】这个贵阳老地标也要拆了!承载了许多人的回忆

▲南明河

从过去到现在,街道已变得和原来不再一样

贵阳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随着城市建设的需要

不得不拆除一些贵阳地标性的建筑物

为配合人民大道施工

“一中桥也要拆了”

【回忆杀】这个贵阳老地标也要拆了!承载了许多人的回忆

▲老一中桥(图/贵州都市报)

【回忆杀】这个贵阳老地标也要拆了!承载了许多人的回忆

▲现在的一中桥

贵阳一中桥,古代称为“两江口” 。这名称,源于市西河在文化路与雪涯路交叉口不远处汇入南明河。

光绪三十二年, “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 (贵阳一中前身)迁至两江口,因学校在一座半岛之上,为师生往来方便,学堂特地添置了一艘一次可容纳三四十人的木船,在南明河位于今一中桥附近的两岸,架上钢缆,用以接送师生,算得上是“校船”。

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在垂柳轻抚的南明河上,每天,学校的船工都架着这艘渡船,载着一拨拨年轻的学子,渡过宽阔清澈的河面,进入那青砖灰瓦的校园,去叩响知识殿堂的大门……

直到1938年,因河水湍急渡船倾覆,造成学生溺亡的悲剧,学校教师联名上书要求修桥。

那时桥虽然没有修成,为避免再出事故,政府在两岸码头上立了石柱,中间用钢索相接,钢索上套铁环,渡船系在铁环上,从而取消了划渡,摆渡人两手抓住钢绳交替前移,这样的摆渡方式一直持续到解放后。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重新加固整修,这座桥才得以使用。桥从设计建造开始一直没有好好命名,人们就约定俗成地称呼其为“战备桥” “一中桥” 。

如今,一中桥早已消失,在原地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铁桥,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筑城广场上的诸多桥梁之一。

有水就有桥,那时的贵阳城内外,凡有南明河的地方,都有很多座大大小小的桥梁。现如今,十有八九已经不存在。

属于你们记忆里的建筑有哪些已经不复存在

又有哪些至今还尚存呢?

留言唤起我们的回忆吧~


文章来源:百姓关注、贵阳网、贵州交通广播

整理:筑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