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忻口會戰,閻錫山打死不出兵,朱德訓誡:秦檜的子孫難當!

很多人都明白,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獅。因為這句話道出了演說的魅力,特別是在風雲變換的談判席上,有時候一句話的分量或許就能扭轉乾坤,決定勝局。這裡我們說說抗日戰爭忻口會戰中,朱老總與山西軍閥閻錫山的一次談判。閻錫山是國軍中很善於自保的軍閥,為何最終聽朱老總的?說起來,朱老總的語言藝術很讓人佩服。

忻口會戰,閻錫山打死不出兵,朱德訓誡:秦檜的子孫難當!

閻錫山何許人?國軍一級上將。他身材高大,留八字鬍,精於算計,是執掌山西的主要人物。

他在1904年留學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回國任職山西新軍標統(相當於如今團職幹部)。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閻錫山在新軍起義中表現卓越,被推為山西都督,從此飛黃騰達。1927年5月,他開始任國軍第三集團軍司令兼山西主席,素有山西“土皇帝”之稱。

有人說,八路軍抗日首戰取得平型關大捷,閻錫山提供了很大幫助,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準確,閻錫山是不願意幫助八路軍的,他很善於自保,用兵奸詐狡猾,人稱“九尾狐狸”,也憑著其八面玲瓏,統治山西長達38年。

忻口會戰,閻錫山打死不出兵,朱德訓誡:秦檜的子孫難當!

忻口會戰,閻錫山、衛立煌、朱德(從左至右)

忻口位於太原以北90公里處,東託五臺山,西倚雲中山,為五臺山和雲中山之間的一條峽谷地帶,是晉北進入太原的門戶。日軍南下,忻口是守衛太原的最後一道防線。

8月中旬,老蔣委任閻錫山擔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該戰區下轄第六集團軍,司令楊愛源;第七集團軍,司令傅作義;還有由八路軍改編的十八集團軍,總司令朱德。9月底,老蔣為了進一步鞏固山西防線,吩咐衛立煌帶領他的十四集團軍及一些部隊增援晉北,衛被認命為前敵總指揮。

此時,八路軍已經打出了威名,特別是平型關大捷引起國際國內一片讚譽,按理說朱德、周恩來是很有發言權的,但在研究作戰部署時,卻出現了一個小插曲。

周恩來率先提出的作戰看法,衛立煌和一眾將領當即表示認同,並接受了改進兵力部署的建議。但閻錫山提出了自己的另一見解,他不同意周恩來的戰法。他認為日軍太過強大,應該以正面防禦和打陣地戰為主,但這一見解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同。閻錫山表面不說,心裡極不痛快。

忻口會戰,閻錫山打死不出兵,朱德訓誡:秦檜的子孫難當!

忻口會戰中的日軍裝甲部隊

閻錫山對待八路軍的態度一直就有兩面性,並且他很會計算。

在日軍大兵壓境的嚴重形勢下,他知道八路軍戰鬥力強,就想利用八路軍去抗擊日軍,自己躲到一邊,不僅沒有在武器裝備和後勤補給上有力支持八路軍,在戰略戰術上還對八路軍的需求消極應付。說白了,他就是怕自己的人打少了打完了打光了,自己山西“土皇帝”的地位就保不住。

在“有槍便是草頭王”的年代,軍閥擁兵自重,又互相倒戈太正常不過。朱德、周恩來早就知道閻錫山的“小算盤”,他們想說服閻錫山,逼閻錫山出兵抗日,否則閻錫山就會消極應付。說得嚴重點,要是閻錫山不出兵,衛立煌拿他也沒辦法。

忻口會戰前夕,朱德、周恩來決定會一會他。為了歡迎朱德和周恩來,閻錫山特意舉行了一次宴會。在談到抗日形勢時,朱德率先說:“如今抗日艱難,是因為中國的老百姓沒有組織起來,日本人才敢欺負我們,一旦中國的民眾組織起來了,日本侵略者就像野牛衝入火陣,非燒死不可。閻司令,你認為呢?”

忻口會戰,閻錫山打死不出兵,朱德訓誡:秦檜的子孫難當!

1937年9月22日,忻口會戰前,朱德與閻錫山

閻錫山聽了連連點頭,問:“日軍大舉進攻,你們八路軍能做些什麼呢?”

朱德談了自己的作戰認識後,堅決地說:“八路軍只適合在進攻之敵的翼側和後方進行遊擊戰,擔負襲擊敵人後方交通線和兵站據點的任務,不宜擔負正面陣地防禦任務。”

閻錫山就是想讓八路軍衝到前面去打仗,自己在後面簡單應付。聽朱德這麼一說,感到不悅,說:“山西之得失全在華北之存亡,欲保衛華北,必鞏固山西,依我看來,還得有賴於蔣總裁繼續派兵增援。”說來說去,就是不想出兵。

朱德一針見血:“閻司令,恐怕你對國軍內幕比誰都更清楚、更瞭解吧!現在,日本人就要打到黃河邊了,你還想依賴老蔣派兵增援,這是完全沒有指望的。而要是你想消極抗日,或者說要投降日寇,那更是不得人心的,你要想清楚了。如今,你只有和我們聯合起來,才有出路。”

閻錫山不說話,但也沒有認同朱德的話。這時,朱德趁勢起身,聲音提高了很多,口氣嚴厲:

“秦檜好當,秦檜的子孫難當!”他警告閻錫山不要當賣國賊,這會遺臭萬年。說完,朱德和周恩來轉身離去。當天晚上,閻錫山再次邀請朱德、周恩來到他的指揮部,並對他們的分析表示贊同。通過這次會談,閻錫山答應了八路軍提出的要求。

如:允許八路軍駐在區的群眾工作由八路軍負責,允許給游擊隊發槍,允許在八路軍工作的地區減租減息等。與此同時,閻錫山還主動提出要求八路軍幫助他抵抗日軍,並接受了八路軍的抗日主張。由此,開創了兩軍互相配合作戰的成功範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