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縣領導要將縣名改成“朱德縣”,老總一番話讓他們無地自容!

朱德,原名朱建德,1886年12月1日出生於四川儀隴的一個普通家庭中,他在參加了革命之後,建立了卓越的功勳,最後在1955年被授予了開國元帥的軍銜,而且他位列開國元帥之首。

朱老總毫無疑問是我們的所有將領中一位獨特的人物,他的性格溫厚寬仁,有長者之風。他一生經歷很多,從護法戰爭到南昌起義,到新中國的成立,很多時候他的這種他都充當了我們的定海神針的作用。而他的功勞自然是不用提了。


儀隴縣領導要將縣名改成“朱德縣”,老總一番話讓他們無地自容!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四川儀隴縣的縣委為了紀念朱德往日在革命中的功勳,就提出了將儀隴縣改成朱德縣的想法,他們還提議把朱德縣的縣城移到朱德的出生地——馬鞍去。

儀隴縣領導要將縣名改成“朱德縣”,老總一番話讓他們無地自容!


為了實現這個計劃,當地的縣委成立了一個專門負責此事的“朱德縣建縣委員會”,還在儀隴縣縣內張貼了很多的告示,來徵求儀隴百姓們的意見,他們最後也派人去了北京,向相關人員進行請示。這時候,朱德才得知了他們的這個計劃,便把那些代表找來,將他們嚴厲的訓斥了一頓,說他們這樣是違反黨紀的。這些代表們這才放棄了這個計劃,他們面對這位高風亮節的來人,自覺羞愧,無地自容,只能離開了北京。


儀隴縣領導要將縣名改成“朱德縣”,老總一番話讓他們無地自容!


這次雖然沒能成功,但是儀隴縣的領導們卻一直在想著該如何讓儀隴留下朱老總的印記,時間到了土改時期,這時候他們開始了創建朱德紀念館的計劃,他們認為,全國各地的人民,全世界的人民都希望有機會能去這位名震世界的將軍的家鄉來參觀一下,劃出幾百畝的土地來建立一個紀念館是非常有必要的。


儀隴縣領導要將縣名改成“朱德縣”,老總一番話讓他們無地自容!


當建館的消息逐層審批,一直審批到北京的時候,朱老總再一次得知了這個消息,他立刻要求儀隴縣的領導們停止這個計劃,他認為馬鞍的村民們時代以來就在那個地方生活,怎麼能為了建立自己的紀念館就把他們遷到別處呢?土地還是應該分給村民,讓他們去種地!

時間又到了1959年,這時候儀隴縣的領導們又重新修繕他的故居,還建立了一個陳列館,朱老總在一年後回到家鄉的時候,看到這個建築非常的不高興,他說你們別給我辦陳列館,你們應該把這裡改成學校,讓娃娃們有個可以唸書的地方!好不好啊?他感謝了當地領導的信任,但是他懇請他們不要過分的宣傳自己,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