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曾一直免費,現卻想法子收費引消費者質疑!到底該交嗎?

關於銀行的短信提醒這個功能,大部分人應該都有開通。因為這個功能還是很方便。雖然銀行每個月都會收取短信提醒費,但是也就只有兩三塊錢,很多人還是不在意的。


曾一直免費,現卻想法子收費引消費者質疑!到底該交嗎?


銀行收取短信費,引發爭議?

本來大家都對銀行收取短信提醒費已經習以為常,但是最近有人對此產生了懷疑,因為這應該是銀行的義務。

也有人認為銀行這樣做是合法合理的,因為銀行也需要成本,在法律上來說是沒有錯的。

國有銀行收費,股份制銀行免費

並不是所有的銀行都收取這項費用,我們可以發現,中、農、工、建、交還有郵政儲蓄這幾個國有銀行都會收取這項費用,但是大部分股份制銀行都是免費的。

短信費用最低是2元,最多是4元。雖然這筆錢對每個人來說不算什麼,但是對銀行來說,卻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為什麼國有銀行收費,反而小銀行卻能做到免費呢?很多人認為這是“店大欺客”。國有銀行有足夠的底氣,根本不害怕流失用戶,所以才敢名正言順地收費。


曾一直免費,現卻想法子收費引消費者質疑!到底該交嗎?


股份制銀行卻擔心因為收了這筆費用,讓用戶數量減少,客戶流失,所以寧願自己掏錢支付。

在2017年以前,大多數銀行都是免費提供短信提醒服務的,但是自從2017年以後,很多銀行反而開始收費。交通銀行曾在官網顯示,因為服務升級,所以以後會對短信服務收取每月4元的費用。

光大銀行對於收取服務費的理由則是為了覆蓋運營成本,費用每月2元。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銀行這樣做會迫使有些人不願意交這筆錢,從而就會主動下載銀行的app。


曾一直免費,現卻想法子收費引消費者質疑!到底該交嗎?


質疑的原因是什麼?

有一個原因就是,既然消費者使用銀行的金融服務,那麼銀行就有義務告訴用戶的賬戶變動情況。

我國的相關法律也有規定,消費者有知悉其購買的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所以根據這一條規定,用戶就有權知道銀行卡的金額變動情況。銀行的短信提醒就僅僅只是如實履行了告知真實情況的義務。

另外一部分人卻是站在銀行這一邊的,他們表示,費用也不多,消息發送也比較及時,所以收點費用也沒有關係。而且銀行必須要藉助通訊運營商來做,所以銀行也是有成本的。

短信提醒主要受益老年人

多數的銀行都有免費查詢功能,或者是綁定某個軟件,或者是下載銀行的app。但是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在交短信提醒費。

這部分人群大多集中在中老年人。因為中老年人對於手機的app操作不太熟悉,所以接受短信會更方便一些。

相比在銀行app裡查詢,短信功能更方便一些。不用那麼多複雜的步驟,簡單快捷。有的人也不喜歡在手機裡面安裝很多app,所以短信服務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在使用。


曾一直免費,現卻想法子收費引消費者質疑!到底該交嗎?


不同人士怎麼看待?

銀行的管理人員表示,之所以會收取這筆費用,就是為了減少成本。關於該收多少,收不收的問題,那就看各個銀行自己的考慮了,但是就市場情況來看,隨著APP功能的不斷普及,最終的結果就是銀行會取消這一收費。

一位律師對此表示,法律法規沒有規定這項服務是否要收費,所以銀行的這一做法也就沒有違法,是合法範圍內的行為。銀行的收費服務屬於商業行為,所以至於收費多少,收不收費就要根據市場來決定。

根據市場的競爭力或者是與用戶的關係,來決定這項服務的收費情況。


曾一直免費,現卻想法子收費引消費者質疑!到底該交嗎?


某大學教授表示,銀行的短信提醒收費是合法的,但卻是不合理的。為什麼呢?因為銀行告知賬戶變動情況是在履行告知義務,是不應該收費的。

總之,現在市場是這樣的一種情況,六大國有銀行對這項服務採取收費,股份制的小銀行採取免費措施。最高一年的收費是48元。依賴短信功能的人群大多是文化程度不高,或者是中老年人。

雖然說銀行這樣做是為了減少成本,但是一些小銀行都能做到免費,這筆費用對於國有銀行來說,完全是可以承受的。再說這是銀行的基本義務,銀行應該保證消費者的合法利益。所以大銀行更應該積極的實行免費措施。而且未來在市場的競爭之下,這筆費用也將會逐漸取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