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完美”的理財方案,是如何做到5年資產翻倍的?

上一篇講到:

理財的收益,總是佔很小的比例。最關鍵的原因,是因為“財富的天花板”。

“財富的天花板”的意思是,你一生積累財富的上限,約等於你的年薪的10倍。

“完美”的理財方案,是如何做到5年資產翻倍的?

當你儲蓄了年薪的10倍時,表面上看你的存款還在增加,但是你的購買力,已經不會再增加了。

因為通貨膨脹也是複利的。

所以投資自身才是最好的理財。

當然,你會說的這些都不是專業的理財顧問,真正“專業”的理財顧問,是可以在4-5年讓你的資產翻倍的。

本篇我們就講一個例子,看一個“完美”的理財方案,是如何讓你的資產翻倍的。

完美方案

一個完美的理財方案,是在各個時間做出正確的選擇。

比如網上流傳過一個方案。

  1. 2013年利率下行,應該買企業債和地方債。
  2. 2014年降息,買股票。
  3. 2015買房。
  4. 2016年買美股。

如果“操作得當”,那麼從2013年至今資產至少已經翻倍了。

這裡先不說是不是“上帝視角”,就算你真是按照這個“方案”去做的,也是有很大問題的。

比如2013年買債券。

“完美”的理財方案,是如何做到5年資產翻倍的?

債券和股票的組合,這基本上是最常見的理財顧問的方案。

因為“債券”基本上是保底的,收益多少先不說,本金肯定是能拿到的,基本無風險。

無風險,同樣意味著收益很少。

但如果收益很低,我還要找理財顧問幹什麼?

你花了9.9買了專業理財顧問的課,想讓自己的資產保值增值。

然後方案就是拿出大部分的資金去購買收益很低的“債券”。3年利息肯定超過本金。剩下的,再用作其他投資。

其他的投資再虧,也不至於歸零。

這表面上看似是很穩健的保本方案,那我也有一個絕對保本,而且收益絕對有可能翻好幾倍的方案,並且上不封頂。

那就是拿出幾萬存定期,定期的收益,每天買一注彩票。

債券的收益,回報率相對非常低,好的也就5%。

在降息的時候,的確是利好債券,理財顧問也會建議你囤一些債券。

但就算是利好的時候,相差也不過0.X%。100萬才差幾千元。

您說您拿著100萬交給“專業”的理財顧問,聽他講一堆世界經濟形勢,看似有理有據,花了好幾個小時,您真在乎1年多收益幾千元麼?

債券的預期回報率,往好了說也就是5%。

這麼低的收益率,怎麼看也不能算是“完美”的理財方案。

其他投資

除了債券,理財顧問第二個“殺手鐧”出來了,就是“股票”。

我們看一下前幾年的走勢:

“完美”的理財方案,是如何做到5年資產翻倍的?

14年買入股票的原因是遵循額“降息利於股市”。然後15年買房,16年買美股。

這裡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是,你用的什麼錢買房?

上面方案的意思是,13年買債券,14年全部出售買股票,15年把股票賣了買房。

你需要在這幾年之中,都買入表現最好的市場,然後全部資金投入。

問題是,你是如何做到無縫銜接的?

債券如果只持有一年的情況下,你是賺不到大錢的,

當你買入債券的時候,你的資金只有一筆,而且頻繁的賣出賣出,手續費、稅費也是一個很大的數值。

第二個問題是,15年開始,房價走勢好的城市,基本上都是限購的,有錢都買不到,你買哪的房?就算你有房票,能破限購,買了還是要限售3-5年的。

而且,房屋買賣的中介費,手續費、契稅、個稅也是很高的。

而且房價走勢好的城市,幾百萬是無法全款買房的,其中還需要涉及貸款,操作起來就更難了。

那假如你說不是全部投入一個項目,而是把雞蛋分別放入不同的籃子。優先配置漲幅好的資產。

“完美”的理財方案,是如何做到5年資產翻倍的?

這麼做的結果,就是你跑不贏大行情。

股市只有在2014年8月-2015年5月份表現的很好。

到了2016年就跌回一大半的漲幅了。

所以如果按照“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配置,整體回報就會變回非常低。

至於買美股,我就不吐槽境外資金轉移和匯率損失多嚴重了。

操作得當

所以你看,就算你有上帝視角,真的覆盤一下,所謂“完美”的理財方案,也不是那麼容易資產翻倍的。

股市你只有截取長期最好的漲幅時間點,也無非30%左右的漲幅。

長期看,無論是債權、美股、A股的市場,表現得都很差,長期看整體回報率連30%都沒有。

可如果按照理財顧問的“完美”方案。債券,A股,美股什麼都買,如何做到資產翻倍。

實際回報率只有30%,還是在“上帝視角”下的結果。

所以你永遠不會“操作得當”的。

真的靠著“完美”的理財方案,還不如買彩票實際一些。

你買了所謂9.9專業理財課,費盡心力,5-6年的時間,只有5~6%的回報,連通貨膨脹都跑不贏。

他們的解釋也很合理,那就是你:操作不當。

所以你只知道各個平臺上,理財課為什麼只賣9.9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