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仙股”來臨!低價股警鐘敲響 如何防範風險

今天回到家,煮了點面吃,一邊吃麵一邊哭,淚水滴落在碗裡,沒有開燈。18日,A股又一隻個股股價跌破1元,即ST銳電:收盤報0.99元,跌幅4.81%。這是繼ST中弘後的又一隻仙股。

消息面上,日前ST銳電公告,公司擬回購股份,回購金額不低於5000萬元,不高於2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1.20元/股。不過這一消息對股價似乎並無明顯的提振效果。

A股專治各種不服。大盤方面,滬指午後繼續下挫,跌幅擴大至2.94%,跌破2500點關口,續創近4年新低。據Wind數據統計,國慶節後以來,上證指數累計下跌11.87%。

天氣轉涼,冷颼颼,連以前熱的燙手的打新也由夏轉冬了。剛上市第三天的邁瑞醫療開板了。今年以來新股開板天數明顯縮短,包括長沙銀行、華寶股份在內的4只新股只1個漲停板便開板。

連續20天價格低於1元誕生

關燈吃麵天天見,滴蠟覆盤夜夜深。破罐破摔,“仙股”中弘股份的日子也不好過,18日,中弘股份開盤一字跌停,收報0.74元。中弘股份此前連續19個交易日收盤價格均低於1元。

根據規則,如果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面值,則交易所有權令股票退市。因連續20天股票價格低於1元,中弘股份可能會成為A股歷史上因股價連續20日低於1元而退市的第一股。

這家公司曾想借加多寶之手翻身,無奈中止。退市危機前夕,託管人開始行動。10月15日晚間,中弘股份發佈公告稱將於11月16日召開債權人大會,審議組建中弘股份債權人委員會的相關事宜;商討解決中弘股份逾期債務的相關問題。

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低於1元就觸及退市紅線的制度,已經出臺很多年,還沒有企業觸碰過,這次既然被中弘股份趕上了。

有分析師表示,至於接下來中弘股份會否真的因此而退市,這就要看管理層的態度了。不過中弘股份近兩年連續虧損也基本上成為定局,也即是說,中弘股份很有可能在明年“戴帽”。而如果明年公司繼續虧損,那麼在退市就再所難免了。

雖然觸及退市紅線並不代表一定會退市,但對中弘股份而言,觸及的不僅是退市紅線,還有市場形象。如果啟動退市,一部分投資者可能會遭受較大損失。截至半年報,中弘股份有多達24萬餘名股東。資本市場就是這樣殘酷……

不過有專家表示,所謂“長痛不如短痛”、“早死早超生”,這樣的公司留在A股還有何意義呢?及早退市或許也是一種解脫。小心駛得萬年船,投資者不要心存僥倖。中弘股份如何規則退市風險

從以往案例來看,但凡處於退市邊緣的A股公司,尤其對於相對更為“鬼靈精怪”的民營類問題公司而言,往往都會在退市邊緣奮力掙扎自救。

中弘股份內部人士向媒體表示,“公司已向交易所彙報股價情況,正開會研究解決方案”。

中弘股份相關負責人稱,“公司股價表現有些出乎意料,一直在和國厚資產溝通,大家都希望保住上市公司的地位;也一直在和交易所溝通,目前還沒有得到實質性的回覆。”據瞭解,中弘股份是否退市,不會對其經營託管上市公司的計劃造成任何影響。

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弘股份或可以有三種方法解除退市之憂:

一、縮股。此前閩燦坤B曾成功運用這一手段成功保命。

二、進行重大資產重組。

三、交易所特殊處理。

綜合來看,第一種縮股為最佳方案。第二種,置出現有資產,置入其他更為優質資產,並想盡一切辦法拖延復牌,待資產重組完畢,再復牌,享受類似新股或恢復上市股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的待遇。不過,這種操作過於繁瑣。

中弘股份後續處理方法

作為近年來A股市場首家或因股價跌破每股面值而遭到退市的上市公司,給A股市場低價股上市公司敲響了警鐘。

實際上,在當前疲軟的市場環境下,無論上市公司基本面好壞,都似乎難逃價格縮水的風險。在實際情況下,除了少數指標權重股勉強抗跌之外,大多數上市公司股價卻於年內出現了40%乃至以上的累計跌幅。其中,對於A股市場一元股、二元股的數量也發生了顯著地增多,而這類低價股票的質地也是處於參差不齊的狀態。

如果中弘股份真的被交易所認定退市,後市該如何處理?

不慌!由於今天中弘股份今日一字跌停,假如認定退市,後面還有30個交易日可以交易,部分投資者可以選擇賣出。

中弘股份股票簡稱將變更為“退市中弘”;漲跌幅限制為10%;交易期限為30個交易日。30個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後,上交所在5個交易日內將其摘牌,終止上市,之後股票在摘牌後45個交易日內進入股轉系統掛牌轉讓。

如果想參與退市中弘,需要有退市整理期交易資格才行:2年以上的股票交易經歷,且前20個交易日日均資產50萬元以上;不符合上述條件者,只能賣出已持有的退市整理股票;適格投資者首次買入,需簽署《退市整理股票風險揭示書》。

中弘股份如果滿足重新上市條件,可以申請重新上市。

有投資者不禁要問,股票退市了,是不是投資就血本無歸?答案是否定的。

沒有哪個股票會因為退市導致投資者血本無歸的,除非公司破產,否則還是股東,只是不能在二級市場上交易。其實所謂的不能交易,只是在A股主板市場不能交易而已。退到三板市場以後,照樣可以交易。不過,由於交易市場不同,交易規則等等不同,參與投資方較少,可能會導致定價不一樣。

另外,也有退市後股價逆襲的例子!退市股中,長航油運重新上市獲上交所受理,創智5今年有望主板重新上市。除了長油5和創智5之外,老三板還有天創5、大通5、中浩A5、國瓷5、斯達5、粵金曼5、南洋5、華聖5共8家公司已經達標。ST長生:若退市破產股東人均虧79萬

目前,ST長生或進入退市倒計時。在公佈的長春長生疫苗造假案的處理結果中,市場上最關心的問題莫過於,總計高達91億元的罰款已遠遠超過ST長生的總資產價值。

根據ST長生2018年一季報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該公司總資產為46.84億元,權益總額為40.14億元,遠遠低於長春長生需繳納的91億元罰款數額。

在長春長生疫苗造假案發生後不久,證監會緊急發佈了《關於修改的決定》,而ST長生正符合這種強制退出的規定。如果說因嚴重虧損和股價成仙而頻頻登上頭條的樂視網和中弘股份,正在“退市的邊緣試探”,那麼ST長生退市幾乎已成定局。

截至ST長生停牌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該股收盤價為3.26元/股,總市值為31.75億元,戶均持股市值為12.79萬元。預計每戶ST長生的股東將浮虧78.86萬元,而ST長生股東九成以上為散戶股東。

退市股越來越多

在嚴監管、擠泡沫背景下,這幾年退市股越來越多。據Wind數據統計,2014-2017年有退市長油、武鍋B退、國恆退、退市博元、新都退、欣泰退6只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後連續跌停。

據Wind數據統計,截止2018年10月18日,兩市共有113只AB股退市,原因大致可分為連續虧損、吸收合併、私有化、證券置換、轉板及違法。最近四年2015、2016、2017、2018年的退市股分別為10家、2家、5家、4家。其中,因連續虧損而被退市的公司數量最多。

監管層在對退市制度的改革加強,必將有更多的績差和問題公司面臨退市,對A股市場上存在相似問題的上市公司會產生巨大的震懾效應。2018年3月9日,上交所發佈了《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按照從嚴原則,明確預期,嚴格執行,進一步加大對財務狀況嚴重不良、長期虧損、“殭屍企業”等符合退市指標企業的退市執行力度。

隨著A股退市制度執行力度加強,今後A股將形成“有進有出”的健康常態。2018年,*ST吉恩、*ST昆機、*ST烯碳相繼退市,“不死鳥”神話打破,股價跌入深淵。另外,因連續三年虧損,*ST上普、*ST海潤、*ST眾和也被暫停上市。哪些股可能步中弘股份後塵

回到家,門口貼著電費通知單,掛麵已經沒了,喝了點自來水,吃了包榨菜補充鹽分強打精神。點上蠟,在紙上畫圖,茫然的盯著跳動的火苗發呆,蠟油滴到手背上,沒有任何感覺。

中弘股份“仙股20天”,第二例將會是誰?就目前情況看,除了中弘股份以外,另外還有2只已處於仙股(股票價格低於1元)行列的個股顯得最為岌岌可危,這兩股分別是:金亞科技和*ST海潤。

金亞科技維持8月17日停牌前收盤價0.77元,此前已連續6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ST海潤停牌已8個月之久,2月5日停牌前收於0.87元,股價低於1元也有3個交易日的時間。因屬於上交所上市企業,而上交所退市規則並無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低於面值退市的規定,或將暫時“躲過一劫”。

另外,*ST東南近期股票連續跌停,截止10月18日,股價收於1.17元,如果繼續跌停,最快還有3天股價則觸摸1元。不過,消息稱法院裁定對公司控股股東進行重整。

除了上述風險股以外,Wind數據截止10月18日, 除了停牌股,還有66只“準仙股”(股票面值大於1元但低於2元)同樣身處危險邊緣,而這66股中,深交所上市股票共有29只,具體個股如下:

本文源自Wind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