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从三个角度,诠释建盏独特的美

宋代文学主要向思理、显露和精细方面发展,崇尚自然质朴的极简美学,匠人在烧制瓷器时讲究釉色优美,以典雅含蓄,高贵朴实,体现了儒文化所提倡的简洁素雅之美,有明显的民族精神体现。

建盏的器型,端庄典雅。建盏的釉色,变幻莫测。建盏的斑纹,灿若繁星。由骨至形及魂,从一只小小的茶碗,窥见的是大宋的繁荣,和那个时代超前的美学理念。

从三个角度,诠释建盏独特的美

李达 彩金鹧鸪斑

第一美:建盏之骨——器型之美

1、束口盏:儒学思想的中庸之道,具象化的完美体现。

束口的特征:口沿曲折,外缘向内凹,内壁这相应形成一周凸圈(注水线)。宋代斗茶用的就是束口盏,12.5公分的束口盏为标准的斗茶器。从目前出土和传世建盏来看,也是束口盏的数量最多。

从三个角度,诠释建盏独特的美

2、敛口盏:正如谦谦君子,敛华于胸,不露于外。

敛口盏的特征:口沿微向内收敛,整体造型呈丰满状。市面上常见的有禅定杯,般若杯、鸡蛋杯等。

从三个角度,诠释建盏独特的美

3、撇口盏:似有向外无尽延伸,可及万物之灵之势。

撇口的特征:口沿外撇。盏腹有明显弧度。撇口盏比较具有观赏性。盏腹的线条和盏口是否向外延伸是区分敞口盏和撇口盏的关键所在。

从三个角度,诠释建盏独特的美

3、敞口盏:栖栖亦固矣,君子坦荡荡。

敞口型的特征:外壁斜直,轻微有弧度。基本都是接近直线的。其实这种就是咱们经常说的“斗笠盏”,因为此类盏整体造型像极了斗笠,所以就形象的这么去叫了。

从三个角度,诠释建盏独特的美

第二美:建盏之形——釉色之美

1、乌金釉:黑者须当黑似漆,仔细看来无别色。

宋徽宗说:“盏色贵青黑”,也就是行家说的“绀黑”或“漆黑”,黑的发亮。黑色釉是建窑的本色,黑色釉又可分为乌黑、绀黑和青黑三种。其中光润透亮,色黑如漆,质地细腻的,后人称为乌金釉。有非常丰富的中间色调,其中最为名贵的就是纯黑色建盏。

从三个角度,诠释建盏独特的美

张中钦 乌金盏

2、杂色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建盏“自然釉”中,凡不能归类为兔毫、油滴、曜变、乌金釉的釉色,都可以归到杂色釉范畴。如柿红釉、茶叶末釉、灰白釉、青灰釉等等。

从三个角度,诠释建盏独特的美

孙建兴 柿红束口盏

从三个角度,诠释建盏独特的美

孙建兴 乌金回蓝束口盏

第三美:建盏之魂——斑纹之美

1、兔毫盏:兔毫连盏烹云液,能解红颜如醉乡。

兔毫盏是宋朝建窑最具代表的产品之一,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在黑色釉中透露出均匀细密的筋脉,因形状犹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样纤细柔长而得名,民间称“银兔毫”、“金兔毫”、“蓝兔毫”等。以其中的“银兔毫”最为名贵,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建窑束口碗就是这样一件珍品用兔毫盏沏茶,兔毫花纹在茶水里交相辉映,令人爱不释手。

从三个角度,诠释建盏独特的美

吕竹兴 仿宋银毫

2、油滴盏:油滴斑建盏是第二重宝,值五千匹绢。

油滴盏的釉面密布着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儿,直径从数毫米之微至针尖大小,形似油滴。“油滴”的形成其实是铁氧化物在釉面富集,冷却后以赤铁矿和磁铁矿的形式从中析出晶体所致。在黑色釉面上呈银白色晶斑者称“银油滴”,呈赭黄色晶斑的称“金油滴”。

从三个角度,诠释建盏独特的美

孙建兴 油滴束口盏

3、曜变盏:曜变斑建盏乃无上神品,值万匹绢。

盏内外壁黑釉上散布浓淡不一、大小不等的琉璃色斑点,光照之下,釉斑会折射出晕状光斑,似真似幻,令人生惊艳之叹。这种变化本是偶然出现,始料未及的,非窑工人力可为,因此,其成品极为罕见。

从三个角度,诠释建盏独特的美

孙建兴 珍品曜变

总而言之,建盏不仅仅是一只茶碗。它独特的器型构造,蕴含了传统儒道思想文化。它的釉色,浑然天成却又富于变幻。它的斑纹,更是人力所不能及。不难理解,为何宋代,上至宋徽宗,皇室贵族,下至文人墨客,平民百姓,对建盏都青睐有加。建盏已经成为宋代美学的一个符号,读懂它,你会更了解那个时代。传承它,就是传承前人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从三个角度,诠释建盏独特的美

李达 全品鹧鸪斑

学习更多建盏知识,欣赏更多名师建盏,加笔者V:1850599246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