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

“一謝共產黨,吃飯把您想,以前忍飢又捱餓,現在脫貧奔小康;二謝共產黨,穿衣把您想,以前麻布縫又補,現在毛料新時裝;三謝共產黨,住房把您想,以前住的茅草棚,現在寬敞新樓房……”這是時下在牟定鄉村廣為流傳的民謠《十謝共產黨》。

牟定縣在脫貧攻堅中開展“自強、誠信、感恩”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覆蓋全縣村村寨寨的“小廣場·大喇叭”及時將黨的惠民政策送進千萬家;120名“小蜜蜂”宣講團成員進村入戶開展惠民政策宣傳,由農民宣講員組成的“身邊人說身邊事”宣講團深入村組巡迴宣講,100餘支民間文藝表演隊編排了《精準扶貧進彝寨》《幫困脫貧建和諧》《惠民政策進萬家》等文藝節目進村開展巡迴演出,編撰的順口溜和童謠在民間廣泛流傳,全縣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教育宣傳體系。建立村組環境衛生常態化清掃長效機制,把每月1日定為清潔日,規範了村規民約和建立了紅白理事會,促進了鄉村文明,提振了群眾的精氣神,激發了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

新橋鎮興隆村委會三排村民小組貧困戶楊正武,在各級的幫扶下,如今蓋起了新房、養殖了生豬、種植了花椒,一家4口過上了幸福生活。在接受採訪時,他激動地說:“以前想建新房資金不足,想搞種養殖沒有技術。現在,有了各級的幫助,自己再不爭氣,就不好意思了!”

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幫扶幹部的責任感和真情最重要。讓群眾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首先幹部要變“要我幫扶”為“我要幫扶”。牟定縣實行“五個一”幫扶措施,掛包乾部每月至少到群眾家中開展一次民情懇談、落實一次民事代辦、進行一次政策宣傳、打掃一次環境衛生、自己買菜與結對戶吃一頓民心飯,通過“心貼心”幫扶,幹部與群眾打成一片,全身心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結合農村習俗,縣裡出臺了“雙十”群眾工作法,要求進村幹部見到群眾要有禮貌;見到農戶幹活要力所能及幫忙;要用群眾語言與群眾交流,不講空話、不打官腔……這些接地氣的做法,拉近了幹群距離。每半年進行一次“獎勤曝懶”拔窮根評比活動,以村民小組為單位,評出勤勞帶頭致富典型和懶惰無志致貧群眾,分別給予大張旗鼓表揚、在村組進行公示曝光。截至2017年底,全縣共評選表彰勤勞致富典型75戶、脫貧光榮戶2475戶,激勵了先進,鞭策了後進。

牟定縣在民生項目規劃建設中,在政策允許的前提下,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群眾想幹什麼,就規劃建設什麼。項目的實施不僅讓群眾廣泛參與,還主動接受群眾監督,讓群眾感受到公平、公正,形成“群眾說了算、幹部帶著幹、政策圍著轉”的機制。

脫貧攻堅開展三年多來,全縣根據群眾所需所盼,共整合投入資金7.42億元,實施了1個整鄉推進、46個貧困行政村、461個有貧困人口的自然村整村推進惠民工程和246件農村飲水安全補短板項目,提高了群眾對脫貧攻堅的認可度。 代瓊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