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电影《甲午风云》中致远舰上的水兵从炮弹里倒出沙子的情节,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

葉鱼


上个世纪的老电影《甲午风云》中的黄海海战时有这样一个桥段:当北洋海军将自己使用的炮弹打开时发现里面装的不是火药而是沙土,从而反映出清政府的腐败,也是北洋海军不敌日本联合舰队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电影里面真的是历史的真实反映吗?

甲午海战时,北洋海军使用的炮弹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弹头内填充火药或炸药的开花弹(爆破弹),击中敌舰后会发生爆炸;另一种是弹头内装少量炸药并填充沙土的实心弹,击中敌舰后不会爆炸,而是打击敌方舰船的吃水线,使其大量进水沉没。

因此,致远舰的士兵从炮弹里面倒出沙土的情节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并不能说明清政府的腐败。北洋海军当时使用两种炮弹,一种是前面说的开花弹,另一种就是这种填装大量沙土的“穿甲弹”。由于开花弹的技术非常高,清政府的军工企业还不能仿造,因此只能向外国购买。北洋海军装备最多的还是这种填装沙土的“穿甲弹”,这种炮弹相对开花弹来说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清政府自己的军工企业能够自己生产。


历史军魂


说句不好听的,这种段子都属于陈年老屁了。

首先,我们要对炮弹进行一下了解。19世纪,炮弹的弹头和发射药都是分装的,而不是一体的。一直到二战,大口径火炮依然采用弹头和发射药分装的方式。北洋海军和日本海军的大中口径火炮都是采用这种玩法。

其次,当时的炮弹分为两种,一种是穿甲弹,一种是开花弹。穿甲弹顾名思义,就是击穿敌军战舰装甲,采取动能杀伤的方式,通过击穿敌军水线或者要害部位使得敌舰丧失战斗力。北洋海军装备的穿甲弹因为德国克虏伯公司没有相应的技术,只能填装砂石配重,而并不能爆炸。

开花弹就是击中敌舰后爆炸,形成大火。在海战中,日本大量使用装填苦味酸火药的开花弹,苦味酸极其活跃,当时大多数国家的海军都不敢用苦味酸,只有日本敢用,在海战中,镇远一发开花弹引爆了苦味酸炮弹,引起了敌舰松岛大爆炸,吓得日本海军指挥官伊东祐亨挂出了不管旗。
松岛弹药殉爆,一门120速射炮炮管因爆炸而弯曲

不过,北洋海军也装备了开花弹,但是装填的都是黑火药,威力不如苦味酸火药。北洋海军沉没的战舰,大部分都是因为苦味酸引起的大火而燃烧沉没的。旗舰定远也一度因为大火而暂停战斗全力灭火,不过,苦味酸火药也就是给定远点火,却无法砸开或者烧穿定远的装甲堡,使得日本人发出“不沉的定远”的惊呼。


北洋海军炮手


其实在甲午海战中,从炮弹里有沙子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电影《甲午风云》里也有一点夸张。

炮弹里填充的沙子应该在哪?

当时北洋水师大规模配备的就是实心弹。

实心弹就是在弹头里面填充大量的泥土、沙子,增加弹头的重量,在击中目标后增加杀伤力,绝对不可能填充钢铁之类的“贵重物品”。

但是弹头绝对不可能说随便就能打开的。像电影里面把弹头拔出来,炮弹里面该填充弹药的地方流出来的是沙子,是绝对不正常、不现实的,这样的炮弹根本就不可能打出去。

实心弹打出去,击中目标后只能够击穿敌舰的甲板,根本不可能爆炸。

北洋水师配备的实心弹的来源?

北洋水师的军费非常的匮乏,大家都知道,被挪用修建颐和园给慈禧太后过生日去了。

北洋水师除了极少量的进口开花弹以外,大部分都是实心弹,就连这种实心弹都是当时的洋务运动的成果,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等制造的。

实际上清政府早就断绝了北洋水师,购买“外洋军械”的军费。

北洋水师到底配备了多少开花弹?

开花弹,就是在弹头里面填充爆炸物火药,在击中目标后产生剧烈的爆炸,利用炮弹弹头的碎片、填充物、冲击波杀伤敌人。

也只有这样的开花弹击中敌人的弹药库,才能引发殉爆,造成巨大的杀伤力。

事实上,北洋水师也有极少量国产开花弹。

战后,据北洋水师的洋人教习回忆,北洋水师的旗舰定远舰一共配备了55枚国产开花弹,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全部用光了,更不用说其他战舰。

日本方面早就发明出来了烈性炸药,所以全部装备的是威力巨大的开花弹。

当然,北洋水师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炮弹只是其中的一方面。

而《甲午风云》无疑是成功的,通过略显夸张的“炮弹”、悲壮的牺牲,确实使每一个人五味杂陈。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北洋海军的覆灭,这是一个悲剧。

众所周知,北洋海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比较完备的近代海军,也是洋务派为了构建中国的海防花费大力筹建的强大武装力量,据当时的美国海军顾问估计,1888年清朝的北洋海军综合实力在英法德俄之下,美日之前。但是在1895年,甲午海战之时却出现了致远舰上的水兵从炮弹里倒出沙子的情节,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

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这种事情并不是像电视剧里那样的。电视剧李说的是是由于军费被贪污,北洋海军不得不用沙子冒充火药填充炮弹。但实际上这种填沙的炮弹实际上也是一种炮弹。

当时各国水兵的战舰所运用的炮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开花弹,另一种则是实心弹。开花弹的弹头内填充的是火药或炸药,击中方针后会发生爆破。而实心弹的弹头内则很少装药或不装药,更多时分是填充泥土、沙石来配重。实心弹击中方针后当然不会爆破,其作战目的是凭借重力加速度击穿敌舰引起进水。

当然实战效果最好的还是开花弹。那么北洋海军为什么不用开花弹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大清没钱。北洋海军的军费本就不多,而且又被各级单位包括慈禧太后大肆挪用,所以不得不采用成本较低的实心弹了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穿甲弹首次出现在海军舰船上,它的原理是依靠高速运动的动能击穿敌方舰只的装甲甲板,使舰只进水沉没,失去战斗力。

与爆破弹(也叫开花弹)的通过火药爆炸产生碎片杀伤敌方战斗人员的目的不同,穿甲弹是靠弹头强度高,重量大的特点,直接去与甲板硬碰硬,所以弹头并不需要装填火药。

参加中日甲午海战的中方主力舰只,"定远"号、 "镇远"号、 "济远"号、"经远"号、 "来远"号是德国建造, "致远"号与"靖远"则是来自于英国, 与现在我们同时撩拨波音和空客一样,当年李中堂大人也同时撩拨着英国的阿姆斯特朗船厂和德国的伏尔康船厂。两国为了东方大主顾展开了积极竞争, 当时的德国铁血首相俾斯麦还亲自给德国船厂下命令: "卓越地和准时地执行中国这一次订货具有重大的意义。"

无论是开花弹,还是穿甲弹,质量可靠,实行三包,只要付款到位,其他一切好说。

回到影片“甲午风云”上来。邓世昌让水兵拆开弹体,从弹筒里倒出很多沙子,邓大人眼中冒出了熊熊怒火,仿佛想要烧掉这个黑暗的旧世界。黑,太黑了!英国人真是黑心奸商!采买的人真是废物!贪了多少黑钱呐!

这个镜头当然是有些过分,为了保证发射时的配重,在那个时代的穿甲弹弹头里会填充水泥沙子,黑暗的大清如此,光明的欧洲舰队同样也是如此。


历来现实


电影《甲午风云》是作为一部政治宣传片来拍摄的,里面的诸多情节多有虚构,尤其是炮弹里全是沙子,一群水兵在甲板上锉口径等情节。据说,这部电影播出后,差点引来国际官司,德国的老牌兵工厂曾扬言要状告片方。



以德国人的严谨,是绝对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的。而我们却一向以最坏的方式来诠释帝国主义。需知德国的兵工厂几乎都是私有企业,人家一向以信誉为第一原则。因此,绝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事情。

再者说来,北洋水师自成军以来就很少添置进口弹药。海军的经费不是被挪去给光绪皇帝结婚,就是给慈禧太后修园子。李鸿章觍着脸去找翁同龢,翁尚书就是不给钱。那么,水师的这些炮弹从哪里来呢?



大多数的弹药来自李鸿章所开办的江南制造局。于是,整个北洋水师装备的只有少数进口弹药,而且还是北洋水师成军之时装备的。而江南制造局所造的弹药,很多都出现了问题,不是打不响,就是口径不对。



以镇远和定远两艘主力军来说,装备的是300毫米口径的主炮,这种口径的炮弹甚至江南制造局都没有生产的能力。而炮弹填沙是为了增加其重量,并不是说从炮弹里倒出沙子就一定是哑弹。总之,中日之战大清惨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绝非武器装备的问题。


傅斯鸿


当然不存在,这部电影基本上就是那个时代的“政治宣传片”,你从里面找历史真实,本身就没戏。

当时拍戏直接调用的是解放军的现役军舰,所以可以看到正经的现代驱逐舰作战,而搬出来的炮弹,也想当然的是弹、药一体的铜壳炮弹,这种笑话,一直延续到了后来90年代冯小宁版本的《北洋水师》,定远舰甲板上一群人抱着铜壳炮弹用锉刀搓“口径”。

其实,定远舰的主炮口径达到300多毫米,绝对比120毫米口径的个头大多了,不过,这些在我们的导演、主创眼里,这些都不是事儿,反正观众也看不懂。

正因为如此,抠下弹头,在铜弹壳里倒出煤渣和沙子,已经是“疯狂”的情节了,因为这种炮弹不存在,而哪怕存在,弹壳里应该装的是发射药,而所有“段子”里的源头,其实是当时清军炮弹击中日军舰船后“不爆炸”,这完全是两回事,发射药有问题,炮弹根本打不出去。

而之所以不爆炸,是因为当时的穿甲弹,本来就是填沙子做配重的,并不是清朝腐败的特色, 日军有这种砂弹,德国克虏伯也有。

至于说北洋海军的“国产炮弹”,是不是存在“腐败”导致的装药问题呢?

从事后的调查来看,还真的存在,就是对炮弹内的火药代之以煤渣,偷工减料的贪污,在《甲午战争史料汇编》里还真是有记录的。

但是,在大东沟海战之中,北洋各舰出海前,其实是精选过弹药的,主要使用的就是德国原装备弹,也正是因为原装货的缺乏,所以才出现了弹药缺乏的困难,也就是说,“腐败”这个事儿,大家本来就是心照不宣,都有各自的应对方案,在战场上,并没有出现剧中那么可笑尴尬的事儿。

而《甲午风云》则是把这些没有发生的荒诞故事都堆在一起,拿出来给你展示“腐败无能”导致的战败,完全无视军舰落后、火炮落后等等一系列的技术装备落后的问题,而一股脑的进行道德谴责。

所以,这就是个“政治宣传片”,你要是认真,当做认识甲午战败的根据,只好责任自负了。


刘三解


额……我感觉这么说最合适,北洋水师的沉沦确实要怪清政府,但是这“炮弹里倒沙子”,那倒是个错误的说法。

炮弹里装沙子当时相当的正常,那是实心弹,打过去就是一记重锤,是破甲,打击军舰用的;爆破弹则是通过爆炸杀伤敌人的(日舰“松岛号”就中了一枚,死伤近百人)。

北洋海军用的煤质量差(航速跑不赢日本人),军舰年久失修(刚开战丁汝昌就因战船老朽,发炮时震塌飞桥而摔下受伤)…

但炮弹装沙子,那可不是战败的原因。


国史拾遗


电影《甲午风云》,带着比较浓厚的反封建,反帝国色彩,所以会有炮弹里倒出沙子的情况。注意,我前面看见有人说是实心弹,其实也不对,应该是炮弹没打响,倒出来发现里面装的不是火药而是沙子,进一步反映当时清朝的腐败——收了贿赂,竟没有抽查欧洲买来的炮弹好不好用;也说明当时列强的阴险狡诈,互相勾结,提供劣质炮弹。

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作为提供炮弹的德国,提供的是优质的穿甲弹(即实心弹)和爆破弹(即开花弹)。和中国的军火贸易,在德国看来,与其它贸易一样,只不过做生意,只要你付款,我就保质保量的交付货物。但当时的大清,确实昏庸透顶,德国已经准备好了足够的弹药和运输船,可是大清早该半年前就付的货款却迟迟不到位,最后是日本准备要开战了,李鸿章才不得不通过外交,让德国先交货再付款。

那么问题来了,德国本来就远,而且日本早就封锁了海上通道,根本就来不及等到炮弹运到,甲午海战就打起来了。

甲午海战,也不是如同电影里一样,大清一败涂地,事实是,海战从早上打到晚上,北洋舰队虽然劣势,但一直交战没有完败,反倒是日本看见天黑,担心自己离本土过远于己不利而先行撤退,北洋水师还乘机追了一段。

但甲午海战后显露出的最大问题是,大清在这一战里,完全没有昔日亚洲第一海军的强势,完全是露出了老迈无力的颓势,没人是傻子,至于该如何瓜分大清,那就是接下来看谁手快的事情了。。


一堆浆糊


甲午之败,非战之过,而是败于当时的国家体制。

至于甲午海战的细节,当年的一部《甲午风云》在编剧的立意方面就有问题~抛开争议性人物李鸿章不谈,整个电影中,除了邓世昌和丁汝昌,其他人全成了孬种,特别是对刘步蟾的丑化尤其明显,例如这部电影里海战中是刘步蟾擅自改了丁汝昌的军令、刘步蟾在两军遭遇时候还死咬对方是美国舰队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作为丁汝昌负伤后甲午海战的实际指挥官,刘步蟾的表现至少是及格的;而后来威海卫被围,定远舰遭日军鱼雷艇偷袭不得不自沉,作为舰长刘步蟾选择了与舰同沉,没有投降,身为军人,刘步蟾已经尽力了,但独木从来都难支大厦。

至于弹药问题,如今已经基本上有比较清楚的考证了~即北洋舰队在甲午海战时候,如定远舰、镇远舰这两艘7300吨级的铁甲舰,所用的炮弹很多还是订购军舰时候德国方面所赠送的,当时出厂时候的炮弹还是以杀伤对方舰员为主目标的铁砂弹,里面有黄土很正常,且甲午海战时候也没有所谓的炮弹不够用的情况,这方面纯属虚构。

电影本身就是艺术加工的产物,何况是在当时的时代,因此《甲午风云》只能是作为“故事片”来看。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若有不妥,欢迎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