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人民日报“批”年轻人懒婚,我们是真的懒吗?

碧崇輝


这个应该换个层面来理解。全面正式开放二胎是2016年执行。在这条政策出台以前一直使用的鼓励口号是,少生优生幸福一生;在当时还鼓励晚婚晚育的,年满25周岁以上结婚才能享受晚婚假期。也就是说在两年以前,早婚早育是那个那个的!早在两年以前,多生是要那个那个的。现在仅仅过去两年,这突然的改变很难一下子适应过来。

其次,独生后遗症正在发酵!由于独生的缘故这使得这一代的青年人偏向于自我,完全不懂得跟人相处。从小没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自己就是自己,使得他们在为人处世方面倾向于自我优先,根本不懂得跟对象相处。两个人在一起也不知道要做什么事,使得他们乐衷于独处,不爱与人在一起。这也就没有了结婚的欲望了。


优己


当然不是,我觉得我和我先生都不懒,而且应该还算是比较努力上进的。我们去年结的婚,他27,我26,拿现在来说不算早,也不算晚,因为我们是大学时期的恋人,在一起也有五年,感情基础深厚,也到了结婚的年龄,所以也算是顺其自然吧。


但可能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没有我们这么幸运。比如像我先生的三个亲姐姐,两个都是过了30才结的婚,还有一个已经30岁了,依然是待嫁的状态。我婆婆也很发愁,但姐姐一直没遇到合适的,这事也急不来,据说她以前谈了一个中学同学,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不欢而散,这么多年来也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


而我和我家先生能这么顺利,一是两人情投意合;二是我们都敢于为对方做牺牲;三是感谢父母的成全。


感情就不说了,前面已经说过。他是宁夏的,我是江西的,我们大学同校,他比较有理想,一直有创业的抱负,但他高我一届,毕业的时候,没有承受住家里的压力,回到老家考了一个事业单位,其实还不错,省厅级别,家人都挺高兴,觉得体面,说出去也有面子,但他一直觉得有遗憾,一辈子就看到头的生活并不是他想要的。


在我去了北京之后,他也毅然选择辞职,陪我一起北漂,转而从事公考培训职业,事业上有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也是他一直喜欢的培训行业。其实在这之前,我家里向来反对我和他在一起,因为两人太远,何况他一毕业就回了老家,也让家里人对他有点意见。


但从这件事开始,我母亲就觉得他这人有魄力,也从心里认可他是打心眼里有我,想跟自己的女儿在一起。毕竟在他们那一辈的人看来,辞掉一个铁饭碗这是他们不敢想,更不可能做的事情。所以,一年之后,我们决定订婚,家里人没有再反对。


再从订婚到结婚,也就不到一年的时间,算是很顺利。他家条件不好,孩子多,还单亲,拿不出彩礼,只给了四万,婚礼、首饰,几乎都是一切从简,我家里人也都丝毫没有计较,所以,这点我还是很感谢我的父母的。不然,按照现在动不动就十几万、二十万的彩礼,我两想结婚太难了,即使结了婚,后面也会有很大的压力。


现在的结婚成本太高,这也很大程度上推迟了年轻人结婚的时间。虽然我们结婚的时候有一套房,但房子在他姐姐的名下,交房不到两年,但因为他姐着急买房,我们必须要转到自己的名下,当时我两自己手上总共有10万,婆婆和姐姐凑了几万给我们,再找同学借了11万,才算周转过来,后来转房的时候,交各种税乱七八糟前后花了11万。我两毕业没几年,又刚结婚,家里也没什么家底,压力还是很大的。


再想想那些在大城市的,房子动不动就是几百万,先生之前的一个同事和老公在北京六环边买了一个70平的小房子,二手还是几手不记得了,首付130万,还是四家(双方父母,再加上爷爷奶奶)一起凑的,这还是小康家庭,独生子女的情况下,农村孩子,家里指望不上的,想要在大城市,买房子结婚几乎是很难很难的。


北漂两年后,我和先生回到了他老家的省会城市,虽然当时并不是很愿意,但我家先生他家单亲家庭,他说他始终还是要回来的,而我对此也表示无奈,既然跟他在一起,就不得不接受他家里的情况和他做出的选择。


但感受和心境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虽然放弃了北京的工作,但我已经拥有了可迁移的能力,跟刚去北京那会儿完全不一样,这种能力让我既可以朝九晚五,也能浪尽天涯,当然,现在依然在努力做得更好。我先生的收入也和大城市白领相差无几,近期一直计划创业,实现他多年的梦想,未来无法预估,但依然选择相信,努力奔跑的人,未来一定可期。

作者简介:笑薇,自由撰稿人,多平台签约作者,曾从事于旅游研究和媒体工作。爱读书,爱写作,爱旅游,专注分享干货文章,喜欢可以关注哦~


笑薇读书


人民日报“批”年轻人懒婚,我们是真的懒吗?这个问题究竟符不符合实际情况呢?数据告诉我么,我们国家的结婚率正在逐渐减少,而离婚率却正慢慢的增加。当然,这有很多原因。有人说,现在年轻人压力过大是懒婚的主要原因,其实不正确,为什么这样说呢?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1、懒婚不懒婚,数据说话。

中国结婚年龄持续增大。2007年20-24岁办理结婚登记的公民占结婚总人口比重最多,占39.2%,25-29岁占34.8%,30-34岁占10.8%。好景不长,2012年20-24岁办理结婚登记的公民占结婚总人口比重最多,占35.5%,但呈逐年下降趋势,比上年降低1.1个百分点;而25-29岁办理结婚登记的公民呈逐年上升趋势,占34.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2016年25-29岁办理结婚登记占结婚总人口比重最大,占38.2%。 2016年25-29岁办理结婚登记占结婚总人口比重最大,占38.2%。数据显示,我国正在第四个单身潮,全国上下大的性别比例失衡较大,对于择偶标准的选择也越来越高,所以单身人口接近2亿。主动单身的女性明显增多,超过5800万人在单身生活。这样的数据各位是不是看到懒婚的趋势了呢?

2、懒婚真的是因为压力大吗?

有人说,懒婚是因为压力大。那小编要问问了,啥压力让你感觉如此之大,以至于要懒婚呢?说来说去无非就是攀比心理,现在的年轻人,经济条件和富二代比、工作和精英比、家里和酒店比、长得和明星比。只要哪一样不高兴就摔杯子砸碗,却不想想自己的那点能力。没有能力给你座金山你也富不了,天天在那和自己较劲有意思吗。还是要现实点吧,脱离现实的乌托邦长不了。

3、懒婚,不但不行早结婚,压根就没想结婚。

现在的孩子,一到了结婚年龄往往是父母最着急。天天托人介绍对象还要催婚。但,你以为他们吃饱撑的,催婚受的白眼他们真没所谓?其实,他们就是想让你早点结婚过上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你别告诉我你单身主义,既然单身主义你坚持一辈子?你别告诉我你找不到理想的,找不到你咋不着急?分明是懒嘛。咋就不是懒婚呢!

4、经济条件好了,单身的多了。

数据告诉我们,我国单身生活的婚龄青年人口达5800万。其实,这个数字只是保守数字,因为近几年的数字还没有包括在内,另外还有婚姻期间的单身人士,加起来可能达到7000万。光农村被迫单身的男人就有3000万多,城市大龄剩女也超过2000万。这么庞大的单身人群,在2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但,今天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相当高的情况下已经司空见惯。可以想见,将来,这样的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


聚焦三农热点说


一因为女的眼光高了。结不到婚。二因为男的多,女的少,结不到婚。所以放开二胎无用,因为很多人一胎都没有,结不到婚啊!只要是个有鸡鸡正常男人谁不想结婚成家?具体分析第一个原因,因为现在的电视网络报纸杂志太发达时尚潮流多元化,韩流侵席,芒果TV等饭烂,娱乐圈都是帅哥小鲜肉的文化,很多女的找男朋友的第一眼都要找帅哥。千扁一律的要找那种吴亦凡李易峰等等那类型的阳光男。但现实社会是男的都长的接地气,女方是没感觉的,哪怕男的再怎么穿着打扮也吸引不了。比如我相了几百次亲都没一个女的看上我,都说没感觉,他们喜欢高大英俊的。第二是钱,如果男的很有钱,有钱就是自信,结婚自然不成问题,问题是现实生活中学学校出来打工,同为农民工的女孩却看不上你。房子车子必备,还要能养活她,让她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问题是现实中在工厂拿着几千月薪样貌不出纵,工厂妹也看不上你。因为男多女少哇,女的被很多男的追,她不一定就看得上你呀。所以政府要解决结婚二胎这个人口问题得从三方面着手,1.鼓励百姓生女儿,拿出奖励生女儿措施,不再重男轻女。2.让娱乐节目中的小鲜肉帅哥娱乐明星从这个行业慢慢退出,引导女生正确的价值观,比如多一些男生做厨艺的节目,男生和女生共处男生体现关心他人有担当的节目,电影都是硬汉形象,那些相貌并不出众的明星和普通您众更多的参与节目展示才华,引导新时代男姓新标杆!吸引女性喜欢的是一个会关心照顾人会有责任担当的男人!而不是外在!!3.这个就比较难了,男人得努力奋斗,国家政策让百姓富裕,普通中下阶层男人也随便可以买房买车有稳定工作理想收入不愁!这个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包括政府,男人自己,男人家庭!所以要办到第三点最难。只有男人真的有价值,只要他肯努力肯吃苦,就有机会出头,自然不会找不到老婆,这个需要政府提升社会的进步和公平公正。


轿车小白


不就是少生,就少人买房,房价就可能支撑不住,导致那些拥有大量房产的会遭受重大损失嘛!本来这对我们没房或者只拥有一两套房的人没有任何坏处,可见这些主流媒体是站在什么立场,作为是什么人的喉舌了!2010年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结果是可查人口13个亿以上,还不包括黑户!其实中国人口即使计划生育,也是只增不减。尤其是那些文化素质落后地区,越穷越生已是普遍现象,养一个也是养,养五个也是养,而注重生活质量的人都知道,养一个小孩,得消费多大的金钱与精力!现在大城市都挤成什么样了?看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地铁都修到十几号线了,行车都单双号了,还是人满为患,开车简直是受罪。明显人口过剩。当然,计划生育是饱为道德谴责的,但又是不得已的国策,现在放开完全无可厚非。但那些所谓的专家,昧着良心,完全不看数据说话,反复充当中国人裤裆的管家。说什么老年社会,完全就是想从道德上把压力转嫁而已。那些专家,无耻的样子真是丑陋!


一悟成空


民政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结婚登记对数下降7%,已经连续4年下降,去年是降幅最大的一年。
以前晚婚挺光荣,现在却成了拖后腿的,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啊。世界变化太快,只怪我们太年轻啊。
上表是上海市2016年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初婚列,最近6年是逐渐下降,已经连续下降6年,结婚问题甚于全国。
结婚的少了,但是离婚却多了,2016年离婚8.26万件,创了历史新高。
为什么会出现不愿结婚,反而离婚越来越多的情况?
一定是大家对幸福的定义出了问题。而这,也不见得是个人的问题,而是社会的影响。
比如说吧,现在结婚,普遍都要求有房有车,如果一个女的结婚时候男方没房,根本抬不起头。亲戚朋友同事都会另眼相看。这种压力导致很多女生对裸婚望而却步,于是跟随大势,要车要房。
但是,现在房价又很高,一个30岁的男人,说实话能靠自己买得起房的,都算是人中龙凤了。所以啊,符合要求的人太少,自然挑着挑着,结婚就晚了。
难道没有房就真的不幸福吗?说实话,有个自己的房,也算是中国梦的一部分吧,美国梦也不过如此。这都算是人类追求幸福的一个重要承载了。所以,没房,真的影响幸福度。
但是,我认识很多人,结婚前也没买房,都是婚后奋斗几年才买房的。这种情况的,大部分都是在一线城市奋斗,还没确定在哪落根,所以有理由推迟买房。这样做当然也有风险,有些过几年就买得起了,有些过几年还是买不起。
所以,这就看命,看眼光,这样做一定是有风险的,大多数人,不愿意冒险。于是,很多人拖着拖着,就剩下了,变成了剩男剩女。剩男大多数是物质条件不行,剩女大多数是坚持物质条件必须达标。
这是社会和个人综合的选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背后的深层原因,就不多说了。
今天是中秋节,祝大家中秋快乐,诸事顺心吧。
每天坚持原创,已经很多年了,其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也希望各位能够给些鼓励,关注,点赞,留言都可以!感谢读者,感谢粉丝的长久陪伴!

赵冰峰财经


今天看了两条信息,一条是《人民日报》批评年轻人懒婚的信息。一条是挂在墙上的标语,【今天买了房,明天就结婚】。看见了吧,房地产公司和人民日报对着干了。

事实上,这也是种无奈。当今社会,买房成了结婚的前提。你说年轻人,从小就让家里供着上学,从小学到大学,还不算,许多人还读了研究生,才能找下工作。有的家庭倾其庐之出,供孩子上学已是不易,己经没钱给孩子买房。再加上社会环境影响,许多年轻人在大城市打拼,连自己都养活不起,如何买房?没有房子又如何结婚?这是很现实的社会问题。

表面上看,年轻人风光了,他们追赶潮流,学习时尚的生活方式。实际上他们面临的生活环境更严峻!

有人这样形容:房价越来越高、油价越来越高、教育费用越来越高、医疗费用越来越高除。除了收入没长其他都涨了,自己都活不起,还考虑结婚?况且,现在结个婚没有房子、没有车子、没有钱坐月子、没有钱买奶粉、没有钱给孩子更好的教育,你准备让我生个孩子天天帮你扫大街还是干苦力活啊!

现在人的智商越来越发达。虽然活不起,可是还是能这样想,与其说让我生个孩子出来和我一样受罪,不如说就干脆不生这个孩子。很明显,年轻人正用断子绝孙的方式默默的表达着对国家的情怀和对未来幸福的无望。

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至少是应该建立在人丁兴旺的基础上,而眼下的现实是年轻人在逃婚,人丁在减少。这绝不是一个民族之幸。

更为难堪的是,当今社会的经济逻辑也在促使人口下降。因为从社会的角度讲,保持一定规模的人口规模,绝对是社会兴旺的前提条件。而现在的经济逻辑则是企业减人增效。随着科技发展,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机器换人的速度加快。人们就业的工厂,岗位逐渐被机器人替代了,自然就有大量的人员离开了岗位。年轻人也不例外。你说现在就业这么困难,并且将长期化,还结婚生子干啥?这也影响了年轻人结婚生育。

总而言之,一大堆社会问题严重制约了年轻人恋爱结婚生育。而不单是年轻人自身的问题。

年轻人的懒婚能上了《人民日报》,自然说明这个问题己经非常严重了,引起了国家的焦虑。再联想到国家鼓励生二胎,说明人口问题已经关系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诚如有朋友所说,年轻人的懒婚所涉及的一大堆社会问题,远不是年轻人自身能解决的,这就需要国家领导人顶层设计,通盘考虑,拿出切实可行的政策与方案来,认认真真地解决问题才是。


阳城导航



是我们的年轻人真正的“懒”嘛?不是的,我们的年轻人一点都不懒,因为,他们家里没有煤矿,因为,他们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官二代”,因为,他们没有上苍的眷顾,生下来就具有马云般的发家轨迹,他们仅仅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而已!

他们敢“懒”嘛?上班就需要2-3个小时,早餐9点钟上班,他们就需要最起码的5点多钟起床,然后匆忙地自己做点早饭,(他们也不想自己来做饭,也想从容不迫地“喝早茶“:),狼吞虎咽地吃下,丢三落四地落锁出门,遇到拥堵,还需要低三下四地给领导请假,次数多了就没有全勤奖!

他们敢“懒”嘛?每天早餐起床过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盘算自己还有多少的“房贷”,要不就是在努力地追赶在“房贷”的路上,他们还敢“懒”嘛?

他们真的不敢“懒”,因为是996,因为,996以后还有无休止的加班,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筋疲力尽,他们已经是竭尽全力地活着,哪里还有时间去想“生活”?

计划生育是国策,多生也是国家需要,那么,他们想好好休息一下的权利在哪儿呢?他们想追求自己的梦想在哪儿呢?我们也不敢为他们想太多了,他们的命运如此,那么他们就需要无条件的接受,他们的生活如此,那么,他们也就只能如此地生活!

码字真的很辛苦的,来到这里看到我们的文章,那就是你我之间的缘分!点赞,转发和关注一下吧!我们诚挚地谢谢您!


在路上觅寻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我觉得用“懒婚”来刻画当下年轻人的晚婚现象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尊重客观现实的,显然也是片面的观点。

客观现实是很多年轻人迫于生活压力,才不得不将结婚一再推迟,因为结婚必须首先得有住房,而买一套房子得花费巨额钱财,很多人努力一辈子都买不起房;如果没有父母及其他长辈的支持,需要多少年才能买一套房子,不知不觉在为结婚买房的打拼中把婚姻耽误了。

同时,现在年轻人结婚的攀比意识越来越浓了,要求越来越高了,结婚需有彩礼、有车、有金银首饰等方面的要求,结一次婚没有几十万元上百万元是不可能的。为了攒这笔钱得需要多少时间?或许有人会说干嘛不去与人相比,事实上不是年轻人不想,而是不能,因为奢华的婚礼已成一辆时间战车,年轻人都被绑在上面,这辆车的车速很快,其中坐在上面的一人喊车停下来或放缓速度,能做到得吗?

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是,结婚生小孩成本这么大,请保姆、孩子营养费、幼托、小学、中学到大学,得花多少钱?一个年轻人不经过多年准备是不敢轻易结婚的,或者觉得小孩实在不容易,很多人干脆放弃结婚或宁愿选择丁克。

所以,“赖婚”现象并非年轻人所想,这是一个深刻而严峻的社会现实问题,是这个社会环境及各种生活的重压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怪年轻人,而应该对社会经济现实及各种制度进行深刻反思,才有可能改变这种不利的婚姻及生育现状;否则一味指责年轻人“懒婚”不去进行相关社会变革,这个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开伟观察


真正懒的人,早早就结婚了。

1987年,当时恢复高考也就10年的样子,绝大多数人不要说考上大学了,正儿八经的上过高中、大专的有几个人?

大家差不多15~6岁就跑出来工作了,差不多工作个4~5年够年龄了结婚。所以男子25岁,女子23岁当然算晚婚了。工作都快10年了好吧??随便一个人,工作十年,不说有房有车,但起码工作能力是有了,赚钱的能力也有了,找个对象问题也没那么大。

但是今天大学普及了,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时候,大学还没 毕业。

本科毕业还有读研的呢,认真一路读书的28岁才进入社会。

刚进入社会的人,生活是黑暗期啊!工作理不顺,家里各种逼婚,各种压力。一般人也得2~3年才能把这些问题处理的游刃有余。

不好意思,这时候,你30岁了。

然后对象要找吧?找了要谈吧?不合适要换吧?

那30多岁结婚不是特别正常的事情嘛。

=======================但是============================

一般来说,家里条件比较好的人,人生路线比较稳定的人,往往结婚会比较早,毕竟人生大事就那么些,单位时间里忙那么一两个就没问题了。

所以我刚攒够首付,买好房子。当年的女神就已经在坐月子了~

要是靠奋斗起家的话,30岁结婚真的不算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