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史記“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河洛指的哪裡?

用戶6649353362



清代王筠的《說文句讀補正》說:“許君(許慎)但說陝西、甘肅之“洛”,是河南之“雒”本不從水也。段玉裁《小箋》說:“自魏黃初以前,雍州渭洛字作‘洛’,豫州伊雒字作‘雒’,絕無混淆,黃初(220~226)以後乃亂矣”。 可以確認,有人把“河洛”中的“洛”解釋成發源於陝西商洛流經洛陽的“洛河”是不對的,因為在司馬遷所處的西漢武帝時代,“洛陽”一直是寫作“雒陽”,“洛河”一直寫作“雒河”,陝西的“洛河”和河南的“雒河”是分的很清楚的。

現今的河南“洛陽”,在西周初年叫“雒邑”或“新邑雒”,是武王滅商後才新建的關押殷徒和控制東方的兵站,戰國時代改名為“雒陽”,一直到三國時期才改名為“洛陽”。為什麼改名為“洛”,就是關中人把本屬於自己的“洛”帶了過去,因為河南人百分之七八十是關中人的後代。在關中地區,像“商洛”“洛川”“洛河”等帶“洛”字的地名是很多的。包括現在鄭州、新鄭的“鄭”也是來源於陝西渭南的“古鄭國”。


我們用《史記》中記錄的與“洛”“雒”有關的三個案例來詳細解讀一下:

一、《史記·河渠書》記載:“自徵引洛水至商顏山下。岸善崩,乃鑿井,深者四十餘丈。往往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穨以絕商顏,東至山嶺十餘裡閒。井渠之生自此始。穿渠得龍骨,故名曰龍首渠”。翻譯後說的是:西漢武帝年間,從今陝西澄城縣狀頭村引洛水灌溉今陝西蒲城、大荔一帶田地。渠道要經過商顏山。這裡土質疏鬆,渠岸易於崩毀,不能採用一般的施工方法,勞動人民發明了“井渠法”,使龍首渠從地下穿過七里寬的商顏山。這裡面的“洛”顯然是指陝西的“洛河”。

二、《史記·秦本紀》記載:“厲公二年,蜀人來賂。十六年,塹河旁。以兵二萬伐大荔,取其王城。簡公六年,令吏初帶劍。塹洛。城重泉。十六年卒,子惠公立”。翻譯後說的是:秦厲公和秦簡公先後在黃河和洛水西岸修築長城,用以自守,史稱塹洛長城(“塹”是長城的別稱)。據考證這段長城南起於陝西華陰縣東南華山腳下小張村,向東北行經華陰廟東北,過沙渠河直達渭河之濱,渭河以北沿洛河南岸向西入蒲城境,再沿洛河西岸向北延伸至白水縣黃龍山麓。很明顯,這裡的“洛”說的還是陝西洛河。

三、《史記·夏本紀》還有記載:“荊河惟豫州:伊、雒、瀍、澗既入於河,滎播既都,道荷澤,被明都”。這裡記載的很清楚“豫州”的是“雒”而非“洛”。這個案例也反證了河南是“雒河”而非“洛河”。


最後我們再根據司馬遷的這句話的出處完整的解讀一下。 司馬遷在《史記·封禪記》的原話是這樣的:“昔三代之君(居),皆在河洛之間(閒),故嵩高為中嶽,而四嶽各如其方,四瀆鹹在山東。至秦稱帝,都咸陽,則五嶽、四瀆皆並在東方。自五帝以至秦,軼興軼衰,名山大川或在諸侯,或在天子,其禮損益世殊,不可勝記。及秦並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

這是一個完整的小段,是司馬遷隨漢武帝去泰山封禪路過豫州祭祀嵩山時的一段感慨,核心是說祭祀祖先和山神的好多禮數都失傳了。這裡的“三代”肯定代指的夏商周三個朝代無疑;“四瀆”是指的黃河、長江、濟水和淮水;這裡的“五帝”指的是炎帝黃帝等五個上古先帝,秦漢帝王都有在雍城(現在陝西鳳翔)祭祀五帝的傳統,同時漢武帝也在橋山黃帝陵專門祭祀過軒轅黃帝。大家都知道,夏的都邑在山西;商的都邑在河南;周的都城在關中。如果說“河洛之間”指的是“陝西洛河”到“黃河”之間,那太史公說夏商周都邑在“河洛之間”該作何解讀呢?

答案就在《史記》的註釋《正義》裡。 唐·張守節《史記·正義》解釋說:“夏禹先後建都於陽城、平陽、安邑、晉陽;殷商先後建都於亳、偃師;周先後建都於酆、滈、河南;都在河洛之間”。唐人已經註釋的很是清楚:夏的都邑在陽城、平陽、安邑、晉陽,均在山西;殷商的都邑在亳、偃師,這裡的“亳”目前還有些歧義,有說在河南,有說在安徽亳州,偃師確認在洛陽;周建都於豐京、鎬京和河南(這裡的“河南”應該指的是“黃河之南”的東周都城雒邑)。


《正義》註釋的最後一句話很關鍵:“都在河洛之間”!意思很明白,就是說山西、陝西、河南的這些都邑都屬於“河洛之間”。其實“河洛之間”的“間”也好,“河洛之閒”的“閒”也好,這個“間”或者“閒”的意思並非我們現代漢語的字面意思,而是指陝西“洛河”流域和三省“黃河”流域的“間閒陸地”,也就是指的晉陝豫的三角地帶,是較大範圍的“河洛地區”,這裡也是仰韶文化最為密集的區域。

“中原文化”脫胎於“渭水文明”,“河洛文化”濫觴於“三川流域”。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渭水流域的關中平原是中華民族最為核心的發源地,是仰韶文化的源頭和核心,是炎黃故里,是中華文明的肇始之地。夏商周由此發端,這裡是最初的“中國”,也是最初的“中原”,最初的“華夏”和“中華”一詞的源頭。隨著秦漢隋唐等中原王朝在關中的崛起和東進,中原的範圍才進一步擴展到汾河平原、伊洛平原和廣闊的黃河中下游地區。關中平原的面積接近5萬平方公里,汾河平原是5000平方公里,而洛陽的伊洛平原呢?只有500多平方公里,面積只佔關中平原的1/100,而且並非富裕之都。張良曾評之曰:“洛陽腹地太小,方圓不過數百里,田地貧瘠,而且容易四面受敵,非用武治國之都”。


“關中自古帝王州,長安自古帝王都”。關中自古號稱“陸海”、“天府”,自秦修建鄭國渠後,更是富甲天下。戰國時期,張儀向秦惠王獻“連橫”之計時稱頌關中曰:“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貿,沃野千里,蓄積多饒,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史記·留侯世家》中記載張良言劉邦贊關中曰:“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史記·高祖本紀》中記載鴻門宴時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強”。

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有人意淫“河洛文化”的核心在洛陽,這明顯是一種謬論。以長安為中心的“三川流域”才是真正的“河洛文化”的核心,是真正的中國之根。

探尋歷史,正本清源,我是清樂堂,歡迎大家多關注交流,請多指正。


清樂堂


這個問題,因為洛河發源於陝西,而陝西境內恰巧有一條流入渭河的北洛河,所以有的人就出來佔了。話不多說,逐條上證據。

一,三代之居,陝西北洛河與黃河之間尚無三代都城。洛陽附近南洛河與黃河之間的河洛盆地中有夏都斟潯,商都西亳,周成周,王城。

二,古時伊洛聯用,陝西境內無伊河。《國語·周語》載:“昔伊洛竭而夏亡。” 《逸周書·度邑》曰:“自洛汭延於伊汭,居易無固,其有夏之居。”敢問此處洛字指北洛河?荒謬!

三,洛汭二字文獻常用,汭字指兩河匯流。北洛河入渭水,兩河交匯有什麼?南洛河入黃河,交匯處於鞏義西,交匯處有二里頭遺址和西亳遺址。除此之外還有伊汭做旁證,伊河匯入洛河,同入黃河。

四,某些人言,自曹魏前洛字專指北洛河,雒字指南洛河,從不混用。那麼,周公營建的是假洛邑?光武帝改洛陽為雒陽,說明原名就是洛陽,難道光武帝穿越到曹魏之後了?

關於夏商兩代的歷史文獻 古本《竹書紀年》載:“(夏王朝)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 《逸周書·度邑》曰:“自洛汭延於伊汭,居易無固,其有夏之居。”《史記·夏本紀·正義》雲:“《商書》雲:‘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須於洛汭’,此即太康居之,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尚書註疏·卷七 五子之歌第三》: 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須於洛汭,作《五子之歌》。康五弟與其母待太康於洛水之北,怨其不反,故作歌。 《史記·吳起列傳》言:“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史記·封禪書》言:“昔三代所居皆在河洛之間”《國語·周語》載:“昔伊洛竭而夏亡。” 《論語》:“殷因於夏禮”, 《史記·封禪書》言:“昔三代所居皆在河洛之間”《漢書·地理志》河南偃師條下有班固自己注:“屍鄉,殷湯所都”。《元河郡縣誌》:“偃師西亳,湯都也” 《水經注·洛水》引闞駰曰:“亳本帝嚳之墟,在《禹貢》豫州河洛之間,今河南偃師城西二十里屍鄉亭是也”。


拿史實講證據


南洛河古稱:“雒水”。起源於陝西省華山南部與藍田縣秦嶺箭峪側木岔溝。

北洛河古稱:“洛水”,全境皆在陝西,流經大荔、宜君、黃陵、志丹等地。

而司馬遷《史記》:“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以為中嶽”。而並不是“皆在河雒之間”,“嵩高”也不是嵩山,因為在漢以前就沒有中嶽嵩山和如今的中嶽嵩山是兩碼事。

首先在漢以前,西嶽是指吳嶽山,中嶽是指華山,東嶽泰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 那時可沒有嵩山,那時河南嵩山叫外方山,外方這意思很明顯。 而司馬遷的嵩高為中嶽是指華山。“嵩”在這裡不是嵩山,而且形容詞,古文字中“嵩”通“崧”“崇”。崇高為嶽,古代用嵩高也形容衡山和恆山。這些古文獻中記載頗多。

即便不管是洛還是雒。首先都源自陝西。

先說北洛河,北洛河流經之地,其中就有司馬遷的家鄉韓城,韓城古稱“夏陽”“龍門”,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

另外韓城是西周武王封子的地方,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子(名佚傳)封於韓,食採於韓原一帶,稱韓(侯)國(並非戰國的韓國,有可能是有血緣關係)。而大禹又是夏朝的創立者,大禹的地盤又是與韓城(夏陽)隔河相望的山西的陽城。《孟子·萬章上》載“禹避舜之子於陽城”,《古本竹書紀年》載“禹居陽城”。可見夏朝名字的來源於大禹一生最重要的治水地“夏陽”和“陽城”。而韓城以北的黃陵縣又是華夏始祖黃帝的陵寢,而黃土高原又是黃帝的誕生地也是黃帝部落早期的主要活動區。黃陵北部不遠又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大,最先進的城市遺址距今5000——4100年佔地438萬平米的石峁古城遺址,四周又有十幾座同時期的衛星城,這個遺址又和夏朝時間吻合。而韓城(夏陽)的南部的陝西白水縣又是文字始祖倉頡的故里。白水南邊的大荔縣又是古人類距今20萬年的大荔人遺址的發現地。韓城(夏陽)的東部不遠又是山西距與夏朝時間吻合的“陶寺遺址”。綜合遺蹟可看出河洛文明的河洛就是陝西北部的黃河與洛水。

再說南洛河(雒河),起源地是陝西華山南部和藍田。先不必多說212萬年的藍田猿人,僅這地區“華胥故里”就能說明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西邊就是著名的仰韶文明早期最大的遺址“半坡遺址”和著名的“姜寨遺址”。而姜寨遺址又是最早的銅的發現處,旁邊的仰韶文明最大城市遺址6000—5000年前的西安楊官寨城市遺址,就不多介紹了。而仰韶文化遺址,河南1000處,多為中晚期,陝西2040處,一半為早期。

而“華夏”一詞來源於華山和夏陽。可見三代之居的河洛是指的陝西北部洛河與黃河周圍。

司馬遷的洛水不是雒水。河南除了歪曲史書內容和改變史書的字詞,遺蹟證劇卻拿不出來,僅有的二里頭遺址,卻被國家文物總局否定為夏都,洛陽古稱“雒邑”並非“洛邑”。如今為了爭經濟利益,不僅捏造歷史給自己貼金,連祖宗給的名字都改了。











親爹親爹


【轉】“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與北洛河無關

司馬遷的“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引發了陝西網友關於南北洛河的研究。其研究的結果不過還是因為有現實的考量,即爭奪文化資源。雖然《史記》關於三代之居的表述非常明確,但因為史記或古同典籍中“雒”的出現,讓很多不願深思的人開始認為,河洛之間的“洛”,應當是指北洛河。那麼造成這種混亂的原因是什麼?我們試作以下探討。

司馬遷的原義可推演出“三代之居”的“洛”是指洛陽的洛水

《史記封禪書》裡說:“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嶽,而四嶽各如其方,四瀆鹹在山東。至秦稱帝,都咸陽,則五嶽、四瀆皆並在東方。” 【四瀆(古代對中國“長江”、“黃河”、“淮河”、“濟水”的合稱)。 】

可見,司馬遷這個“三代”確實指的是秦之前的夏商周,司馬遷以嵩嶽為中心來進行描述,文義已非常明確,即三代之居,在嵩嶽附近。其指洛陽的洛河,已非常明確。

但這裡有一個問題,在《史記》裡很多描述裡,洛陽的洛水,有時被寫作“洛”,有時又被寫作“雒”,而所謂的北洛河,則從來沒有被寫作雒,因此,這裡有了大量的想象空間。就有陝西的文史發燒友,由此得出了一個相反的結論,三代之居所指的洛,是指北洛河?果真如此嗎?

《史記》“雒”、“洛”的混用

《史記·河渠書》:故道河自積石歷龍門,南到華陰,東下砥柱,及孟津、雒汭,至於大邳。

這裡把洛寫作雒。同一篇文章,司馬遷又將雒寫作“洛”:

太史公曰:餘南登廬山,觀禹疏九江,遂至於會稽太湟,上姑蘇,望五湖;東窺洛汭、

大邳,迎河,行淮、泗、濟、漯洛渠;西瞻蜀之岷山及離碓;北自龍門至於朔方。

而《史記》裡關於北洛河的描述,則從來沒有變過, 一直是“洛”,這一點,成為北洛河思維的重要理論支撐。如:

《史記秦本紀》說:厲共公二年,蜀人來賂。十六年,塹河旁。以兵二萬伐大荔,取其王城。簡公六年,令吏初帶劍。塹洛。城重泉。十六年卒,子惠公立。

《史記河渠書》記載:自徵引洛水至商顏山下。岸善崩,乃鑿井,深者四十餘丈。往往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穨以絕商顏,東至山嶺十餘裡閒。井渠之生自此始。穿渠得龍骨,故名曰龍首渠。

以上兩例可以看出,這裡的洛,是指北洛河。

為什麼會造成這種混亂?史記裡的洛所表達的地方,是如此矛盾,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南、北洛河起源於何時?又是如何變得這麼矛盾的?

《史記》關於水系的描述,沒有提到北洛河

《史記》關於水系的描述,對南北洛河周圍的水系,有以下描述:

北洛河:

《史記禹本記》:道渭自鳥鼠同穴,東會於灃,又東北至於涇,東過漆、沮,入於河。

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涇屬渭汭。漆、沮既從,灃水所同。

以上記錄,如此重要的北洛河,居然沒有出現,說明什麼問題?

關於南洛河,我們此前已舉了例證,在水系的描述中,一處為“雒”,一處為“洛”。由此可見,司馬遷在對北洛河進行描述的時候,還是有所顧忌的。而對南洛河,則沒有這種現象。且寫作“雒”還是“洛”,都顯得比較隨意。

北洛河在先秦著作裡找不到痕跡,先秦只有洛陽的洛水

北洛河名稱的來歷,在先秦的著作裡,基本找不到例證。在先秦的著作裡,洛,即指洛陽的洛河,例證如下:

尚書註疏·卷七 五子之歌第三

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須於洛汭,作《五子之歌》。

太康五弟與其母待太康於洛水之北,怨其不反,故作歌。

[疏]“太康”至“之歌”○正義曰:啟子太康,以遊畋棄民,為羿所逐,失其邦國。其未失國之前,畋於洛水之表,太康之弟,更有昆弟五人,從太康畋獵,與其母待太康於洛水之北。

○正義曰:襄四年《左傳》曰:“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遷於窮石。”然則羿居窮石,故曰“有窮,國名”。“窮”是諸侯之國,“羿”是其君之名也。《說文》雲:“羿,帝嚳射官也。”賈逵雲:“羿之先祖,世為先王射官,故帝賜羿弓矢使司射。”《淮南子》雲:“堯時十日並生,堯使羿射九日而落之。”《楚辭·天問》雲:“羿焉彃日烏解羽?”《歸藏易》亦云:“羿彃十日。”《說文》雲:“彃者,射也。”此三者言雖不經以取信,要言帝嚳時有羿,堯時亦有羿,則羿是善射之號,非復人之名字。信如彼言,則不知羿名為何也。夏都河北,洛在河南,距太康於河北,不得入國,遂廢太康耳。羿猶立仲康,不自立也。

以上的洛汭及“洛水之北”的“洛水”,顯然是指洛陽的洛水。

《尚書·周書》:“自洛汭延於伊汭,居易無固,其有夏之居。”

《國語·周語》:“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

以上的“洛”,毫無疑問是指洛陽的洛水。

現在我們來舉一個《詩經》裡的著名的例子,更能夠說明問題:

《詩經.小雅.瞻彼洛矣》

瞻彼洛矣,維水泱泱。

君子至止,福祿如茨。

韎韐有奭,以作六師。

瞻彼洛矣,維水泱泱。

君子至止,鞸琫有珌。

君子萬年,保其家室。

瞻彼洛矣,維水泱泱。

君子至止,福祿既同。

君子萬年,保其家邦。

《集傳》:“洛,水名,在東都,會諸侯之處也。泱泱,深廣也。”

朱熹《詩集傳》則就詩義論詩,以為“此天子會諸侯於東都以講武事,而諸侯美天子之詩,天子御戎服而起六師也。” 

《水經注·洛水》引闞駰曰:“亳本帝嚳之墟,在《禹貢》豫州河洛之間,今河南偃師城西二十里屍鄉亭是也”。

由此可見,在先秦的文獻裡,洛即指河南洛陽市的洛河,即古之洛水。

那麼洛陽的洛河,洛水,又是怎樣變成“雒”的呢?

“洛”變“雒”是王都的帝王對自己五行所屬的避諱

【前漢·地理志註】師古曰:魚豢雲:漢火行,忌水,故去洛水而加隹。如魚氏說,則光武以後攺為雒字也。

【正字通】楊愼曰:春秋書雒戎,左傳凡洛皆作雒。非後漢始攺也。○按魚氏說必有所本,故師古從之。左傳今文洛皆作雒,安知古本左傳不書作洛乎。未可據今本左傳駁魚氏說也。

應該說,楊慎的推論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現在看到的《史記》,都是經過歷代儒生修改訂正的。洛之所以從“洛”至“雒”改來改去,與這個水系本身無關,而於王朝或帝王本身的五行所屬有關。洛陽作為古代重要的王朝,當皇帝為火德時,就把洛改為雒,反之則又改回洛。這是帝都的屬性使然。

與中國很多著名的地名重複相對應的是,在司馬遷的時代,陝西的漆沮水將入河口一段改為洛水,這使司馬遷的描述變得非常困難而不嚴謹。北洛河與很多與著名地名重名的原因一樣,所不一樣的是,北洛河不存在於先秦,而出現在秦以後,也即早過了夏商周三代之後。至於它為什麼一直沒有叫“雒”,那是因為漆沮河畔從來沒有產生過王都,自然沒有避諱的必要了。

漢語表述的常識性問題

漢語的表述有其自己的習慣和規律,關於水系的表述更是如此。如果將兩個水系用並列詞組的方式表達,這個水系一定是一個是幹流,另一個是支流。如淮河入長江,故有江淮之稱,漢水入長江,故有江漢之稱。我們在使用諸入江淮流域或地區、江漢流域或地區時,首先知道這條支流是匯入長江的。同樣,河南洛陽地區的洛河注入黃河,故稱之為河洛。而陝西的北洛河,注入渭河,若將這個區域以河流流域命名,只能叫“渭洛”流域或地區,而渭河與黃河之間的這個地區,也即是陝西文史發燒友所主張的地區,不能叫“河洛”,只能叫“河渭”。

如此簡單的漢語常識問題,為什麼有人視而不見?甚至被矇住了雙眼?這的確需要結合現實來考量。中原河南的“河洛文化”影響之深遠而引來所有能搭上邊的來爭奪,是一個最直接的問題。

考古證據說明三代之居在洛陽及鄭州地區

現在回到現實,在現代考古學興起之後,對古代文獻的印證,要靠考古去解決。換言之,一切爭論都可以通過考古的物證來甄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目前已探明洛陽偃師二里頭為夏代的都邑,被稱為“中國第一王都”;而鄭州的商城則早被考古證實為商代亳都的所在地;至於東周的王都洛邑即洛陽,剛根本沒有任何異義。而陝西的漆沮河畔,則沒有任何考古證據證明那裡曾做過三代之中的任何一個時代的王都。在黃河以南,黃河與洛水之間的洛陽和鄭州地區,恰恰是考古學中的夏商周“三代之居”。因之,“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所確指的,是嵩山周圍的古中原地區,這也正是司馬遷“昔三代之居”所指的地方。後來假名“洛水”的陝西北洛河(即原漆沮水),與“三代之居”無關。


樵城居士


某些人極力把西周說成定都洛陽,藉以說明“三代之居”都在洛陽,簡直可笑至極。西周若在洛陽何來平王東遷,還遷什麼都,西郊遷東郊嗎?

太史公曰:學者皆稱周伐紂,居洛邑,綜其實不然。武王營之,成王使召公卜居,居九鼎焉,而周復都豐、鎬。至犬戎敗幽王,周乃東徙於洛邑。~《史記》。那個來給我解釋一下,“三代之居”包含西周不?

再說殷商,“成湯,自契至湯八遷。湯始居亳,從先王居,作帝誥。”《史記》。誰給我說說前七次都在那?虞舜 時為商國,因契佐禹治水有功故得封此地。《史記.。殷本紀》“契封於商”。漢鄭玄:“商南在華之陽”。晉皇甫謐:“今上洛、商是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丹水自上洛經商縣南,契始封此”。唐李泰《括地誌》:“商州東八十里商洛縣,本商邑,古之商國,帝嚳之子契所封也。”陝西商州。

再說說夏:《國語·周語下》:“其在有虞,有崇伯鯀。”《史記·周本紀》“崇侯虎”下《正義》引皇甫謐說:“虞、夏、商、周皆有崇國,崇國蓋在豐鎬之間。指陝西關中地區。

為何“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不能在陝西?這些史書都讓某些人吃了?

“三代之居”在洛陽最大硬傷就是如何解釋西周都豐鎬的史實。

我贊同有其他說法,但見不得洛一人那種談起來歷史吃獨食窮兇極惡的樣子。

我們在換個角度繼續談

段玉裁《小箋》說:“自魏黃初以前,雍州渭洛字作‘洛’,豫州伊雒字作‘雒’,絕無混淆,黃初(220~226)以後乃亂矣”。 可以確認,有人把“河洛”中的“洛”解釋成發源於陝西商洛流經洛陽的“洛河”是不對的,因為在司馬遷所處的西漢武帝時代,“洛陽”一直是寫作“雒陽”,“洛河”一直寫作“雒河”,陝西的“洛河”和河南的“雒河”是分的很清楚的。

我們用《史記》中記錄的與“洛”“雒”有關的三個案例來詳細解讀一下:

一、《史記·河渠書》記載:“自徵引洛水至商顏山下。岸善崩,乃鑿井,深者四十餘丈。往往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穨以絕商顏,東至山嶺十餘裡閒。井渠之生自此始。穿渠得龍骨,故名曰龍首渠”。翻譯後說的是:西漢武帝年間,從今陝西澄城縣狀頭村引洛水灌溉今陝西蒲城、大荔一帶田地。渠道要經過商顏山。這裡土質疏鬆,渠岸易於崩毀,不能採用一般的施工方法,勞動人民發明了“井渠法”,使龍首渠從地下穿過七里寬的商顏山。這裡面的“洛”顯然是指陝西的“洛河”。

二、《史記·秦本紀》記載:“厲公二年,蜀人來賂。十六年,塹河旁。以兵二萬伐大荔,取其王城。簡公六年,令吏初帶劍。塹洛。城重泉。十六年卒,子惠公立”。翻譯後說的是:秦厲公和秦簡公先後在黃河和洛水西岸修築長城,用以自守,史稱塹洛長城(“塹”是長城的別稱)。據考證這段長城南起於陝西華陰縣東南華山腳下小張村,向東北行經華陰廟東北,過沙渠河直達渭河之濱,渭河以北沿洛河南岸向西入蒲城境,再沿洛河西岸向北延伸至白水縣黃龍山麓。很明顯,這裡的“洛”說的還是陝西洛河。

三、《史記·夏本紀》還有記載:“荊河惟豫州:伊、雒、瀍、澗既入於河,滎播既都,道荷澤,被明都”。這裡記載的很清楚“豫州”的是“雒”而非“洛”。這個案例也反證了河南是“雒河”而非“洛河”。

從上面的可以看出來,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所說的“洛”是北洛河,而並非南洛河。

《史記》中所記載的“洛”均指陝西境內的北洛河,而非河南的“雒”

因此所謂河洛之間並非洛陽地區,而是一個範圍較大的黃河流域和洛河(非雒河)流域。那麼河洛之間到底在哪?

答案就在《史記》的註釋《正義》裡。 唐·張守節《史記·正義》解釋說:“夏禹先後建都於陽城、平陽、安邑、晉陽;殷商先後建都於亳、偃師;周先後建都於酆、滈、河南;都在河洛之間”。唐人已經註釋的很是清楚:夏的都邑在陽城、平陽、安邑、晉陽,均在山西;殷商的都邑在亳、偃師,這裡的“亳”目前還有些歧義,有說在河南,有說在安徽亳州,偃師確認在洛陽(不過已經被鄒衡先生否定,見附錄);周建都於豐京、鎬京和河南(這裡的“河南”應該指的是“黃河之南”的東周都城雒邑)。

《正義》註釋的最後一句話很關鍵:“都在河洛之間”!意思很明白,就是說山西、陝西、河南的這些都邑都屬於“河洛之間”。也就是指的晉陝豫的三角地帶,是較大範圍的“河洛地區”,這裡也是仰韶文化最為密集的區域。

“中原文化”脫胎於“渭水文明”,“河洛文化”濫觴於“三川流域”。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渭水流域的關中平原是中華民族最為核心的發源地,是仰韶文化的源頭和核心,是炎黃故里,是中華文明的肇始之地。最後借用顧頡剛先生的話作為結束語吧。

武王就成了天下的共主。從此以後,黃河流域的政治文化全給渭河流域的人們所支配了。~顧頡剛

附錄:


長安見聞錄


河,可能指的是黃河流域。洛指洛河,是一條古籍記載較多而又混淆較多的河流。

又曰:夏祖為“鯀”,鯀建都西安戶縣一帶。



又曰:虞舜 時為商國,因契佐禹治水有功故得封此地。《史記.。殷本紀》“契封於商”。漢鄭玄:“商南在華之陽”。晉皇甫謐:“今上洛、商是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丹水自上洛經商縣南,契始封此”。唐李泰《括地誌》:“商州東八十里商洛縣,本商邑,古之商國,帝嚳之子契所封也。”

《世本》說:契居於藩。藩是陝西華縣一帶。

以上可見:黃河幾字灣中間有數條洛河,其中以百洛河與南洛河最為有名,而這兩條河都在陝西境內。南洛河流入河南境內曰“雒河”,不是“洛河”。

你陝西境內的數條“洛河”為中心,西至天水甘肅一帶黃河,東至山西黃河一帶,黃河幾字灣形成了一個大的範圍。其中山西境內有著名的“堯舜之都”“山西陶寺遺址”;陝北神木有著名的“黃帝崑崙城”“禹”“啟”之都“陝西神木石峁遺址”。

而夏朝人的祖先又源自於這裡,商朝人的祖先也是源自於這裡,周朝人的祖先又是從這裡興起。

這裡孕育了“華胥氏”、“伏羲女媧”、“炎帝和黃帝”、“堯舜禹啟”等著名的古代帝王,形成的上古時代全國最為有名的權力中心。

以上說明:河洛地區指的是“以黃河幾字彎而形成的一個大的範圍,西起甘肅,東至山西,而陝西正位於其中間”!


大唐神都


我不清楚,身邊那些人究竟是打了長生的疫苗嗎?究竟有沒有打這個不清楚,反正自己要想清楚,河洛地區那肯定是黃河和洛河流域。

關鍵這個地方還要誕生文明,還要能養人。可不是養羊,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都不行。為什麼說不行呢,不行!羊和人是有區別的。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要參考一下,這個洛河邊上有什麼。對了,有一座山,秦嶺餘脈熊耳山。…

那邊的你想搶河洛呀,那黃河首先你喝不了黃河水吧,黃河繞一圈都躲著你走。黃河為什麼繞著你走?心裡沒一點逼數嗎?把黃河都弄成黃的了。

另外洛河呢,邊上是有熊耳山的,北邊是崤山。

你想把他弄過去,首先你得趴在地上用你的蓋把這兩座山扛過去。

做不到吧,做不到就老老實實的。

河洛之間在哪裡呀?這裡誕生了悠久的河洛文化。河圖洛書,河圖洛書被稱為宇宙魔方。開啟了我們中國中華民族華夏文明的第一縷曙光,和你們沒關係啊!

你認識這紋的是啥嗎?

因為你不是河洛文化的範疇,你壓根就不認識這些東西。








國寶會說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中國國家文物局在中央電視臺2018年5月28號發佈。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早在5800年前開始在黃河流域,長江中下游,西遼河流域先後出現文明起源跡象,距今5300年中華大地各地區陸續進入文明階段,經過長期的相互促進,取長補短,兼容幷蓄。距今3800年以中原地區形成了更為成熟的文明社會,並向四方輻射,最終以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為代表文明核心,開啟了夏商周三代文明(《史記》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嶽)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3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db67c651bd3e42619a4ac5054b54c30c\

一淨18


《史記 封禪書》裡說:昔三代之(君)[居]皆在河洛之閒,故嵩高為中嶽,而四嶽各如其方,四瀆鹹在山東。至秦稱帝,都咸陽,則五嶽、四瀆皆並在東方。【四瀆(古代對中國“長江”、“黃河”、“淮河”、“濟水”的合稱)。】

可見,司馬遷這個“三代”確實指的是秦之前的夏商周,

問題就出在這個“河洛之間”到底指的是哪片區域呢?如果理解成黃河與洛河之間,那麼假設是北洛河,則黃河與北洛河之間的區域都在陝西了,顯然這是不符合“夏商周三代,皆在河洛”的,換成南洛河,則黃河與南洛河之間的區域就更小了,僅僅包括了陝東南和豫西很狹小的一部分,除非太史公很確定夏商周時期的首都都在洛陽,否則也不符合“夏商周三代,皆在河洛”

所以我只能理解成“皆在河洛之間”指的是黃河流域和洛河流域,這個洛河指的是北洛河還是南洛河。

那還是要看在《史記》中出現的洛水是指北還是南?

《史記 河渠書》有記載:自徵引洛水至商顏山下。岸善崩,乃鑿井,深者四十餘丈。往往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穨以絕商顏,東至山嶺十餘裡閒。井渠之生自此始。穿渠得龍骨,故名曰龍首渠。

說的是:西漢武帝年間,從今陝西澄城縣狀頭村引洛水灌溉今陝西蒲城、大荔一帶田地。渠道要經過商顏山。這裡土質疏鬆,渠岸易於崩毀,不能採用一般的施工方法。勞動人民發明了“井渠法”,使龍首渠從地下穿過七里寬的商顏山。

這顯然是指北洛河。

《史記 秦本紀》說:厲共公二年,蜀人來賂。十六年,塹河旁。以兵二萬伐大荔,取其王城。簡公六年,令吏初帶劍。塹洛。城重泉。十六年卒,子惠公立。(塹,長城的別稱)

說的是:秦厲共公和秦簡公先後在黃河和洛水西岸修築長城,用以自守,史稱塹洛長城。據考證這段長城南起於陝西華陰縣東南華山腳下小張村,向東北行經華陰廟東北,過沙渠河直達渭河之濱,渭河以北沿洛河南岸向西入蒲城境,再沿洛河西岸向北延伸至白水縣黃龍山麓。

很明顯,這還是說的北洛河。

《史記 夏本紀》還有記載:荊河惟豫州:伊、雒、瀍、澗既入於河,滎播既都,道荷澤,被明都。其土壤,下土墳壚。田中上,賦雜上中。貢漆、絲、絺、紵,其篚纖絮,錫貢磬錯。浮於雒,達於河。

是說豫州有伊、雒、瀍、澗四條河流,而並非“洛”

從上面的可以看出來,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所說的“洛”是北洛河,而並非南洛河。

《史記》中所記載的“洛”均指陝西境內的北洛河,而非河南的“雒”

因此所謂河洛之間並非河南人口裡的洛陽地區,而是一個範圍較大的黃河流域和洛河流域。。


超級科學奶爸


近年來,由於國家層面對文化建設的重視,很多城市開始把文化作為自己對外宣傳的名片,深度挖掘轄域內的文化歷史根源,力爭擦亮文化招牌。在這個過程中,關於“洛水”是不是指北洛河的爭論出現了。(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在眾多關於歷史文化歸屬區域問題的爭論之中,為什麼這個“河洛”的爭論顯得特別突出呢?

這是因為“河洛”文化,一直以來都被稱為是中原正本文化的淵源,是華夏民族文化意識的重要分支之一,更是我們國家文化信仰之本——儒家學派的核心地區,龍門石窟就是一個有力的見證(地處洛陽)。

這下我們明白了,“洛水之爭”發生的根本原因,在於文化歸屬之爭。那麼,太史公筆下的“河洛”到底指的是哪裡呢?其實很明確,指的就是黃河和洛水之間,以洛陽為中心的一片地區。

至於有人非要說洛水指的是“北洛水”,是站不住腳的。理由如下:一是,“三代之居”中的“三代”,指的是夏朝、商朝、周朝。

根據各種歷史典籍的記載,在夏朝到周朝這一段歷史時期出現的文字信息和文獻資料,都沒有關於的北洛水的記載。這說明,在夏朝、商朝、周朝,北洛水在國家和文化層面上來講,還沒有進入當時世人的視線。

二是,《史記》提到洛水的時候,有時候寫作“洛”,有時候又寫成了“雒”,這是因為,《史記》在每一個朝代,都被當朝的儒生修訂過。每一個朝代的儒生在重新修訂古書的時候,不可避免的帶上了當朝的痕跡。


比如中國皇帝文化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避諱皇帝的名諱、屬相等等,這就是“洛” 、“雒”混用的原因了,有時候“洛”與當朝皇帝的名諱或者屬相沖突,就會被改寫成“雒”。

所以,“洛水”就是洛河,這兩個字的混用,不能作為洛水指的是“北洛水”的有效證據。

三是,我們國家對兩條河流並稱指代的意義,有著約定俗成的方式。比如“江漢地區”,指的是長江和漢水交匯的地區,長江是主幹流,漢水是枝流。

又比如“江淮地區”,指的是長江和淮河交匯的廣大地區,這裡長江是主幹流,淮河是枝長江是主幹流,漢水是之流流。

如果按照某些人的觀點,洛水指的是北洛水的說法,那麼北洛水是現在的渭水一代,河洛一直以來的稱呼,應該是“河渭”,而不是“河洛”。

綜上所述,河洛的“洛”,指的就是洛水,就是黃河和洛水交匯的地區,是我國古代很有名的“河洛郎”出現的區域。一直以來,一個人擁有“河洛郎”的身份都是很有自豪感的,身份就代表著文化基因。

很有意思的是,現在東南亞國家所稱呼的“河洛郎”,指的確實福建一帶的人,為什麼呢?因為啊,福建人多半是有洛陽人南遷組成的。所以福建人大多是“河洛郎”的後代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