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隨著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微博、微信、APP等移動新媒體在春節期間表現搶眼,輿論場熱鬧喧嚷中透出幾分虛幻變異。此起彼伏的熱點事件,描繪出風險社會中不同主體利益糾葛的複雜圖景。而春節“一鑼多音”的世態萬象,正是新媒體時代公民意見與社會關係在輿論場的微觀投影。

一段段語音問候,讓天涯成為咫尺;一張張圖片,記錄你我歡樂和悵惘;一個個紅包,戳出興奮和期待。在對傳統的堅守中,新媒體給年俗親情注入更多的時代內涵,不僅改變著我們的文化生活,還幫助我們重構了個人化的社交圈。當然,“長輩坐在對面,我卻在玩手機”可謂過年一景,“微信控”們沉溺於刷屏搶紅包,往往忽視了對真實世界的感知,誠不可取。古語云,“較之優劣,而定其留放”,日新月異的新媒體技術升級,畢竟讓我們的生活與工作更加精彩。

吐槽央視春晚,已成為網民張揚個性的“新民俗”之一。各類段子手整遐以待,春晚節目怎麼樣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表達與眾不同的觀點,如果能徹底激活網民的討論熱情,引發激烈的觀點博弈,那就最好不過了。春節又怎麼少得了相親話題?無數曠男怨女一邊相親一邊怒刷朋友圈,從計生政策到地域矛盾,從婆媳關係到階層固化,各種奇葩經歷和獨特感悟風行網絡,若干10萬+的文章就此出籠。在這個多數人從受者變為傳播者的新媒體時代,互聯網讓信息源多樣化,也雜音化,但公眾有自己的反思與判斷能力,新媒體應爭取在社會協調與平衡方面發揮更大的轉化作用。

在人際互動的歷程中,媒介的每一次進化,都會帶來交往方式的顛覆和變革。春節相關話題在充分激發網民表達慾望的同時,還喚起了大家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嚮往。與以往吸引眼球搏出位不同,由陳可辛導演指導拍攝的《三分鐘》微電影瞬間擊中了網民柔軟的內心。短短几分鐘視頻,看哭了一堆人,號稱“一公里寬、一米深”的輿論場浮光躍金,網友們真誠細膩、坦率直白的表達,為往日聒噪的輿論場平添靜影沉璧之美。網絡“感性族群”的興起,推動輿論場理性聲音的發軔,傳遞出妥妥的正能量。

2018年的春節,序曲已經奏響。我們共同見證了獵鷹重型火箭升空,人類“移民火星”的夢想再進一步,心繫遭受地震的臺灣同胞,韓朝聯隊共舉半島旗幟壓軸登場……這些事件、現象、認知呈現在輿論場,推動了公眾思考、討論及觀點交鋒。新媒體不斷升級變革的工具優勢為網民提供了表達的可能,他們自覺自願地參加到輿論場域的構建,不僅豐富了輿論生態的多樣性和原生性,還促進了官民良性溝通和順暢互動的進程。換言之,保持輿論場合理適度的多元性,無疑有利於社會整體的和諧穩定。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隨著網絡空間日益清朗,社會管理者應客觀、冷靜地看待和分析問題,“不畏浮雲遮望眼”,從促進社會和諧和維護社會穩定大局的高度,對公眾輿論加以甄別和整理,惟此才能在“一鑼多音”的輿論場閒庭信步,做出冷靜理性的判斷和選擇。

說明:本號春節期間停更,3月1日恢復更新。感謝各位領導和朋友一直以來的關心和支持! 值此新春佳節來臨之際,謹向各位致以節日的問候,衷心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裡事業興旺、家庭幸福、萬事如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