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鸿茅药酒”事件后续十大期待

“鸿茅药酒”事件后续十大期待

1、关键词:产品质量。鸿茅药酒在此轮危机中不回应、不发声,完全保持“沉默”。但是,最高检、公安部、国家药监局都没有沉默,迎接鸿茅的,必将是决定生死的暴风骤雨。目前,国家食药监局已经组织有关专家对鸿茅药酒由非处方药转化为处方药进行论证。如果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验证未能通过,则鸿茅药酒面临何种结局?值得期待。

2、关键词:虚假广告。媒体报道称,据不完全统计,鸿茅药酒已经被江苏、辽宁、山西、湖北等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次数多达2630次,被暂停销售数十次。这样一个“严重欺骗或误导消费者”的鸿茅药酒,其广告为何屡禁不止?职能部门如何严肃处理?值得期待。

3、关键词:明星代言。新《广告法》规定,只要明星代言的是虚假广告,同样负有连带责任。工商部门可依据新《广告法》对其作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两倍以下的罚款。陈宝国、张铁林、雷恪生等明星代言,工商部门如何执法,值得期待。

4、关键词:药材来源及功效。鸿茅药酒号称含67种药材,治47种病。药材中含有珍稀野生动物豹骨。据国家林业局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局显示,我国豹的数量仅存3310只,云豹仅存2600只,雪豹的总量为2000-3000只左右,属于濒危动物。濒危动物骨骼入药合法吗?鸿茅药酒哪里来那么多豹子入药?鸿茅药酒能对豹骨的标识、来源、用量、功效等问题给出明确的说法并拿出切实证据吗?值得期待。

5、关键词:行业乱象。针对广受诟病的鸿茅药酒广告问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先后表态介入调查。这次鸿茅药酒事件引爆网民反感情绪,相关职能部门在舆论压力下迅即行动,其他同类产品仍在大行其道,“虚假医药广告表演艺术家”们仍然活跃荧屏。如何妥处?值得期待。

6、关键词:职业操守。据澎湃新闻,一些身居学府、位居高位、货真价实的专家,同时出现在鸿茅系公司的股东、董事名单中。他们将一个有过2600多次违规记录、颇受争议的产品吹成了“神药”。这些来自中国中药协会、中国中医科学院的诸多专家,把忽悠普通民众当作日常工作,其职业道德、学术良心还剩几何?如果是党员干部参与其中,单位党组织会追责吗?值得期待。

7、关键词:执法规范。谭秦东因为一篇文章遭到警方跨省抓捕。据他讲述,执法过程中有疑似鸿茅药酒的工作人员参与,“警方被地方企业收买充当打手”不幸遭遇实锤。职能部门本应是法律的看门人,警方跨省抓捕是否涉嫌滥用权力?该案事实和证据能否立得住?立不住又当如何?谭秦东被居留的这些天又怎么赔偿?值得期待。

8、关键词:行业监管。鸿茅药酒事件的爆发,体现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媒体的时代新特征,互联网放大企业犯错成本。相关部门接下来如何加大对保健食品领域的监管?会不会殃及保健酒行业?会不会推动保健食品领域管理制度的完善?值得期待。

9、关键词:企业诚信。鸿茅药酒公司的董事长鲍洪升说自己是成吉思汗的第19代子孙,这要比成吉思汗第34代嫡孙奇忠义王爷(2007年去世)整整高出15辈。而且,鸿茅药酒在宣传文案中充斥诸多不实之词,严重误导消费者。鸿茅药酒董事长把谎言当作营销圣经,他的血缘谱系跟鸿茅药酒广告相得益彰,企业诚信以及社会责任堪虞,地方政府姑息纵容。如何善后?值得期待。

10、关键词:公信力。鸿茅药酒“古法酿造工艺”入选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年鸿茅品牌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鸿茅商标“荣升”为“中国驰名商标”,鸿茅中医药酒文化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鸿茅药酒入选“国家品牌计划”……舆论漩涡中的鸿茅药酒董事长还成为“内蒙古年度经济人物”。鸿茅药酒经此一役,元气大伤,这些荣誉如何善后?颁发荣誉的单位和组织如何全身而退?其公信力还剩几许?值得期待。

鸿茅药酒董事长曾经发过一条微博:中国难于产生世界民族品牌,重要的是不良媒体,利欲熏心的记者,不顾民族利益,不求事实真相,胡编乱造,断章取义,把艰难前行的民族品牌、本土企业扼杀在摇篮之中,这是民族的悲哀,媒体的耻辱。

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还是捏着鼻子哄眼睛?随着事件后续进展,同样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