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画说孔子(31):七月七,谈谈孔子见南子

画说孔子(31):七月七,谈谈孔子见南子

孔子圣迹图:礼见南子

画说孔子(31):七月七,谈谈孔子见南子

【故事解说】

孔子离开匡邑返回卫城,

【匡邑被围】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卫灵公夫人南子派人来见孔子说: “四方君子凡来卫国拜会国君的,一定要拜谒夫人。夫人今天希望见到你。”

【剖析】卫夫人想见孔子,于是就派人传话,还显得比较委婉。或许是,当初的南子,是非常想见见名扬四方的孔子长的是什么样吧。但毕竟孤男寡女相见,还是要有一定缘由的,所以,南子派人与孔子通报了这一番话语。

孔子表示感谢,便去拜会南子。

【剖析】此时的孔子,流落它方,处处碰壁,国君的夫人想召见,岂有不见之理?但面子上的话,还是要说的,自然是少不了感激的说辞了。

会见时,南子夫人在细葛帷帐之中。孔子进门,面朝北行稽首之礼。夫人在帷帐中回拜礼两次,身上的佩玉叮当作响,孔子与南子谈了好一会儿才出来。

【剖析】自古以来,男女授受不亲,南子见孔子也不能例外。孔子与南子的相见之礼,表明当初他们的见面,是相当守规矩的。至于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因为书中无其他记载,所以我们也不好妄自猜测。

此举引起子路的疑问和不快,他责怪孔子,孔子说: “我本不想见她,既然见了便要以礼相答。如果我不是所说的那样,就让上天处罚我!”

【剖析】

子路的表现,则是相当有意思了。老师见谁,和谁谈什么,按说作为学生的他不该说些什么,但子路却把老师责怪了。想那孔子,自然是正人君子,受到徒弟的责怪,也无法洗白自己,所以气得只有对天发誓了。

【总结】

做为卫国实际的掌权者,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娇艳妖媚,在外的名声并不多好(这只是当时书中的表述),不过她仰慕孔子的能力和品德,知道孔子来了,便很恭敬地请孔子去与她会见,于是才有了"子见南子"这一段。

我们现在查查卫国的历史,其实南子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错,只不过是长得漂亮,卫灵公非常迷恋她而已。在当时的政坛上,与其它诸侯国比较起来,卫国还是算好的。而且孔子周游列国,流落他方的时候,在卫国住得时间最长,卫君卫护他,南子也在卫护他,卫国的大臣,蘧伯玉这班人也在卫护他。所以,孔子见南子后,对子路(们)说:你们不要听到别人胡说八道就去相信了。

"谣言止于智者",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圣人如是,我们也如此。七夕之日,谈及子见南子,本意也是如此。

画说孔子(31):七月七,谈谈孔子见南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