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颱風過後車、房受損,個人和企業應如何減少損失

就在昨日,2018年第22號颱風“山竹”登陸我國,儘管“山竹”與此前襲擊日本的今年第21號颱風“飛燕”相當,但由於“山竹”直徑範圍達1000公里、7級風圈半徑達到350-600公里,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為14級(45米/秒),因此破壞力遠超“飛燕”。

颱風過後車、房受損,個人和企業應如何減少損失

目前,受山竹影響,華南地區海陸空交通全面受阻。廣東除韶關、河源、梅州外的18個地市高速公路及特大橋樑入口全部封閉,16日廣東省內高鐵全天停運,16日16點後,海南環島高鐵停運;16到17日進出海南島的跨海列車、江湛鐵路等普通火車停運。同時,廣州白雲機場取消了16日12時至17日8時所有航班,深圳、珠海機場取消16日所有航班,香港機場取消16日2時30分到17日4時所有航班。

除此之外,教育、娛樂等活動也全方位受到影響,16至17日,廣東省全省停課,深圳、珠海也在全市範圍內實行停工、停業、停市、停課政策。幾乎所有博物館、景區、遊樂場處於關閉狀態,澳門賭場也歷史上首次暫停營業。據相關媒體預測,此次“山竹”給亞洲地區帶來的經濟損失可達1200億美元。

颱風過後車、房受損,個人和企業應如何減少損失

人類從矇昧時期到如今,一路走來的歷史,其實就是一場人類與自然的“博弈史”,從幾次地質上的冰河時期到滄海桑田的地殼變動,從陰晴不定的火山噴發到地動山搖的地震,從乾旱枯竭到狂風海嘯,正是挺過了一次次的自然災害,人類才得以走到今天。然而,大自然從不會停止它的腳步,近年來就有許多給人類造成極大損失的自然災害發生。

目前有統計、損失最大的自然災害是2011年日本本島地震和海嘯,損失近3000億美元。當年3月11日,因本島地震引發了海嘯、山體滑坡、洪水、火災乃至核洩漏等問題,共有一百多萬座建築物受損,數百萬人被迫停水斷電,228863人流離失所,2562人失蹤,6152人受傷,15894人喪生。

颱風過後車、房受損,個人和企業應如何減少損失

而距離我們最近的特大自然災害就是2017年襲擊美國的哈維颶風。颶風引發的強降水導致部分地區四天內就產生了超過40英寸的雨水,洪水使得3萬多人流離失所,數以千計的房屋被摧毀,185000戶住房嚴重受損,83人喪生。與此同時,颶風還造成了大量原油和廢水溢出,導致經濟損失高達1900億美元,被稱為美國曆史上最昂貴的自然災害。

颱風過後車、房受損,個人和企業應如何減少損失

除此之外,特大自然災害還有2005年卡特里娜颶風,造成經濟損失1750億元;2008年中國汶川地震,造成經濟損失1480億美元;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造成經濟損失2000億元等。但我們可以看出,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在巨大自然災害來臨前的預警能力和災難發生時的處置,以及災後重建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儘管颱風這類自然災害依舊給我們帶來許多經濟財產損失,但遇難人數卻已經大大下降。

那麼,在自然災害發生後,個人和企業應如何減少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呢?

颱風過後車、房受損,個人和企業應如何減少損失

對普通人來說,最為重要的財產就是車子和房子了,而當巨大自然災害來臨時,這兩樣東西也往往容易受到較大程度的損傷。而此時,最常見的挽回損失的辦法就是保險理賠,但保險理賠能賠多少?怎樣的損失能賠,怎樣的會拒賠呢?

車輛受損

1、車輛在停放狀態被淹,此時,如果購買了車損險,根據條款,對於因為車庫進水造成的車輛淹沒或是因為大雨沖刷導致樹木石頭掉落砸傷車輛,都可以進行賠償,如果水將車身淹沒,將按照全額賠償。

颱風過後車、房受損,個人和企業應如何減少損失

2、車輛在行駛過程中被水淹沒,此時,只有購買了涉水險,才會予以賠付。要注意的是,一旦車主在車輛涉水熄火後再點火,保險公司將拒絕賠償。

房屋受損

家庭房屋受損想要獲得賠償,需要看是否購買了家庭財產險。對於購買了財產險的家庭來說,在房屋受損後應第一時間拍照,並電話聯絡保險公司。但值得注意的是,家財險的理賠是以實際發生的損失來賠付的,最高理賠額不超過保額也不能高於其本身價值。

颱風過後車、房受損,個人和企業應如何減少損失

對企業來說,遭受自然災害後,同樣可以根據自身購買的財產險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除此之外,企業在自然災害中遭受的損失,可向稅務主管機關進行專項申報,在所得稅稅前扣除。對於損失特別嚴重的企業,或可根據當地政策申請一定程度的政府補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