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汽車無線充電三部曲,哪種方向才是廠商們的未來?

雖然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但人們總是熱衷於想象沒有體驗過的新生活。早在100年前,就有人提出過無線充電的概念,其後各種關於它的應用暢想就層出不窮。大到汽車、器械裝置,小到手機、電動牙刷,只要是電力驅動的物品似乎都能和無線充電技術產生聯繫。如今手機無線充電已成為現實,那汽車無線充電又是怎樣一種狀況呢?

汽車無線充電三部曲,哪種方向才是廠商們的未來?

以現階段的市場表現來看,汽車無線充電主要分成三種情況:

第一,傳統汽車加裝車載無線充電器;

第二,主體依舊是傳統汽車,但內部設計有專門的手機無線充電區域;

第三,以電力為驅動的新能源電動汽車,同時支持無線充電作為其主要充能方式之一。

第一種車載無線充電,本身更類似與加裝設備,屬於汽車的附件。2010年的SEMA展會上,奧迪就展出了與高通、Peiker合作的汽車內無線充電配件,此時大眾的ERL實驗室也在做類似Power Mat的無線充電控制檯研究,這些就是早期的車載無線充電產品。

汽車無線充電三部曲,哪種方向才是廠商們的未來?

進入2017年後,手機無線充電迅猛增長,車載無線充電器也出現了新變化。不僅在外觀樣式上推出磁吸、卡扣、自動機械臂等全新創意,核心技術上也出現瞭如微鵝WE9018這樣的新技術。它支持±15mm的水平偏移,對比傳統Qi的±8mm有了比較明顯的突破。車載場景容易發生震動,水平偏移範圍越大,無線充電就越不容易因位置偏離而充電中斷。

第二種是將無線充電直接設計到汽車本體中,一般是和雜物箱結合,手機放在裡面就能充電。2013年底克萊斯特推出的jeep自由光就是這種設計的早期代表,時至今日類似的設計也還出現在包括眾泰Z560、東風標緻5008、雷克薩斯NX等不少新車型中。

汽車無線充電三部曲,哪種方向才是廠商們的未來?

這種設計的好處在於,無線充電和汽車融為一體,不像加裝的車載無線充電器可能有電線纏繞。只是它也有缺點,那就是手機放下充電後導航通話等操作就不如車載方便,後者可以邊充電邊為用戶提供其他服務。

第三種就是目前最受重視的一個方向——將電動汽車的有線充電樁升級為無線充電。19世紀開始就陸續有各種電動汽車出現,但由於技術限制汽車廠商一直無法在這一領域取得比較大的進步。直至特斯拉的成功,讓業內對電動汽車重新燃起火花。而2007年無線充電進入發展上升期後,電動汽車研究公司們也逐漸將目光放在了它身上,包括豐田、通用、日產等均有涉獵。

汽車無線充電三部曲,哪種方向才是廠商們的未來?

目前無線充電技術主要分兩大類:電磁感應和磁共振。電磁感應以小功率無線充電為主,一般應用在手機等較小的電子產品上;磁共振主要偏向於大功率無線充電,它距離遠、精準度要求不高,電動汽車無線充電一般都採用這種方式。

國外研究該技術的主要是高通、WiTricity等公司,目前已有部分進入實際應用階段。國內由於該技術的門檻偏高,從事專業研究的公司也並不多,主要是比亞迪和微鵝科技等。前者將之應用在電動巴士,後者則側重於多種無線充電的交叉碰撞,推出了兼容Qi的磁共振等新技術,並與上汽等品牌進行過交流合作。

汽車無線充電三部曲,哪種方向才是廠商們的未來?

以上三種無線充電都是汽車無線充電應用的表現,說不上誰更好,只是某個階段誰更合適。在傳統汽車依舊是主流的當前,車載無線充電是一種較好的選擇。手機無線充電化的速度比汽車更快,後裝的車載設備可以適當填補這段空白。而無線充電雜物箱其實最終發展和第三種殊途同歸,最後都是將這項技術更多、更好地融入到電動汽車中去,這也是主流意識中汽車無線充電的大方向。

雖然汽車無線充電目前還存在很多問題,但作為一種更安全、便捷,可靠度更高的充能方式它依舊值得期待。老牌汽車廠商們競相選擇這條道路,自然有其深層次的道理。隨著手機無線充電趨勢的明朗化,汽車無線充電或許也會超脫現有的狀態,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