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斯坦福大学前院长:父母培养孩子的7条法则

Lythcott-Haims,斯坦福大学新生学院前院长,通过总结几十年工作中接触到的家长的教育方式,发现大多数温室里的孩子因不具备“自我效能”,最终无法成为有能力的成年人。

如果孩子想发展“自我效能”,他们就必须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自己做计划和决定,去经历生活并建立梦想。她鼓励家长更加放手,赞成强硬的爱,而不要时时刻刻保护孩子,替他们承担所有风险。

权威,但不独裁

根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有三种被广泛应用的教育方式:宽容型,独裁型和权威型。

宽容型的父母会与孩子成为朋友,但却不能划定健康的界限;独裁型的父母用铁拳统治,这会导致孩子自我怀疑,挫伤他们的心灵。

权威型的父母是最理想的,他们会表现出爱与关心,但仍制定规矩,对孩子寄予厚望,这将培养孩子强烈的身份认同感和高度自尊心。

斯坦福大学前院长:父母培养孩子的7条法则

来源:REUTERS/Kiyoshi Ota

➤ 让孩子做家务

哈佛格兰特研究(Harvard Grant Study)通过80年的研究发现:一个人能否成功,最重要的预测因素是他们是否从小做家务。

对于清单式童年的孩子来说,父母不舍得让他们做家务,当他们进入职场时,还会习惯性地等别人列出工作清单,缺乏主动性与团队协作的技能,并不会对周围保持敏感。

斯坦福大学前院长:父母培养孩子的7条法则

来源:Flickr/Donnie Ray Jones

➤ 当孩子遗忘作业

要给孩子提供犯错的经历,这是改掉陋习最好的机会。

Lythcott Haims 讲了一个例子:如果发现孩子的家庭作业遗忘在家,有些家长可能本能地把作业赶快送到学校,以免孩子成绩受到影响。

但她强调父母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教导孩子责任的重要性与保持组织性。

斯坦福大学前院长:父母培养孩子的7条法则

来源:Thomson Reuters

➤ 鼓励孩子承担风险

能够更清楚失败的本质很重要,这意味着从小培养责任感。

Lythcott-Haims 在 Quora(一个问答 SNS 网站)中指出,所有孩子在18岁的时候都应该习惯于面对风险,否则,他们可能永远不会清楚当离开舒适区后,生活会带给他们什么。

斯坦福大学前院长:父母培养孩子的7条法则

来源:Lauren Hammond/flickr

➤ 帮助孩子培养方向感

Lythcott-Haims 还指出,成年人知道如何观察周围环境,即使在不认识的街道中,也知道如何利用路标或问路到达目的地。

但父母却习惯于驾车带孩子去任何地方,即使那些地方孩子自己乘公交车,自行车或走路也可以到达,因此,孩子对交通路线方面的信息一无所知。

成功的父母应该意识到,健康的方向感可以带孩子走得更远。

斯坦福大学前院长:父母培养孩子的7条法则

➤ 分配任务并设定截止时间

父母会经常提醒孩子,作业何时上交,还剩多少天,这相当于无形中为他们做了时间规划。于是,孩子不清楚如何在没有提醒的情况下,按照优先级安排任务,管理任务进程,按时完成任务。

然而到了18岁,这些责任一定会转移到孩子身上。了解如何安排日程,并根据计划管理预期,这是成年人的基本素养之一。

斯坦福大学前院长:父母培养孩子的7条法则

来源:Ronen Zvulun/Reuters

➤ 教他们如何赚钱和理财

除了时间管理之外,成年人也要有独力管理财务的能力。即便孩子还没有进入职场,父母也应该灌输给孩子一种财务上的精明感。

斯坦福大学前院长:父母培养孩子的7条法则

来源:Flickr/Carissa Roger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