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古代男人跳舞太危險,一不小心官位不保,一生的前途就被徹底毀了

交際舞起源於中世紀萌芽時期的歐洲,當時的交際舞只有一種舞步,是宮廷貴族獨享的特權,用作彼此寒暄的見面禮,因而,被冠以“宮廷舞”的頭銜。到了20世紀初期,交際舞在英國風行以後,由英國有關方面會同各國舞蹈家共同研究,制訂了便於交際舞比賽的某些規則和基本規範,把10種交際舞民入其中,定名為“標準舞”流傳至今。

古代男人跳舞太危險,一不小心官位不保,一生的前途就被徹底毀了

其實,說起交際舞,放在現代,那就不得不提及如今風靡全中國的廣場舞。每當夜幕降臨,廣場便響起了熟悉的旋律,各種身姿綽約的大叔大媽翩翩起舞。如果,你以為交際舞只是現代人喜歡的社交形式,那你就錯了,其實,古人也是很喜歡跳交際舞的。在《漢書·孝元皇后傳》中也有這樣的記載:

“王侯群弟,爭相奢侈… …後廷姬妾,各數十人,僮奴以千百數,羅鐘磬,舞鄭女,作倡優,狗馬馳逐... ...”那麼,古人們是怎麼跳交際舞的呢?古人又是從何時起開始迷上交際舞呢?

古代男人跳舞太危險,一不小心官位不保,一生的前途就被徹底毀了

據史料記載:公元前206的漢朝起,古人就開始跳交際舞了。漢代歌舞之風極盛宮廷裡設有“黃門工倡”,即宮中的樂工舞人。這種跳舞的形式大多在舉行某個隆重宴會上展開,主要是為了活躍現場氣氛。當時,還不叫做“交際舞”,而是叫做“交誼舞”。這種“交誼舞”顧名思義,就是想要達到宴會人員互相溝通感情的目的。所以,美其名曰“以舞相屬”。

不過,這種“交誼舞”的雙方不是一男一女,而都是男人。主要原因是,古代男尊女卑,女人很少能有與男子同等的機會以高貴的身份出現在宴會上。還有一點就是,這種“交誼舞”並不是兩人一起同時跳,而是一人先起身單獨舞動一段時間,然後,再邀請另外一人。唐代還流行一種名叫“打令”的交誼舞,是在貴族宴會中行酒令時跳的習俗舞蹈。

古代男人跳舞太危險,一不小心官位不保,一生的前途就被徹底毀了

最終,至於想要邀請誰,那就要看你想要和誰“相屬”了。如果,邀請到了自己比較中意的人,人家給面子起身舞蹈,可是,如果碰到對自己不喜歡的人,人家不給面子,不起身,你說尷尬不尷尬。比如:漢時的五原太守王智就曾經在席間邀請當時蔡邕跳舞,可是,蔡邕卻沒有起身。這讓王智當場大怒,蔡邕也憤然離席了。

原來,當時的五原太守王智依仗自己在朝廷受寵的親戚在當地作威作福,經常魚肉百姓,這種作風讓為人正直的蔡邕很是不屑。平日裡雖然沒有表現出來,那是因為二人很少有正面交鋒。可是,如今在宴會上,當跳的正歡的王智舞動身姿時,蔡邕心中壓抑的鄙夷之情正無處發洩。在不知情的王智邀請蔡邕時,蔡邕只有以轉頭拒絕方能表達出對王智的鄙視。

古代男人跳舞太危險,一不小心官位不保,一生的前途就被徹底毀了

可是,跳的正興奮的王智卻搞不清楚狀況,自己跳的很嗨卻被澆了這樣一頭冷水,可以想象,當時的場面該有多尷尬吧。惱羞成怒的王智,大聲斥責蔡邕:“你簡直就是不識好歹。”而蔡邕也不做正面的爭辯,而是默不作聲起身離席,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啊”。沉默是最高級的反抗,人家壓根不想搭理你,還請人家跳舞,這樑子想不結都難啊。

就這樣,王智的好意“相屬”被蔡邕拒絕後,兩人就此結怨。

王智本是睚眥必報的小人,讓蔡邕在宴會上這麼一拒絕,滿座的都是有貴族顯赫,這不是一般的拒絕,這是重量級的打臉啊。王智回去後,立馬動用各種勢力一直打壓蔡邕,就這樣,任憑蔡邕再有才能,官路也沒能得到高升,更是被王智斬斷了其進京的前途,到老還是地方的一個小官。看來,這古代的交際舞可是大有學問了,一場舞蹈沒跳明白,一生的前途就被毀了。

古代男人跳舞太危險,一不小心官位不保,一生的前途就被徹底毀了

從現在留存下來的古代畫像和典籍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畫面中有人在席間起舞,眾人賞閱。這彷彿是官場上的另外一種交流方式,表面春風暖意,可是,舞來舞去就要出事了。比如《三國志》裡就曾經描述過:因為“以舞相屬”的社交而讓好好的人丟了官。

陶謙是當時的縣令,時任郡守的張磐很想和陶謙交好,可是,張磐為人很不好,而且,陶謙自認為自己的能力完全在張磐之上,一直都非常不甘心的屈居其下。陶謙雖然內心厭惡可只能內心隱忍。可是,人的容忍總是有限的,在一次宴會中,本來出於好意的郡守張磐跳舞時邀請陶謙共舞,此時,陶謙身份低於郡守,又不好推辭,可是,你知道那種勉為其難的感覺很難受。

古代男人跳舞太危險,一不小心官位不保,一生的前途就被徹底毀了

陶謙也是如此,他跳來跳去就是不打算和張磐共舞,更是不想面對張磐,張磐是何等人,當時他就發現:這舞蹈雖然在跳,可是,跳舞的人心思可不一般啊!於是,張磐追問陶謙:“為何心不在焉?”此時,實在的陶謙一時語塞,竟然說出了實情,意思是:“我如果轉頭朝向郡守,那我豈不是要升官了。那郡守你該何去何從啊?”

原來,古代有一種說法是:“轉頭可以轉運,官運也會恆通。”可這一問,讓張磐瞬間惱火,之後,便開始疏離陶謙,官場上更是處處給他“穿小鞋”。這種情況可想而知,陶謙的官運會怎麼樣了。要說,古人的官場拼的不僅僅是為官之道,更拼的更是智商和情商。而在“以舞相屬”的時候,那拼的就是舞技和舞商了。

古代男人跳舞太危險,一不小心官位不保,一生的前途就被徹底毀了

《宋書》的作者沈約認為:

“魏晉以來,尤重以舞相屬,… …近世以來,此風絕矣。”以“尤重”一語強調魏晉繼續兩漢“以舞相屬”的傳統,風氣所盛之情形。“近代”指沈約所處的南北朝。可以說,“以舞相屬”現象在兩漢魏晉的盛行以及到南北朝時的絕跡背後,有著深刻的時代因素與文化意義... ...

『《漢書·孝元皇后傳》、《三國志》、《宋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