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找到啦!苦尋妹妹45年,哥哥負荊“迎親”

文/半島記者 馬正拓 圖/受訪者提供

找到啦!苦尋妹妹45年,哥哥負荊“迎親”


出生後不久父母忍痛將其送出,結果陰差陽錯被抱養到了青島;未等長大成人養父母又先後過世,她再度成為孤兒;歷盡艱辛捱到了結婚生子後,她開始踏上南下尋親之路,前後持續11年;嚐遍尋親的酸甜苦辣,終於在45歲這年與江南的親人團聚。她就是今天這個故事的主人公王培清,和成千上萬名尋親者一樣,談起尋親的經歷和感受,可以說是字字血、句句淚。

與親人團聚的那一刻,他們幾乎都是悲喜交加,既沒有對生身父母的怨懟,也沒有對命運的喟嘆,更多的是遊子歸根的安心。

■晴天霹靂

父母雙亡才知自己非親生

找到啦!苦尋妹妹45年,哥哥負荊“迎親”


在青島的母親去世以前,王培清一直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雖然家庭條件並不富裕,父親又在自己六七歲時去世,但在母親的精心呵護下,王培清的童年還算幸福。

只不過讓她經常感到詫異的是,她的母親比她大了近50歲。同齡的人都有兄弟姐妹,唯有她是獨生女。作為一個從小就很敏感的孩子,她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身世可能比較複雜,但是她一直不確定。每次半開玩笑地問母親:“我不會是抱養來的吧?”母親也以開玩笑的語氣回答:“你是從垃圾桶裡撿回來的。”

“記得上小學時,我從來不敢叫同學來家裡玩,最發愁的就是每次開家長會。”王培清說,她生怕同學到家裡以後,發現自己的父母明顯年齡偏大。開家長會也怕跟其他的家長相比,母親明顯格格不入。

1986年,王培清的母親去世。由於父母都是外來人口,在青島無親無故,王培清一下子變得無依無靠。這年,她才14歲,別的孩子可能還是在父母面前撒嬌的年紀,她就要獨自面對生活的風雨。

更大的打擊接踵而來,去派出所給母親銷戶時,戶籍檔案上明確寫著,她是1972年由養母從無錫嬰幼園抱養到青島來的。

“一時間天塌下來了似的,不知道怎麼辦才好。”王培清說,青島的父母其實只是養父養母,多年的猜測和疑慮一旦被證實,對那個年齡的她衝擊相當大。“在短短的十四年裡,命運真的是不公平,自己兩次成為孤兒”。

這時,很多幼年的細節,都一一浮現在王培清眼前,她一下子明白了自己性格比較敏感的原因。“曾經被大院的孩子追著喊過‘野孩子’,我平生第一次動手打人。”王培清說,養母也是一個要強的人,很護犢子,在自己身世的這個問題上也比較在意,絲毫容不得別人欺負自己的閨女。

■人生坎坷

艱難成長直到結婚生子

找到啦!苦尋妹妹45年,哥哥負荊“迎親”


“養母去世時,我幾乎什麼都不會做。”王培清說,獨自一人的生活簡直不堪回首。尚未成年,就要獨自面對黑暗,經常在半夜裡驚醒,害怕得跑到鄰居家求助。

當時的她正上初二,甚至都不會做飯,每天都是飢一頓飽一頓的。雖然時常有鄰居接濟她,但更多的時候是自己一個人度過。尤其是逢年過節的時候,別家都是團圓的氣氛,而陪伴她的是無盡的孤獨。

更大的困難還是在經濟上的拮据。

“養母去世的時候,其實是給我留下了1000元錢和一部分糧票,本可以支撐我一段時間的。”她說,可惜那個時候太年幼,沒有自我保護意識,也不知道該如何去保管財物、規劃生活,結果錢被一個無良鄰居全部捲走,而她卻求告無門。生活再一次向她展示了猙獰的一面。

好在,她養母的單位比較有人情味兒,每個月給這個可憐的孩子補貼30元的生活費,直到成年。但是,這點錢其實是杯水車薪,因為王培清還要負擔所住公房的房租、水電費等,然後就所剩無幾。

.“每天平均只有5毛錢的生活費,很長一段時間一天只吃一頓飯。”為了填飽肚子,王培清課餘時間就去海邊撿海菜、挖海蠣子等果腹。如今她的腸胃很不好,她感覺就是那時留下的後遺症,“正發育的年紀,身體卻極度受虧。”

王培清說,在無數個難眠的夜裡,她就在自言自語,我的親生父母到底在哪兒,當年他們為什麼要遺棄我,讓我受到如此多的磨難?

此外,“一種自卑的情緒”也在困擾著她。自從知道自己是收養的孩子,“感覺所有的人看自己的目光都是異樣的”,她希望能儘快逃離所住的大院,離開那個熟悉的環境,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重新開始。這種感受,不是這個群體的人是無法深刻體會的。“可是,又能到哪裡去呢?”

正是由於生活艱難,她初中畢業之後就中斷了學業,上班來自己養活自己,並且搬離了以前的住處,選擇在外租房。“從那時候開始,我就形成了獨立、忍讓甚至可以說是逆來順受的性格。”王培清說。

2000年,王培清結婚了。丈夫知道她身世坎坷,對她幾乎是百依百順,公婆對她也很好,她的悲苦至此才算結束,開始朝著幸福的方向轉折。

■尋尋覓覓

雙方都在找前後持續11年

找到啦!苦尋妹妹45年,哥哥負荊“迎親”


2006年,青島曾經組織過一次近百人的南下尋親活動。此時的王培清孩子都已經六歲了,經濟條件也比較寬裕,允許她有閒暇去江南尋親,於是她就加入了南下的隊伍。

這次,王培清第一次來到無錫嬰幼院,通過嬰幼院保存的資料,她查到了自己詳細而真實的出生年月日:1972年7月20日,農曆的六月初十。還結識了該嬰幼院的退休職工於浩夫婦。於浩是江南尋親群體眼中的傳奇人物,他在退休前,整理了該嬰幼院所有的收養檔案資料,為日後眾多尋親者查找信息提供了關鍵的幫助。

雖然這次沒有找到親生父母的任何信息,但王培清從此踏上了尋親之旅。此後的11年間,她每年都要南下,參加無錫以及周邊地市組織的尋親大會。每每都抱著很大的希望而去,但每每又帶著失望回來。可以說,這可能是每一位尋親者都要經歷的過程:在尋親成功之前,希望和失望往往會輪番交替。

漸漸的,江南的很多志願者都知道了她的坎坷經歷,被她尋親的堅持所感動。就連於浩夫婦,也都多次勸慰她:“孩子,哪怕是最終找不到,也不用太遺憾,我們收你當乾女兒。”

除了自己南下尋親之外,王培清還自發當了一名尋親志願者。凡是有江南的家庭尋找孩子,只要求助到於浩那裡,只要收養記錄上顯示是青島,於浩夫婦就會把尋親資料電話告知王培清,請她在青島留意可能出現的吻合對象。

找到啦!苦尋妹妹45年,哥哥負荊“迎親”


就在王培清尋親期間,江蘇省江陰市祝塘鎮的一戶人家,也在苦苦尋找多年前寄養出去的小女兒。1972年7月20日,這戶戴姓人家的第四個孩子呱呱墜地,是個女兒。由於家庭條件不好,實在是無力撫養。正巧無錫市區有戶殷實的家庭想收養孩子,當教師的父親決定忍痛把小女兒送養出去。

為了日後有朝一日能夠親人相認,父親特意將女兒的生辰八字、出生時刻、體重身長等信息寫在紙條上,一式兩份,一份塞進襁褓中,一份自己留存。此外,還寫了一首隱含著女兒信息的詩句:“祝戴志懷求,麗菁筆墨多。撫養成棟才,負荊感恩來。”不僅交代了女兒的出生地,還有對收養家庭的承諾。

令他們沒想到的是,等他們日後想知道孩子實際的生活境遇時,再去查找無錫這戶人家,才發現這戶人家當年根本就沒有收養他們的孩子。這無疑是晴天霹靂!送養時所有的寄託全成了泡影,女兒已經無從查找。此後的數年,雖然這戶人家仍沒有放棄找尋,但始終毫無線索。

■峰迴路轉

找到妹妹哥哥負荊“迎親”

找到啦!苦尋妹妹45年,哥哥負荊“迎親”


後來王培清才知道,無論如何也要尋找到她,幾乎成了親生父母的一塊心病。他們不斷督促她的哥哥,通過各種渠道查找妹妹的下落。哥哥就通過網絡,查找各種尋親的資料,大海撈針一般搜尋著王培清。“那時候,尋親的信息還比較少,當時也沒有建立尋親者DNA樣本庫,尋親的宣傳也沒有覆蓋到鄉鎮,他們沒有更多的辦法。”王培清說。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2017年,也富有戲劇性。王培清老家的一個親戚,當年也曾送養過孩子,最後流落到了山東臨沂。在江南和山東兩地尋親志願者的幫助下,親戚一家成功團聚。在前往親戚家祝賀的時候,王培清的哥哥才知道,無錫的於浩夫婦手中掌握大量的尋親資料。於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前往無錫找到於浩夫婦求助。通過查找檔案登記的出生年月日,知道了妹妹被青島的人家收養。

這一天是2017年的11月3日,王培清說她永遠忘不了這個日子。於浩夫婦接到求助後,照例給她打電話,要把這個尋親線索告知她:江陰的一個哥哥來找妹妹,然後就報了一組出生年月日。電話這頭的王培清一下子愣住了,這不就是自己的生辰八字嗎?還未等那邊報完,王培清已經把後面的登記信息全部說出來了。那邊也很詫異:這個信息你為何記得這麼清楚。王培清一下子大哭起來,衝著電話喊道:這就是我,要找的就是我。

一時間兩邊都陷入了短暫的平靜,誰也不敢相信天底下竟有如此巧合之事。遲疑了片刻之後,兩邊都歡呼起來:找到了,找到了,王培清終於找到家人了。

為了進一步確認,雙方又做了DNA比對。這次,似乎老天都不願再折磨這個命運多舛的苦孩子了,比對完全成功,王培清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生物學父母。

2017年11月20日,王培清的哥哥、姐姐一行,受父母的委託,專程來青島迎接王培清回家。現場的一幕令人動容:王培清的哥哥揹負荊條出現在她家的門口,不為別的,只為兌現45年前的承諾。這一簇荊條可能包含著複雜的感情:有對當年把孩子送養出去的悔恨和內疚?有對親人離散四十多年的無奈?還是有對流落他鄉這個親人的虧欠?恐怕沒有人能夠說得清。

這一年的感恩節當天,王培清和家人、親朋一道,終於回到了闊別了45年的出生地。從青島市區到江陰市祝塘鎮,距離約600公里。可就是這短短的600公里,親人離散了45年。父母找女兒,女兒找父母,持續了整整11年。

■闔家團圓

親人相聚只為遊子歸根

找到啦!苦尋妹妹45年,哥哥負荊“迎親”


在尋親志願者的張羅下,家人為王培清舉辦了一場隆重的回家儀式。

在重逢的那一刻,王培清與父母抱頭痛哭,令在場的人無不動容。老父親為王培清詳細講述的當年送養的細節,也多次流露出當年的無奈和內心的掙扎。其實即使什麼都不說,王培清也清楚,“這些年,親生父母所承受的煎熬,一點都不比自己少”。

尤其是得知,找到女兒後,年近八旬的老父親因過於內疚,甚至還大病了一場。“多年的所有委屈,似乎都從那時得到了釋放,沒有怨,更沒有恨,只有對命運的喟嘆”。她明白,兒女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沒有哪個父母願意狠心拋棄自己的孩子。幾乎每一個親人離散的家庭,背後都有不得已的原因。

2018年的春節,王培清一家趕到江陰老家過年。為了便於照顧老人,他們夫婦還專門在父母居住地的不遠處,購置了一套房產。老父親今年再度生病,她又專程趕到上海陪護。與哥哥姐姐們的親情,逐漸地更加牢固,“幾乎每天都要發微信聊天”。雖然偶爾還是能想起曾經遭遇的艱難,想到那些過往時仍忍不住掉淚,但是心裡更多的是平靜,“有種遊子歸根的感覺”。

王培清說,尋親的這些年她接觸了不少北方的尋親者,也接觸了大量的江南尋親家庭。很多家庭其實還有一定的顧慮:一是擔心自己當年送養出去的孩子,究竟願不願意原諒自己,會不會出來和自己相認;另外就是怕打擾到孩子現在的生活。很多家庭尋親的訴求其實很簡單:就是想知道孩子現在過得到底好不好。

而北方的尋親者也有不少顧慮:很多人擔心傷及養父母的感情,不敢光明正大地出來尋親;再就是也確實不知道該從何處尋起。

但她認為,從她個人的經歷來看,所有的顧慮都是多餘的。“撫養之恩大於生養之恩,這個道理幾乎沒有人不懂。”她說,大家尋親的目的,更多的是想弄明白自己的根兒到底在哪裡。長達四五十年的隔絕之後,一切不好的情緒都會釋懷,最終歸於平靜。

還有什麼能比血濃於水的親情,更值得去珍惜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