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新生揚帆起航時,聽聽一年級班主任的苦樂酸甜

新生揚帆起航時,聽聽一年級班主任的苦樂酸甜

今天是第34個教師節,值此,我們向堅守在三尺講臺上的老師們致敬!今年的教師節,我們選擇了4位小學一年級的班主任,她們是所有老師中的優秀代表,她們踐行著立德樹人的高尚師德,她們既是老師,又是保姆;既是保鏢,又是法官;既有愛心,又有能力……當我們將年幼的孩子交給她們時,心裡懷著忐忑,那個我們呵護在手心裡的孩子,將面臨著怎樣的命運?他們是否被關愛?他們如何開始學習?他們在學校適應嗎?且看這4位老師講述的故事。

新生扬帆起航时,听听一年级班主任的苦乐酸甜

陳麗君: 好老師的標準就是尊重與傾聽

新學期,12年教齡的陳麗君站上講臺的那一刻,又是滿滿的新鮮感,因為教室裡的學生是一年級新生。

在暢家巷小學一年級六班,班主任陳麗君說,這53個學生就是53個孩子,對於他們來說,來到“陌生校園”的這一天起,第一眼看到的班主任老師就如同媽媽。果然在開學一週的時間裡,在“你推了我”、“他罵了她”、“找不到廁所”的無助當中,第一時間裡想到的是找陳老師。

這些都是新生當中的“尋常事”,還有一些“意外”出乎想象。新生第一天上課,陳麗君拿著花名冊點名,發現一名學生未到,電話聯繫家長詢問原因,家長說,早晨他們眼看著孩子入校了。“找學生!”從操場、廁所,到教學樓各個角落,她找遍了八個一年級教室。最後趕來的家長從一年級別的教室裡找到了自己呆萌的娃娃,原來這個孩子走錯了教室。

開學的第一週下來,陳麗君說自己下班回家疲憊得都不想吃飯。每天一兩節的語文課,看似工作強度不大,可是副課老師上課時,她得備課,課後老師出教室,她進教室,盯著孩子們不要打鬧發生磕磕碰碰。這樣的工作狀態要持續一個月,新生才會從幼兒園的狀態中漸漸進入學習模式。

儘管如此,陳麗君說,與高年級孩子相比,帶新生雖然累,可是愛表達的孩子總讓她的內心升出母愛來。班上一個可愛的小女生總是不管不顧地說,“我愛你,陳老師。”那個負責整理同學水杯的調皮男孩,每完成一次工作求表揚的表情,無一例外給日復一日的教學帶來神聖感。

陳麗君說,她認為好老師的標準就是尊重與傾聽。遇事換位思考,把學生放在自己孩子的位置,當你期望自己的孩子遇到什麼樣老師的時候,以此標準要求自己,就會成為一個好老師。蘭州晚報記者王巧靈文/圖

新生扬帆起航时,听听一年级班主任的苦乐酸甜

吳洋: 我們是守護天使的人

又是一年開學時,又是一屆新面孔。這些孩子是可愛的小魔王還是聽話的小蘿莉?蘭州市城關區華僑實驗學校的吳洋老師內心既忐忑又期待。作為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資深教師,雖然她不缺乏耐心、不缺乏媽媽般的溫暖,但開學的第一堂課她仍然希望有一個完美的開始……

“同學們,你們好!我的名字叫吳洋,是你們班的老師,你們以後可以叫我吳老師。不過,從今天開始大家都有兩個名字了。你們可能感到奇怪,為什麼我們上了學會有兩個名字呢?那是因為你們的身份變了。一個是你們自己的名字,另一個名字就叫小學生。你們有同學,有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一定會非常有意義。你們說好不好?”話音剛落,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好!”吳老師鬆了一口氣。更讓她欣慰的是孩子們之後的表現:“這一屆孩子給了我太多的驚喜和意外,一是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很棒,守紀律,知禮儀;二是他們能很快地融入校園生活,適應能力非常強。”

一年級新生正處在幼兒園和小學的過渡階段,吳洋老師的“引導三步曲”,效果立竿見影。第一週以入學教育為主,講故事、做遊戲,期間貫穿課堂學習紀律,這一招對孩子們很受用。到了第二週,一些好動的學生會開小差,此時做做手指操,唱唱歌,放鬆之餘再引導新生。第三週,新生適應了課堂秩序,開始學習簡單漢字。

“新生中有一個學生接受能力比較弱,課堂上我會抓著他的手教他慢慢寫字,讓他感覺到老師對自己很關注。其次,還讓學習好的孩子一對一幫助他,儘快融入班級,提高學習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班級每一個孩子不掉隊,讓他們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

“都說孩子是天使,我們就是守護天使的人”,吳洋,一名溫暖的老師,這樣的老師值得我們尊重。蘭州晚報記者高宏梅文/圖

高衛欣:我就是雞媽媽!

“老師,我叫你一聲媽媽,你選我當班長吧!”在新學期開學的第一天,水車園小學一年級一班班主任高衛欣就碰到這樣一個讓人哭笑不得事情。高老師說,這些孩子第一次踏進校園,童心未泯,如何引導他們上好人生第一課,學問多著呢。

高衛欣從教19年,在新生開學的第一天,她都會綻開笑容,迎接每一個孩子,給孩子們留下和藹可親的好印象,以消除同學們緊張的心理和陌生感。孩子們從幼兒園的遊戲生活進入課堂,紀律約束讓他們很難堅持40分鐘,上課十多分鐘後,注意力要溜號了,有的打瞌睡,有的低頭玩手指頭,還有的和同學聊起天來了。怎麼辦?這時候,想辦法把他們的注意力再轉回到學習上來,比如:可以做個遊戲,讓孩子互相拍手、互動;或者讓孩子們把食指放在嘴巴上,大家一起做“噓”的動作,可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又約束了上課愛說話的孩子……這樣,孩子們大腦和手、眼、口一齊動起來,注意力就又集中起來了。而且,這樣也能使學生的協調能力有所提高,一舉數得。

“一年級的孩子,授課內容不能單調,方法、樣式也要多樣化。兒童的記憶力差,教學時應儘量使用實物、模型、圖片等直觀教具,加深他們的印象。兒童模仿力強,老師就應以身作則,以模範行為去影響他們。兒童的自尊心強,愛表揚,愛聽好話,老師就要多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訓斥……”這些都是高衛欣總結出的教學經驗。

“如果把孩子們比作小雞,我就是雞媽媽。”高衛欣說,在孩子面前,我們既是老師,又是保姆,還是保鏢,有時還是法官。教書育人之外,孩子們爭吵打架,我們得公平地判“案”;孩子吐了、尿褲子了,我們得去收拾安慰;放學時,我們得一個一個盯著,直到把每個孩子安全地交到家長手中。

有一次,高衛欣在街上偶遇一個剛入學不久的學生,“某某,你在幹嘛呢?”高衛欣向她打招呼。“高老師,你不知道嗎?我在等你呀!”聽到如比感性的童音,再看著孩子天真無邪的樣子,高衛欣覺得,“做一名小學老師,一輩子都值了。”首席記者田小東文/圖

趙冬妮:要耐心地引導和鼓勵孩子

五泉小學一年級四班教室裡,剛入學兩週的孩子們坐在課堂上,課桌上放著各自的名籤,這是家長們幫孩子做的名片牌。由於孩子們剛組建這個新的集體,這樣不僅老師可以迅速準確地識別每個孩子,孩子們也可以通過名片牌快速相識,同時也是一個識字的好機會。

趙冬妮就是這些孩子的班主任,這是她第四次迎接一年級的新同學了。孩子們最愛聽故事,趙老師從孩子們進校起,每天都會給孩子們講故事。教室的白板上投影出一朵五彩的花朵,故事隨著花瓣的變化進展著,趙老師一邊講故事,一邊向孩子們發問,“同學們發現什麼了?”“花瓣去了哪裡?”“螞蟻喜歡什麼顏色?”面對這些開放性的問題,孩子們踴躍說出自己的想法。而趙老師正是通過這樣的形式,讓這些初入校園的孩子建立起課堂上的規則意識。同時,她也會觀察每個孩子的表現,以適當地引導和特殊關注。

班上有位同學,上課時總是無法專注,甚至不知道老師剛才講了什麼,也沒有課堂秩序的意識。有次老師說進教室需要喊“報告”,但這個孩子不會。趙老師就讓他演練一下,結果這位同學出了教室卻遲遲不見進來,等老師出去尋找時,發現他獨自在操場遊蕩。對此,趙老師只能帶著他手把手地給他示範,帶他演練。後來,趙老師通過與家長溝通,得知孩子入學前跟隨爺爺奶奶生活,分析可能是對監護人以及環境的突然改變不適應所致,之後便給予這個孩子特殊的關注,通過不斷鼓勵,讓孩子對新環境逐漸適應。

今年是趙冬妮老師從教的第19個年頭,她說初入校園的孩子主要任務是培養良好的習慣,包括閱讀、傾聽、書寫等。她每天要教孩子們一首兒歌、每週教孩子兩首古詩。她說這些習慣的培養不僅需要老師,家長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應當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習慣氛圍。有些家長可能會因為孩子記不住、背不會而著急,甚至會出現責罵,其實這樣根本不會對學習有任何幫助。要耐心地引導和鼓勵孩子,家長可以通過在生活中陪伴孩子閱讀、走在街上認字等方式,用一些不經意的辦法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度過幼小銜接的階段。蘭州晚報記者甘霖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