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荒唐的“耕地保护整改”:拆了东墙补西墙 “影子”耕地来凑数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耕地是农业生产赖以生存的根基,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近年来,伴随着非农建设征用耕地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占用,然而,在不少地方村镇,被占用的耕地却成了无人问津的荒地。陕西商洛曾在三年前因占用耕地未依法补充而被曝光,然而,时至今日,被征用的大片耕地依然撂荒。

荒唐的“耕地保护整改”:拆了东墙补西墙 “影子”耕地来凑数

跟随当地的村民,记者来到商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里大片的被征耕地现在都长满了荒草。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些地从2013年的时候被征收,到现在都没动过,仅他们村就被征收了500多亩耕地。

记者:征了之后就一直是荒着吗?

陕西省商洛市郭王村村民 郭召余:一直荒着,一直荒到现在。无人管,无人问在这里边可以放羊,可以放牛。

记者:你们以前种的是什么作物?

荒唐的“耕地保护整改”:拆了东墙补西墙 “影子”耕地来凑数

陕西省商洛市郭王村村民 郭召余:种的是三类作物,间种的是春播洋芋。洋芋里面套种的是玉米。玉米收了以后种白菜。

村民说,原本靠着这块地,家里粮食每年都够吃,吃不完的还能卖钱补贴家用。如今自家的地被征了,一家人社会保障措施没跟上,眼看着地一直荒着觉得很是可惜。

陕西省商洛市郭王村村民 郭召余:这地原来非常非常肥沃,多么可惜的地,已经荒了四年。

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沿着丹江河自西向东走,沿途除了仅有的几处建好的房屋外,全是撂荒的耕地。

记者:大概征了多少亩?

陕西省商洛市柿园子村村民 陈建勋:大概征了共是700来亩地,连那沟里。

拆了东墙补西墙 “影子”耕地来凑数

为了守住耕地红线,“耕地占补平衡”成为落实耕地保护的重要手段,而根据“占一补一”的原则,建设单位必须在征用耕地后补充同等规模的新增耕地,然而,陕西商洛当地政府补充的一块“新地”,竟是农民种了几十年的旧地。

荒唐的“耕地保护整改”:拆了东墙补西墙 “影子”耕地来凑数

2013年,陕西省商洛市大赵峪镇梁铺村300多亩基本农田被征。按照国家《土地管理法》中占补平衡的规定,占用多少耕地, 必须补充相同数量和质量的耕地。当时,商洛市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带领记者到丹凤县龙驹寨镇、商镇现场看了补充的耕地,他们声称这块地曾经被水冲毁过,复垦后成为补充的新增耕地。而记者调查时发现,当地政府声称的水毁复垦地,其实是村民正常耕种的承包地,根本不存在水毁变成新增耕地一说。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周家村村民:1991年分的(地),分这一次以后就再没有动过。

王崇富是龙驹寨镇商镇占补平衡项目所在区域内的,张村村民委员会的文书,他告诉记者,张村是由原来的张家村、周家村和麻池三个村合并而成,他们村的地一直由村民耕种着,从没有水毁过。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张村村民委员会文书 王崇富:确实没有这个发大水,河里没发水。

为了证明地一直在耕种的事实,张村的村民还给记者拿来了土地承包证书。

荒唐的“耕地保护整改”:拆了东墙补西墙 “影子”耕地来凑数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张村村民:这(块地)一直就是我家种着呢。

记者:当中也没有断过?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张村村民:没有

在老君河东岸的贺家村和陈家村,两个村的负责人也都向记者证实了地一直耕种的说法。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贺家社区居委会支书 贺丹清:这个地是一直能种。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陈家社区居委会主任 陈永良:一直种着,种的粮食、蔬菜各方面。

按照商洛市国土资源局的说法,2007年这块地被水毁了之后就不再是耕地,已经从当年的耕地总量当中剔除。然而当地的统计局给记者提供的数字却显示,2006年以及2007年这两年,两个镇的耕地数字丝毫没有减少。而当地的农业部门也向记者证实,2007年当地没有发大水冲毁过农田。既然没有水毁过,就根本不存在水毁后复垦,成为新增耕地一说。而村民一直在耕种的承包地,竟然被定义成被水冲毁的地,还“被复垦”成为了新增耕地,充当占补平衡的补充地块,事实上造成了国家基本农田的流失。

陕西商洛:整改报告玩文字游戏

用原本就是农田的旧耕地,充当新增耕地,去补征地的缺口,陕西商洛“占一补零”的做法一经曝光,就被国家土地督察西安局责令整改,然而,当年的整改报告却玩起了文字游戏,这块并不存在的“影子”耕地,作为新增耕地进入了当地国土资源局的测量范围,根本没有新增的耕地,变成了“虚增”,并且虚增面积为211.21亩。这样的测量结果,是如何得出的呢?

尽管这些耕地并没有遭遇水毁,也不是复垦耕地,但是,当地国土资源局为了证明这块补充耕地的存在,还开展了一次重新测量工作。根据整改报告显示,商洛市国土资源局聘请有资质的技术单位对《龙驹寨镇商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重新进行了勘测定界,施测项目区范围面积为1980.9亩,核实新增耕地面积为1103.28亩。

荒唐的“耕地保护整改”:拆了东墙补西墙 “影子”耕地来凑数

记者:你们是怎么测的?就是它的范围你们是怎么?

商洛市国土规划信息中心主任 任燕婷:就是委托人来自荐,你说这个范围在啥地方,我就给你测啥地方。

记者:就是说他们给了你们这个测量的范围,你们去测的对吧?

商洛市国土规划信息中心主任 任燕婷:嗯现场去测的。

记者:您在给我们说一下,这上面这些图都代表什么,就比方说这个阴影的。

她这个红线的范围这就是那个整个项目区的范围,然后它里面这个画斜线阴影的这个就是原来就是耕地,后来新增耕地就是这些空白地,它没有画斜线的这个,但是里面有耕地符号的,你看它这个有耕地符号,这就是新增耕地。

记者:你们只是按照甲方指定的范围进行测量,评估里边到底有多少不知道是吧?

商洛市国土规划信息中心主任 任燕婷:不知道。你们并不知道,这里边的范围之内是不是占补平衡的数量,不知道。

记者:你能不能判断是不是新增耕地

商洛市国土规划信息中心主任 任燕婷:这个没办法判断

任燕婷告诉记者,他们按照商洛市国土资源局给出的范围进行测量,但是对于测的土地是不是被水毁过,是不是新增耕地并不清楚。那么商洛市国土资源局究竟用什么标准来界定新增耕地面积的?记者多次要求采访,但当地国土资源局始终没有人给予解答。

荒唐的“耕地保护整改”:拆了东墙补西墙 “影子”耕地来凑数

文章易做 良田难寻

曾被大水冲毁,之后又被复垦,一块风平浪静的土地,转眼就有了满身的故事,凭借这份跌宕起伏的履历,这块旧地以“新增耕地”的姿态,公然跻身国土部门的档案,并且堂而皇之地有了自己的数据库,当地的这篇整改文章可谓做得“漂亮”。然而,被征用的土地还在撂荒,新的农田却只存在纸上,我们要问一问,失去的土地能不能回来?种粮的农民又该谁来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