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9 傻練1000道題,不如搞明白錯題本的用法!錯題本這樣用才有效!

傻練1000道題,不如搞明白錯題本的用法!錯題本這樣用才有效!

精銳教育珠江路學習中心

傻練1000道題,不如搞明白錯題本的用法!錯題本這樣用才有效!

錯題本的重要性

提起錯題本每個學生並不陌生,因為它太平凡了,平凡到幾乎每個學生都有,但是,你的錯題本起到多大的作用呢?你真的會整理錯題本嗎?對許多學生來說,錯題本只是一種形式,為了應付老師檢查的一種不得不做的一個本子而已。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果把高中三年的學習看成一場硬仗的話,那麼一個高質量的錯題本就是我們備戰過程中最有利的武器 。

避開錯題本的這些誤區

大多數學生整理錯題都會陷入一些使用誤區,比如有的同學把錯題整理下來放一邊,以後不會翻看;有的同學幾天才整理一次,或者等到老師要檢查才象徵的整理幾道題;有的同學會說,我的錯題本整理的挺及時的,而且偶爾也會看的,可是我的成績為什麼沒有提高呢?

這些都是陷入了使用錯題本的誤區,許多同學認為錯題本就是把錯題寫到本子上,錯題本上記錄的並非只是錯題,它應該包括錯題、容易出錯題、難點題、典型題等,是對知識的梳理以及重點、難點、精點的集合,更是系統學習基礎的重點對象,這樣才能使學習重點更突出、複習更具針對性、學習更有高效性。

一個會學習的學生,會把錯題本當成至寶!

說到這裡,大家可以反思幾個問題:有時候考試出錯的題目明明已經整理到錯題本上了,是不是以後遇到還會出錯;收集了許多高考狀元的錯題本,最後發現除了很高大上之外,對自己並沒有什麼實用價值;經常把試卷的題目撕下來貼在錯題本上,自己卻沒有認真研究這道題到底為什麼出錯。

如果你有上述問題中的任何一個,方法君建議你使用下列方法整理錯題本。

如何整理錯題本?

傻練1000道題,不如搞明白錯題本的用法!錯題本這樣用才有效!

步驟1:把所有的練習冊和試卷找出來;分學科按學期順序整理;以學年或學期為單位裝訂在一起,最好能在外面蒙上一張封皮。

步驟2:找6個檔案盒或文件夾或手提紙袋;分別按照考試科目貼上標籤(如:語文、數學)。

步驟3:找6個大16開的本子,將高考科目寫在本子的前面。

步驟4:將本子縱向分成三欄,用黑色筆在最左邊一欄,按照時間順序抄寫(或粘貼)所有的錯題,連帶做錯的部分全部照抄。抄錯題的時候,最好將以下信息也記錄下來:(1)時間;(2)錯題的出處(哪一次測驗的哪一份試卷);(3)錯題的分值;(4)扣分值。

步驟5:在本子中間一欄,對應抄寫的錯題位置,重新做題。

步驟6:用紅筆在本子的最右邊一欄,仔細分析總結該題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在知識網絡中所處的位置、題型、解題的思路和方法,該題出錯的原因及應當掌握的重點。在總結出錯原因的時候,不要簡單地寫諸如“馬虎”、“粗心”、“沒有複習好”、“試題出偏了”等這類似是而非的理由,這種理由既騙別人,也騙自己!不要寫考試發揮失常,而要寫發揮失常的原因!比如是審題出錯、運算出錯、還是時間安排不當等等。

傻練1000道題,不如搞明白錯題本的用法!錯題本這樣用才有效!

日整理:每天按上面的要求,把錯題整理下來,要及時。不要幾天去整理,要趁熱打鐵更好,而且時間長了,會積累很多習題,會給你增加壓力,而且每整理完一個題,要回一條橫線表示此題已完。

周總結:五天為一週,到週末要做好中總結,我們可以用一張紙把正解和錯誤分析蓋上,你看到的都是習題,把這一週的習題再做一遍,看看是不是每個題都會做,原來犯的錯還犯不犯,如果某一個題又錯了,原來犯的錯又犯了,也不要著急,把這個題在做一遍並標上重點好,周測結束。

月總結:四周為一個月,到第四周我們這一個月整的筆記,像周總結那樣,把正解和錯誤分析蓋上,這回我們只要做周總結出現問題的那些題即可。

如果我們按這三步整理你會發現你的知識體系越來越系統,同類習題經過兩次整理,你就會發現它對你就已經不是問題了。

傻練1000道題,不如搞明白錯題本的用法!錯題本這樣用才有效!

在考試結束後,要認真反思自己的錯題,找出產生錯誤的原因,解決思維定勢問題;要通過整理、分析、歸類找出自己的錯誤類型和各類錯誤百分比或出錯概率,分析出錯的根本原因,為什麼錯了、當時是怎麼想的、正確的解法是什麼、以後應該注意什麼;要注意老師的分析評講,該題的引導語、切入點、解題的技巧、規範、步驟等,並標註在錯題旁。寫出解題時的思維過程,與自己的思維障礙,找到思路突破的方法。

可以依照這些數據制一張統計圖,分析出現錯誤的原因,是答題失誤,是思維方法型錯誤、還是知識型錯誤、運算錯誤,這是建立錯題本最為關鍵的步驟環節,可以非常直觀地發現你學習中的主要問題。

經過一個階段自查,建立一份個人補差檔案。定期歸類、整理,通過邊查邊改,重複犯的錯誤一定會越來越少。

傻練1000道題,不如搞明白錯題本的用法!錯題本這樣用才有效!

不同錯題類型產生的原因迥然不同,其解決的策略也各異,方法也有別。要根據錯誤的原因運用相應的對策,對症下藥。以下是相關策略的初步運用:

1.不會做的題

這主要表現在智力因素培養方面,對於知識結構性錯誤,重做一遍二遍錯題是十分必要的,這要視你自己對錯題的把握程度而定。這類錯誤是我們通過學習,建立自身知識體系時存在的漏洞,通過重做錯題,並認真分析,把這個漏洞補上,就可以健全我們的知識結構體系,鍛鍊我們的思維能力,用10分鐘的時間就可取得平時1~2小時的收益。也能發現自己究竟是學習行為方面存在問題,還是某些思維方式需要加以調整。

2.模稜兩可似是而非的題

對於模稜兩可似是而非的錯題,通過分析,可以發現是把公式給弄混淆了?還是把公式給用錯了?是理解錯了?還是記憶錯了?

對於概念模糊類:

這類問題往往是一點就通,容易被人忽視。比如巧妙設置在題中的隱含條件、限制條件和關鍵詞語等等這類問題,往往一點就破,一般會認為自己是弄懂了的,只是沒有發現而已,實際上是概念模糊。有的則是自身知識結構體系脈絡不清,以致給出錯誤答案。加強概念和基礎知識的訓練和鞏固,多做典型題型是解決這類錯誤的方法之一。

記憶模糊類:這類問題主要是對概念和原理等的理解過於淺顯,或記得不牢,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當問題交織在一起時,便分辨不清,導致答題時似是而非。當問題成堆時,面對題海便會顯得迷茫、不知所措、甚至於無精打彩,以至於懈怠下去。攻克這類問題主要就是解決理解和記憶,並要拓展知識的運用。

3.會做的卻做錯了的題

這主要表現在非智力因素培養方面,這類問題最容易被人忽視,常常會自以為是地認為下次注意就行了,自己是不會再犯這個錯誤的,然而,往往卻事與願違,不會發生的事竟然又一次發生了。所以,別對自己的錯誤太溫柔,一定要找出問題所在,消滅這類問題。

4.考試策略類

這主要表現在非智力因素培養方面,比如遇到複雜一些的考題,便心生恐懼,頭腦發懵以至造成失誤,或缺乏答題的快慢觀念。面對比較有把握的考題也自我懷疑,答題時猶豫不決,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不良的考試情緒,干擾解題的思路。通過這部分的分析可以發現自己是思路不清?還是思路受到了干擾?

高中學習是一個連續性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既要注重知識結構的系統性,學習方法的靈活性,還要注重學習和考試心態的穩定性,學習和考試心態穩定了,學習情緒就會高漲,學習效率就會提高,學習就會突飛猛進,自己的思維意識和各種能力及綜合素質就能得到極大的提高。

高考並不是一定要熬夜苦戰,也不是要在題海中盲目的漫遊,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是最為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