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五年后的银川是什么样子?

媒体少年



朱如苍


五年后的银川将大有不同!

首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银川将是一座智能化城市,清洁能源车的整体运用,数字化信息服务技术更加是覆盖这个城市,城市的健康指数也将提升,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城市!

二是交通网的覆盖,高铁的开通让各个市县方便出行,来往更加密切,这将是一个更加重要的变化。银川的大马路不仅是宽而且更加的敞亮节约时间,出行方式回发生更多的变化!而且更加的人性化,绿色化!

三是随着全域旅游的打造,城市更加有特色更加国际化,旅游必将是银川为核心涉及周边市县,成为来往的人流中心!高铁是一条品牌之路,能助推构建宁夏全域旅游新格局。宁夏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区,雄浑的大漠风光、古老的黄河文化、神秘的西夏古韵、浓郁的回乡风情、悠远的丝绸之路、纯净的自然环境,共同构成了宁夏丰富多彩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不仅以上这些,五年后银川将会慢慢出现在世界的眼中,而不是外地人眼中骑着骆驼上班的那个神奇的落后的地方了,以为提起银川提起宁夏,我们会更加的自豪而不是现在让人无语,我是深度宁夏,宁夏的事儿都在在我这,看完点个赞关注下,码字不易,谢谢!


深度宁夏


一。 先看看 夜间灯光能说明一些问题。

1)灯光亮的地方表明经济发达;

2)同样灯光山区的亮度远远比平原低。。只看灯光 银川要比重庆都发达了,这大家都知道不是这样的;

3)看地图,角度偏向北。从图上看黄河流域的灯光比东北和南方亮度高很多,太原石家庄的灯光比 武汉 亮很多,这也不是事实。 大家可以在同一区域 从北面高空及区域南面照几张照片看看,从南向北照的亮度比从北向南照的灯光亮一些。

4)西安的灯光比重庆 武汉看起来亮很多,也不是事实。除了前面说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区域内湿度高。雾霾重的区域,灯光也要暗一些。总体上,这张图南方城市比北方暗,山区比平原暗,湿度高的比湿度低的暗。

二。一个地区的重要程度和经济活力不仅仅是GDP。


整个西部重要的经济核心城市就是:成都、重庆、西安。重要的经济区域城市:兰州 昆明 贵阳 乌鲁木齐 南宁 西宁 银川 。

一带一路重要的人物集散中心城市为:成都 兰州 昆明 重庆 西安 乌鲁木齐 南宁。

最具体区域带动的中心城市: 西北地区 : 以兰州为中心的西宁 银川区域;

西南地区: 成渝城市群


天佑中华紫气东来


1.高铁时代来临!


一直以来,银川作为全国gdp排名倒数的省份城市,高铁项目迟迟得不到批复。但是可喜的是,自从2015年批准的西银高铁后,一批批高铁项目开始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五年后,银川人民讨论的最多的肯定非高铁莫属,因为要想富,先修路,高铁的来临,将会极大的增强西北地区的经济文化方方面面的联系,推动银川经济,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2.旅游生态城市定位


近年来,银川为了自身的发展,周边有接受了一些污染较为严重的落后企业,虽然这些企业在税收就业方面做出了贡献,但从长远来看,对城市形象损失太大,不是长远之计!未来五年,预测银川市将会强化生态城市的发展定位,打造最适宜人居住的花园城市,绿树城市,养老安居之地。

3.中阿交流纽带



宁夏回族自治区,作为回族最多的省份,在与阿拉伯国家的交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年九月份的中阿论坛定在银川开办,吸引众多的国际友人来会,未来五年,银川会继续发挥这一特有资源,将论坛办大,办好,打造为银川的名片。

你有什么想法?不妨说说


学习源动力


1.银川将建成7条高铁,2条普通铁路,从银川到西安仅需4小时。

2.银川将建成直通宁东轻轨。

3.宁夏5市通城铁,银川至周边城市、区内主要城市只需1-2小时。

4.银川首座高架桥将出现在北京路延伸段,银川城区到滨河新区仅需15分钟。

5.银川智慧城市“一云一网一图”逐步完善。

6.完成棚户改造超过15.5万套,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000万平方米。

7.银川市将计划新建、扩建幼儿园100多所,中小学200多所。

8.银川综合保税区、银川科技园、阅海湾中央商务区、中阿大厦等一系列新地标建成。


塞上新闻


对于银川,很多看过《爸爸去哪儿》的人都不陌生,在西北大开发实施以来,银川也开始了它前进的步伐,从五年前的老城到现在的新城,就银川本市已经从之前的小城市成为了现在的大都市,三区两县,规模逐渐增加,我相信在未来的几年里,银川也会跟上时代的步伐,像地铁啊,动车啊都不会是问题!

银川不仅有时代的文化,更有它独特的名族文化,回族文化和汉族传统的文化,让银川更加的神秘,这里不仅有绿地还有沙漠,有平原还有山川,不同的景色让银川的旅游业也极速发展

未来五年是银川极速发展的五年,也是银川人民开始走向小康生活的五年,跟着时代,我们携手共进,相信宁夏会更好,银川会更好😄


零心


小编我就是银川人,五年后的银川会是什么样呢?这里有权威的说法。

日前,《银川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原则性获批,指导未来五年城市建设规划——到202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按计划将达到79%,森林覆盖率计划达到18%,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未来五年,银川市民出行将更便捷,公共设施将更完善、文教卫生将覆盖更多群众、生态环境更加宜居、产业布局更加合理。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是城市近期建设项目安排的依据。为了推进落实《银川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银川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为依据,银川市于2016年1月启动编制了《银川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从市规划管理局获悉,《银川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经市政府专题会研究审查,已原则性通过,目前,这些规划的具体建设项目还在进一步征求各相关单位意见。未来五年,《银川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将指导银川未来五年城市建设,内容涉及区域定位、民生建设、产业发展、公用设施各个领域。


明确区域发展定位

《规划》明确了三区未来的区域定位。市规划管理局编研中心主任张媛媛介绍,银川市市域范围内,到202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按计划将达到79%,市辖区城镇化水平达到92.5%。

兴庆区:将重点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旧区环境将逐渐得到改善。结合旧城更新改造,银川将保护好历史城区的建筑和街巷,兴庆区东部的商贸物流带将得到整合。

金凤区:未来五年将以集居住、行政、旅游中心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新区为目标,加快完善中阿之轴的景观建设和湖泊湿地保护力度,七子连湖周边生态环境建设将进一步完善,艾依河运动休闲旅游带建设也将加速推进。

西夏区:将通过旧区开发改造,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加快老工业的转型升级。资源得到整合后,西夏区将形成全宁夏教育、人才、科技的辐射重地。按照《规划》,银川将充分依托贺兰山东麓西夏陵风景名胜区等旅游资源,打造沿山旅游带及“贺兰山”旅游品牌,加快酿酒葡萄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及葡萄酒庄产业发展。

银川滨河新区:到2020年将基本形成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的生态城、以多元和谐为特征的文化城、以自然生态旅游为基础的全域5A级旅游城、以现代纺织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新城,成为宁夏乃至西部地区对外开发开放的承载区和大平台。 


密织交通网便民出行

《规划》根据目前的建设用地现状,对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进行了优化配置,从多个领域缓解交通出行问题,逐渐建立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网络。

未来五年,银川河东国际机场将加快提高承载力,到2020年将可以满足旅客吞吐量达1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万吨的发展需求;

铁路方面,银西(银川至海口)、呼包银兰、银川—鄂尔多斯、银川—青岛4条客运专线,银川—宁东城际铁路、银川—阿拉善左旗铁路、太中银铁路复线等铁路的新建和改造工作,银川—滨河新区—河东国际机场-宁东城际铁路,将被作为重点大力推进;

到2020年,银川将完成青银高速公路宁东至银川段、京藏高速公路银川段的改扩建和乌海至玛沁高速公路建设;银川火车总站综合枢纽、银川东站综合客运枢纽、银川河东国际机场综合枢纽等综合客运枢纽站的建设将提上日程,这些客运枢纽站将成为银川市内外交通的重要衔接点,银川人出行将更加方便。

市区内,未来5年将建成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为道路网骨架,支路为道路网基础依托,与其它交通方式网络平衡发展,布局结构合理、内外衔接紧密、主次衔接有序的“安全、高容、畅通”的城市道路系统。

此外,银川还将借旧城改造和中小学操场,为市民建设更多公共停车场,逐渐缓解市民停车难的问题。市民将享受到“半小时通行圈”的现代化交通服务。


文教卫生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公共文化方面,银川将按照“名片式打造金凤区、内涵式提升兴庆区、特色式发展‘六组团’”的总体思路,基本建成城乡一体、区域均衡、人群均等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按照《规划》,未来五年银川将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将达到88%;进一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98%;民办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事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五年内,银川将建设更多市民休闲运动广场,满足市民的运动休闲需求。青少年户外营地、体育训练基地等建设,将为银川人带来更丰富的体育运动项目。

按照《规划》,未来银川将成为健康城市和宁北蒙西医学中心。

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控制在6.8张以内。为解决公立医院看病难、床位紧张的问题,银川将集中建设一批私立医院。


公用设施将带来更多获得感

五年后,水、电、供热、综合防灾、通信等公用设施的完善,将让银川人拥有更多获得感。

到2020年银川城区规划水厂规模将达71万吨/日。五年内,扩建水厂、扩勘水源地、新建水厂都将逐渐走进银川人的生活,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将在未来五年取得重大进展。

2020年银川市将新增变电站40多座,供电能力大大提高。这五年里,覆盖全市区域的光纤宽带、无线宽带网络和功能性服务设施将开启建设,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将让更多人享受到光网城市的便利。

供暖方面,未来银川市供热大部分区域将不存在各自独立的热网供热和相应的固定采暖区域。按照《规划》,未来将逐渐取缔所有单台锅炉容量20t/h以下的小型燃煤锅炉,2020年实行以热电联产、工业余热为中心的大型集中供热系统。

老城区将结合旧城更新、道路改造、河道治理、地下空间开发等开展综合管廊建设,到2020年银川市计划建设的综合管廊约70公里,滨河新区将同步开启建设。城市地下空间将适时修建地下行人过街通道、配建地下停车场。


生态环境更加宜居

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到2020年,银川森林覆盖率计划达到18%,全市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

围绕“东治沙、中理水、西护山”的总体思路,银川将就生态保护体系建设、城市园林体系建设、民生林业体系建设、文化林业体系建设、资源保护与管理能力体系和城市双修体系开启六大建设。

西部生态防护工程、艾依河—唐徕渠水系沿线生态工程、黄河沿岸湿地湖泊治理工程、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城区东部休闲公园工程等,将逐渐改善银川人生态环境,为银川的碧水蓝天建设持续推进。


产业发展步入深水区

按照《规划》,到2020年银川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将突破2000亿元。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规划》分别从旅游业、电商物流业、工业等方面诠释了未来五年银川市产业发展的路径。

2020年,银川将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根据宁夏全域旅游发展的全域空间布局,贺兰山东麓旅游发展带、黄河金岸旅游发展带、贺兰生态历史旅游发展区、永宁回乡风情旅游发展区、灵武远古文化旅游发展区、中阿之轴将环绕一个银川都市旅游核心体,为银川构建全域旅游发展布局。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服务将为银川地方经济收获更多惊喜。

商业、物流业方面,到2020年,银川的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将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立足本市、面向宁蒙陕甘毗邻地区,银川将形成辐射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区域性、中转型、加工型大银川都市圈现代物流体系。

工业建设方面,银川加快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链条从“前端向末端延伸”,价值链条“从低端向高端攀升”。依托恒天如意科技城,银川将逐渐完善延伸高端纺织产业链,打造现代纺织产业集群;小巨人数控机床、共享铸钢、西北轴承、银河仪表、蓝宝石、隆基硅单晶硅等企业中,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将实现融合发展。依托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打造一批新能源新材料的产业集群。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5%。


安红美食驿站


五年后的银川时这样的:

“十三五”时期,是银川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缩小差距、追赶发展的机遇期。

1、在全区率先奔小康

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和全区平均水平,年均达到8%以上,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和10%。

未来5年,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围绕打造国家“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支点城市,宁夏内陆开放试验区核心区、国家向西开放的窗口,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创新、开放为动力,率先在全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银川市建设成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区域中心城市。

2、向大都市区转型

坚持协调发展,构建发展新格局。推进贺兰和永宁与银川同城化发展,加快建设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统一规划建设滨河新区、综合保税区、灵武与开放核心区融合发展等,打造黄河以东新的经济增长带,推动城市由单中心城市向“一城多区”的大都市区转型。

3、更加便民宜居

优化提升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基本形成以主城区和滨河新区等副城区为中心的半小时通勤圈。开展银川城市地下交通研究,实施城市地下综合管廓工程,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加快“智慧银川”建设,深入推进“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城市管理、交通组织、地下空间、公共安全、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的深度开发应用。以信息技术升级未来城市格局,为产城融合、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持,让城市更加便民、宜居,优化城市服务品质,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和管理水平。

4、打造绿色之城

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美丽银川。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契机,以节约集约利用环境资源为抓手,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力争“十三五”末绿地覆盖率达到43%、森林覆盖率达到18%。实现“百湖润银川,碧水环城流”的城市景观。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艾依河城市绿肺。

5、建设健康银川

努力建设健康银川。加强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完善政府投入和保障机制,至“十三五”末,基本建成乡乡都有人民满意的卫生院,村村都有标准化的村卫生室,街街都有规范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实施全民参保计划

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加快建成覆盖城乡全体居民、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

7、 就业更充分质量更高

实现就业有限战略,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发展产业和保护生态增就业、加强培训促就业,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完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扶持政策,提升创业服务水平。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设一批大众创业孵化基地、孵化园区、众创空间等创业基础设施平台。

8、吊庄移民全部脱贫摘帽

按照两年(2016年—2017年)集中攻坚脱贫、三年(2018年—2020年)巩固提高奔小康两个阶段安排,确保吊庄移民2017年底全部脱贫摘帽,生态移民2020年与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按国家现行贫困标准每年脱贫摘帽1万人,积极推进产业扶贫。

9、教育更加公平

调整优化区域教育资源布局,加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教育投入,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增大优质教育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扩大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资源,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增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产业结构的契合性,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稳步推进国际教育发展。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扎实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完善涵盖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10、城镇常住人口达180万左右

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改善县域经济发展条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权利和义务。到2020年全市城镇常住人口达到180万人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8%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集中建设一批特色小城镇,带动周边农村就地城镇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新消息报


大家关于老百姓的感受,大多数一致性的认为宜居城市,这也是没有错。我认为银川的发展,还得从核心方面来解答银川乃至宁夏整体的综合竞争力。第一个问题也是宁夏的短板,也是全西北五省最突出的短板,那就是教育,对于教育我有深刻的理解,教育发达程度高的能助力当地跨越式发展,这绝对不是空话,因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里已经得到充分验证,不论什么就是和东中部地区各个指标差距很大,最重要的原因除了历史欠账和国家政策上倾斜问题,一南一北的西部地区,无一例外的说明生态非常脆弱,有相当的程度制约了教育和工业,对没错,教育孱弱很大程度影响了工业,最近这几年国家国务院重心向西部大开发转移,前提的条件肯定是维持生态平衡来发展因地制宜的特色产业,我相信在座大家明白为什么,同时赶上了中部东部发达高地产业产能过剩,有条件的有选择的产业转移,说白了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反哺,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差距,特别对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起到稳定作用,没有人愿意活了这么久还是那么穷,对整体国家战略非常不利,所以宁夏大学对于宁夏人来说真是唯一自己的最高学府和名片,毕竟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之前最高学府只有银川一中(那是我的母校),宁夏成立之后才有了宁夏大学,说明了什么?说白了,宁夏基础薄弱,西部地区也有很多省自治区基础薄弱,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宁夏也不会局限于宁夏而发展,我记得前自治区陈建国书记说过一句话:跳出银川看宁夏,跳出宁夏看中国,跳出中国看世界。就这句话给银川乃至宁夏带来深刻的影响,比如说:那一年中国电影还没有走出国门,却在宁夏那里走出了世界,我相信大家肯定听过;再比如说宁夏是我国第一个节水型省份得以在全国推广,同时给黄河下游城市群带来深刻的影响,我相信天津人很有深刻体会,我记得那时候天津的高水平知名大学反过来支援推进宁夏的高等教育。我记得我国做出跨世纪的西气东输浩大工程,宁夏也是西气东输上干道,特别是上海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还有教育输出,也许大家不理解,反正是国家意志引导的和信号,同时宁夏抓住机会发展特色产业就不奇怪了。以前的东方钽铌有色金属,到现在的宁夏半导体产业,无疑是国家战略的体现


拓跋98055931


好中向好,不可哗哗吟唱歌,哗哗哗哗哗同日而语。

我所居住的城南宝湖周边,日新月异。唐徕渠两岸更是风光无限好。有诗一首:《漫步彩虹桥》新桥横跨之唐徕,中间两座看过来。疑是彩虹天上挂,九天仙女舞彩练。渠水哗哗吟唱歌,杨柳依依舞摇摆。更喜渠湃铺塑胶,吾辈健身展风采。汪学智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