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说考古学家最不愿意看到的东西是矿泉水瓶子?

郑晓奇


在电影中,盗墓贼从探索到挖宝,身手敏捷,给人一种神秘又英勇的感觉,但在现实里,考古学者却对其恨之入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考古工作是靠遗迹遗物来研究古代历史,而现代盗墓贼为了提高效率,经常强制炸开洞穴,还把文物拿走,让考古队员空手而归。

要花很多钱把这些文物赎回,许多被盗的文物,甚至难以重见天日。对于考古学来说,是一笔不可弥补的损失。

例如南昌海昏侯墓的马蹄金、金饼,考古发掘出来,人们才了解这些东西属于刘贺。如果海昏侯墓提前被盗了,即便以后看到这些黄金,也没人能把它们跟刘贺联系起来。

所以,当考古学家看到矿泉水瓶子这种现代产物时,意味着有盗墓贼来光顾过,计划也就泡汤了。

有人就很纳闷,现代科技这么发达,形形色色的探测仪都有,为什么考古进度还那么慢呢?

原因是考古的技术含量极高,任何一点操作失误都会破坏文物,所以必须要小心翼翼的考究陵墓状况,不能轻易开挖。比如秦始皇陵因为有很多陷阱,结构错综复杂,至今也没技术进行挖掘。

其次,如果不一层层慢慢挖,很可能会错过古人留下的痕迹,这些重要线索有时比文物更值得研究。考古是门辛苦活,而文物遗产是全人类的重要财富。随意破坏古文物的行为,我们都要坚决抵制,让历史真相得以浮出水面。


爱问爱答


其实大家已经想到这个答案了,发掘墓葬的时候如果发现盗洞和矿泉水瓶子,基本上这个墓葬已经空了,已经被盗墓贼盗的一干二净。

在多年考古发掘的过程中,考古人员或多或少总会遇见被盗的墓葬,都说考古人和盗墓贼是势不两立的,其实这话是有道理的。和大家说几个真实的事件,大家就会明白了。

事件一,上世纪90年代,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国墓地发掘,考古人员在发掘之前就有了大量的盗墓贼对这片墓地进行了盗掘。由于大堡子山墓地整个位于一座土山之上,墓葬十分密集数量巨大,全国各地的盗墓贼集聚在此,每次盗掘时间长达几个月,甚至在山下都有了大量的售卖烟酒,食品的摊贩,专门为盗墓贼服务。考古人员开始发掘之后,大部分盗墓贼闻风而逃,但仍有少部分亡命之徒,竟然手持半自动步枪,手枪向考古队射击,与当地武警发生了枪战,本人在甘肃参加实习时与参加过此次发掘的甘肃考古所的毛老师等人聊天,得知,当时他们在探方内发掘,子弹就从头顶嗖嗖的飞过。不过,最终还是把盗墓贼绳之以法,但大部分的还是逃之夭夭了。



事件二,可能喜欢考古的会知道2011年,在陕西西安发现了一座重要的汉代墓葬,叫凤栖原大墓,墓主人是汉代高官张汤。发掘过程中,本人正好和做现场文物保护的师兄前去参观,令人惊叹的是这座墓葬的前室没有被盗掘,揭开现场保护罩,前室陪葬的车马完好无损,大量的镏金的车马饰品在阳光的照耀下璀璨夺目,车辐上的彩色漆绘栩栩如生,令人感叹。但是,这座墓葬的后室,也就是墓主人棺椁所在的区域已经被盗掘一空,大量的盗洞把他毁的千疮百孔,盗洞里发现有打火机,矿泉水瓶等。我们再也见不到这座恢宏的主墓室到底是什么样子了。



其实,盗墓自古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就想毒品暴利一样,总有不法之徒冒天下之大不韪。古代的盗墓,往往还会留下一些东西,譬如玉衣,口含等葬具,因为在古代,这些东西就算拿出墓葬也不会有人去买。但是到了现代,盗墓贼什么都不会留下,往往一个盗洞下去,在用炸药炸开和口子,然后拿铁锨把墓里面的东西全部搂出来,尸骨都留存不下来,实在令人发指。



考古人员经常抢救性发掘被盗过的墓葬,每每看到盗洞,看到盗洞里的杂物,心就凉了一半,等发掘的时候心就凉透了,又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被破坏了。然而,考古还经常的被一些不明就里的喷子,说成考古就是官方盗墓,实在令人心寒。


北大炉炉


不妨想像一下,你是一名考古工作者,你和团队正在对新发现的古代墓葬进行发掘。本着考古工作的考究与保护文物与遗址的专业精神,本来几铁锹就搞定的工作愣是小凿仔琢地忙活了大半个月,但最终还是从正面打开了古墓的大门。



从推开古墓大门的那一刻,一眼望去,你倍感欣慰,看到大门里面完好无损的样子你知道这是没有被土夫子光顾过的地方。但是,当你带着人辛苦巴拉地走到墓主棺室的时候,突然间,用手电筒扫射时,你发现一个透明瓶状的东西正在曳曳反光,此时,你和大家一样不停在心里安慰着自己“这可能是陪葬文物,弄不好是玉器或者水晶杯什么的。”但是当你和众人满怀忐忑地走近的时候才发现“农夫山泉?!”


这时候你和众位考古人员的心马上凉了,因为你和众人都知道,已经没有再自欺欺人下去的理由了,这座墓被土夫子捷足先登了。

这时候但凡你有点水平也会马上二话不说,带着队伍转头就走。为啥?

农夫山泉都出来了,显然这是21世纪高科技作业的斗爷的杰作,他们配备的仪器例如地质遥感仪以及盗斗技术只会比自己更好,没有更差,你能指望他们会留下点东西给大家么?再者,矿泉水瓶不是在墓道,也不是在墓门又或者别的其他什么地方,说明他们是直勾勾的找到了墓主棺的准确位置,甚至是一个洞直勾勾地往那去的,就这个料墓盗斗的技术,专业的考古人员都汗颜,就更没有自欺欺人再继续怀抱侥幸心理下去的必要了。


以上就是考古人员“最”不愿意在墓葬附近或者里面看到矿泉水瓶的原因了。

当然,稍微有点盗斗常识的土夫子都知道,在盗墓现场留下半点蛛丝马迹无异于自掘坟墓,更不用说矿泉水瓶这种无形中最容易暴露身份的东西了。为什么?

大家设想盗墓贼喝水时候总会在上面留下点指纹,虽然说盗墓时候可能会带着手套,但是从你买水的时候开始一直到把瓶子撂到那儿,你能确定自己又或者同伙一直是戴着手套?因此,只要有矿泉水瓶,以文物的价值来看,警方不介意花大力气通过指纹识别,顺藤摸瓜,总能找到盗墓贼。如果盗的是一些小墓还则罢了,比如要是盗的诸如秦始皇墓这样的龙墓,真要让警方在瓶子上发现了什么激动人心的东西,那不好意思,掘地三尺怕是也插翅难逃了。


所以,有专业素养的盗墓贼几乎不会在盗斗现场留下任何暴露身份的东西,真要留下了那也是他们用来戏弄人的东西,瓶子在离开前肯定会用水冲洗过了,结果工作人员费劲下来,瓶子上啥都没有。其实有不少这样的案例,矿泉水瓶上什么都没有,但本着万一心理还是拿去指纹鉴别,这也是考古人员对看到矿泉水瓶恼怒的原因之一,因为这里面还可能有着对他们的深深的恶意与戏弄。

当然,除了矿泉水瓶,别的近现代的工具考古人员也不希望看见,比如火柴盒子,食物尼龙袋,铁丝,尼龙绳,留有圆珠笔字的纸张等各种代表近现代科技的物什,这些都代表墓被土夫子光顾过了。


不书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如果说是个懂行的话,他们心存敬畏之心,往往拿了需要的,就不会产生破坏,或者低级地留下瓶子了。

但看到了瓶子,就说明。。。完蛋!遇到了只求财,且完全不懂行的人了。这部分人盗墓的时候,可能遵循的信条就是:赶紧拿了就跑。

在他们眼里可能竹简、帛、瓷器碎片之类的都是不值钱的,而这些在他们眼里不值钱的东西可能恰恰记载着很多信息,大到反应一个时代的手工艺水平、小到记载一个家族的兴衰故事。

所以,一个矿泉水瓶,可能意味着金银瓷器、财宝等被盗取。这些还可能经过一番波折,回到祖国怀抱。

但是,最可怕的是那些他们眼里不值钱的东西,很可能就被毁了。

如果觉得有用,您就给点个赞、粉个好友呗。

大约花费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毕竟,我辣么萌~


不哈韩的小韩


这个原因很简单,在古墓里看到任何现代的东西,都代表着这个古墓已经有土夫子光顾过了。里面的宝贝肯定会被盗空了。

那有没有反常的呢?

有的,比如著名的梁王墓,这个墓是谁的呢?朱高炽的第九个儿子朱瞻垍的墓,这个墓虽然是个王爷墓,但是里面的宝贝特别多,比如有全国发现最大的蓝宝石。

这个墓发掘的过程就很有意思。

当初考古人员考古的时候,采用的不是大揭顶方式,而是采用开宫门的方式,这跟定陵的发掘是一样的。主要是墓室的门已经发现了。

打开墓门的时候,是外室,在这里面就发现了一个好东西,什么东西呢?丝织品,而且保存的特别好,在墓室里发现金银玉容易,但发现丝织品就很难得啊,专家一下很兴奋,把这个丝织品挑起来。这个时候,旁边一个实习生说了一句:这个东西怎么这么像毛巾呢。

大家一看,果然像毛巾,而且是现代款的毛巾,农民常用的那种,用来洗脸的。

这一下,大家的心又落到了谷底,有毛巾,那肯定是有人进来过了。这一下,大家开始担心墓室的情况了。

到了这里,只有继续进去看吧,一去,另一半没凉的心彻底凉了,为什么呢?墓室的正大门打开了一半。

完了完了,这肯定是有盗墓贼了,就是不知道有没有上交国家了。

这个时候,专家相当沮丧,只好在地上摸了一把,一摸就发现一个硬的东西,把泥擦去,就露出了金色,有金子。

难道是盗墓贼还挺讲究的,是摸金校尉的后代,只取三件?

最后,大家进来一清查,发现宝藏了,里面的东西全部都在,而且非常丰富。在明代墓中,仅次于定陵。这是因为这个梁王很受器重 ,皇帝赏的多,而且又没有儿子,也不用传给后代,好东西基本都陪葬了,里面还发现了郑和下西洋时带回来的金子。

所以说一下,为什么发现毛巾呢?是考古人员不小心带进去的吗?不是的。而是确实有盗墓贼,这个毛巾是盗墓贼打盗洞时留下的。

当时是大年三十,盗墓贼在上面打了一个洞,原本想打到一半,然后往里再填炸药,这样可以在下面炸开一个空间,属于高级的盗墓手法, 没想到打得太深打穿了,这下炸药就放不进,只好放了一个毛巾进去,因为毛巾还是软,所以爆破不成功,只是毛巾掉了下来。

而这个声音也引起了群众的警觉,一报警,警察就来了,考古专家这才决定抢救性的发掘。

那门怎么打开了呢?原来这门打开已经有五百年前了,这个梁王死之后十年,他老婆也死了,决定葬到一起,就把墓门打开,把他老婆的棺材放进去。

那应该重新关上啊。为什么打开一半呢?这是因为后面没有多余的石料,就用木头做了一个门。木头不经用,五百年来就腐烂掉,从门框上脱落掉在地上,所以看上去,像是一半门打开了。

所以,这个事情也是虚惊一场啦。最后放些照片,让大家流流口水吧。


脑洞历史观


这个理由其实很好解释,矿泉水瓶只是现代才会出现的一种物品,古时候根本就没有。如果在古墓里面发现了矿泉水瓶子,含义总共有两点。



第1点含义,有盗墓贼光顾。矿泉水瓶子里面装的就是饮用的水,这是谁给谁喝的?很明显,当然是给人喝的,总不可能是给墓地里面那些早就没有了生机的尸体喝吧。所以说,发现这类物品就表明着,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在这些考古专家们下来之前,他们就已经来过墓穴了。而普通的人对墓穴都会有一种恐惧心理,是不会来到这里面的。只有那些盗墓贼,为了钱财,为了墓穴里面陪葬的珍宝,才会专门来到这里面。



第2点含义,来的盗墓贼们都拥有着先进的设备。矿泉水既然是现代才有的东西,那说明来这些盗墓的团伙,也是现代的人。而在这个时代,高科技非常发达,这就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样为盗墓贼们提供了方便。他们可以借着这些先进的设备,将墓穴里面的东西一扫而空。而且有了炸药、枪支、防毒面具等这些物品之后,墓穴中设置的机关根本就拦不住他们。而一旦打开了墓穴,破除了这些机关之后,那么墓穴中的所有物件就随他们拿了。由于设备先进,贪心的现代盗墓贼们,一般都会将所有东西全部都搬空,甚至连棺椁都不会放过。所以被这些现代盗墓贼们清扫过的墓,专家们是最觉得无奈的,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可能将在这个墓穴中一无所获。



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专家们最怕在墓穴里面看到矿泉水瓶,因为这个东西代表的就是墓已被盗,东西已被偷完,专家白来一趟。其实很多大墓经常会被盗墓贼光顾,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毕竟钱这种东西太能诱惑人。利益面前,很多人就会丧失恐惧之心,也会对先人们失掉畏惧之心。其实如果墓穴只是被古代的盗墓贼们光顾过,那专家们心里还会有点期盼。

因为古代的那些贼人们,通常只会盗走里面的金银珠宝,对玉器瓦罐一类的物品,他们很少会去动,因为当时这些东西不容易被销赃。再加上古人们对墓穴中的机关,没有现代这样高科技的处理法,所以在危险地带的东西也会被保留下来。但是这些对于现代盗墓贼来说,都不是问题,只要被他们发现了墓穴,那么里面的东西他们都全部能拿完,而且还全部可以顺利的销售出去。


紫禁公子


考古学家在考古现场看到矿泉水瓶的心情其实就跟你回家看到门被撬开是差不多的。实际上考古学家在考古现场最不愿意看到的东西何止只是矿泉水瓶,现代人类使用的许多生活用品都会让考古学家心凉。

可怕的是矿泉水瓶传达出的信息

矿泉水瓶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出现在考古现场。

矿泉水瓶是现代才有的东西,它出现在考古现场暗示了一个很可怕的情况,那就是此地已经被盗墓贼光顾过,里面的文物也很可能被盗取一空。

这就是考古学家最不愿意在考古现场看到矿泉水瓶的原因。

矿泉水瓶只是代名词

实际上矿泉水瓶也只是一个代名词,它指代现代人类使用的各种生活用品。

像烟盒,打火机,手套,手电筒等东西也是考古学家最不愿意在考古现场看到的,因为它们传达出的信息和矿泉水瓶是一样的,都暗示着此处很可能被盗过。

其实在考古现场考古学家最不愿意看到的也不仅仅是现代的生活用品,一些古代的铁锹等盗墓工具一样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因为出现这些东西意味着此处过去可能就已经被盗过了。


历史守望者


我是文开石,我来回答。

考古发掘发现有盗洞,说明这个墓穴已经被盗过了,这个很简单不用多解释。

有矿泉水瓶,这个简直是大噩耗。因为说明是近些年新被盗过,这样的墓几乎会被扫荡一空。

现代盗墓连窝端。

几乎没有任何忌讳,而且什么都拿什么都卖。甚至殓服、棺椁都不会放过,为了一块镶嵌的宝物,连尸体带棺椁都能破坏的一塌糊涂。

古代盗墓还有剩。

如果非说古代盗墓的人,盗亦有道,有讲究有忌讳,其实只是极少数。

都干这种断子绝孙损阴德的行当了,无所忌讳的多的是,只不过拿什么不拿什么,只和一件事情有关——“钱”。

所以古代盗墓,一般都是金银器为主,珠宝为辅,便于销赃,其他很多东西都不拿。

玉不拿,因为卖不出去。

在古代,玉器是皇权的象征,只有帝王墓里才有玉器,一般的官宦和臣子们是没有的。这些玉器被盗挖后,也不能出手没有敢要,放在自己的手里早晚要出事的,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这些玉器是从来不拿的。

瓷器很多不好拿。

挖开的墓穴,如果是比较有身份的,陪葬瓷器往往待名款,甚至很多专为陪葬烧制的。容易出事,也很少有人买。

比如有名的唐三彩,大多数是作为陪葬冥器,甚至唐朝官府有明文规定,一品、二品、三品、四品,就是说可以允许他随葬多少件。没人会买来摆在家里。

书籍竹简

盗墓不是考古研究,所以书籍竹简,拿了没用。

例外的是甲骨文,因为中医里拿来当龙骨,作为药材,所以清朝开始甲骨文开始被盗的多了。


文开石


先说下我为什么发这条微博吧

当天我和同事去复查一处汉代崖墓群,因复地集团在这附近有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很担心这处墓群因此而遭到破坏。这片崖墓群早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当时村里修路挖到了其中的一座墓葬,考古队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其余的墓葬因为没有遭到破坏,就一直安静的呆在这个小山包上。据当时文物部门的调查统计,墓葬的数量应该在百座以上。

走近这处墓群所在的小山包,发现山体的一侧已被修满了别墅,另外一侧的山体上则发现了相当多的盗洞。盗洞外的有些泥土甚至还是新鲜的,在其中的一个洞口发现了我照片中的那个矿泉水瓶,另外一些洞口还发现了装泥土用的编织袋。盗洞每隔几米就有一个,密集程度让人触目心惊。我们判断这处墓群肯定是遭到了严重的盗掘。走下山包,询问了附近居住的老乡,果然与我们的推测一致。老乡说半夜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有人打着手电筒在附近的山上晃悠,还听说他们拿墓里掏出的东西到成都卖了大价钱。因为现在农村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一般都是些老年人。他们想管也不敢管,害怕这些人报复。

我们把看到和听到的情况,据实告知了当地的文物保护部门,要求他们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并加强巡查。虽说如此,但是问题能不能得到解决,其实我心里是画了一个问号。因为如果不是省里部里督办,文物案其实也不会得到多大重视。地方文物部门的工作经费也很有限,一个文保员要负责巡查多处文物点,很难照顾周全。而盗墓分子在利益的驱使下,甘于铤而走险,所以属于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就这样坠入一个个肮脏的盗洞,从此再也消失不见。

作为一个考古工作者每次面对被盗墓贼洗劫过的墓葬,都有说不出的心痛。墓室里散落着他们留下的烟头、矿泉水瓶、编织袋和那些无法带走而被砸得稀巴烂的文物,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见识了这帮贼的狰狞。历史就这样消失在他们的铁铲之下,消失在他们贪得无厌的欲望之下。考古学家们本可以穿透历史迷雾的那点星星之火,就这样被他们无情的吹灭了。

最后,贼就是贼,不用替他们洗白。还有那些说考古就是盗墓的,你们是白痴还是脑残?


考古君


在还没有考古学以及考古学家的过去年代,也有盗墓贼的。

比如说一伙明朝的盗墓贼如果进入了“海昏侯墓”,他们会拿走什么?

首选的肯定是那些马蹄金呀!那些金叶子,那些玉器,对不对?

那些非常非常有文物价值的木椟、竹简入不了他们的眼睛。

明朝的盗墓贼技术条件所限——也就是洛阳铲而已,运输工具所限——至多牛车而已。

大件的东西出不来盗洞,太多的宝贝也运不走。

也就是些金银玉器小件宝贝容易带走,容易变现,盗墓贼盗墓是为了钱,不是为了把玩文物。

最重要的一点,古代的人无论他再怎么凶恶,再怎么胆子大,他们终究是神鬼论者,他们终究还是怕一些未知的东西的。

这些神鬼论者盗起墓来,还是有所不为的,起码不敢把墓室破坏殆尽。

他们如果好运进入了海昏侯墓,也就是拿走点金银玉器而已。

相比起成套的编钟、编磬、琴、瑟、排箫、伎乐俑,竹简、木牍以及有文字的漆笥;相比于竹简中一篇文章——《筑墓记》;相比于竹简中的一本大书——《论语》!

考古学家们会在乎区区金银玉器吗?不会,肯定不会!


而,矿泉水瓶子是什么年代的东西呢?上世纪90年代大量出现的工业品,造得出矿泉水瓶子的时代,盗墓贼们以及盗墓技术水平也不可和过去同日而语了。

首先是盗墓贼们的文化水平不是文盲了,他们懂的文物价值何在,他们也有技术能力把文物扫荡殆尽。

最重要的,他们是无神鬼论者,他们一无所惧,如果有买主出钱,恐怕连尸体也敢搬走。

他们也有能力搬走一切他们想搬走的东西,毕竟炸药雷管铲车啥的他们买的起。

现代的盗墓贼,他们懂得成套的编钟、编磬、琴、瑟、排箫、伎乐俑,竹简、木牍以及有文字的漆笥的价值,他们明白《筑墓记》的价钱,他们了解《论语》的意义。

他们会放弃金银,拿走其他一切。

总而言之,喝的起矿泉水的盗墓贼光顾过的古墓,考古学家去了也就是捡捡矿泉水瓶子的命。

要捡矿泉水瓶子,城市的大街上垃圾桶中永远也捡的到,捡不完的,为啥要跑去荒郊野外呢!是不是?

能不怕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