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老南京”:鼓樓小火車站那些事

筆者過去居住在南京的鼓樓車站東巷,這個車站是一條城內小火車的站名。這條城內鐵路,實際上是滬寧鐵路的支線,其鋼軌、軌距以及機車、車身,都與滬寧鐵路上的一樣。因為限定在市區行駛,線路短,站距近,速度慢,所以市民稱之為“小火車”。

“老南京”:鼓樓小火車站那些事

  小火車鼓樓站

  小火車鐵路建於清朝1907年,1909年正式營運。當時叫“寧省鐵路”,起點是下關江邊,跨惠民河,由金川門入城,經三牌樓、丁家橋,到鼓樓。最早的鼓樓站名叫“無量庵”。鐵路在鼓樓東拐,沿北極閣南麓,過珍珠河,到太平北路、總統府、長白街、中正街止。民國時期鐵路改造,跨秦淮河南下,經白鷺洲、武定門、老門東,由雨花門出城,在養虎巷與江南鐵路接軌,全長15公里。後面一段線路類似我們今天的地鐵一號線。

  小火車南北對開,一天數趟,從根本上改變了南京城的交通狀況,給市民和商貿帶來了極大便利。當時票價僅十文錢一站路,還可以帶貨,與此前的馬車、小船等主要交通工具相比,既經濟又快捷,所以運營狀況頗好。

“老南京”:鼓樓小火車站那些事

穿行在鼓樓附近的小火車

  鼓樓站之名應該來源於明洪武年間在此地修建的一座“鐘樓”。該鐘樓建於1388年,位於後來小火車站的西南角,就是現在的鼓樓公園。鐘樓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為當時擊鼓報時場所,也作為迎王接詔等大慶重地,堪稱明代首都之象徵。康熙南巡時,登臨四望。後地方官在此鼓樓基座上建樓,更名為“碑樓”,有“明鼓清碑”之稱。火車站以此命名。鼓樓站位於小火車線路的中心,承北向南,建有數條附軌,也是火車停放、貨物週轉的一個重要站臺。

“老南京”:鼓樓小火車站那些事

南京西站附近的老鐵軌

  兒時站臺遊樂

  我們家就住在小火車站東面的一條斜行的巷子裡,所以叫“車站東巷”。東巷全長100多米,是一個坡道,坡頂接高雲嶺,下坡後左拐彎,就是火車站了。巷子西面是一排紅磚灰瓦的二層別墅似的樓房,從3號到25號一共12幢。這是民國時期馥記建築公司的宿舍樓,每家都有樓上樓下亭子間和小鍋爐,後面的院子就面對著火車站臺。我父親1949年前在馥記公司當會計,家就在紅房子裡。每天早晨我們都會被火車頭的汽笛聲和“況且況且”的火車行進聲吵醒。火車頭是那種兩旁有四五個帶連桿大輪子的蒸汽車頭,據說都是英國製造的,走近看,無比高大的龐然大物。

“老南京”:鼓樓小火車站那些事

滿載乘客的南京小火車

  火車站的正門在鐵軌和站臺的西邊,面對中山北路,記得是那種有飛簷的清代建築,挺有氣派。車站大門前面是一個小小的斜坡廣場,左側是老的馥記大廈,馥記建築公司的辦公大樓,後來一樓成了南京有名的“鼓樓婦女百貨商店”。廣場右側是一個頗為寬大的廁所,南來北往的旅客和路人都是用這個廁所。

  車站裡面有兩道站臺,有兩三百米長。靠大門的是客車站臺,檢票進去後,就在站臺上候車。這裡管理比較嚴,我們小孩很少能進去。另外一個站臺在東邊,靠我們家的巷子,是停貨車的,主要是貨車的上下貨。這邊有一道輔助的鐵軌,有時候也停著維修的客車車廂。車站的西邊沒有正規的圍牆,有時候一些貨物就堆在鐵道邊上,拉上幾塊大油布,成了露天倉庫。這就是附近孩子們打游擊、玩耍的場所了。我們會在油布下面鑽來鑽去,會從廢舊貨物中找到舊槍把當槍使,也會爬到火車車廂上去,扮演鐵道游擊隊的模樣,當然那時我們還沒看過鐵道游擊隊這部電影。車站管理的工作人員會來攆我們,嚇唬要抓我們。大家忽地一下全散開了,嘻嘻哈哈也不害怕。有一次我實在沒地方跑了,一頭鑽進了停在鐵軌上的車廂下面,大人看著著急,也鑽不進來。我就躲在車底下嘿嘿笑,誰知不小心一抬頭,撞在車子底部鋼架上,好疼!但是還傻乎乎地笑。等大人走開了,把捂住頭的手拿下來一看,一手血!頓時嚇得大哭起來。

“老南京”:鼓樓小火車站那些事

“小火車”的機車頭

  第一次坐火車

  那時小火車還是城裡的主要交通工具,鼓樓又是個中心站,人來人往的很熱鬧。看人家坐火車,我們這些孩子也很眼饞,經常哀求父母:“帶我們坐一次火車吧?”

  終於有一次,老爸和老媽一起帶著三個孩子,從鼓樓小火車站的正門進去,朝中華門方向坐了一次火車。我們坐的是硬座的普通車廂,裡面的裝潢還是挺不錯的,也很乾淨。小火車速度不快,先是路過我們經常去玩的那個“大鐘亭”(如今的大鐘亭路就是小火車的道軌線),看著窗外北極閣山下的樹木伴著火車“況且況且”的聲音一行行往後退去,感覺好神奇!媽媽還給我們唸了一首當時流行的金陵竹枝詞:“揚子江頭看落霞,秦淮河上響鳴蛙;乘車直入華燈市,風鼓鐵輪送到家。”第一次坐火車的情景至今還歷歷在目!

“老南京”:鼓樓小火車站那些事

小火車發生事故

  我們住的巷子裡,有好幾戶人家是火車站的職工,看著他們穿著藏青的鐵路服裝上下班,孩子們都很羨慕。爸爸說,你們要好好唸書,將來到鐵路上去幹個事,就不要愁了,那是鐵飯碗噢!

  小火車停運是我上小學那年。據說是市政府考慮“小火車”縱貫南京全城,穿行鬧市,全線平交道口達30多處,對市區交通安全不利,加上噪聲影響環境和城市發展等因素,於1958年7月下令停運。鼓樓火車站和鐵軌的拆除還延續了一段時間,給孩子們提供了“瘋玩”的機會。從此,在南京市區運行了近50年的“小火車”消失了。而作為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先驅,它仍可算是中國城市交通發展史上精彩的一頁。

“老南京”:鼓樓小火車站那些事

小火車(黑線)走勢圖

  今天,鼓樓小火車站的舊址旁邊,聳起了南京的第一高樓紫峰大廈,一個現代化的城市中心展現著今日的繁華。每次去紫峰大廈,我都會到舊居那一帶走走,想尋找一點兒時的記憶。唯一留下的殘跡,恐怕就是被劈了一半的鼓樓車站東巷了。巷子的西邊全部清除得不見蹤影,只保留了巷子東北邊的幾幢建築。一塊藍底白字的巷名牌子釘在路口一面牆上,提示著人們,60年前,這裡曾經有過一個熱鬧的鼓樓火車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