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今大学排行榜这么多,中国最好的十所大学究竟是哪些?

李子迟到了


如今大学排行榜那么多,中国最好的十所大学究竟是哪些?

你在眼花缭乱的各种排名中,居然找出了北大、清华、复旦、上交、人大、南大、中科大、浙大、武大、中山,你真是慧眼识珠啊!你在学科评估前提出的问题,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竟与学科评估后,众多排名综合分析的结果差别不大,故本人从内心佩服你的评判能力!

凡是不用事实说话的都是乱嚷嚷,瞎胡闹!有的是吹鼓手,有的是黑嘴巴,叫得再响又有何用!

大学学科评估,是教育部组织的专家意见的综合表达。


大学国际一流学科排名

有世界第一学科的大学名单



大学文科排名十強



大学理学排名十強

大学工学排名三十強



大学医学排名30強

大学培养高端人才排行



有学位自主权的大学G20



哪些大学在以上各表中出现频率高,又排名靠前,就是品牌中的名牌大学!

国内国际排名那么多,相信谁呢?俗话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只选众多排名中的一、两个排名说话,有吹牛或喷黑的嫌疑,所以取各排名平均值甚为恰当!

中国大学国内平均排名



中国大学国外机构平均排名



综上所述,中国大学在事实面前排前十的学校应该是:

北清华五武(大)中(山)华(科)

清北华五武(大)中(山)哈(工大)

至于华五内部谁老大,在两表中,你相信誰都无妨,无关大局,让它们去争吧!


亭亭玉立104648451


看了这么多人的回答,都是凭感觉排名的,我认为应该拿出硬指标来排名才能看出高校真正的实力。

国家三大奖项数量排名


国家三大技术奖项按得分排名(图片转发的)

不要认为科技进步奖没用,科技进步奖含四个,技术开发类,社会公益类,国家安全类(国防),重大工程类。所以有国防项目的学校得这个奖是很有含金量的。




全球ESI进入万分之一学科,国内共三所学校,清华2个,上交1个,哈工大1个。


usnews全球top10学科院校

清华4个,北大2个,浙大2个,哈工大1个,上交1个,复旦1个,中农1个。

QS全球top10学科院校

清北合计5个。

科研经费排行榜



中国内地高校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数大排名

  1 清华大学 22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生物医学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数学、物理学、药学

  2 北京大学 18

  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力学、理论经济学、大气科学、地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口腔医学、药学、哲学

  3 浙江大学 14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数学、农业资源利用、园艺学、植物保护

  4 复旦大学 11

  电子科学与技术、理论经济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哲学

  5 上海交通大学 9

  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9

  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土木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8

  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7 南京大学 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质学、化学、生物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

  7 西安交通大学 8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

  核科学与技术、力学、地球物理学、化学、科学技术史、生物学、数学、物理学

  7 中国人民大学 8

  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新闻传播学、哲学

  12 华中科技大学 7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12 天津大学 7

  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筑学、水利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14 南开大学 6

  光学工程、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化学、数学、历史学

  14 中国农业大学 6

  农业工程、农业资源利用、兽医学、畜牧学、植物保护、作物学

  14 中南大学 6

  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现在比较受认可的排名国内有上交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美国usnews,英国qs,为目前世界最具影响力排名,我只列出国内前十五名

上交的学术排名

1清华 2北大 3复旦 4上交 5中科大 6浙大 7中国医科大 8哈工大 9中山 10西交 11北师范 12华科 13吉大 14南大 15川大

usnews

1北大 2清华 3 复旦 4中科大 5上交 6浙大 7南大 8 中山 9 北师范 10 华科 11哈工大 12 厦大 13南开 14 武大 15同济

QS

1清华 2北大 3复旦 4上交 5中科大 6浙大 7南大 8北师范 9武大 10 哈工大 11中山 12南开 13 同济 14西交 15北理工

平均来看全部进入上述榜单的有 1清华 2北大 3复旦 4上交 5中科大 6浙大 7南大 8北师大 9哈工大 10 中山


本人工科生,不是觉得文科无用,只是觉得现在国内工科更需要,所以附上上交,usnews,qs国内工科排名前十。

工科领域 国内排名

上交全球大学学术排名

1 清华 2 哈工大 3上交 4 中科大 5华南理工 6 西交 7 复旦 8 东南 9 浙大 10中南 11 华科 12 北大 13 北航 14 大连理工 15 东华

usnews全球院校工科排名

1 清华 2 浙大 3 哈工大 4 上交 5 北大 6 华科 7 东南 8 中科大 9 同济 10 西交 11 天大 12 大连理工 13华南理工 14 北航 15 北理工

qs世界大学工科排名

1 清华 2 北大 3 上交 4 浙大 5 复旦 6 中科大 7 南大 8 西交 9 哈工大 10 华科 11武大 12 北理工 13 同济 14 天大 15 上交

另外申请很多英国大学是需要看国内一个名叫网大的网站上的学校排名的,既然英国大学认可,那么也算有代表性吧,具体大家可自行百度,我只附上综合前十五,和工科前十五排名。

网大没有工科排名·只有理工排名··故列为理工类院校(榜单没有出现清华复旦北大上交等院校,应该是默认为综合院校了,搞不懂为什么不一起排出来)

综合 1清华 2北大 3浙大 4中科大 5南大 6复旦 7上交 8哈工大 9人大 10 北航 11南开 12四川 13西交 14川大 15 厦大

理工 1中科大 2哈工大 3北航 4天大 5西北工大 6大连理工 7北理工 8同济 9北科大 10 华南理工 11北交大 12南京航空航天 13电子科大 14华东理工 15东北大学


Ice_Icy


排行榜是很多,但是有说服力的却只有四大排名和教育部学科评估,

四大排名

学科评估排名(以A+学科数量为例):

综合考虑排名前十的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位居前二最没有疑问,华东五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加中国人民大学争取第三,另外两所进入前十的争议比较大,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最有可能,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也有希望。


教育考试中心


中国最好的十所大学究竟是哪些?目前国内外各种各样的大学排行榜,他们基于各种考虑、各种角度、各种标准、各种统计,所以排出来的名单也大为不同。

首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两所学校是不用说的了,肯定第一、第二,泰山北斗,其地位不可摇撼,但究竟他俩谁第一、谁第二,说法不一,其实已并不重要。



其次是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这两所学校如同北大清华,也是沪上的一对“双子星座”,究竟谁前谁后,谁第三、谁第四,也不重要了。




往下是4所大学争夺第五到第八名,即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浙江的浙江大学、江苏的南京大学、安徽(及北京)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他们的名次怎么排?同样不重要,各有说法,标准与角度不一,但肯定是第五到第八名。

上述八所学校,又称为京三校加华东五校。









至于后两位,即第九与第十名,就难定了。一个说是“九校联盟”里的另两所,即哈尔滨工业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但也有人说它们的综合实力并不够,由于种种原因,其学科、师资、生源、科研……均乏善可陈,认为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的综合实力更强;还有人说,天津的南开大学、上海的同济大学、湖南的国防科技大学、北京的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四川大学、吉林大学……这些学校也有冲击前十的实力。

至于我个人看法,还是觉得武大、中山更合适,而且武大比中山更胜一筹,排第九;中山第十。



李子迟到了


世界大学排行榜不少,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四大排行榜,包括美国USnews排行榜,英国QS大学排行榜,THE泰晤士高等教育排行榜,世界学术排行榜等。先来看看美国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上榜大学前十位大学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表格由青塔整理)

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入榜中国前十位大学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

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入选学科数排行榜上,中国内地上榜高校前十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

在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上,中国内地上榜十所高校分别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山东大学。

在2018年自然指数中国内地上榜高校排行榜中,前十位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以上排行仅供参考,不少表格由青塔整理。好大学,要努力,努力才是硬道理。


途虫的百味人生


应该将前十的高校分为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工科强劲,理科一流,经管强劲,文科一流,医学也是顶级的(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理科毋容置疑,经管有光华、汇丰等业界良心,医学和人文自不用说,有人可能以为北大工科可能实力弱,但实际上北大工科是小而精,实力强但规模小。

第二层次: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这两所学校和第一层次的清北高度相似,只不过某些领域或者大多数领域弱于上述两校。两校的特点也是的分别和清华、北大高度相似。

第三层次: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这几所学校明显不如前四所全面。浙大工科强;中科大和国科大理科强;南大理科强,人文社科也挺强,医学院走的小而精道路,与历史上前几高校几乎均合并医学强校而南大医学院在52年左右被分出去有关;人大人文社科国内第一基本没压力,金融也是次于清北,与复旦经管、交大安泰高金一个水准。

第四档次:第10名的有力竞争者太多,西安交通大学可能呼声最大,但诸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发展迅猛)等都是有实力一较高下的。所以这个第10名争议较大,但第10名候选与前9有明显差距。


述说高校


不敢妄加评论。就拿各个世界排名的数据说话吧!

1、2017USNEWS世界大学排名


USNEWS是U.S. NEWS & World Report的简写,中文名为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曾是一本与《时代》和《新闻周刊》齐名的新闻杂志,现在专注于为学生提供高等教育信息。USNEWS从1983年开始发布美国大学和高中的排名,1985年开始每年更新一次。

看看各个中国大学的表现

一共有87所中国大陆高校进入围全球最佳1000所大学总排行榜,占比8.7%。排名大多分布在800-900名的范围内。

中国大陆共有7所大学进入榜单前200,分别是


北京大学(第53位)
清华大学(第57位)
复旦大学(第121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136位)
上海交通大学(第138位)
浙江大学(第138位)
南京大学(第187位)

2、世界大学排行(CWUR版)

CWUR是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的简写,总部在沙特阿拉伯的Jeddah。CWUR称该排名是世界上唯一不依赖调查和各大学提供数据,而是通过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率以及教师素质在内的8个指标评定出2016年世界上最好的1000所大学的排行榜单。

中国在2016年度CWUR世界大学排行榜中表现不俗,共有117所学府进入世界前1000,其中中国大陆90所,中国香港6所,中国台湾21所,入选数量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

最厉害的前15所如下:

2、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

这个排行榜是世界范围内首个综合性的全球大学排名,自2003年首次发布以来,至今已连续发布了十四版啦!

再看看咱们国内大学的排行位置:

清华大学58

北京大学71

复旦大学101-150

上海交通大学101-15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1-150

浙江大学101-150

3、2017QS世界大学排名


清华大学24,

北京大学39,

复旦43

上海交通61,

浙江大学110,

南京大学115!

泰晤士报2016-17年世界大学排行榜

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是世界三大高校排行榜之一(其余两个分别是QS全球大学排行榜和世界学术大学排行榜)。


北大由去年的42冲进了世界大学排名前30,位列29

清华也由去年的47前进到35

复旦大学 155

中国科技大学153


综合这些世界大学的排名来看,

第一阵营:清华北大的确难分伯仲,算是国内最好大学!

第二阵营:复旦、上海交通、中国科技

第三阵营:浙大、南京大学

武大、中山、厦大算是第四阵营了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哦~


指南针Jason


不要去看各种排行榜,那些只可看看,会心一笑而已。我结合个人在党政军民学多个领域的不太长时间的经验,给一个比较笼统的大体排序。申明一点,我排的是学校整体,包括社会影响力,包括学生情况,包括师资,包括所在地域等等,也就是说,我给出的是用人单位和社会大众综合认识的结果。如果有人跳出来说,你提到的排名靠后的某校的某些专业,要比你提到的排名最前的那个学校的同样专业好得多,那么,我不予反驳。另外,历史上的影响很重要,但那是历史。我们只看近10年中的情况。

第一梯队:清北。不分伯仲。

第二梯队:复旦、人大。

第三梯队:上交、浙大、科大、南大(南京大学,非南开,勿喷)、武大、中山

为啥这样排?首先,清北毋庸置疑。国家全力发展的世界一流大学。

人大排第二梯队大概会招来很多人的反驳。尤其是来自理工类一流高校的反驳。不评价。等这些人进入职场后就大概明了了。因为这是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前景工作关系决定的。

复旦综合实力绝不比人大差,而且,因为他的理工医学建设,明显要高出人大一头。但是中国的高校影响力,存在一个地域差别。复旦的影响力核心在长三角。因为那个地方实在是太好了,复旦的主要生源来自这个地方,毕业去向也大致在这个范围。这就限制了他在全国的影响力。如果复旦也在北京的话,恐怕会有两种可能,一是与清北平齐,可能还要比清华好些,因为复旦的人文社科实力不知道要比近10年中的清华(尽管近10年清华已经很努力地发展文科和社科了)好到那里去了。大概只有北大能够与复旦并论。二是复旦沦落到北师大或者南开的地步,不死不活,尴尬之极。换言之,可能人大现在显得能够与复旦平齐,恐怕有较大的成分也是与坐落在北京中关村有关。假如人大迁到上海,恐怕最多也就像北师大那样了。

三梯队的各个高校在本身的实力上大体相当,各有侧重,南武中三校之所以被认为不如上浙科,乃是因为后者突出理工类建设,而在理工为王的现在,他们的影响看起来压倒前三者就显得理所当然。但实际上,这些高校都一个水平。假如论综合,可能南武中还要压倒上浙科。

大概会有很多人反对将三梯队中的高校排在人大之后。这丝毫不奇怪。但是,请注意,我提供的是综合影响。10年前有一位教育部官员出身的高校校长说过一句话,印象深刻,与大家共勉:

中国的高校,前两名是不争的,都在争第3.但是如果说有真正的全国性的影响的话,除了清北人,恐怕其他都只能算是地域性高校。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长三角的家长们,恐怕绝大多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选择复旦而宁可放弃清北。有意专攻法学社会学的学子们,大概很清楚选择人大要比清华好很多。都是一个道理。不过今后10年这些高校会怎么变,那就要等后人来论定了。


稷离


1—2、高校双子星:清华,北大,这两所一般没人怀疑。

3、浙江大学(一直在改革,而且都是良性的改革,不久的将来真实实力会超过前两所)。

4、复旦大学(不多求,前10还是可以的)

5-6、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其他大学确实还有差距)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如果说中国还有一所大约在做真正的研究,以培养科学家为宗旨,那么只能是中科大)

8、中山大学(近年来一直在进步,通识教育和本科生教育做的很不错,学生的平均素质和个人综合能力爆表,培养人才是大学最基本的,中山努力地去做了)

9、香港大学(说真的,香港大学具体排在第几个我的确不知道,但是总要给台港澳两个名额,事实上香港大学和清华北大没法比,和其他6所大学比一下也是可以的)。

10、台湾大学(别忘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大学是目前台湾省内最好的大学)


教育小家


2015校友会排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4-2015QS世界大学排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

2015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

2015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说实话大学排名一直也没有绝对的公正与权威,评判标准各异难以服众,超过30个不同类型的大学排名全是民间机构弄的,教育部官方从未发布过此类排名。由于缺乏信息的透明度,大学排行榜的公信力不高,甚至成为某些组织的牟利手段,天津大学校长龚克就说过曾有大学排行榜制作机构找上门来索要“赞助”,遭到学校拒绝。

大学排名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只能造成大学、大学生的浮躁攀比心态,因为排名高低不同学校学生互相攻讦的消息时常成为新闻。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王德滋就说过各式各样的“大学排行榜”只能造成学术环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青年人学风浮躁只注重论文数量,不重视质量,不重视贡献。

说白了没有最好的大学,只有最适合的大学。与其关心大学排名,不如想想自己将来想干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