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发展的定力——核桃林下的农田


沁县北,漳源镇,固亦村。兀立的土塬之上,一片葱笼。

待走至山顶,原来是沁县的核桃树示范区。该片核桃树林区,始植于上世纪,至2018年,已整整六十年一个轮回。

虽然核桃树长势葳蕤,但今年因倒春寒导致核桃花全部冻落,百余亩核桃林地的树木上基本未挂果。核桃树的枝叉吸收了全部的水肥,疯狂地生长。有不少老百姓心疼土地,想砍去核桃树种玉米。村子里规定,不允许随便开荒,也不允许毁林。核桃林为经济林地,近年来周边县乡的品种更优,产量更丰,核桃林一开始是农民增收的宝贝,现在却成为“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鸡肋”。


是在前几年,村子里的人们已经开始了一种探索。他们将承包的核桃林地有意识地开垦,将核桃树垦至了地堰边,树内平整出多年未耕的土地,开始了农林混作。地堰边上再种植上矮化核桃。在地堰边的核桃树不占地,却能吸收上耕作时留下的肥料和水份。在核桃不收时,还能收一季农作物。

耕作过的核桃树长势明显旺盛,而且林下的荒地也变成了农作物,一田两收,农林都没有耽误。

相反,对比有耕作处的核桃。任其生长,未开荒种地的核桃树长势很差,有的几近于枯死。

为了保证林地的属性不变,承包地的百姓在地堰边种植了两季槐。现槐树已成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新长的槐树何时能为百姓带来增收还需要时间来等待。这种等待以及保存核桃树大概能称之为“发展的定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