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目前东北玉米长势不错,秋天价格走势将会如何?

农事指南


今天是8月14日星期二,“立秋”时节已过,目前华北春玉米陆续收割上市,具体分析如下:

一、春旱叠加伏旱 单产预期下降

尽管目前高温逐渐减退,但是局部又迎来暴雨,其中辽宁省沈阳地区已形成涝灾,虽然东北降雨有利于缓解高温、改善墒情,但鉴于辽宁和吉林局地在春播期间一度出现春旱,导致玉米出苗不齐,生长周期延长,叠加夏季授粉关键期前后的伏旱,单产下降而总产减少或成定局。“立秋”预示着秋天的来临,玉米又是秋粮收获的主角,经过近两年的供给侧改革调整之后,今秋东北玉米上市或呈现诸多亮点。

二、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突破6000万吨

截至8月9日我国临储玉米成交率维持在30%左右,累计成交量突破6100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累计成交量多2000万吨,较去年最终5700万吨成交量多出近400万吨。那么未来我国临储玉米拍卖成交能否持续?

从参与拍卖的主体来看,贸易企业参与拍卖积极性最高,占到总成交量89%,另外深加工企业占到总成交量的8%、饲料企业占到总成交量的2%。伴随陈粮出库数量增加,市场供给相对充足,而需求层面表现持续弱势,参拍主体采购心态持续谨慎,后期拍卖成交率持续低位。

三、南北港口市场购销略显“僵持”

8月份以来,虽然北方港口2017年优质玉米集港小涨20元/吨至1760元/吨,但本周南方散船到货量高达40万吨以及饲料需求有限导致现货市场购销僵持。6月下旬以来,北方玉米库存持续下降,由380万吨下降至目前300万吨左右水平,降幅高达80万吨,截至8月3日当周,由于下海量减少回升至350万吨;与之对应的是北方散船玉米走货量维持高位,一度连续两周达到50万吨的水平,受此影响,南方港口压力不轻,进而导致连续两周普通散船陈玉米价格高报低走。

四、中美贸易局势再次出现摇摆

近一周以来,中美贸易局势再次出现摇摆,中美贸易商之战再次升级。因贸易战前景的不确定性,我国大豆供应缺口拐点时间窗口可能在11月,我国终端采购谨慎看多。对于玉米市场而言,随着中美贸易之战进入第二轮实战阶段,其对玉米市场的间接影响也随之显现,最明显的就是下半年进口玉米及谷物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展望后市,今年国内玉米“去库存”驶入快车道,临储玉米库存有望降到1亿吨左右,目前相关资料显示,临储玉米出库率已达到5成左右,秋粮上市之前乃至之后国内玉米数量上的缺口并不明显,唯独需要留意的还是目前“按兵不动”的优质玉米与新季玉米的衔接问题,而目前南方春玉米已经上市数日,山东地区春玉米将开始上市,周边企业翘首企盼。


农产品期货网


东北的玉米长势不错,并不意味着9、10月能大丰收。当前是8月初,玉米一斤在0.9-0.99元,折合1800-1980元之间波动,优质玉米家,高1元左右,普通玉米0.8-0.9元。东北玉米产地生长条件优越,预计玉米产量会随之提高。秋天玉米价格价格与现价持平,一斤1元左右。


来看看这几个影响玉米价格波动的因素:

1、生猪行情逐步回升,从来带动饲料等玉米产品的价格上涨,年初时玉米价格才0.85元左右,之后价格逐步上涨,涨到目前一斤0.95元左右。

2、玉米的种植面积减少,2016、2017年玉米的价格低迷,农户种植玉米的积极性降低。特别是东北一些地方农户开始改种大豆,因为大豆的补贴更多达到450元。所以农户减少了玉米的种植面积有100多万亩。



3、需求量回升,秋季是玉米的需求旺季,很多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会加大采购玉米的热情。

4、临储玉米库、农户家中存量少,很多选择在4、5月份出售掉库存的玉米。


小希时间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从科学兴农所了解的信息看,目前东北大多数地区的玉米出现了干旱,长势并不算好,准确的说这波旱情不止蔓延在东北包括大部的黄淮海区域。或许部分地区的玉米长势不错吧,但是整体来说绝对算不上长势良好。

也就是说从目前状况看,今秋玉米总产较大可能性是要出现减产的。干旱导致的玉米长势偏弱、参差不齐,加之由于近期全国大部高温天气导致玉米授粉不完全,可能会导致玉米后期凸尖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对于玉米玉米单产还是会有较大影响的,更何况今年玉米种植面积还有所下滑,导致玉米总产下滑几乎板上钉钉。

随着我国玉米深加工产能的不断增加,对于玉米的总需求也在不断上升,而今年玉米减产预期较为强烈,在今秋玉米上市之后届时恐怕农民惜售心理较为严重,对于价位支撑利好较为强烈。

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一个事实,今年临储玉米拍卖强度较大,至今玉米总拍卖量近6000万吨,远超去年总拍卖量5400万吨。应该说今年的玉米价位几乎完全被临储所主导,由此也出现了玉米利好不断,价位不涨的奇葩景象,可以说该局势在今年已经不止一次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临储玉米较为充足,对于市场有足够的调节能力。

也就是说在今年玉米减产预期较为强烈,甚至减产几成定局的情况下,我们对于今秋的玉米价位也不要抱有过多的期待,否则可能期望越大,失望也会越大。

倘若后期临储拍卖结束,对于今秋玉米价位的上涨无疑是巨大的刺激。而目前我国玉米库存经过连续三年的改革,市场需求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今年市场供需缺口也将破历史记录,如果临储拍卖有所减弱,今秋玉米价位或有突破!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文章原创版权归属科学兴农账号所有,侵权必究。

科学兴农


最讨厌人睁眼说瞎话,东北玉米长势不错吗?你亲眼见了吗?

我前些天去了东北,不少玉米已经旱死,即使没有旱死,可是已经很难结棒,我不知道题主所说的东北是不是中国的东北。

(请问专家,这样的玉米雨后能变好吗?叫长势不错吗!)

现在东北落雨,不匀称,再者降雨已晚,减产已成为定局。

不过话说过来,无论东北增产,减产,玉米价格都不会有大的变化,库存量偏大,外国玉米的进口,资本大鳄的操作,甚至我国丧失了对玉米的定价权。

无论是加工企业,利益所在,都会进口国外优质低价的玉米。

(这才是价格的关键)

想靠地,目前的出路,只有靠优质玉米,特种玉米啦!如糯玉米,有机玉米等,这样才有竞争力,人有我有,不如人有我有特色。

再者,想靠土地,应该向规模化,智能化,传统的种庄稼,毕竟不是历史的趋势。必然会被历史淘汰。

转变观念,才能发家!


爱花草的农人


题主可不敢说目前东北玉米长势不错,准确的说是部分地区长势还不错,部分地区或者说很多地区一直都不好,而且不好的地区主要是集中在了从哈尔滨到沈阳这一线,正常年份下属于国内玉米单产最高、质量最好、外加产量占据东北地区比例最大的区域,主要灾情表现为干旱,包括到现在为止,旱情依然显现,使得玉米苗情长势层次不齐、整体亩株数也有所下降。姑且不说后期天气会怎样发展,但就看目前的态势,单产下降已经成为定局。

今年东北地区先后遭到了春旱、大风冰雹、内涝、高温干旱、玉米粘虫等不利天气及病虫害,特别是上边说到的,传统的黄金玉米带,今年受到的影响更重,也是多年不遇的情况。虽然因为2017年产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使得种植收益相对较高,今年东北地区农户种植玉米的积极性较高,有机构称面积增加的幅度在1500-2500万亩,但本应带来的玉米产量增量,可能会相当一定程度上被灾情带来的单产下降所抵消。而且,由于前期播种推迟等原因,再加上近期局部地区的高温天气,使得授粉延迟、不充分,估计收获期也将会延后,届时更会受到早霜等不利天气的考验。

在这种生产形势下,由于国内玉米需求继续增长,特别是深加工扩建产能“嗷嗷待哺”,而生产端的预期不乐观,以及进口替代方面因加征关税预计数量会下降,使得供应层面与需求端的缺口将进一步拉大,进而将会对玉米价格起到拉动作用。市场各方对新季玉米行情普遍持看涨预期。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来看,华北黄淮地区玉米长势总体上比较正常,如果收获期间不出现连阴雨天气,产量能够维持正常年景,则不会再出现去年那样到东北“抢粮”或积极购买东北玉米的情况,更多的可能是回归到南方销区饲料及贸易企业的心态会比较积极。但由于东北地区产量存在减产预期,农民惜售情绪估计会加重,因此,玉米价格上涨走强的态势会长期保持。一切,都要看最终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情况了。


粮小咖


今年的玉米价格应该会稍微的涨价,但是空间非常小,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年东三省准备减少2000万亩左右,降低玉米的补贴100元左右,从而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大豆的补贴也水涨船高,差不多200元/亩左右,因为大豆的进口数量连年的增长,去年进口了9552万吨,有心想改变这个现状。

①玉米种植减少:由于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一直被打击,无论是玉米还是其他的种植面积都在降低,另外部门也有意控制玉米的种植面积。


②对高粱反倾销:高粱和玉米都可以作为能量饲料,在饲料行业中也是举足轻重的,尤其是玉米有能量之王的称号,高粱得双反有利于国内的玉米的价格的上涨。玉米价格稳定在0.95-1元左右是没问题的,但是想达到14年1.2的水平却是超级难,几乎不可能。

③需求增加:17,18年对玉米的需求量是不断增加的,而玉米的产量是减少的,年度消费量在1.55亿吨,比去年增加了1100吨。生猪的

价格有所改观难道不会影响玉米的价格吗?

即使是1.2一斤,农民也赚不了多少钱,希望这种的情况有所改观,毕竟养着我们的是那些千千万万的农民。


聚焦三农了解事实


目前东北玉米长势不错,秋天价格走势将会如何?

今年的东北玉米虽然几经磨难,经历了罕见的旱情,五月份的持续干旱导致出苗“老少好几辈”,之后虫害、大风暴雨洪涝等灾害不同程度发生,但是经过农民朋友的不懈努力,目前看玉米的长势不错,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产量还是或多或少还是会受到影响的。不管怎样,在这里要为农民朋友无畏灾害、勇于自救的精神点一个赞!


关于今年秋季东北玉米价格,目前市场相对主流的观点认为,今年的玉米开秤价要高于2017年,认为辽宁、吉林两省的开秤价大约为30个水潮粮0.65元左右,折合标准水15个水的价格为0.85元,黑龙江开秤价大约为30个水潮粮0.60元左右,折合标准水价格0.79元。笔者也倾向于这个观点,不过有可能会偏乐观一点,认为开秤价格受临储拍卖影响,有可能低至这个价格,但略高于这个价位的可能较大,同时随着玉米行情的发展,价格有望提高,潮粮应在0.7~0.75元左右,折合标准水有望达到0.9元以上,春节前后或可达到1元。


看好秋季玉米的原因:一、玉米减产因素不可小觑。今年玉米播种面积减少,再加上东北玉米单产下降,玉米总产下降已经确定,预计总产2.1亿吨,处于近年低点。二、下半年养殖业回暖利好玉米价格。目前看生猪、鸡鸡等畜禽及产品价格回暖迹象明显,猪价直逼7元,蛋价超4奔5,对玉米价格比较有利。三、玉米缺口翻倍也是利好玉米行情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消息称,受东北玉米加工扩大规模、新建企业增加、乙醇加工等需求影响,今年玉米缺口超过4000万吨。四、国际贸易关系因素。也就是中美摩擦,我国提高了包括玉米在内的美国农产品25%关税,从7月6日实施,对国内玉米也会带来机会。


综上所述,今年秋季玉米行情还是比较乐观的,但愿市场不负众望,给大家一份惊喜。目前看东北玉米经受住了灾害的考验,长势良好,丰收在望,祝愿大家卖上好价钱。以上为个人见解,难免偏颇,如有不妥请多谅解。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本号!谢谢大家!


三农广讯


“东北玉米长势不错”?此话怎讲?

据小编所知今年播种期时东北大部分地区,包含辽宁西北部、吉林西部、内蒙东南部等在内的很多玉米主产区在春播时期就迎来了33度左右的高温,而且一般高温和干旱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叠的,这无疑对农业从业者来说是灾难性的。东北大部分地区5月初降雨量都很少,即便有零星降雨,也因为雨量过小对缓解旱情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不过此时东北地区的东部土壤墒情还是可以的。

今年5月中旬,干旱地区的旱情还是未有好转,连续10几日无降雨;与此相反,在5月15日-18日期间,原本就不缺雨的东北地区东部却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降雨还伴随着东北地区中南部降温幅度可达10℃以上。此阶段的“诡异”天气无疑对东北的玉米生产又是一记重磅!

无论是干旱少雨,还是降雨集中而至对玉米的生长都十分不利,苗出的不齐,造成了大小苗现象,对产量的影响可想而知。

加上6月中下旬东北地区,特别是南部地区,虫害又开始大范围出现。而且还不是普通粘虫,还是令人生恶的草地螟,除虫及时的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虫害带来的减产,但也增加了生产投入。除虫不及时或者药物未选对的农户,减产是必然的,甚至绝收!

如上所述,今年我国玉米价格高于去年同期的可能性不较大,但关键是自家的玉米收成咋样?别价好无粮啊!

再一次感叹,从事农业生产不易!!!当农民不易!!!


骏景农业


目前的东北玉米长势并不好,但是上市后价格会比去年同期高。

钟情三农不得不反问你一句,目前东北玉米真的长势不错么?前段时间东北地区大片大片的玉米遭受虫灾和旱灾,你难道没有耳闻么?

笔者可以有理有据的说,目前东北地区玉米涨势并称不上不错,而且和往年比起来差的很远。虽然现在距离东北地区玉米大规模上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是今年东北玉米产量有所下滑,质量也将受到一定影响将会是必然结果。


在这种大背景下,2018年秋季,东北玉米价格较往年有所提升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已经是一个定局。

流年不利,自然灾害让本年度东北玉米前景堪忧。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在三月份发布的预测数据,本年度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往年差距不大,但是东北地区则是一个例外,因为上一年玉米种植效益明显高于大豆等其他作物,所以今年春耕时节,这一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有所回暖。很多农民朋友满怀希冀开始了玉米春播,但是,接连遭遇的气象灾害让今年的很多玉米种植户损失惨重,欲哭无泪。

首先是春播不久之后的那场大范围春旱,持续时间之长,涉及区域之广,影响程度之深,为今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让玉米出苗大受影响,很多地区甚至因此而绝收,只能改种其他作物。

好不容易熬过了罕见的春旱,病虫害也让东北地区玉米产量颇受影响,虽然随后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还是为本年度东北玉米产量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接踵而至是目前东北部门仍在持续的高温干旱,让玉米的生长受到严重的影响,有些地块已经确定要绝收了。

整体来看,2018年,东北地区玉米产量将会大大减少。但是,熟悉我国玉米市场的朋友都应该知道,经过三年的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我国玉米库存量大减,需求量却大增。

预测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玉米供需缺口将创下历史新高,这为秋季玉米上市价格保持高位以及后期持续走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不看好今年东北玉米的产量,但是我看好它的价格。


钟情三农


目前东北玉米长势不错,秋天价格走势将会如何?



东北玉米今年可谓是种植户付出了好多的心血和汗水,因为今年的春旱特别长,导致了一部分地区的玉米断垄缺苗,甚至延期种植,这也使得一些地区玉米会造成减产。但由于今年的夏天来临,东北地区的雨量比较充沛,这使得目前的东北玉米长势不错,似乎在有玉米苗的地区,又是一个丰收年。

还有一个多月,玉米就进入了成熟期,鲜玉米将陆续上市,价格会有所上涨,至少比目前价格高。先看一下今日的最新各省市的玉米报价:

从以上截图看,今天的各地方的玉米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平均每吨上涨了6元钱,也就是每斤玉米上涨0.03元,近期玉米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最高达到了近1.2元/斤的价格。



鉴于目前玉米市场的走势,行情看好这也会导致秋季玉米的价格上涨,这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今年秋季玉米,减产已成定局,尽管,东北玉米种植基地的目前玉米长势状况良好,但也改变不了秋季玉米的减产,所以玉米价格会有所上涨。

二、国家解除了镰刀卖玉米种植基地和云贵玉米种植基地,也就是说减少了玉米种植的面积,这也导致了我国今年玉米的总产量大幅度下降,玉米价格上涨,这是一种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三、养殖业的回暖,特别是生猪养殖的行业的转好,生猪价格出现了目前大幅度上涨,带动了以玉米为饲料的主要原材料的饲料价格出现了上涨,所以玉米价格上涨应该是毋庸置疑。

四、还是一个老原因,那就是,中美关系造成的玉米进口量大幅度减少,这使得这种缺口必须有国内玉米市场的玉米生产量来解决,或者填补。

五、国家临储玉米的拍卖程序基本结束,投放市场近6000万吨的玉米,也已基本结束。所以秋季玉米应该成为养殖行业,或者商贩一个比较关注的农产品,这些社会焦点应该会导致玉米的价格持续上涨。



总之,不管是东北的玉米目前长势怎么样,丰收不丰收,但鉴于目前的玉米市场行情发展来看,秋季玉米的价格会比现在高,也就是说秋季玉米的价格会上涨,行情会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