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安史之亂為什麼會發生?

勝利在招手


唐朝前期的150年繼承的是隋朝,後期150年啟發的是宋朝。

這分界,即是這綿延8年之久的安史之亂。

太宗文皇帝李世民曾說“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告誡後世為君者爭取民心。所謂的“民心”,並非是指普羅大眾,而是關隴貴族集團。隋煬帝失國當然有暴政的原因,但是失去了貴族支持無疑是關鍵的一擊。

唐朝前期向貴族們妥協的同時,也在大力推行科舉。

唐朝的政治比起之前的漢魏、之後的宋元明清,會顯得繁雜,原因即在這裡。如不僅唐中央朝廷可以任命地方官吏,很多邊疆大吏也有這樣的權力。

唐朝的政治就出現了東宮集團、朝官集團、武將集團、權貴世家、科舉寒門等幾個群體,他們一起上演了大唐盛世。在這種略顯混沌的政治形勢下,唐朝用對外擴張,來轉移內部的矛盾。由於打仗打的好,整個國家的精氣神都出現了一種盛唐氣象。皇帝也在這種勝利中收穫了巨大的威望,擁有了統治的合法性,並且牢牢地將權力抓在自己手上。

(盛唐時疆域)

武則天時,曾有意緩和外部征戰,結果失去了武力彈壓的邊疆立刻發生動亂,唐朝內部也發生了叛亂,武則天不得已又回到了對外征戰的老路。在武則天晚年,因為機緣巧合,她發現了一個資質頗佳的少年。

在李隆基7歲那年,李姓皇族勢衰。一次在朝堂舉行祭祀儀式,當時的金吾將軍武懿宗大聲訓斥侍從護衛,李隆基馬上怒目而視,喝道:“這是我李家的朝堂,幹你何事?竟敢如此訓斥我家騎士護衛!”弄得武懿宗看著這個小孩目瞪口呆。武則天知道後,不但沒有責怪李隆基,反而對這個年宵志高的小孫子倍加喜歡,到了第二年,李隆基就被封為臨淄郡王。

有了唐朝前面幾代英明神武的皇帝打的樣兒,李隆基也繼承了唐朝熱衷於外戰的國策。

在開元、天寶年間,唐朝在四方邊境不斷開戰,“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為了應付頻繁發生的戰事,以及府兵制的瓦解和租庸調稅制的沒落,唐玄宗在其父的基礎上又陸續設置了十個節度使,史稱“天寶十節度”。

(儀態萬千的盛唐氣象)

唐朝這樣的國策,在執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外重內輕”的格局,國家財力供養的重兵集團被掌握在封疆大吏手中。這些封疆大吏為了使手中的權利穩固,同時為了爭來更多的朝政撥款,輕啟戰事,以致於唐王朝在天寶年間,歲歲出徵,國力虛耗,而軍政權利逐漸集中在這些節度使手中。

唐玄宗有著極為高明的統御之術,政治制衡之術已爐火純青。他用人的原則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但是如此用人,是建立在唐玄宗對唐帝國的各種政治勢力的平衡基礎上的。

從東宮到宰相到文臣再到武將都是被各種互相牽制和眼線滲透,每個人都為他們所代表的那個利益群體的權勢不被弱化而不得不求助於皇權的支持。唐玄宗因此得以則在幕後大施平衡之術。

所以,雖然朝堂上很多人都已看出安祿山不穩定的因素,但是唐玄宗卻自信能夠掌控局面。實際上,唐玄宗的自信並不是沒有來由,他非常熟悉大唐帝國的運轉機制,對各地節度使的任命和控制都在掌控之內。

除了這些之外,唐玄宗還有一個不得不維持現狀的苦衷:這樣的政治平衡是唐帝國內部各種政治勢力博弈後的平衡結果,各方都處於一種非常微妙的狀態。如果貿然進行政治改革,必然會造成唐帝國的動亂。隋朝覆亡,即是前車之鑑。這也是中國政治制度轉向科舉流官制度的過程中,地方貴族勢力對中央集權政治的掣肘作用。

唐玄宗已經做了40多年的太平天子,他有非凡的自信,因為大唐在他手裡達到了鼎盛,他積累了巨大的威望,這種威望所帶來的是毋庸置疑的權利合法性。

但是唐玄宗對掌握複雜朝政局勢的自信,是建立在人的理智基礎上的。如果一個正常人要發動叛亂,總要理智地分析掂量一番,評估一下勝算如何,然後才會有所行動。

唐玄宗只需要把中央朝廷平叛勝利的勝算提高,就能夠將叛亂消彌於無形。

正常情況下,人的選擇都會如此,所謂趨利避害。可是,世間還存在著另一類人,他們不按照常理出牌,喜歡賭博。遇到這樣的人,一般的理性分析已經不起作用,原有的平衡之術也就失去了效力。

安祿山即是這樣的人。

安祿山兼任的三鎮節度使,其有總兵力18萬人可謂是氣勢熏天了。可是大唐帝國總兵力有60多萬,唐朝中央的河西軍完全有能力匹敵河北軍。河東地區的郭子儀和李光弼與安祿山不合,一旦有事,他們可以從太行山出擊,截斷叛軍歸路。

所以,在沙盤推演中,安祿山叛軍幾乎不存在勝利的可能。

除了在軍事上遏止安祿山起兵反唐,唐玄宗還大打感情牌,認了安祿山做義子,封賜豐厚,以希望能夠穩住安祿山。

有了恩,還要有威,唐玄宗故意放縱文官系統對安祿山的彈劾和抵制,使得安祿山不得不依靠皇帝才能在複雜多變的宮廷政治中安身立命。

如此恩威並濟,安祿山但凡有一點理智,也不會叛亂吧。

(安史之亂)

可是唐玄宗忘記了一件事——

他老了,做不了幾年皇帝了。一旦他駕鶴西去,那麼安祿山又該怎麼辦呢?為了向皇帝表忠心,他可是把唐朝的文官武將都給得罪了一個遍。哪怕是面對太子李亨,安祿山也是一副混不吝的樣子,只為討好當朝皇帝。

這當然是唐玄宗的權謀之術,不過,安祿山卻在想陛下春秋已高,一旦駕崩,滿朝文武必然會不待見他。到時,他一個小小的雜胡,只能束手待斃。

本來安祿山想著等皇帝一旦駕崩,就立即舉事。可是楊國忠當了宰相後,對安祿山一味打壓。為了坐實安祿山叛亂的證據,甚至不惜偽造文件,還給安祿山發動叛亂提供便利,以逼其叛亂,再以全國軍力鎮壓。他們還是太自信了,都沒想到安祿山居然敢鋌而走險,以至於他們都沒有做好應對。

其實,楊國忠也是按照唐玄宗的劇本來演出的。可是他忘記了適可而止,用力過猛。結果,使安祿山產生了錯覺,認為朝廷已經無人可相信了,必須為自己搏一把。

安祿山反叛後,一路衝州撞府,所向披靡。

中原百姓已經130多年沒有見過兵火了,怎敵的過如狼似虎的北軍精銳?由於唐朝的重兵都集中在邊塞,內地空虛,所以安祿山一個月之內就打到了洛陽附近。

在洛陽、潼關一帶,河西軍終於開到了,領頭的是高仙芝、封長清。這兩位是盛唐名將,將安祿山堵在潼關外邊,進退維谷,郭子儀和李光弼也率領河東軍出擊河北。形勢對大唐極有有利,不出意外,叛軍數月之間就要被消滅了。

然而,問題出在了這位太平天子上。

由於安祿山反叛,唐玄宗對武將由完全信任轉到了嚴重的不信任。同時,他亟需一場勝利來掩蓋之前判斷的錯誤。

朝廷百官都在議論皇帝當年的過失,“我早已說過,賊子必反,上不聽,一至於此”,唐玄宗那麼看重威望,以至於他遷怒在潼關逡巡不進的高仙芝、封常清,認為是他們沒有能力迅速擊敗叛軍,才使得賊人猖狂,讓皇帝蒙羞。

於是派遣監軍陣前斬殺這兩位名將。行刑時,三軍慟哭,冤之。

(馬嵬兵變)

老將哥舒翰被強行起用,來到前線。這位大唐帝國的西平郡王平時嗜酒如命,醇酒美人,時時相伴,以致身虛,難以處理日常軍務,遂委任行軍司馬田良丘主持大局。

而田良丘不敢獨斷專行,就讓王思禮主管騎兵,李承光主管步兵。偏偏王思禮和李承光互不服氣,常常爭執不下,不肯好好配合,致使軍中號令不一。加上哥舒翰統軍又"嚴而不恤",唐軍士氣低落,人無鬥志。

但是哥舒翰也是一代名將,當年在西域也曾金戈鐵馬,氣吞萬里。

他對當前形勢看得十分清楚,他認為安祿山雖然佔據了河北廣大地區,但手下盡是蕃將胡人,所到之地燒殺搶掠,百姓決不會歸心。

如果唐軍堅守潼關,叛軍久攻不下,一定會軍心渙散,眾叛親離,到時趁勢出擊,大局可定。如果以此而論,豈不是坐實了聖明天子殺高仙芝、封常清是錯的?

唐玄宗只在乎自己的聲望,聽不進哥舒翰的金玉良言,反而嚴詞苛責,最後以"賊方無備"為由,催促哥舒翰出關迎敵,使者"項背相望"。哥舒翰被逼出戰,結果兵敗。潼關被破,長安無險可守,玄宗西逃,叛軍入據長安,唐軍之前取得的所有優勢,頃刻間毀於一旦。

唐朝中央再次組織軍馬錢糧,進行平叛,已經不是一年兩年可以平定的了。戰事遷延日久,安史之亂,正式開始了。

盛唐的帷幕,在戰火中落下了。

唐朝究竟能不能避免安史之亂呢?

唐朝的政治制度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其國策也都是政治妥協下的產物。統治者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改革王朝的政治局面,政治改革的代價向來非常大,動輒亡國滅身。統治者即使明知道問題根源所在,也不得不依靠人治和權謀來運轉帝國。可是,一旦機關算盡,王朝的崩毀也就隨之而來。

安史之亂後,在藩鎮割據的不歸路中,唐朝中央成為了共主聯邦政府。朱溫篡唐後,所有的貴族都被一掃而空。政治改革往往都是以流血告終,不自己剪辮子,等著別人來剪,意義能一樣嗎?這也是中國政治的通病吧。

宋朝建立時,已經沒有這些舊貴族政治勢力的掣肘。宋朝借鑑唐朝的教訓,設計了政治制度。中國自此進入了平民-皇權二元社會,比起歐洲早了800年。

此後,地方武將勢力被限制到無法組織叛亂行動的地步,社會變得穩定了。然而,過度的強幹弱枝,守內虛外,又造成了邊防不力,外患不斷,宋明疲於奔命。

中國的政治制度的演進過於超前,在材料科學沒有取得革命性的進展前,通過打破一個大唐盛世的代價才取得的政治經驗,最終也消失了異族南侵的戰火裡。

在廢墟里重新誕生的政治制度,已經是完全走樣了的君主專制。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折掉的大唐盛世,未免有太多不值得。


而知而行的歷史


爆發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

經濟矛盾: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併, 以至百姓多遷徙流亡。  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促使社會矛盾不斷加劇。

階級矛盾:

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後期,“口有蜜、腹有劍”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達十九年之久。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己,培植黨羽,把持朝政。

繼他上臺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循私誤國之人,他公行賄賂,妒賢忌能,驕縱跋扈,不可一世。奸臣當道,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

此外,西北派節度使哥舒翰與東北派節度使安祿山之間,也素有裂隙。內外交錯,使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民族問題:

從五胡亂華開始,河北、中原有大量胡人。至隋唐時期,河北仍然是漢人、契丹人、奚人、突厥人等多民族雜居。 安祿山、史思明在叛亂過程中和稱帝時所重用的主要是漢人。《舊唐書·安祿山傳》載:“十一月,反於范陽……以高尚、嚴莊為謀主,孫孝哲、高邈、何千年為腹心。

在這五個關鍵人物中,只有孫孝哲是少數民族。安祿山稱帝時,大燕政權的左相達奚珣、右相張通儒、中書侍郎高尚、御史大夫嚴莊,前者為鮮卑人,後三人均為漢人。乾元二年(759)四月,史思明稱帝時的宰相周摯也是漢人。

除了上述幾個核心或關鍵人物外,在安史政權中擔任過重要角色的一些人物幾乎全是漢人。如安史政權的宰相陳希烈、平冽、張垍,尚書敬榮,中書令王伷和張均,全是漢人。

內部矛盾:

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促成安史之亂最為重要的因素。由於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壞,從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這些召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將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牢不可分的關係。

加之,開元以後,在邊防普遍設立節度使制度,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至於“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僅安祿山所掌范陽等三鎮即達十五萬人。而中央軍則不僅數量不足,而且質量太差,平時毫無作戰準備,打起仗來,不堪一擊。

節度使的日益強大,與中央政權矛盾日深,到天寶末年,終於爆發成為安史之亂。





魅力平常心


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

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矛盾是安史之亂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唐朝在唐玄宗時期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這一系列政治改革導致本來平衡的中央與地方勢力造成了破壞。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壞,地方勢力逐漸可以與中央勢力抗衡。特別是在唐玄宗時期採取的募兵制,這就等於說讓將領和士兵之間建立直接的隸屬關係。給了將令很大的自主權,這些心懷不軌的人可以趁機收買人心,再加上節度史,地方的權利越來越大。


不僅有軍權而且還有人民還有自己獨立的財政稅收,後來安史之亂埋下伏筆。再加上後來邊軍不斷增加,一共有五十萬左右,全國儲備軍隊一共七十多萬。邊防部隊佔據了絕大部分,截止到唐玄宗時期唐朝歌舞昇平已久已經有好幾代人沒有見過戰爭了,中央軍隊的戰鬥力已經在和平年代消磨殆盡了。做個京城安保沒有什麼問題,但真刀真槍的打仗是不行的。天寶末年,終於爆發成為安史之亂。

朝廷內部的矛盾

李林甫出任宰相一共十八年,非常不幸的是他並不是一位賢臣。在位期間只會拉攏自己的勢力,排擠有賢能的人,拉攏了一大批小人上位,本來開明的朝廷被搞得烏煙瘴氣。本人是一個心機深沉的人,但在軍事方面又顯得天真可愛,他對唐玄宗說胡人忠勇無異心,淳樸單純,建議玄宗用胡人為鎮守邊界的節度使。

後來唐玄宗碰到了安祿山,感覺自己和他一拍即合。他曾經對自己信任的宦官高力士說:朕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邊事付之諸將,夫復何憂!後來爆發的安史之亂狠狠地打了唐玄宗的臉。


四十五度歷史


唐玄宗不思進取

唐玄宗後期已經喪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開始志得意滿、放縱享樂起來,很少過問國事。有了楊玉環之後,更是沉迷酒色。先後重用口蜜腹劍的李林甫、驕橫跋扈的楊國忠,敗壞朝綱。由於當時兵制已經由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嫉妒是和軍鎮上的士兵結合在一起,形成了邊將專軍的局面。這裡面就有後來的安祿山,手握重兵的安祿山於天寶十四年十一月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綜合原因大致有4條:

人民苦不堪言

唐朝經濟雖說達到了空前的繁榮,但是由於封建經濟的快速發展,土地兼併越來越嚴重,很多百姓過得遷徙流亡的生活,朝不保夕。上層社會卻過著荒淫糜爛的生活,這無疑加重了老百姓的負擔。

奸臣當道

唐玄宗重用的楊國忠是一個不顧天下只顧自己的小人,妒賢嫉能、不可一世。而他於安祿山之間的爭權奪利直接點燃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索。


安祿山拉攏少數民族

河北幽州一帶雜居著契丹、突厥人,他們與漢人生活習性不同、文化觀念也不同。安祿山利用民族之間的差異,拉攏少數民族上層首領,加入到他的反唐集團。

中央軍作戰能力差

唐玄宗時期的府兵制使得招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到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權利越來越大。等到中央軍抵抗安祿山叛軍的時候,才知道中央軍的作戰能力太差,不堪一擊。

自安史之亂後,唐朝元氣大傷,與開元盛世的景象大相徑庭。


關河南望


政治是聰明人的遊戲,但人太聰明瞭,也容易玩脫了,比如唐明皇。

帝王權術是我們經常聽到的詞,然而真正善於運用的帝王並不多,唐明皇絕對是其中登峰造極的一個。

作為開元盛世的創造者,唐明皇最擅長的就兩字——用人。這點跟唐太宗很像,但不同的是,唐明皇反覆強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這麼看來唐明皇是個英明的皇帝,也是個信任臣僚的皇帝,但其實截然相反。唐明皇對放權和控制這兩個概念的操控,是常人無可企及的,對於文臣武將,各個節度使,他總能巧妙穿插,讓其互相制衡,削弱彼此的力量,讓他們只聽自己的話。

太子和宰相,文臣和武將,貴族門閥世家和科舉寒門舉子,讓他們在政治旋渦中爭鬥,而唐明皇就是天秤兩端的砝碼,他壓在誰那邊,誰那邊就強。

為了爭奪皇帝的支持,雙方變著花樣討好皇帝,效忠皇帝。

本來唐明皇不至於晚節不保,然而李林甫和楊國忠作得實在太厲害了,他們兩個一個有能力,但嫉妒別人,排除異己;一個蠢的跟豬一樣,也在打擊異己,讓唐朝內部岌岌可危。

唐明皇之所以放權給安祿山,連任三鎮節度使,不是信任他,而是想讓他背鍋,安祿山可以幫他打擊其他節度使,而又讓皇帝在幕後顯示出信任武將的感人的風采,仇恨都集中在安祿山身上;另一方面,雜胡打仗也確實厲害,唐明皇需要他去開疆拓土。

楊貴妃又認安祿山為乾兒子,這算是美色上的誘惑了,儘管以母子的感情出現。

唐明皇給安祿山準備了幾個同事,朔方節度使安思順、隴右河西節度使哥舒翰,這些都是他死對頭,而環繞在安祿山周圍的節度使、將領,沒有一個人看安祿山順眼,這就讓安祿山很抓狂,他雖然有十八萬兵力,但沒有安全感。

唐明皇挑起安祿山和楊國忠的仇恨,讓楊國忠使勁擠壓安祿山,安祿山只能拼命討好唐明皇來鞏固地位。

為了討好唐明皇,安祿山得罪了太子和太子黨,安祿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唐明皇是機關算盡太聰明,他以為讓安祿山孤立是唯一不讓他反叛的招數,可他沒想到,正因為安祿山太過孤立,才會在新舊皇帝交接之際孤擲一注。

因為他必須豪賭一把,不然太子繼位,就是他安祿山的死期。

還是那句話,做人可以狠,但一定要留有餘地。

所以唐明皇不是死於昏庸,他是死於太過聰明。


靜說歷史


《資治通鑑》裡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人君崇華靡以示人,適足為大道之招也。這話說的是君王向人民展示他的豪華奢侈,最大的作用就是鼓勵大盜動手

一縱觀我國的歷史,每一個朝代都會發生叛亂,每一個叛亂的背後,必然都藏著統治階級的腐朽,和階級矛盾的激化。

安史之亂的發生的發生,也是有著它必然的階級矛盾和統治階級的問題在裡面。那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激烈矛盾,讓統治階級可以犧牲掉大唐盛世的局面,也要產生安史之亂呢?


針對這個問題,小編根據史料總結了幾點原因供大家參考!

一、中央和地方軍閥的矛盾

唐玄宗領導的中央政府是一個奸臣當道的政府。特別是兩任奸相當政期間,排斥異己,徇私誤國,嬌縱跋扈。特別是與節度使爭權奪利,尤其是奸相楊國忠與大軍閥安祿山的權力之爭,更加成為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索。

除此之外,還有西北軍閥哥舒翰和安祿山之間也多有利益之爭,相互間的關係也多有裂縫。 如此內外交錯,使得中央領導與地方軍閥產生了不易化解的矛盾!


二、社會矛盾的加劇

雖說唐玄宗時期,唐朝的經濟實力已是鼎盛。高速發展的經濟,是靠加速兼併農民的土地實現的。實行的均田制度被打破,農民失去土地,流離失所。

此外,唐玄宗荒淫無度,縱情聲色,只曉得與楊貴妃聲色犬馬,無視百姓生死。如此腐朽統治,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加劇了社會矛盾!

三、民族對立,社會動盪

安祿山要造反除了得擁有軍事實力以外,還得有群眾支持。當時的唐朝,在河北一帶聚居了許多契丹、突厥和奚人,他們因習俗和生活習慣與漢人有別,相互歧視。

安祿山利用這一點民眾矛盾,拉攏少數民族作為群眾基礎。誘使少數民族反唐。

帝王的腐朽,奸臣的當道,藩鎮的崛起,給了安祿山可乘之機,爆發了安史之亂。

總結:八年的安史之亂造成了唐朝由盛轉衰,安史之亂後中國幾百年再無盛世,可見安史之亂的破壞力極強。戰亂也使社會遭遇了浩劫,人口驟降,經濟衰退,國力銳減。

縱觀我國古代史:任何的中央權力腐敗必招叛亂崛起。任何的叛亂不以解放農民,解決階級矛盾終將失敗!

我是陸十七,一個熱愛歷史,喜歡揭露歷史真相的創作者。關注我,會給你帶來更多歷史的趣事!

陸十七


自來水,

安史之亂的發生有其大背景的原因,也有封建王朝的痼疾作祟,最終以人的慾望所催動。

唐朝廷對河北邊境的控制力薄弱

唐開元年間的幽州節度使行跡如下:

趙含章貪功冒進、貪汙腐敗;薛楚玉瞞報軍情,以大敗冒大功;張守珪追求名利,渴望出將入相,竟然也瞞報軍情,落得晚節不保;到了安祿山,更是利用語言優勢假冒軍功,最後直接起兵造反。

這幾個節度使一個乾淨的沒有,統統有過隱瞞朝廷的記錄。

結論:唐朝廷對河北邊境的控制力薄弱,歷任幽州節度使都認為欺瞞朝廷是個可行的計策。

另外,唐朝後期,為禍不淺的河北三藩鎮也說明了這一點。

這一點,是安祿山造反並且得以成功的根本條件和大背景。


河北邊境戰事頻繁,且屢吃敗仗

河北邊境的戰事主要是和奚族和契丹族。

早在武則天時代的萬歲登封元年(696)年初,對唐朝稱臣的契丹因不滿當地官員的欺侮,起兵造反。武則天聞警即派鷹揚衛將軍曹仁師、右金吾衛大將軍張玄遇、左威衛大將軍李多祚等二十八將討之。結果連番敗績,損失慘重。

開元年間除了張守珪和安祿山時代,前期基本也沒討到好果子吃。


然而開元以後,盛世幾乎達到巔峰,唐朝人越來越渴望對外軍事上的勝利。

而在張守珪之後帶給他們勝利的就是安祿山,雖然這些勝利在史書上大多是靠著不光明的手段。


安祿山靠著戰功和賄賂,平步青雲,又十分會諂媚唐玄宗。諸如為唐玄宗跳胡旋舞,認楊貴妃為乾媽等等。


總之,安祿山最終掌握了逆天的權利,他一人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傭兵20萬;更可怕的是,唐玄宗對他言聽計從,安祿山在河北幾乎就是皇帝一般的存在。

而可笑的是,到安祿山真的起兵造反,唐玄宗還不相信安祿山真的造了反,因為在他的腦海裡,天下沒有比他更得自己的歡心了。

所以,得到一個人的歡心,就可以六宮粉黛無顏色;得到一個人的歡心,就可以權傾天下。這是封建王朝的痼疾。


將相矛盾是壓垮懸崖之石的最後一顆稻草

來自楊國忠的壓力歷來就被認為是安祿山造反的一個誘因。

我覺得楊國忠不過是安祿山造反的一個藉口而已。

安祿山之所以造反,是因為他所掌握的力量已經使他的慾望膨脹到了一定地步。

人總是要往上看的,而他的上面,就是皇帝。


驢在飛


《知史以明鑑·查古以至今》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

經濟矛盾: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併,以至百姓多遷徙流亡。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促使社會矛盾不斷加劇。

階級矛盾:

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後期,“口有蜜、腹有劍”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達十九年之久。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己,培植黨羽,把持朝政。

繼他上臺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循私誤國之人,他公行賄賂,妒賢忌能,驕縱跋扈,不可一世。

奸臣當道,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

此外,西北派節度使哥舒翰與東北派節度使安祿山之間,也素有裂隙。內外交錯,使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內部矛盾:

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促成安史之亂最為重要的因素。

由於唐玄宗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這些召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將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牢不可分的關係。

加之,開元以後,在邊防普遍設立節度使制度,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至於“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公元742年,邊軍不斷增加,達到四十九萬人,佔全國總兵數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北邊境,僅安祿山所掌范陽等三鎮即達十五萬人。而中央軍則不僅數量不足,而且質量太差,平時毫無作戰準備,打起仗來,不堪一擊。

節度使的日益強大,與中央政權矛盾日深,到天寶末年,終於爆發成為安史之亂。

玄宗怠政:

開元末年,承平日久,國家無事,唐玄宗喪失向上求治的精神。唐玄宗改元天寶後,政治癒加腐敗。唐玄宗更耽於享樂,寵幸楊貴妃,成就楊貴妃的禍水之名,由提倡節儉變為揮金如土,如曾將一年各地之貢物賜予李林甫。

他又把國政先後交由李林甫、楊國忠把持。李林甫為人陰險,有“口蜜腹劍”之稱,任內憑著玄宗的信任專權用事達十六年,杜絕言路,排斥忠良,以致言路壅蔽、諂媚當道、忠貞去國、貪饕昇天、社鼠殘害、民不堪命。楊國忠因楊貴妃得到寵幸而繼李林甫出任右相,只知搜刮民財,以致群小當道,國事日非,朝政腐敗,讓安祿山有機可乘。

知曉更多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歡迎關注道人,為你帶來不一樣的歷史解答


科普道人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 經濟矛盾: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併, 以至百姓多遷徙流亡。 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促使社會矛盾不斷加劇。 階級矛盾: 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後期,“口有蜜、腹有劍”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達十九年之久。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己,培植黨羽,把持朝政。 繼他上臺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循私誤國之人,他公行賄賂,妒賢忌能,驕縱跋扈,不可一世。奸臣當道,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 此外,西北派節度使哥舒翰與東北派節度使安祿山之間,也素有裂隙。內外交錯,使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民族問題: 從五胡亂華開始,河北、中原有大量胡人。至隋唐時期,河北仍然是漢人、契丹人、奚人、突厥人等多民族雜居,陳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叫做“河北胡化”。 在史書中被稱為安祿山、史思明“腹心”、“賓佐”和“心手”的最核心人物有高邈、何千年、許叔冀、吉溫、張萬頃、孫孝哲、曹將軍、徐歸道、獨孤問俗、張休、張通晤等11人,只有孫孝哲和曹將軍是少數民族。 安祿山、史思明在叛亂過程中和稱帝時所重用的主要是漢人。《舊唐書·安祿山傳》載:“十一月,反於范陽……以高尚、嚴莊為謀主,孫孝哲、高邈、何千年為腹心。”而高尚、嚴莊“專居(安祿山)左右以畫籌”。(注:《安祿山事蹟》卷中) 在這五個關鍵人物中,只有孫孝哲是少數民族。安祿山稱帝時,大燕政權的左相達奚珣、右相張通儒、中書侍郎高尚、御史大夫嚴莊,前者為鮮卑人,後三人均為漢人。乾元二年(759)四月,史思明稱帝時的宰相周摯也是漢人。 除了上述幾個核心或關鍵人物外,在安史政權中擔任過重要角色的一些人物幾乎全是漢人。如安史政權的宰相陳希烈、平冽、張垍,尚書敬榮,中書令王伷和張均,全是漢人。 內部矛盾: 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促成安史之亂最為重要的因素。由於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壞,從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這些召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將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牢不可分的關係。 加之,開元以後,在邊防普遍設立節度使制度,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至於“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到天寶元年(742年),邊軍不斷增加,達到四十九萬人,佔全國總兵數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北邊境,僅安祿山所掌范陽等三鎮即達十五萬人。而中央軍則不僅數量不足,而且質量太差,平時毫無作戰準備,打起仗來,不堪一擊。 節度使的日益強大,與中央政權矛盾日深,到天寶末年,終於爆發成為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的性質是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更具體說,是唐中央政府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鬥爭。安史之亂的首領們雖曾利用了人民對唐王朝的反抗情緒以及民族矛盾的因素,然而這並不能影響這次叛亂的根本性質。 另一方面,在戰亂中由於安史叛軍對人民的殘暴行徑,曾引起了像常山太守顏杲卿、平原太守顏真卿以及張巡、許遠的死守睢陽等的反抗鬥爭,這些局部地區反暴政的鬥爭是正義的,但同樣也絲毫不能改變整個戰爭的性質。


秦皇漢武唐宋元明清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為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唐代經歷唐太宗“貞觀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則天的“治宏貞觀,政啟開元”“貞觀遺風”及唐玄宗的“開元盛世”後,成為了一個國富民強的國家,經濟在唐玄宗天寶年間達至鼎盛。安史之亂髮生後,對唐朝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

  安史之亂爆發

  唐朝天寶十四載十一月甲子日(755年12月16日星期二),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發動節度使之士兵及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十五萬士兵,號稱二十萬,在范陽起兵。天寶十五年佔領長安、洛陽,進入安史之亂的最高峰。

重點人物

  * 安祿山:其先祖是西域粟特貴族,因功受唐王朝賞封賜姓“安”; * 安慶緒:安祿山之子。

  * 史思明 * 史朝義:史思明之子。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陳玄禮郭子儀 李光弼 許遠 張巡 顏杲卿 魯靈 張介然

 安史之亂的經過

  (一)范陽叛變—— 楊國忠與安祿山不和,安祿山恐楊國忠對己不利,遂以討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叛變,安祿山一路南下,不足兩月,已攻陷洛陽,自立為燕帝,國號燕。

  (二)肅宗即位—— 安祿山破潼關,活捉守將哥舒翰,直入長安。玄宗倉惶入蜀,行至馬嵬驛,軍士譁變,楊貴妃被逼自縊,太子李亨即位靈武,是為肅宗。

  (三)祿山被殺—— 不久,安祿山被長子安慶緒所殺。郭子儀得回紇之助,收復長安和洛陽。

  (四)思明叛變—— 史思明降唐,受封為范陽節度使。唐室恐怕史思明再反,欲將之消滅,究洩,史思明遂反叛。

  (五)思明稱帝—— 郭子儀、李光弼進擊安慶緒,包圍鄴郡,史思明帶兵援助安慶緒,合併其兵,回范陽,稱大燕皇帝。

  (六)平定亂事—— 史思明與李光弼相持年餘後被養子史朝義所殺。李光弼再借回紇兵,大破史朝義。史朝義部下田承嗣、李懷仙降唐,史朝義被殺,安史之亂遂告平定。

 很多人認為安史之亂的危害一般,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判斷點就是,安史之亂結束後,唐朝並沒有立即滅亡,而仍然存在了150年。但是這150年跟大唐盛世已經不可同日而語,藩鎮割據,宦官作亂,可以說是民不聊生。所以,在一些人的,腦海中,似乎唐朝在安史之亂後就不存在了。然而,在唐朝前前後後接近300年的歷史中,安史之亂其實只發生在唐朝的中期,所以說唐朝的前150年是輝煌的,而後150年是不堪回首的150年。安史之亂是我國曆史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安,指安祿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亂”係指他們起兵反對唐王朝的一次叛亂。安史之亂自唐玄宗天寶十四年至唐代宗寶應元年(755~762年)結束,前後達七年之久。這次歷史事件,是當時社會各種矛盾所促成的,對唐朝後期的影響尤其巨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