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非洲中国工地上的黑人打工者太懒散,5个也抵不上一个中国民工


有一亿人口的埃塞俄比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尽管最近几年,GDP以世界罕见的两位数的速度在增加,但它的基数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图为克林图工业园工地上,一名黑人在挖土。

低就业率和贫困在埃塞俄比亚极为普遍,因此,即使大白天在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街头你随处可以看到大量的游手好闲、散步乞讨的人群。由于埃塞俄比亚失业率高,没有一个最低工资,当地人会接受他们所提供的任何工资。图为克林图工业园工地上,几名黑人女孩在打工,在工地女性打工者也很多。

距离埃塞俄比亚首都15公里的克林图工业园,由中国中铁四局承建。在这里除了数百名中国工人外,还云集着数千名当地黑人。图为中铁四局克林图工业园,一群黑人打工者在浇筑混凝土。


据了解,这些黑人大多是由埃塞俄比亚当地包工头组织,到中国工地打工,月工资大约在3500比尔相当于90美元左右。由于这些当地黑人很少经过培训,加上长时间养成的生活习惯,工作效率极低。图为中铁四局克林图工业园工地,一群黑人打工者在填土期间休息。

一名中铁四局管理人员告诉摄影师,这些黑人大约5个人才能抵上一个中国民工的效率。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几乎每十几个当地工人,就需要一个中国人带着。图为中铁四局克林图工业园工地,两名中国管理者在监督指挥当地工人干活。

在国外做工程,最头痛的就是当地工人的管理,在非洲要比南美好一点。工程施工建设和工厂做工区别很大。图为克林图工业园工地,夕阳下,一群黑人下班。

中铁四局项目部的一名工作人员说,他们在南美做工程时,当地工人对上班时间都有严格规定,一到下班时间,就放下工具走了,无论你工期有多紧张,加班还必须得到他们同意,还得付几倍工资。他们就曾经遇到,这边正在浇筑混凝土,那边到下班时间,工人留下搅拌好的混凝土全走了,中方施工人员顿时傻眼了。图为克林图工业园工地,一群黑人乘车下班回工棚。

在非洲中国工地,当地黑人生活懒散,挣一点钱就会花掉,也不愿加班。图为克林图工业园,几个黑人下班后,拿着桶到项目部附近的水龙头接水用。


在中国人到了之后,经过引导,慢慢地也开始发现,加班每个月能够比别人挣到更多的钱,于是也开始愿意加班。图为一名黑人用瓢装水洗脸,剩下的水用来洗脚。

在中国工地打工的当地黑人挣钱不多,生活也极其简单。由于施工方不提供吃住,这些黑人住的都是当地包工头盖的简易铁皮房,没有水,没有电,不过这些当地工人似乎都很习惯。图为六名黑人打工者,晚上群居在身后不到6个平方米的铁皮棚子里,没有水,没有电。

这些黑人,每天早上上班,中午回来,在工地边买一点面包或者几个人伙吃一盘英吉拉,但是咖啡少不了。图为下班后,几名黑人打工者在路边的棚子边,油炸馒头充饥。

图为黑人打工者喜欢啃几根恰特草。这在中国是禁止的。

图为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坐在地铺上。依托着黑人打工者驻地,也吸引了一些当地人来做买卖,打一个简陋的棚子就可以卖食物给工人。

在埃塞俄比亚,像中铁四局这样的中国企业还有很多。埃塞俄比亚外交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过去20年里,中企对埃塞的投资金额达40亿美元,共为当地创造了超过10万个就业机会。图为一对黑人小姐妹在烧晚饭,在工地边的生活极其简陋。

目前,中企在埃塞俄比亚除了从事工程承包外,还有很多中小企业在当地投资设厂,主要涉及轻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像纺织、制鞋及皮革加工等。图为一名黑人女孩在等待顾客上门。在工地边有很多当地女孩煮咖啡,通常是5比尔一杯,十分便宜。


近年来,埃塞俄比亚经济发展迅速,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中国企业功不可没。图为夜晚黑人打工者十分无聊,他们说只有在喝酒后才会跳舞。吴芳/摄影 乙图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