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鸡、鸭、鹅哪个营养最高?

王若云


鸡,鸭,鹅都属于禽肉类,和猪肉,牛肉等畜肉来说,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脂肪含量少,熔点低,含有20%的亚油酸,易于我们人体的消化吸收。而鸡鸭鹅的营养价值其实不相伯仲,但单从脂肪含量来看,优选鸡肉,再而鸭肉,最后鹅肉。

鸡肉

鸡肉的蛋白质含量比例比较高,每100克有19.3克蛋白质,脂肪含量较低为9.4克,且消化率高,另外含有丰富的铁,钙,铜等元素及维生素A,维生素E以及B族维生素

  • 鸡肉适合老人,患者,体弱者人群食用。


鸭肉

蛋白质含量高,脂肪相比较鸡肉来说稍高,每100克有19.7克,但脂肪还是以不饱和脂肪酸和低碳饱和脂肪酸为主。同时,鸭肉也是肉类中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含量较多的肉类,当然,铁,钾,铜,锌等矿物质的含量也非常丰富。

  • 鸭肉性微寒,有滋阴养胃,清肺补血,利水消肿的作用,特别是老鸭肉特别适合血晕头痛,阴虚失眠,肺热咳嗽,小便不利等病症的人群。但是你如果有腰痛,腹泻腹痛,外感风寒就不适合吃鸭肉了,以免加重病情。、

鹅肉

三者中脂肪含量较高,每100克为19.9克。



茄子营养师


鸡鸭鹅哪个营养最高?

鸡鸭鹅同属禽类,有一句古语说“四只腿的不吐两只腿的”,鸡、鸭、鹅肉,不仅总的脂肪含量低,而且所含的脂肪的化学结构更接近橄榄油的成分吃起来更健康。最重要的是禽类中所含的脂肪成分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而猪肉、牛肉等肉类中含有的饱和脂肪酸,很容易导致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所以,用鸡鸭鹅肉代替猪牛羊肉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据检测,鹅肉比猪肉细嫩,其蛋白质含量为22%、鸡肉为21.4、鸭肉为21%、牛肉为18.7%、羊肉为16.7%、猪肉为14.8%。鹅脂肪含量3.3-7.3%,而瘦猪肉和羊肉为28.8%和13.6%。据检测,鹅肉比猪肉细嫩,其蛋白质含量为22%、鸡肉为21.4、鸭肉为21%、牛肉为18.7%、羊肉为16.7%、猪肉为14.8%。鹅脂肪含量3.3-7.3%,而瘦猪肉和羊肉为28.8%和13.6%。

根据数据显示:鸡鸭鹅,猪牛羊肉中,营养价值最强的应该是鹅肉。

除却营养价值外,对于食用鸡鸭鹅的选择,要针对不同的体质。

1.鸡肉进补

鸡肉性平、温、味甘,入脾、胃经;可益气,补精,添髓;用于虚劳瘦弱、中虚食少、泄泻头晕心悸、月经不调、产后乳少、消渴、水肿、小便数频、遗精、耳聋耳鸣等。

功效

1.强身健体:鸡肉的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

2.提高免疫力:现代社会中天天忙忙碌碌,常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白领最好多吃一些,以增强免疫力,减少患病几率。鸡肉具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益五脏、补虚损的功效,用于治疗虚劳瘦弱、中虚食少、泄泻头晕心悸、月经不调、产后乳少、消渴、水肿等症状。

3.补肾精:可缓解由于肾精不足所导致的小便频繁、耳聋、精少精冷等症状。

4.促进智力发育:具有抗氧化和一定的解毒作用。在改善心脑功能、促进儿童智力发育方面,更是有较好的作用。

不适宜人群

1.感冒发热、内火偏旺、痰湿偏重之人、肥胖症、患有热毒疖肿之人、高血压、血脂偏高、胆囊炎、胆石症的人忌食。

2.鸡肉性温,助火,肝阳上亢及口腔糜烂、皮肤疖肿、大便秘结者不宜食用。

3.动脉硬化、冠心病和高血脂患者忌饮鸡汤。

4.感冒伴有头痛、乏力、发热的人忌食鸡肉,鸡汤。

5.服用铁制剂时不宜食用。

6.鸡肉中丰富的蛋白质会加重肾脏负担,因此有肾病的人应尽量少吃,尤其是尿毒症患者,应该禁食。

此外,鸡肉不宜与野鸡、甲鱼、鲤鱼、鲫鱼、兔肉、虾子以及葱蒜等一同食用。

  

2.鸭肉,既滋阴又清热(受寒引起胃痛、腹泻、腹痛、腰酸,月经痛者,不宜吃鸭肉了)

  

鸭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可以起到促进食欲的作用,鸭肉含有的胆固醇和脂肪是比较少的,怕肥胖的人可以吃鸭肉代替其他肉类。

适宜人群

1.适用于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发低热、体质虚弱、食欲不振或者是出现大便干燥的情况一定要吃鸭肉,可以有改善的作用,还能预防水肿。

2.适宜营养不良,产后病后体虚、盗汗,或者是出现的遗精的问题,还有女性月经量少,口干咽喉肿痛的人群都适合吃。

3.适宜癌症患者及放疗化疗后,糖尿病,或者是慢性肾炎的人群可以吃鸭肉,对于调理体质来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吃鸭肉的禁忌

1.鸭肉+鳖=引起腹泻、水肿、阳虚。鳖:鳖肉为鳖科动物甲鱼的肉,具有滋阴凉血之功效。鸭肉属于寒性的食物,鳖肉也是属于寒性食物,不能一起吃,以免导致腹泻或者是水肿的情况出现。

2.鸭肉+板栗=中毒。

3.鸭肉+兔肉=腹泻。

4.野鸭+木耳=相反功效。

5.鸭肉+鸡蛋=大伤元气。

3.鹅

鹅肉,性平,味甘,益气,补虚,适宜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而鹅肝更是享有“人体软黄金”之称,也是许多宇航员、飞行员的常用食品。天气寒冷时,多吃鹅肉,对防治感冒和急慢性气管炎有良好效果。

不适宜人群

凡是湿热内蕴,舌苔黄厚而腻之人忌食

综上所述

鸡鸭鹅能吃的人群其实还是有差别的。

鸡肉性热,鸭肉性凉,鹅肉为中性,适合各类人群食用

以下为具体建议

1.具有畏寒虚弱症状的人宜吃鸡;

2.体内有热、有火的人宜吃鸭;

3.脾虚气弱、津液不能上承的人宜吃鹅。

如果我们不分食物的性质乱吃,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


逆龄公社


说到鸡鸭鹅,其实都是属于禽类肉食。对于肉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当中建议我们每个人每天食用畜禽肉280-525克。对于我们现阶段食肉情况来看,其实大多数人的食肉频率和偏向是不靠谱的。

那么好多人都有疑问,鸡、鸭、鹅哪个营养最高?

鸡肉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是几乎不含脂肪的高蛋白食物。鸡肉还含有多种磷脂,是人体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鸡肉进补并非人人皆宜。

1.性味甘温,能温中补脾,益气养血,补肾填精。

2.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者,可以炖汤食用。

4.尿毒症病人,因鸡肉蛋白质高而不宜多食;

5.体胖、脂肪肝、严重皮肤病病人宜少食或忌食

6.痛风病人忌饮鸡汤。

鸭肉中同样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居中,在肉类中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含量较多。便秘和水肿者吃鸭肉最有益。鸭肉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较多,对抵抗衰老有良好作用。

1.味甘、咸,性微寒。能滋阴清热,健脾益胃,利水消肿。

2.鸭肉含有丰富的烟酸,对心肌梗死病人有保护作用。

3.鸭肉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较多,对抵抗衰老有良好作用。

4.肺结核干咳和慢性气管炎干咳者,煲汤食用,有润肺止咳效果。

5.体质虚弱、低热、食少、大便干燥或有水肿者,用鸭肉滋补较适宜。

6.胃痛、腹泻、腹痛、腰酸,月经痛者,不宜吃鸭肉。

鹅肉是食草性家禽,鹅肉的蛋白质含量高于鸡、鸭,脂肪含量较低,仅比鸡肉高一点,比其他肉要低得多。鹅肉中含有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其组成接近人体所需氨基酸的比例,具有很好的吸收消化率。

1.味甘,性平,能益气补虚,和胃生津。

2.天寒多吃鹅肉,对防治感冒和急慢性气管炎有良好效果。

3.阴虚发热、手足心热、腰腿乏力、健忘者。

4.脾胃阳虚,或湿热内蕴,或皮肤疮毒者,不宜用鹅肉进补。

5.具有畏寒虚弱症状的人宜吃鸡。

6.体内有热、有火的人宜吃鸭。

7.脾虚气弱、津液不能上承的人宜吃鹅。

但要注意的是,禽肉内脏器官如肝心等蛋白质含量高,但皮肤和筋腱为结缔组织,主要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这几种蛋白不是优质蛋白,缺少色氨酸、蛋氨酸等必需氨基酸,人体利用率较低,所以营养价值也低。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有疑问请【私信】我们医师,将免费为您解答】


平安健康心理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每周吃畜禽肉280~525克。目前来说,我国居民鱼、畜禽肉和蛋类摄入比例不当,畜肉摄入过高,鱼禽肉摄入过低。鸡、鸭、鹅都属于禽类,那么,鸡、鸭、鹅哪个营养最高呢?每个人都能吃吗?

首先,来看一下它们的营养成分。

每100克鸡肉含有的营养物质有:69.0克水分,19.3克蛋白质,9.4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106毫克胆固醇,48微克视黄醇,9毫克钙,156毫克碘,251毫克钾,63.3毫克钠,19毫克镁,1.4毫克铁,167千卡能量。

每100克鸭肉含有的营养物质有:63.9克水分,15.5克蛋白质,19.7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94毫克胆固醇,52微克视黄醇,6毫克钙,122毫克碘,191毫克钾,69.0毫克钠,14毫克镁,2.2毫克铁,240千卡能量。

每100克鹅肉含有的营养物质有:61.4克水分,17.9克蛋白质,19.9克脂肪,0克碳水化合物,74毫克胆固醇,42微克视黄醇,4毫克钙,144毫克碘,232毫克钾,58.8毫克钠,18毫克镁,3.8毫克铁,251千卡能量。

由此可见,鸡肉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鹅肉次之,鸭肉最低;就脂肪含量来说的话,鹅肉和鸭肉较多,鸡肉最少;鸡肉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鹅肉中不含碳水化合物;鸡肉所含的能量最低,其他方面没有什么差别。三种禽肉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主要以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为主,内脏含量比肌肉含量多,肝脏中含量最多;矿物质含量在内脏中最高,肝脏和血液中铁的含量十分丰富,并以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消化吸收率较高。禽类脂肪酸构成以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为主,内脏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较高。

无论是哪一种禽肉,富含优质蛋白质、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选择到底吃哪一种。

马博士健康团张建芬博士生


马冠生马上营养


众所周知,禽类的蛋黄是高胆固醇食物,有的含量极高,像乌骨鸡的蛋黄,每100g含有2057mg,其他鸡鸭鹅的蛋黄虽略有逊色,但也能坐上100种高胆固醇食物的前20把交椅,可称得上是富含胆固醇,也是食物中胆固醇的主要来源。

在生活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群,一种在酒店的自助早餐上,可以看到他们随意丢弃蛋黄,一问说不能吃蛋黄,担心胆固醇高啊;另外一种是吃咸鸭蛋只吃黄,偏爱各种蛋黄酥,蛋黄粽子,我曾经还看到有人吃一种鸡蛋饭,用到至少6个鸡蛋,这老兄全部吃下。形形色色的人群让我们看到,对待蛋类和蛋黄,真的是冰火两重天,爱之深深,恨之切切。

那么在营养师的眼里,我们是如何看待蛋黄,还有它的高胆固醇的。


首先看含量

蛋清中脂肪极少,98%的脂肪集中在蛋黄,成乳化状,容易消化吸收。蛋黄中的脂肪绝大多数是中性脂肪占到62-65%;磷脂占到30-33%,蛋黄算是磷脂的良好食物来源,含有的卵磷脂具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固醇占到4-5%,其中胆固醇含量极高,其中鹅蛋黄,每100g含有1696mg,鸭蛋黄每100g含有1576mg,鸡蛋蛋黄每100g含有1510mg【摘自杨月欣主编《食物营养》】,这三者除了逊色于动物脑以外,绝对是称得上是高胆固醇食物的爆款,而它们在日常生活中远比动物脑摄入的频率高多了。

其次看危害

我们过量摄入胆固醇可使血脂增高,尤其是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增多,可钻入动脉血管内皮,形成斑块,堵塞血管,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病。甚至随着斑块破裂引起心肌梗死、猝死等。

胆固醇在体内也有重要的生理作用,缺乏或者不足也有危害,但目前我国居民饮食上缺乏还是比较少见的。

然后做选择

如果你是一个血脂正常的健康人,每日吃鸡蛋50g(1个)没问题,而且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DRIS(2013版)取消胆固醇上限设置(2000版上限设置是300mg,大约是一个鸡蛋黄含量。),但强调这并不意味胆固醇的摄入可以毫无节制。

但如果是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还是应该严格控制胆固醇摄入,每天不超过200mg.

1. 控制总热量,主食增加粗杂粮摄入,少吃加油加糖主食。

2. 减少饱和脂肪摄入,少吃肥肉,低油烹调。

3. 控制胆固醇摄入,少吃或不吃动物内脏,蛋黄每周摄入不超过2-3个,用脱脂奶代替全脂奶。

4. 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摄入,每周吃两次鱼,用橄榄油或油茶籽油代替一部分食用油

5. 多吃蔬菜(每天500g)水果和豆制品。

6. 像鸭蛋黄、鹅蛋黄干蛋黄粉还是能少吃就少吃。


蔡蔡营养秀


鸡鸭鹅等禽类的肉统称禽肉,由于颜色比猪牛羊等畜肉浅,也被称为白肉。禽肉的营养价值相近,都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如果非要比较个高低的话,鸭肉的营养最高。鸭肉因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富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及多种矿物质等特点,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首选的健康动物食品。

鸭肉的烹饪方法特别多,可以做烧鸭块、煲鸭汤、啤酒鸭、盐水鸭、卤水鸭、姜母鸭等,鸭子的产出不止身上的鸭肉,还可以吃鸭掌、鸭血、鸭蛋等等。值得注意的是,鸭子的皮下脂肪比较多,建议血脂异常的人吃鸭肉的时候最好把鸭皮去掉。

鸭肉虽好,也不是多多益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禽畜肉类每天推荐摄入量为40~75克。

鸭血营养丰富口感细腻,是非常好的补铁食材,100克鸭血含铁30.5毫克、蛋白质13.6克,菠菜鸭血豆腐汤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款补铁菜肴,做法也很简单,只需提前将菠菜、豆腐、鸭血分别焯水后,先把豆腐、鸭血放在一起煮熟,后放菠菜,加少许盐、亚麻籽油即可。

由于鸭血稀少,市场需求量巨大,所以市面上的鸭血假的居多,可通过以下几点辨别鸭血的真伪:

1、真鸭血质地细腻,气孔很少,即使有,也是非常细小。假鸭血气孔比较大,掰开看跟蜂窝一样。

2、真鸭血容易夹碎,假的很难夹断,甚至夹不断。

3、真鸭血比较暗,是暗红色,假鸭血是咖啡红甚至是鲜红色。

4、真鸭血稍微有点淡淡的鸭香,口感细嫩爽滑,假鸭血没有鸭香味,口感粗糙。

秦玉静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大连营养师俱乐部讲师


营养百事通


很多人吃畜肉较多,鱼虾等海产品基本不吃,另外禽类肉食也只是吃一点;但其实,三种肉类当中,最建议您吃的是鱼虾海鲜品,其次是禽类,最后才是所谓的四条腿肉制品。

三者区分,哪种营养物质更高一些?

说到对于,那就必须要来看看三种禽类所含的营养物质,然后做一些比较区分:

对于鸡肉而言,每百克肉类中含有19.3克蛋白质和9.3克脂肪,除此之外,其中每百克肉类中还含有48微克的视黄醇,9毫克钙元素,1.4毫克矿物质铁元素,每百克可以提供167千卡的能量。

然后再来看鸭肉,鸭肉当中每百克含有15.5克蛋白质和19.7克的脂肪,另外含有52微克视黄醇,6毫克矿物质钙,2.2毫克铁元素,每百克提供240千卡能量。

最后来看大家不常吃的鹅肉,每百克中含有17.9克蛋白质、42微克视黄醇、4毫克钙元素、3.8毫克铁元素。每百克可以提供251千卡能量。

对比下来,您可以知道:

三者进行对比,鸡肉当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鹅肉屈居第二,鸭肉当中含量最低。

另外,脂肪含量来看,鹅肉和鸭肉当中比较多,鸡肉中脂肪最少。

从基础供能物质碳水化合物来看,鹅肉中基本不含有,鸡肉中含量最多。

能量来看,鸡肉能量最低,其余二者差别不大。

对于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来看,其中含有的维生素多以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为主,而且内脏中比鸡肉含量稍高,肝脏当中含量最多,这也就是为啥建议大家每周要吃1-2次的动物肝脏。

针对于矿物质元素,内脏当中含量最多,肝脏中和血液中铁元素非常丰富,并且是以血红素铁的形式存在,人体的消化吸收率特别高。另外,在这三类禽类食物中,其脂肪酸构成多是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对于身体也有着不错的作用。

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吃?

首先,建议大家首先要做到“食物多样”,对于肉类食物亦是如此,无论是畜肉还是禽肉,再或者是鱼虾海产品肉,都建议你吃,而且每天都要有。

其次,对于各种禽肉,蛋白质、脂溶性矿物质元素、脂溶性维生素都比较丰富,建议多样适量食用。

最后,大家可以依照自己口味,适当选择禽类品种。健康吃肉,祝您安康。


王思露营养师


鸡鸭鹅都是最常见的禽类,去皮的禽肉脂肪普遍含量较低,所含的脂肪酸也以比较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与畜肉相比,有一定健康优势。但目前的调查看,我国居民畜肉摄入比较多,禽肉摄入相对较少,因此,适当增加禽肉摄入,是有益健康的。那么,三种常见的鸡、鸭和鹅三种禽肉,哪个营养价值更突出呢?

查询营养成分表,三种禽类的主要营养成分如下:

每百克鸡肉含能量167千卡,脂肪9.4g,蛋白质19.3g,胆固醇106mg,维生素A48ugRE,铁1.4mg

每百克鸭肉含能量240千卡,脂肪19.7g,蛋白质15.5g,胆固醇94mg,维生素A52ugRE,铁2.2mg

每百克鹅肉含能量251千卡,脂肪19.9g,蛋白质17.9g,胆固醇74mg,维生素

A42ugRE,铁3.8mg

如果单纯从整体对比,鸡肉低热量低脂肪,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尽管鸡肉铁的含量略低,整体的营养价值依然算是最高的(一般的,热量低,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含量高的,营养价值就高)。但禽肉的脂肪多数富集再皮下,如果是去皮的鸭肉,脂肪含量就仅为5.5%,蛋白质含量高达17.8%了。当然鹅肉和鸡肉也一样,去皮后,脂肪含量都会大大降低。



因此,如果你说整只禽肉平均的话,相比鸭肉和鹅肉,鸡肉营养价值更高。如果是去皮的鸡鸭鹅肉,三者脂肪含量都是比较低的,高蛋白,富含维生素A、B族维生素、铁和锌,营养价值相当。

现在更多人面临超重和肥胖的问题,需要减少脂肪和热量摄入,去皮的禽肉就是一种很健康的低脂肉类,营养价值也比较高。无论是鸡肉、鸭肉还是鹅肉,只要是去皮后的,营养价值都很高,相差没有太大。


营养科普赵之德


作为半个美食家,我是这样理解的鸡鸭鹅虽都为家禽,其内部肉质的营养结构应该是大同小异,但从入口的味道上讲鹅肉不如鸭肉,鸭肉不如鸡肉,鸡肉不如鸽子肉,鸽子肉不如麻雀肉。话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发现了一个问题或称规律,那就是越小的动物的肉越鲜美。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大家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去体味。反正麻雀肉和鸽子肉是上了讲究的!在饮食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就是:天鹅地捕鸽子肉黄鼠(田鼠),可见鸽子肉的上讲究劲儿不是一般的好吃了。


但作为一个业余厨师我还是愿意站在烹饪角度上说说这几种家禽肉的区别:鸡肉的鲜美要数公鸡肉,家养的或散养的土鸡要比养殖场的下蛋鸡肉好吃,肉鸡的肉最不好吃。为什么?因为它速成呀!所以大家还要明白这样一点,就是凡是速成的(现在叫育肥)的肉不仅是鸡鸭鹅,别的如牛羊猪也是这样,凡是育肥的就不好吃因为它速成,生长时间短,全凭各类添加剂等催育!

大家是不是有这种感觉,拿我们经常食用的猪肉来说,现在的肉没有过去的肉鲜美?记得自己小时候家里大人每年都要养两口猪,那时的猪肉炖出来一家炖肉满街满巷都能闻到肉香,现在再不会出现过去的肉香了,因为现在无论养什么都是讲出栏率、讲速成,用添加剂和混合饲料,过去的家畜家禽都是要喂粮食的,香与不香,营养价值高低就差在这里。这就又得出一个结论凡是用粮食喂养(或家养)的鸡鸭鹅就会比养殖场喂饲料的鸡鸭鹅的肉香,其营养价值更高。



一句话,营养价值的高低抓住三点:一是看体型外形,体形小营养价值高。二是看饲养周期,饲养周期长营养价值高。三是看喂养饲料。喂粮食的比纯喂饲料的营养价值高。就这三点,不知道是否满意?


冀之笔


鸡鸭鹅整体来说,营养价值差不多。除了过敏和纯素食者,每个人都能吃。但是如果非得要一决高下的话,那还是鸡肉的营养价值会更高一些。

首先从蛋白含量上来说,鸡肉的蛋白质含量最高,鹅肉次之,鸭肉相对较低。

其次,从脂肪含量上来说,大约都在9-14%左右。不过相对来说,鸭肉品种中脂肪含量高的比较多,比如北京烤鸭,北京填鸭,这类原料中,鸭肉的脂肪含量是非常高的。事实上,绝大部分的鸭子也都是专门培育出来,用来做烤鸭,或者填鸭的,总体而言,这类鸭子的脂肪含量都很高。不建议选用这样的鸭子作为日常饮食食用。即便选择了,也要少吃一点。

第三,就是鸭子肉,本身会有一种比较明显的腥臊味道。需要烹调的时候味道更佳重一些,鸭肉由于肌肉组织质地原因,口感也不是很好,比较硬。基于以上原因,鸭肉大多是做成烤鸭,酱卤制品,烟熏制品,所以总体来说,油脂比较大,口味比较重,这并不是一个上上之选。

鸡肉就不同了,鸡肉口感比较细嫩,并且鸡肉本身没有什么特殊的味道,可以蒸,煮,炖,炒,白斩鸡,都很好。只要选对鸡的品种,不要过于肥胖的鸡,然后再选用合理的烹调方式,鸡肉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做所有的鸡中,以土鸡、乌鸡的脂肪含量最为低,相反,蛋白质含量比较高,而且,鸡的肉质内含有谷氨酸钠,可以说是“自带味精”。用土鸡,乌鸡煲汤,不但味道鲜美,也不会有太多的脂肪在汤里面。喝碗鸡汤,再吃点鸡肉,非常适合老年人,孩子,病人食用。

作者 姜丹 头条号签约作者 食品科学硕士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