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港交所花30万,定制超大铜锣给雷军敲,小米上市带来的交易费,能让港交所回本吗?

黄韬铭


能,而且大赚特赚。


其实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正好孔方兄给大家普及一下港交所的交易费用构成(如果想直接看结论,可以跳到回答末尾)。


在港交所买卖股票,有8项收费标准,有些是港交所这家公司收的,有些是政府收的,有些是券商收的,具体明细如下:


  1. 佣金(交给券商,由客户和券商约定,大概在0.05%~0.25%不等)

  2. 交易征费,按照交易金额的0.0027%收取,这笔费用是香港证监会收取的(交易双方都需要缴纳);

  3. 投资者赔偿征费,按交易额的0.002%收取,不过这项费用在2005年已暂停至今(交易双方都需要缴纳);

  4. 交易费,按交易金额的0.005%收取,买卖双方都要交,港交所收取;

  5. 交易系统使用费,每笔交易收取0.5港元,由交易所收取;

  6. 印花税,按交易额的0.1%收取,交给港府,注意是买卖双反都要交;

  7. 转手纸印花税,每一笔交易(不论股份数量多少)收取5港元,卖方支付;

  8. 过户费,发行新股时收取,每笔交易(不论股份数量多少)2.5港元,买方支付。


虽然名目很多,但实际上交易所收取的项目,就上述第4、第5项。


小米今天的成交额为76.82亿港元,按照0.005%的费率计算,就是38.41万港元;注意,买卖双方都要交,那就是再乘以2,为76.82万港元。


孔方兄统计了一下,小米今天总成交笔数为34752笔,每笔收取0.5港元的系统使用费,就是17376港元。


两项费用相加得出,小米今天上市给港交所创收78.56万港元,30万元的大铜锣,够买2个还赚18.56万港元。


从上面的项目不难发现,其实赚最多的还是港府,尤其是印花税,为0.1%,相当于港交所收取费用的20倍,而且港府不用买大铜锣,1536万港元是净赚的(76.82万元×20倍)。


关注孔方财经,让你第一时间了解热点财经新闻及其背后的经济逻辑。


孔方财经


不止能回本,而是赚大发了!

我们都知道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本身就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控股公司,既然是公司,当然要有收益来源,更要盈利、回报股东,亏本的买卖有谁会做啊!

港交所的收益来源

相关报告显示,港交所2017年收入为131.8亿港元,净利润达到74.04港元,同步分别增长19%和28%。而买卖股票的交易费是港交所主要的收入来源,目前是向买卖双方(双向)按交易金额分别收取0.005%。

按小米昨天(2018年7月9日)的成交金额76.82亿港元来计算,港交所的交易费用收入就有76.82万港元(76.82亿×0.005%×2)。别忘了,这只是小米上市的第一个交易日的费用而已;一年算250个交易日,平均每日成交额按20亿港元来计算,仅仅是小米公司一年可创造5000万港元的交易费收入!

而截止2017年底,港交所一共有2118家上市公司,总市值高达34万亿港元,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882.49亿港元,一年下来又会有多少的交易费收入呢!这才买个30万的铜锣而已,那算多大个事啊!

大铜锣又不是一次性产品,完全可以重复利用的

有人觉得港交所这次花30万,定制个大铜锣会不会太“奢侈”了。其实一点也不会,这个铜锣又不是一次性产品,用完就丢,那多浪费啊!

等下次花生科技、土豆集团、大米生物等公司上市敲锣的时候,完全可以再次利用起来的,一点也不浪费。按30万造价的质量水准,敲个百八十次应该问题不大,平均到一次才几千港元,毛毛雨啦,港交所会在乎这点钱么!

总之,港交所定制个30万的铜锣给雷总敲,图个好彩头,交易量稍微放大一点,这些钱就回来了,不要太会赚钱哦,怎么可能会做亏本买卖!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操盘手信一】!!!


财经者思


雷军微博透露,“听说港交所的那个锣是新定制的,花了30万,今天是第一次使用。”众所周知,港交所本身是一家上市公司。需要盈利,它花这么大的代价,那小米今天上市交易产生的交易费用,能不能让港交所回本?

港交所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财报是很容易查到的。据2018年一季财报显示,港交所净利润达到255400.00万港元 同比增长49.36%。可见,一家仅一季度就净利达215363.5万人民币的上市公司,30万的彩头支出并不算什么大代价。

再来看港交所的营收构成,不同于国内大型金融平台,港交所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显然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而其主要的营收来源便是交易费用和交易系统使用费用。交易费用来看,小米第一天的成交金额达到76.82亿港元,按照交易费用的计费方法,港交所的交易费用收入就有76.82万港元(76.82亿×0.005%×2),可见,仅一天的交易费用就已经完全覆盖了铜锣的的成本;使用费用方面,小米第一天的交易次数达到了3万次以上,粗略估计,系统使用费用可贡献1万5港币以上的收入。

这仅仅是从两大主营收来看,其他方面像什么联交所上市费用,数据使用费用,结算费用等等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也有不少。这么看来,仅30万的铜锣确实是九牛一毛,不算什么。另一方面,铜锣就使用了一次,以会计视角来看,残值还有很多,且按照一定的折旧期间来算,铜锣剩余价值还有很多。那么我们假设此次用掉了铜锣10万的价值,而第一天的交易为港交所带来了不少于70万的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