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世人說死了一了百了,其實死了就不得了了!

世人說死了一了百了,其實死了就不得了了!

“天賜之福”,上天要降福給這個人,“先開其慧”。“天降之罰”,上天要降罪於這個人,“先奪其魄”。

一個人魂不守舍,是看得出來的。什麼是“天奪其魄”?“悠忽”,“悠”就是每天遊手好閒,不知道要幹什麼,東摸西摸,時間就過去了。“忽”,做事很不專注,忘這個,忘那個,忽略這個,忽略那個,恍恍惚惚。“昏惰”,常常昏沉,懶散。“自欺”,很多事情不願意去承認、面對。“飾非”,做錯了還要掩飾。這些狀況皆“天奪其魄”。

什麼是天賜之福、天開其慧呢?“慚愧”,常常反省自己,像印光大師講的,“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再來,“奮發”,愈挫愈勇、百折不撓。還有“改過”,有過必改,而且從根本改,從起心動念去對治。時時都是提起慚愧、奮發、改過,這就是上天要開他的智慧,要降福給他的徵兆了。所以事實上人這一生,會往哪裡發展,自己應該是最清楚的,“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所以,人生的機遇,說實在的,“境緣無好醜”,我們在境緣當中,能反省、能改過,禍都會轉成福。師長常講,我們遇到這個大時代,是不幸,也是幸。不幸,是問題非常多。但是我們為什麼會到這個世間來?也是我們自己的業力感召的。諸位同仁,有沒有人是被推下來的?都是自己選擇的。所以,我們要痛定思痛,不能再沉淪下去了,而且藉由這個時代的苦難,也能夠喚醒自己的悲心。斷惡修善,做個好榜樣,讓世人看了,都能感動、效法。勸別人,叫“為人演說”,自己做得好才勸得了人。師長常常期許我們,要好好精進,提升自己,做一個表演。這個時代,沒有人做表演,一般的人很難相信。印光大師有一句話很重要,“竭誠自可轉凡心”,至誠的心受持聖賢的教誨,這一生都可以轉凡成聖。我們是有大福報的人,只要依教奉行,自他兩利。我們自己化解這些罪業,同時把眾生放在心上,念念喚醒我們的慈悲心。這就是這個時代對我們的益處。

世人說死了一了百了,其實死了就不得了了!

好,神明絕不會降災給懺悔改過之人,所以只要肯回頭,福就能降臨。俗話講的,回頭是岸。

出現前面這些徵兆,假如還不警覺,還不改過,命可能就沒了。佛陀曾經問過弟子 :生命有多長?第一個弟子說,幾天之間 ;第二個弟子說,一餐飯之間。佛陀都搖頭。第三個弟子說,呼吸之間。佛陀點點頭。其實人的命,一口氣不來就沒了。就像我跟大家講的,我在高速公路上開車睡著了,假如沒有祖先、佛菩薩保佑,可能就要去閻羅王那裡報到了,那不是看你多少歲哦。

有個故事流傳很廣,說一個老人命終了,到閻羅王那邊抗議 :“你怎麼沒有跟我打一下招呼?”閻羅王說 :“我跟你打招呼打了很多次,比方說你的牙齒一直掉,頭髮一直白,都是我在跟你打招呼。”下一個是年輕人 :“我牙齒也沒掉,頭髮也沒白,你閻羅王也沒通知我。”閻羅王說 :“你東邊那一戶人家不是有個三四十歲就死了的嗎?你西邊那個鄰居不是二十幾歲就死了嗎?你也遇到剛出生就死去的孩子啊,怎麼我沒通知你?”

“但念無常,慎勿放逸”,不可以再懈怠了,行善不能等,行孝不能等。所以我們看到這個“死”字,要警覺什麼?師長常講,死了就不得了了。世人說死了一了百了,那是絕對錯誤的。死了之後是隨業流轉,我們會到哪裡去?想一想,每一天惡念多,還是善念多?師長常提醒我們 :三善道是觀光旅遊,三惡道是回老家。一不小心就回老家去了,就墮下去了。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摘自《感應篇四十九講》(中國文化教人為善去惡的教育範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