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7 「扶貧往事」扶貧駐村雜感!

「扶貧往事」扶貧駐村雜感!

「扶貧往事」扶貧駐村雜感!

時鐘指針已經指到12點了,村官小宇和我還在對著電腦錄入貧困家庭信息。盛夏的拉烏到了午夜總算涼快下來了,可對蚊香似乎有免疫力的蚊子還在不辭辛勞地陪伴著我們。

可能因為過了睡點,將近後半夜了,我依然毫無睡意。這是我到這裡駐村的第157天,看著窗外的漫天繁星,這經歷的100多天的一幕幕也浮現在了眼前。

「扶贫往事」扶贫驻村杂感!「扶贫往事」扶贫驻村杂感!
「扶贫往事」扶贫驻村杂感!

半年前,我接替單位同事開始駐村到這裡。碧雞村委會是拉烏鄉政府所在地,是以核桃為主要經濟收入的山區村委會,距縣城79公里,5個自然村430戶1780人,經濟來源主要是種植玉米、烤煙、核桃等作物和經濟林果收入。這幾年縣委政府加大了對農村的建設投入,加上也不斷出臺好的政策,大部分鄉民的生活還是挺滋潤的,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家庭,因病、因學、缺土地、缺勞動力或是因意外事故等一些特殊情況造成不同程度的貧困。我們來這的目的也就是幫助這些“後進”的家庭跟上大夥兒的步伐,一起過上豐衣足食的好日子。

「扶贫往事」扶贫驻村杂感!

這裡的工作環境不算太艱苦,但老舊的電腦、打印機,還有距離住處一兩百米的飲用水和廁所,還是讓人在工作和生活上需要多點耐力。 基層工作最大的難度在於直接面對群眾,我單位14人掛包28戶,事無大小均要我一個人解決。每次入戶走訪後就有許多資料需要完善和更改,每一份都需紙質和電子數據,資料整理工作量大,我又是一電腦盲,好在村委會里有個年輕小夥小宇,每次總有他幫忙錄入電子檔。白天跑農戶,晚上錄資料。有變動,有情況還得驅車回縣城的單位,奔波似乎已是生活的常態。扶貧工作不僅得有靈活的腦袋還得有強健的身體,精準扶貧最關鍵的就是精和準,這需要根據每戶不同的狀況制定與之相適應的幫扶路子,找資金、幫助發展養殖業、種植業、加強勞務輸出等。

生活的不便、工作的辛苦,和午後就開始逐漸冷清、到夜裡就寂靜無聲的駐地所帶來的寂寞相比大概也不算什麼。遠離家人,聚少離多,在外最擔心的還是父母,但是所有的艱辛,在看到村裡的貧困戶因我們的幫扶和他們自己的努力而脫貧,內心的喜悅和感動是無法言說的。

「扶贫往事」扶贫驻村杂感!

春去秋來,我的駐村生活還將繼續,但有親人的理解,群眾的信任和領導、同事的肯定,在幫扶工作路上的每一步我都將走得堅毅,走得快樂。

李莎莎/圖文

整理於“賓川時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