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走出“无芯”之痛!中国公司研发的AI芯片已经开始上市

中兴事件将芯片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各家人工智能公司早在两三年前就已经布局研发AI芯片,并在近期先后上市。

记者/赵雪娇

6月26日,人工智能公司Rokid在杭州举办成立4年来的首场发布会。创始人兼CEO祝铭明一口气发布了三款新品:Rokid Me便携智能音箱、KAMINO18 AI语音专用芯片和Rokid AR Glass。

祝铭明表示,目前,AI芯片的订单已有几百万片,AR眼镜将在今年年底量产。

你很难把Rokid这家公司归类到某个领域。它推出的第一款产品是智能机器人Rokid Alien,接着做了智能音箱Rokid Pebble。去年10月,又与阿里云共同推出全栈语音开放平台,为业界提供一站式语音解决方案。现在,又推出AI语音芯片和AR Glass。

有人觉得,Rokid是一家智能硬件公司。有人看不懂,一家人工智能创业公司为什么把产品线铺得那么广?

“创立的第一天起,Rokid的定位就不是一个音箱公司,而是一家人机交互的生态公司。”祝铭明表示,从研究到产品,Rokid具备全栈能力,拥有生产、设计、ID、机械工程、操作系统领域的专家。Rokid应该用人工智能提供人机交互的系统解决方案,形成行业生态体系。

Rokid于2014年成立时,就在北京成立了A-Lab,聚集一群博士做语音语义交互技术研究。第二年,在美国又开设了R-Lab,研究人机交互技术,包括显示技术、摄像头、计算机视觉、人体传感,甚至化学材料等。

Rokid的野心不小,它对标的是谷歌模式:软件+硬件+平台+内容资源。

智能音箱的核心是服务内容和硬件设备的接入整合

目前,国内智能音箱的价格已经被阿里、小米、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击穿,这些头部玩家靠砸钱补贴用户,占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业内预计,小米音箱今年出货量将在500万台以上,而阿里的订单量将达到800万。

创业公司在巨头缝隙中求生存,必须打差异化路线,追求高品质、高工艺。

新发布的Rokid Me智能音箱,售价799元,内置了若琪语音助手和6个麦克风阵列,可实现360度5-10米远场拾音。Rokid Me有四个功能:声纹识别;摇一摇切歌、翻转暂停的手势交互;蓝牙电话;社交游戏。

走出“无芯”之痛!中国公司研发的AI芯片已经开始上市

Rokid Me

为了让用户能在手里把玩音箱,Rokid Me麦克风和扬声器的距离不到1厘米。这几乎破坏了所有AI声学信号的要求。做到这一点,要用好材料,机体不能变形。团队选择了航空铝,工艺打磨了5个多月。

“我们会做高端产品的开发,一定会比同行业的其他产品稍贵一些,但凝结的技术含量、产品品质和他们绝对不在一个层面。”祝铭明说,Rokid Pebble(若琪)在设计的第一天,我们就非常清楚,在不久的将来,国内和国际的大鳄一定会以低价的方式进入智能音箱市场。但我们对产品有一种执着,我相信我们的目标客户是一群有鉴赏力、有品位、有档次的客户,愿意跟着Rokid一起探索的客户。

“一个有消费能力的人不会愿意买一个烂音箱。”祝铭明坚持走高品质智能音箱的路线:“在中国,大部分人还在看99元、199元、299元的音箱。但音箱是消费品,天然有用户分层。他今天买99元的音箱原因就是尝鲜。一旦他发现还行,下一步就会回到和他的品味匹配的音箱。所以我们要有耐心去等他们。不是我今天跳下去迎合你,而是我等你回到正确的角色。”

除了技术、工艺,做智能音箱永远无法回避的是内容。祝铭明表示,Rokid内置了喜马拉雅、腾讯云小微和QQ音乐的所有内容。

互联网分析师邹晶波对《今晚财讯》记者指出,智能音箱的核心是服务内容和硬件设备的接入整合,前者腾讯阿里有绝对优势,后者小米有先发优势。

现在看来,这两者也并非巨头们的专属。创业科技公司也开始与优质内容商、硬件商合作。

喜马拉雅副总裁、硬件事业部总经理李海波接受《今晚财讯》记者采访时说:“这次合作可以帮助喜马拉雅扩展内容分发渠道,对双方都有利。”

在现场展示的喜马拉雅儿童智能音箱晓雅Mini,也会使用Rokid语音AI芯片KAMINO18的外部产品。

走出“无芯”之痛!中国公司研发的AI芯片已经开始上市

Kamino 18芯片

人工智能公司两三年前就已经布局研发AI芯片

做硬件产品为什么还要去做芯片?Rokid北京AI实验室负责人高鹏解释:“我们想用一种非常极简的方式,在不停优化和改进算法的同时,提高算法的速度与集成度,留出更大空间来优化设计及用户体验。”

市面上绝大多数音频交互设备是通用芯片方案,缺点明显,集成度低、功耗大,随之而来的是高成本。

高鹏介绍,相比于通用芯片,Kamino 18在提高性能的同时,功耗降低50%以上,集成度也提高了30%以上,成本也降低了30%以上。

这款芯片还内置了Alexa与Rokid两个语音助手,通过language ID技术,来判定用户的语种,英文就启动Alexa回复,中文就用若琪回复,自由切换。

中兴事件将芯片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各家人工智能公司早在两三年前就已经布局研发AI芯片,并在近期先后上市。

5月24日,出门问问在北京发布旗下首款AI语音芯片模组问芯Mobvoi A1。这款芯片由国芯研发,出门问问提供语音交互能力,同时推出一站式软硬结合语音解决方案——问芯Mobvoi A1。同一天,思必驰在发布5亿元D轮融资时,也宣布正在与某芯片巨头合作研发AI语音芯片,预计下半年上市。

“语音公司不做芯片必死无疑。”云知声5月16日发布了自己打造的语音AI芯片,CEO黄伟这样说。

“做语音的公司,毋庸置疑,一定要做芯片。”祝铭明认为,“与其他语音AI芯片相比,Rokid Kamino 18最大的区别是提供一个完整的系统级解决方案。云知声的AI芯片更偏向控制,而我们更偏向AI,不只能做语音的信号处理,还能处理一些复杂逻辑,包括用户体验等。因为我们的产品是高度复杂交互性,所以要做更强大的芯片,面向的场景也不同。目前高集成度、高性能的语音AI芯片的只有Rokid,其他大多是做非常前端的。”

祝铭明还透露,Kamino 18已经接了几百万片的订单。

能大规模量产,是考量芯片水平的重要纬度。Rokid硬件负责人唐金腾对《今晚财经》记者说:“Rokid比较开放,从硬件到软件、算法、云端,都可以开放给客户。有很多需要定制化的需求,我们也可以配合他们完成。”

走出“无芯”之痛!中国公司研发的AI芯片已经开始上市

Rokid AR Glass

AR Glass是现场最吸引眼球的新品。Rokid的首席设计师兼美国产品研发负责人姜公略介绍,AR Glass具有人脸识别、物体识别、室内导航、语音识别功能。其中,人脸识别准确率达到99.8%,是目前业界最顶尖的水平。

Rokid Glass采用一体化设计,重量120克,相当于微软HoloLens的1/4。

祝铭明介绍,这是目前全球可穿戴性最强的AR一体眼镜,承载了Rokid在硬件,光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

今年9-10月,AR Glass会在核心合作伙伴的线下旗舰店开放体验。Rokid Glass将于今年年底投入量产。

有人说Rokid是to C的公司。祝铭明的理解是,C除了用户,还是community(社区)。他说,Rokid不想把自己做成平台公司,让合作伙伴都听自己的,反倒是Rokid能把擅长的东西做好,为合作伙伴解决基础的问题,让大家自由发挥。

Rokid联合创始人王舜德说,在PC时代,微软靠着Windows主宰了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时代,形成了安卓和iOS两大阵营。在人工智能时代,肯定也会有若干个主流操作系统,“我们觉得,这一轮中国公司也会有机会。”

关注《今晚财讯》(微信ID:jinwancaixun),获取更多权威财经资讯和深度商业解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