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屡禁不绝的网络招聘陷阱,平台究竟将责任落到何处?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58同城、赶集网等平台现招聘陷阱。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到近年60起通过58同城、赶集网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诈骗案例中,248名被告人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诈骗,超过5500名被害人受骗,诈骗金额近亿元,甚至有人落入卖淫窝点、诈骗集团。

屡禁不绝的网络招聘陷阱,平台究竟将责任落到何处?

这类求职者通过网络招聘平台遭遇诈骗陷阱的新闻早已不是第一次爆出,而平台没有尽到社会责任,都是在新闻爆料之后面对强大的社会舆论才被迫站出来发表声明予以回应,我并不相信平台以前对类似事件不知情,为何非得等到被炒得沸沸扬扬才站出来。

屡禁不绝的网络招聘陷阱,平台究竟将责任落到何处?

招聘网站本质上是建立连接,不同于其他互联网平台,它是线上线下高度关联的产品。线上的求职和招聘,最终会转化为线下的见面,而线下招聘和求职双方的行为,是脱离了中间平台视线的。这意味着线上的审核门槛,必须从严,否则平台很难料到,那些不怀好意的行骗者会利用信息差如何坑人,以至于出现骗子集团对求职者进行威胁、恐吓这种极端场景。而求职者也是抱着对大平台的信任才走进来的,而平台对虚假信息的监管不严无疑是对消费者的极大伤害,自身品牌也蒙受不少损失。

屡禁不绝的网络招聘陷阱,平台究竟将责任落到何处?

众所周知对海量的招工信息进行人工审核把关从成本上考虑对平台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另一方面难免也会出现遗漏,所以有一个畅通的投诉渠道和维权机制很重要,事实上,那些行骗团伙靠骗取受害人小额押金或者保证金获利,也是考虑到求职者很难维权,后者无法像电商网站购物那样,在对商品不满意时给出一个差评,而且这个差评还直接影响到卖家的信誉,决定卖家能不能持续经营。这一点希望平台能够积极予以引入。要知道做到这一点并不是特别困难,缺的就是一点驱动力,不管是内在的发心还是外在的社会压力,希望能够吸取教训,不要什么都等着社会来监督,凡是不尊重市场规律的必将被市场淘汰。

屡禁不绝的网络招聘陷阱,平台究竟将责任落到何处?

像媒体提到的出国务工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6000多万,受害者多达2000余人,骗局持续数个月,这种长时间、大范围的诈骗能够行得通,平台缺少实时的投诉通道难辞其咎。从此处看来平台整改之路势在必行,希望后期能给大众一个满意的交代,不管平台成立时的发心是如何,在平台经历商业化之后也希望能够保持对社会大众起码的尊重,须知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是走不久的。针对此事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