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从11年到14年俄罗斯军事介入前的这段时间巴沙尔政权是怎么撑过来的?

薛-旭


人啊,无论到啥时候都得有几个铁哥们!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在2015年俄罗斯没有介入叙利亚内战之前,正是因为叙利亚曾经交下的过命兄弟,一直在帮助巴沙尔支撑这叙利亚的局势。



从2011年1月26日爆发了反政府示威活动,逐渐3月15日升级为武装冲突。2011年5月叙利亚政府军队进入抗议城市,用坦克镇压抗议群众,造成了大量平民死亡。这同时也遭到了西方国家的一致抨击,当然这里面有叙利亚政府的过激行为,这样的过错不可磨灭。


2012年的叙利亚已经形成了多股的反对派力量。逐渐形成了以叙利亚自由军,库尔德武装为主的逊尼派反政府武装。之后,美国在叙利亚周边大量增兵,并且把伊拉克的很多武装驱赶到了叙利亚,逐渐形成了“伊斯兰国”(ISIS)武装势力。


2014年的ISIS在美国的背后支持下,不断的发展壮大,一度成为叙利亚内战当中,反对派主要的势力。并且占据了叙利亚大部领土。由于ISIS的恶劣恐怖主义行径,遭到了全世界的反对。美国以此为借口,进入叙利亚境内打击ISIS,而实质上还是背后支持ISIS,这就导致叙利亚的局势逐渐让叙利亚政府吃不消。



而在2015年俄罗斯介入之前,作为叙利亚的生死弟兄,伊朗一直对叙利亚保持着最大的支持。无论是从经济上每年投入叙利亚的资金至少都在25-50亿美元,并且还派出了大量的伊朗自由军,帮助叙利亚政府打击反政府武装。目前已经在叙利亚境内拥有近10万的伊朗军事人员。


伊朗之所以能够派出这么多的军事人员和提供大量的经济援助,还是在于伊朗曾经在两伊战争期间,所有的阿拉伯国家都不支持伊朗,而只有叙利亚,叙利亚的老阿萨德对伊朗一直支持与声援。这是“患难见真情”没有当年的不遗余力的付出,怎么会换回来今天的不离不弃!


伊朗这也算是知恩图报的国家,在俄罗斯没有介入叙利亚局势之前,在面对美国背后支持的反政府武装的巨大进攻之下,叙利亚和伊朗也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俄罗斯正是在这样的关头之下,应叙利亚政府的请求,才介入,逐渐扭转了战局。


真可谓看你行不行,患难见真情。没有伊朗这个好兄弟的支持,叙利亚的巴沙尔政府,在叙利亚根本撑不过三年。正因为伊朗的支持,才撑到俄罗斯的合理介入。还是一句话,关键时刻有人能站出来挺你,这辈子也就值了!!

谢谢朋友们的阅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收获,同时也谢谢朋友们的点赞,转发和关注!!!


淡然小司


12年到14日是巴沙尔政权最艰难的时候,也是我前往叙利亚最频繁的时间。从首都大马士革前往塔尔图斯经霍姆斯这一路,我最大的感受是:即便叙利亚政府官兵也对政权的下一步感到极其迷茫。比如说我在经过霍姆斯一处政府军哨卡时,明显看到官兵有松懈的情绪,甚至给人放水反政府武装的感觉。巴沙尔政权也面临着“到底会走到哪一步”的态势。那么,是什么让巴沙尔政权坚持到了俄罗斯的全面介入呢?

1、阿拉维官兵的浴血奋战是巴沙尔政权继续的根本。12年元旦前后,我从大马士革前往阿拉维人传统聚集区塔尓图斯和拉塔基亚时,一位陪同我们的阿拉维政府军少将在十字军东征城堡上指着远处的阿拉维群山很坚地告诉我:“就算我们失去大马士革,我们也会在这里坚守下去,直到打到最后一个人!”他不是向我们表态而是真实的心声,因为所有的阿拉维人知道,哪怕巴沙尔父子再不好,如果他们倒了,那么人口仅占17%的阿拉维人必然面临着灭顶之灾,所以他们要血战到底!在这种共同认识驱使下,完全由阿拉维人组成的政府军部队,比如说“沙漠之鹰”和“老虎旅”如同消防队员一样在全国四处作战,哪里有危险就到哪里去。当然阿拉维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男丁战死。

2、真主党民兵和伊朗的迅速介入给巴沙尔政权喘息的机会:政府军在全国动荡一年之后就几乎撑不住了,因此,黎巴嫩真主党民兵率先入境作战,顶住了反政府武装最猛烈的进攻,而真主党民兵的军事高层接连阵亡也说明卖命的程度。此后,伊朗革命卫队直接上阵,以数名准将阵亡的代价稳住了阵脚。事实上,至少10万伊朗革命卫队介入叙利亚战争,为巴沙尔等来俄罗斯支持争取了时间。

3、俄中两国在叙利亚问题上态度坚定。比如说美欧屡屡提出叙利亚问题的联合国动武决议,试图重演利比亚问题的决议,但都被坚决地否决了,从而不让美欧直接光明正大介入叙利亚内政。我印象最深的是,每次联合国安理会否决西方叙利亚问题决议后,叙利亚民众就会举行大规模的集会,对俄中表示感谢。我住的饭店经理甚至专门做蛋糕免费请我表示感谢!

4、叙利亚的社会精英阶层绝大多数站在巴沙尔一边。说实在的,如果没有民意的支持,巴沙尔政权与利比亚、埃及、突尼斯、也门不会有两样的。这得益于巴沙尔相对包容的态度,发展经济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以及对社会精英阶层的良好反馈。用当地精英的话说:“巴沙尔是不好,但还能容忍。”


邱永峥


叙利亚内战大规模失控是2012年6月26日,反对派从示威游行转变成武装对抗。2011年3月6日,叙利亚南部德拉市,一群孩子的涂鸦“人民需要推翻政权”。就这几个字引发了,大马士革,阿勒颇,哈塞克,德拉及哈马等城市,爆发了街头反政府示威活动。

2011年7月,几名反判军官组成了叙利亚自由军。

2011年8月,奥巴马要求巴沙尔下台。同时,3500吨军事物资从沙特和卡塔尔运进叙利亚。战争所需的物资有了,自由军开始大量的招兵买马,西方誉论开始造势。刚开始是小规模的叙政府可控。到了2012年6月26日,巴沙尔宣布叙利亚进入战争状态。

2013年美国把伊拉克的基地组织,大规模的“撵”进叙利亚,lS开始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和恐怖组织,战场上处于相持阶段。

2014年6月巴格达迪正式宣布,伊斯兰国成立,伊拉克和叙利亚的lS组织开始了疯狂的攻城略地。2014年9月美国组织的54国联军空袭开始。在这之前伊朗开始派“伊朗革命卫队军官”,进入叙境内指导作战。美军空袭的同时伊朗“革命卫队”和民兵组织,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哈马斯,阿富汗和伊拉克民兵相及进入叙利亚支持巴沙尔政权。这都是受益于伊朗感召呼唤。财政,物资,军事装备等大力支援。如果没有伊朗的无私奉献,巴沙尔政权可能在2015年下旬就彻底玩完。

伊朗同叙利亚是“铁哥们”,有“过命”的交情,伊朗是个知恩图报的国家。两伊战争,美国支持伊拉克进军伊朗,中东国家中唯有老阿萨德支持伊朗,“患难见真情”对国家之间同样有道理。

俄罗斯2015年9月是受邀参战,不过普京对巴沙尔的“请求”很重视,马上做出反应。因此,伊朗是无私的支援巴沙尔,对叙利亚有今天的结局功不可没。


何由之


大家都知道中东地区大体可分为什叶派和逊尼派,在叙利亚境内,什叶派是国家的主体,逊尼派占少数,而阿拉维派是少数逊尼派中的主体,巴沙尔是阿拉维人,也就是说阿拉维人统治着叙利亚,因此在叙利亚内战中,阿拉维人是整个叙利亚最卖命的一支军队,否则阿萨德政府一旦被反对派推翻,阿拉维人一定会遭受灭顶之灾,所以他们一直在苦苦支撑。



如果叙利亚没有熬过这段时间,可能现在的巴沙尔早就已经上了绞刑架,叙利亚也会陷入混乱,成为恐怖主义的温床,欧美也会再多一个势力支持,这显然是不符合俄罗斯和zg的利益,所以会加紧时间介入叙利亚。



在俄罗斯强势介入之前,尽管有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的帮助,但是叙利亚的领土仍然在不断减少,巴沙尔也几乎是必败无疑,当时内战的导火索是因为巴沙尔派出军队,残酷镇压抗议民众,造成了平民伤亡,才引爆了叙利亚内战,西方国家当然会借此机会大做文章,很快,在叙利亚境内就多了许多武装势力,比如臭名昭著的isis,这些势力让叙利亚政府很头疼,丧失了大量土地和人口,如果不是伊朗军强势介入,拖延了时间,虽然打的很辛苦,但是最后终于等到俄罗斯的支援,恐怕巴沙尔真的得下台,真的是雪中送炭,所以锦上添花算什么,雪中送炭才最重要。

经过这一系列的战争,越来越多的叙利亚人认识到,巴沙尔政府虽然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比那些反对派要靠谱的多,巴沙尔曾经为了停战,甚至可以下台,还会和叙利亚人把持对话联系,但是那些反对派完全就是想要打仗,根本不管叙利亚人怎么样,所以他们很多人还是坚决支持巴沙尔的。


风云一点通


整体来说,叙利亚政府军打反对派还是钢刀切软黄油一样利索,毕竟正规军就是正规军,海陆空各兵种齐全,后勤弹药充足。这在叙利亚内战的前期,连枪都拿不稳的反对派是不存在任何抵抗能力的。但是这种情况在几个月以后就发生了逆转。

在当时,叙利亚政府军105旅的装甲部队按着往常的样子推进到叙利亚西部城市的城镇里,但还没开展进攻便遭到了一群阿拉伯装饰的武装分子的打击,这批人装备十分先进,各种反坦克导弹齐射,直接摧毁了一个坦克营的装甲部队。这是叙利亚政局逆转的转折点。整个叙利亚突然多出了许多外国部队里叙利亚内战全面爆发。

从那以后叙利亚政府军开始遭到反对派的合围袭击,叙利亚西部由那群阿拉伯武装控制,他们自称是叙利亚反对派,实际上则是美国组织的雇佣兵,这支部队与推翻利比亚卡扎菲的那支是一样的装备一样的人员;叙利亚南部是由叙利亚本国的反对派控制;叙利亚东部则由is不断进攻突击,这支部队是战斗力最强的那支;叙利亚北部则库尔德人武装开始闹事,进攻叙利亚政府军。

由于叙利亚政府军战斗力不强,军队腐败克扣严重,大量人员长期疏于战阵,突然间增加的战争强度使得叙利亚政府军应接不暇,被打得节节败退,有不少部队甚至被成建制包围。到2014年,政府军控制领地也只剩全国总国土的百分之三十一左右。


优己


比较简单的线轴就是俄罗斯为了保护在叙利亚的军港基地派出巡洋舰介入地中海,当初还为了从土耳其海峡路过被拒绝而差不多环绕地球进入。

当时的巴沙尔确实岌岌可危,差不多只剩下大马士革部分区域,精锐士兵都陷入苦战和被歼灭危险。

叛军有一鼓作气完成推翻的准备,这时候俄罗斯开始干预了,以巴沙尔求援和保护基地为名开始空袭,逼退叛军不可阻挡的势头,逐一清理基地和大马士革区域。

欧美应该是对俄罗斯的强势干预颇有措手不及,一时没有对应的策略,加上普京的强硬,不敢冒着和俄罗斯撕破脸的风险,继续保持背后操盘而不是跳到前台。

多方制肘,甚至让怂恿土耳其去得罪俄罗斯,但还是被俄罗斯给搞定。

叛军分裂了,留下一部分继续对峙巴沙尔,其余转战伊拉克,结果证明这是一步昏招,激怒了欧美,俄罗斯借机增强打击力度,叙利亚叛军彻底颓废,巴沙尔度过最艰困的阶段。


鸿哥iouyh福小铺


那个时候主要是巴沙尔和国内反对派的对抗,伊斯兰国还没全面占领叙利亚部分土地。那个时候政府军只应付国内二三个派别武装,而且那时候反对派武装也还没有壮大,以叙利亚政府之前的军事实力,对付反对派这个问题不大,后来随着欧美大力支持反对派,以及土耳其的支持,军事实力大增,后来出现的伊斯兰国趁机壮大,这些都给了巴萨尔无影的压力,再加上美国直言要打倒巴萨尔,俄罗斯的出现,及时向巴萨尔伸出了援手,防止叙利亚倒台的就只是靠俄罗斯了。


欧阳老师广州


禀告题主,在2015年9月俄罗斯大举军事介入叙战局之前,巴沙尔政权还有个重要盟友一直在给其输血打气——这就是伊朗。

据阿拉伯媒体披露,早在2015年11月伊朗副外长就放话称,如果不是伊朗及时提供了军事教官(顾问)和大宗物资援助(武器、通信器材、食品、药品),巴沙尔政权也许在两三年前就倒台了。

这位副外长是在吹牛吗?还真不是。因为就在2015年6月中旬,为抵御当时风头正劲的反对派武装向伊德利卜省的猛烈攻势,伊朗紧急派遣了一支由伊朗、黎巴嫩和伊拉克军人、民兵组成的2万大军驰援叙当局。

而据外媒报道,伊朗从2013年就开始对巴沙尔政权提供军事援助,每年援助金额(包括人力和物资成本的折算,并非完全是现金)据说高达60亿美元,这个数字是美国给反对派援助金额(不到10亿美元)的6倍以上。

截至2017年底,叙境内由伊朗直接控制的武装力量(包括革命卫队圣城旅、黎巴嫩真主党和来自伊拉克、阿富汗的民兵)已达7万之众。这些亲巴沙尔武装在战斗中付出巨大代价,伤亡多达至上万人,另有多名伊朗高级将领在叙战场阵亡。

事实证明,伊朗军队(特别是革命卫队)确实战斗力不俗。近年来在也门、叙利亚这2个战场上,伊朗官兵上至将军、下至普通士兵,都表现出很高的军事素养和战术水平,连叙利亚官方都承认,只要有伊朗军人(多系军事顾问)在场,战斗就打得比较顺手,己方损失也比较小。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伊朗“雪中送炭”让巴沙尔政权稳住了基本盘,而俄罗斯“锦上添花”则让巴沙尔政权转入反攻,二者作用不可偏废——这就好比吃馒头,不能说吃了最后一个馒头感觉饱了,就认为前面吃的几个馒头不重要。总之,如果没有伊朗人流血、花钱援助叙当局,恐怕巴沙尔根本就撑不到俄罗斯军事介入的那一天。


网言军事


主要是靠伊朗的全力支持,叙利亚巴沙尔政权才撑过了那段最难熬的日子。


一个巴沙尔是暂时站住了,可伊朗却出事了——让全世界都惊骇莫名地看到了伊朗的难过日子。

今天的伊朗问题,正是昨天的伊朗透支。伊朗对巴沙尔政权进行了空前的支持:


首先是资金的支持。据外国媒体报道,伊朗从2013年起,伊朗就大规模对巴沙尔政府提供巨额军事援助,每年援助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几近是超出现有国力对叙利亚当局倾囊相助,不可谓不投入巨大。

其次是军事战斗人员的直接参战。伊朗为了确保巴沙尔政权不倒台,力求每战必胜,出动了精锐最为强悍善战的伊斯兰革命卫队,由名将率领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等后期多达七万人的大军征战。果然战局扭转,但伊朗却付出了将军阵亡、士兵战损惊人的损失。


接下来叙利亚战局不容乐观,叙反对派武装借俄罗斯撤军之机大举反攻,巴沙尔政权仅能立足,伊朗偏偏祸起萧墙。伊朗是走是留,会不会“攘外必先安内”?

局势在变化,我们能看得清吗?


今古达观


拳头被砍了是大不了架的,巴沙尔就是拳头。伊朗出手相救,就是伸出了手臂。但伊朗被美国西方制裁的够呛,也就是伊朗身躯虽有点分量,最近街头闹事也说明有些体力不支。这就要看到中国对伊朗的支持,不论是军工还是经济,没有中国的支持,伊朗不是贫血(军工)没力就是饥饿没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