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明朝有16个皇帝,为什么有17个年号?

小牧童


年号由汉武帝发明使用,此后这种纪年方法为历代帝王所沿用,一般而言明清之前绝大部分帝王有的用皇帝庙号,有的用皇帝谥号且一生所用年号不止一个,有些多次改元;而明清两朝帝王一生一般只用一个年号。

明朝历史公认有16帝(不含南明诸帝),依次是:

洪武帝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永乐帝朱棣、洪熙帝朱高炽、宣德帝朱瞻基、正统帝朱祁镇(明英宗)、景泰帝朱祁钰、成化帝朱见深、弘治帝朱祐樘、正德帝朱厚照、嘉靖帝朱厚熜、隆庆帝朱载垕、万历帝朱翊钧、泰昌帝朱常洛、天启帝朱由校、崇祯帝朱由检。

既然每位皇帝都只有一个年号,但16位皇帝17个年号问题出在明英宗朱祁镇身上。

公元1435年,年仅9岁的朱祁镇承继皇位,年号正统皇帝由太皇太后张氏及三杨辅政,政治清明,延续了其父宣德帝的盛世;

公元1449年,也先以明朝削减马价为由兵分四路向大明发起战争,英宗御驾亲征被俘,50万大军在土木堡全军覆灭,一些文武大臣被杀。在京监国的郕王朱祁钰在张太后、于谦等人的拥戴下登基,改元景泰,史称景泰帝,朱祁镇被遥尊为太上皇。

公元1450年,也先等出于政治目的,主动将明英宗送回北京,景泰帝君臣为防止英宗对外联络大臣将其软禁在南宫7年,将南宫大门上锁灌铅,以锦衣卫严密看管,连食物都只能通过小洞递入。

公元1457年正月17日凌晨,趁代宗病重,武清侯石亨、太监曹吉祥、都督张辄,太常卿许彬、左副都御史徐有贞几人,率兵千人突入南宫,拥立英宗登殿复辟,史称“夺门之变”。 英宗复位后改元天顺,以示顺奉天意之意。

因此朱祁镇也因此成为明朝唯一一个拥有两个年号的皇帝。明朝也因此有16位皇帝17个年号。


美丽青春您真痘


明清时期,每个皇帝都有自己唯一的年号,不像前边的那些朝代,皇帝有好几个年号,因而明清时期多以年号代称皇帝。

不过明朝有位皇帝很特殊,他有两个年号,而且这两个年号还被另一个年号中断了几年。这位皇帝就是正统皇帝,也可以叫天顺皇帝,不过叫正统的多,叫天顺的少。

这是怎么回事呢?明英宗朱祁镇登基后,改年号为正统。后来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嘚瑟了一把,御驾亲征瓦剌,兵败被俘。

朝中不可一日无君,于是正统皇帝的弟弟朱祁钰在群臣的拥戴下继皇帝位,改年号为景泰,遥尊正统皇帝为太上皇。
这是朱祁钰的图片,
也许是他哥哥朱祁镇的,在我看来这哥俩还挺像。

多年以后,瓦剌把朱祁镇放了回来,弟弟朱祁钰的皇帝瘾还没做够,就把哥哥关了禁闭。可问题是朱祁钰唯一的儿子朱见济早夭,这皇位迟早还要归还给哥哥或是哥哥的儿子朱见深。

可哥哥等不及了,在瓦剌和京城的圈禁生活早就在朱祁镇的胸中点燃了复仇的火焰,趁着弟弟已经病入膏肓,朱祁镇在一帮投机分子的协助下复辟成功,重新坐上了皇帝宝座,改年号为天顺。这样,正统皇帝就又多了一个年号。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景泰帝还未死,一个月后才撒手人寰,我不想讨论朱祁钰的死亡原因,我想说的是在这一个月里,大明帝国有两个皇帝同时在位!这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稀奇事。另一个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此次政变最大的受害者是于谦,成功打赢北京保卫战的核心人物,挽大厦于既倒的明帝国拯救者,在小人的撺掇下,被天顺皇帝杀掉了。这也是天顺帝没有留下好名声的最重要原因。


泰山7001


在中国古代,由于皇帝可以自行改元,所以年号与帝王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但明、清两朝的皇帝们几乎没有改元的,故而后人们也常用年号来称呼他们,例如洪武帝、永乐帝、嘉靖帝、康熙帝。。。。。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正如题目所言,明王朝有16个皇帝(不含南明诸帝),却有17个年号,这是因为明英宗朱祁镇拥有两个年号:正统和天顺,但这却并不是改元造成的,而是他曲折的一生的写照。

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作为恰恰可以说以他的两个年号为分界线,几乎判若两人。公元1435年,年仅九岁的朱祁镇承继皇位,当时由太皇太后张氏及三杨辅政,政治清明,延续了其父宣德帝的盛世;然等到张太后去世、三杨陆续去位,明英宗开始宠信权阉王振,加上少年天子的血气方刚和刚愎自用,明廷在对外政策上屡屡失分,陆续爆发了南征簏川、北御瓦剌的战争,更由于王振的怂恿和判断失误,在震惊中外的土木之变中,几十万明朝大军惨遭覆灭,明英宗也做了瓦剌太师也先的俘虏。

为了破除也先等挟英宗南征的企图,以于谦为首的群臣拥立了英宗的弟弟登基称帝,即历史上的明代宗(景泰帝),而进攻北京不顺的也先,最终挟英宗朱祁镇返回了漠北,开始了他生活在瓦剌社会中的一段传奇岁月,由于伯颜帖木儿等瓦剌贵族对英宗皇帝的尊重,他在物质生活上受到了优待,还充分了解到了瓦剌贵族间的关系与矛盾,及其社会中的诸多事宜等,可详见《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第五辑中,林欢的论文《明英宗被俘及其在蒙地羁押期间的活动》。

一年后,也先等出于政治目的,主动将明英宗送回北京,由于当时的代宗皇帝已经坐稳皇位,遂按照于谦“天位已定,宁复有他”的意见,将英宗遵为上皇,置于南宫。景泰帝君臣为防止英宗对外联络大臣,竟将南宫大门上的锁灌铅,以锦衣卫严密看管,连食物都只能通过小洞递入。。。。几同软禁,这一住就是七年。

代宗(景泰帝)心胸狭隘,仅此还觉得不够,又执意废掉英宗世子的太子之位,对于除于谦外的群臣也是猜忌有加,到了公元1457年正月17日凌晨,趁代宗病重,武清侯石亨、太监曹吉祥、都督张辄,太常卿许彬、左副都御史徐有贞几人,率兵千人突入南宫,拥立英宗登殿复辟,史称“夺门之变”。

明英宗第二次当上了皇帝,也就有了第二个年号天顺。天顺年间的英宗和正统年间的大不一样,历经人间冷暖后的皇帝,多了政治上的成熟和情感上的积淀,提拔、重用了李贤、王翱等贤臣,包括拥立自己复辟的石亨、曹吉祥等权贵,则先后因违法贪腐被诛杀、下狱。此外,英宗还下令释放了被幽禁多年的建文帝幼子。在其临终前,专门召见了太子朱见深(后来的明宪宗):“自高皇帝以来,但逢帝崩,总要后宫多人殉葬,我不忍心这样做,我死后不要殉葬,你要记住,今后也不能再有这样的事情!”,至此,由明太祖朱元璋施行、在明王朝前期肆虐多年的泯灭人性的嫔妃殉葬制度得以被废止,这段话给了英宗皇帝这一生平添了最为靓丽的一抹光彩。


史海悠游闾春晖


我一向对精彩纷呈、奇葩百出的明朝历史比较感兴趣,索性就来个奇葩说回答一下。严格来说,明朝一共有十七位皇帝,有十八个年号。这不是耸人听闻,我们慢慢说来。

明朝皇帝在位期间基本都只使用一个年号,所以年号基本能够指代该位皇帝,而不像之前朝代有的用皇帝庙号,有的用皇帝谥号。清朝号称克承了大明正统,皇帝们也一生只用一个年号,从不改元,这也是一提起康熙、雍正、乾隆就专指玄烨、胤禛、弘历的原因。

历史公认的明朝十六帝,从先至后依次是:洪武帝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永乐帝朱棣、洪熙帝朱高炽、宣德帝朱瞻基、正统帝朱祁镇(明英宗)、景泰帝朱祁钰、成化帝朱见深、弘治帝朱祐樘、正德帝朱厚照、嘉靖帝朱厚熜、隆庆帝朱载垕、万历帝朱翊钧、泰昌帝朱常洛、天启帝朱由校、崇祯帝朱由检。

以上不多不少一共十六位。其中,除了朱元璋的陵寝在南京孝陵,朱允炆不知所踪,朱祁钰葬在北京西山,其余是十三位明朝皇帝陵寝都在北京昌平万寿山,也就是明十三陵。

回到问题上来,既然每位皇帝都只有一个年号,多出来的这个算怎么回事?问题出在明英宗朱祁镇身上。明朝皇帝的确是十六位,但其实一共是十七任,成功复辟的朱祁镇先后干了两任,分别用了年号正统和天顺。

正统十四年,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人俘获,在京监国的郕王朱祁钰在张太后、于谦等人的拥戴下登基,改元景泰,史称景泰帝,朱祁镇被遥尊为太上皇。

景泰八年,“夺门之变”爆发,朱祁镇被旧臣从被监禁的西苑南宫中解救出来,成功复辟再次登基,改元天顺,以示顺奉天意之意。就这样,朱祁镇也因此成为明朝唯一一个拥有两个年号的皇帝。

问题还出在正德朝的朱元璋五世孙、宁王朱宸濠身上。他于正德十四年起兵叛乱,自称皇帝,年号顺德。只是他这个自封的皇帝只当了四十三天,就彻底失败了。


司马砸光


明朝历史上有个皇帝明英宗,土木堡之变被蒙古掳走,之后经过了几年,又被放了回来,在景泰8年通过宫廷政变重新上位,于是乎就产生了两个年号。

英宗第一次继位,年号正统;第二次登基,改元天顺。


粮食的一生


年号由汉武帝发明使用,此后这种纪年方法为历代帝王所沿用,一般来说明清以前各朝绝大部分帝王一生所用年号不止一个,有些多次改元;而明清两朝帝王一生一般只用一个年号,但也有特例。明朝帝王中一生用两个年号的就是明英宗朱祁镇,因为他一生两次登基,第一次因土木之变被俘而中断,被放回后在一些大臣太监帮助下发动夺门之变而成功复辟。所以先后用了正统、天顺两个年号!


月朗风轻lzw


因为明英宗朱祁镇有两个年号(正统,天顺)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兵部侍郎于谦拥立英宗之弟朱祁鈺为皇帝(代宗)改元景泰,尊英宗为太上皇,立英宗子朱见深为太子.后来英宗被迎回后幽禁于南宫不让和外人联系,后废朱见深太子位,改立自己儿子朱见浚为太子,招致朝臣反对,景泰八年朱祁鈺病重,大臣石亨和宦官曹吉祥夺门事变迎英宗复辟改元天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