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由點看面 尿素的缺與不缺

麥收過後緊接著玉米種植,時間已至6月下旬,中原地區玉米的第一波追肥已經陸續在進行,但是預期的缺口,以為從春季推遲到了夏季,但直到開始追肥,也並沒有體現,那麼尿素市場究竟是缺不缺貨呢?

近兩日筆者所在地正在進行追肥,筆者家裡有一畝三分地,也需要採購肥料,所以同時會密切關注用肥及庫存情況。就小鎮上的三家店瞭解,僅一家有尿素存貨,且零售價格在100+元/袋。同時筆者發現有一家正在出售硝酸磷鈣,據店主稱含氮量在20個以上,並且零售價格僅80元/袋。然後緊接著過了幾天筆者家裡就用此產品做追肥,因此也就萌生了此篇文章。

由點看面 尿素的缺與不缺

就這一個鄉鎮,往年三家出售尿素,今年就一家,其他均銷售替代品,那麼這樣看來,尿素不是缺與不缺的問題,而是價格高低和農民是否接受的事實。雖然從氮的含量來看,其他替代品相對尿素來說並不是很划算,但就零售價格以及商家的推銷來看,對於基層的吸引力也是可想而知的。並且農產品的價格低廉,會直接影響投入成本,降低農民的用肥積極性,而肥料的使用在短期內也不會有明顯的效果差,那麼就80元/袋與100+元/袋的零售價差,足以讓替代品在市場佔有一定的份額。

而這個只是某一個地區很小的一個點,放到全國的面上,應該有很多類似的情形發生。所以當理論的缺口,最終反應至終端需求來看,缺口正在被逐漸縮小化,甚至有可能被填充。

最後再回頭看看國內尿素供應數據的變化。

國內尿素實物產量、進出口總量、供應量統計表

單位:萬噸

由點看面 尿素的缺與不缺

截止6月底,不考慮歷史遺留庫存的情況下,2018年與2017年國內的尿素供應量僅相差幾萬噸,這個數字是不是跟去年底預期的缺口300萬噸甚至是500萬噸反差太大。也就是缺口在時間的推移中,伴隨著供應量的增加、出口量的減少以及需求量的減少,無形中逐漸被填充,在這種局面下,還會可能出現因缺貨而產生的大漲行情嗎?

所以7月的夏季行情已經不再被業內所期,供需觀念也由缺至緊平衡到目前懷疑是否缺。從上面的數字來看,不能再通過缺口對行情寄予希望,只能看供應是否收緊與需求能否重疊,來產生局部的小行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