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這明拓本行書絕對精彩!


唐代書風,初唐以清麗秀雅,雍容和穆為貴,至中唐為之一變。

張旭長史創立狂草,顛形詭異縱逸不羈,醉後落筆尤神奇莫測。

顏真卿尚書從張旭問筆法,其正書雄偉,蠶頭雁尾別具一格,

行草如溶金瀉地氣勢浩蕩,筆勢易相背為相向,行筆易收斂為拓放,

結字器宇寬廣,忠義鬱勃之氣凜然,以粗獷豪縱之體,

力掃時尚纖麗蘊藉之風,耳目為之一新,後人譽之謂魯公變法,而所變者實是筆勢與風格也。

此兩家皆刻意創新,與書學有功,而又深究筆法者。

非唯筆法精熟,焉能隨心所欲,

故欲發展唯有創新,欲創新唯有繼承,此亦千古不二法門。

聞張旭得筆法於老舅陸彥遠,於八法五勢闡述弘深,復授法 於顏真卿。

顏授法與懷素,懷素自敘雲“羲、獻茲降,虞、陸相承,

口訣手授以至於吳郡張旭長吏,雖姿性顛逸,超絕古今……真卿 早歲,

常接遊居,屢蒙激昂,教以筆法”故傳世有張旭授顏氏筆 法十二意之述。

按此拓末昕署之年款推之,為魯公三十八歲時所作,

早《多寶 塔》六年,早《祭侄稿》十二年,早《爭坐帖》十八年,

傳世魯公書跡 未見有早於是年者。

唯天寶建元,改“年”為“載”,此署“天寶五年”, 行筆亦未若魯公它書之精斂,或乃後人仿魯公之筆。

然觀其行氣 錯落奇正,如溶金瀉地,雖有一二稚嫩之筆,而絕非文、董以後 人所能彷彿;文亦多與傳世之本不同,非按本鈔錄者可比。

視虞 之《汝南公主墓誌》,褚遂良之《陰符經》同為不可多得之藝 林珍品。手此一卷於探討書淪,研習筆法,皆不無俾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