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张果老故里是在淮北还是宿州境内

张果老故里

是在淮北还是宿州境内

赵汗青

省级自然保护区宿州市大方寺——及张果老故里 (老龙脊自然风景区) 位于宿州市北35公里处,龙脊山西为淮北市辖,山东为宿州市境。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相传为神仙张果老故里,其修行、食参精成仙等种种传奇遗迹多达十余处,令人匪夷所思。叹为观止:尤其是自然风光优美的老龙脊山,宛如神龙昂首援臂,直冲霄汉。若然登临,或绿水青山,奇松拱卫。远眺遐思,直令人超然物外,飘飘欲仙。有《老龙脊仿仙游》一诗云:

龙吟湖畔喜闻莺,水映青山绘丹青。

云径通玄生幻象,神游霄汉跨飞龙。

群山奔涌连沧海,古洞飘霞绕险峰。

不是松涛长啸吼,升仙台上道已成。

老龙脊风景区不仅自然山水风光优美,更有美妙的传奇故事,令人神往。美景共欣赏,传奇相与析。

这里崇峦叠嶂,三山错落,中夹小山,延绵迂回,变幻神奇。是块风水宝地,相传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就诞生于此。当地流传着“三山夹一山,不出皇帝出神仙”的民谣。

相传张果老青年出家修行,拜塔山寺妖僧普善为师,东海老龙王的两个仙参因相恋逃匿至龙脊山。两个仙参常出来向担水的张果老要水喝,一喝半筲,张果老常常因挑水不满筲被普善惩罚,并逼其说出真相。张果老为保护两个仙参,宁愿挨打也出卖仙参。普善便暗察,知是二仙参饮水所致。便悄悄地用钢针穿上红线,乘参童饮水之际刺中男参娃屁股,顺线索挖出。而女参娃却趁机逃了。道人便把男参煮了,命张果老看护。仙参熟后香气扑鼻,着实让人垂涎,张果老忍耐不住,不觉便吃了精光,吃完后才觉后怕,索性把剩下的参汤也喝了。刷锅水给寺中的黑驴喝了。张果老不曾料到自己却成了神仙,黑驴也成了神驴。他便骑上驴逃走,又怕老僧追赶,不时回头观看,后来便转向倒骑,不慎右靴子掉了,顾不得拾,怆惶而逃,从此遨游四海。所经山岩因此为名为天梯,至今在塔山古化石榴园北山“天梯”上还留有“靴子岩”和“驴蹄印”。现在这里已是满山满坡的石榴树,为塔仙牌万亩石榴园基地,每年五月,榴花盛开,姹紫嫣红,一望无际,直如仙境,游客络绎不绝,赶赴“榴花节”盛会。如在果熟之际,果压塌山,粒粒丹珠,采摘品尝,品感极佳,再乘驴访仙,的确是人生快事。

传说男仙参被挖出后,留下一个缸口大、深数米的坑,涌出清泉,人们自在地称作“参井”。水味清甜,无碱,长饮此水,体健身轻,益寿延年。后人有诗叹曰:

山色四时云开端,清溪明月出井栏。

借问此间参根水,如何烹饮成八仙?

果老担筲朝夕过,普善袖手却称贤。

参仙女童逃难去,此处沉冤一祭潭。

位于塔山顶西侧有个藏仙洞,这里岩壁陡峭,涧壑幽深,洞前一片茂密的果林,遮掩洞口。传说张果老食参成仙后,仍惧普善妖术,因此躲藏此洞内苦修,故名“藏仙洞”。

位于藏仙洞下西南山坡,有一2米多高、底精顶细的大石,可蹲一人。据说神仙张果老曾在这块巨石上端坐清修。当地人称“仙人石”。

在仙人石上坡,有一片三十多平方米的不毛之地,这里草木绝生,四周林木丰茂。传说神仙张果老骑的神驴常在这里打滚,所以不长草木,因此叫做“神驴滚地”。

在神驴滚地上坡,几十块巨石从下至上排垒到山顶,形似阶梯通天,故名“天梯”。传说神仙张果老倒骑毛驴,就是从“天梯上行走上天。至今每块巨石平面上都凹有“驴蹄印”,形象逼真。 宿州市大方寺省级自然保护区,海拨363米,为淮北地区最高峰,山势由东南向西北绵延,象一条卧伏的老龙朝着古老的化学湖伸展,当地人们习惯地称作“老龙脊”。这里山势绵延起伏,雄奇险峻,拥有原始森林植被七千余亩,树木浓荫遮天蔽日,湖泊清泉,风光宜人。许多传奇景观就分布在这里。

龙吟湖、扁泉:传说王母当年在瑶池,举行蟠桃盛会,各路神仙都带着奇珍异宝奉献,东海老龙王也兴致勃勃地携带海鲜和两个仙参,从东南游向西北,将至瑶池前,发现两个仙参不见了。一时尴尬,以为愧对王母,遂至长跪不起,化成一座青山。传说明朝刘伯温斩龙脉时,“一剑斫掉龙须嘴,呻吟抓出一潭水”(龙吟湖);二剑斫掉老龙头,断脉伏扁泉流(滴水泉)。龙吟湖在龙脊山北麓,水色清如明镜,三面环山,特别是万木峥嵘的老龙脊,山入明硝,湖中有仙,风景秀丽,堪称一绝。扁泉即老龙项下滴水泉,终年泉水“叮咚”,传为老龙经脉滴注。

黑寨墙:老龙脊南端有百亩面积的山寨,由于日久风化,寨墙发黑,当地人称“黑寨墙”,又称“老龙寨”,相传五代时韩小雨曾在此据寨所王。

观日台:在老龙脊山上,有一片平台,人称:“观日台”。清晨在这里观看红日,象是从东海底升上天空,霞光艳艳,绮丽壮观,相传张果老食参后曾在此静坐清修,道行与日俱增,而后乘神驴腾空而去,故此又名“升仙台”。

仙人洞:在老龙脊南端岩石峭壁间有一山洞,相传为八仙聚会之所。这里奇花瑶草,古柏苍岩,俯瞰田原村落,风景如画。

大方寺:座西朝东,背倚龙脊山,面对南北山,左依杏子山,右恃龙脊尾。相传在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后,不久即建此寺。唐至明清又多次修复,寺院占地五十多亩,僧众多时达四十余人,建有大雄宝殿,佛雕,罗汉堂,碑林等。 这里四面环山,林木遮天蔽日,有原始森林面积近千亩。树类百余种,有1700多年的青檀古树,800多年的橡树,少见的菩堤树、铁木树、柏粟树、黄杨树等。过去这里飞禽走兽,出入频繁,今已多被人猎食。

卧牛石、仙人灶:在大方寺东北五十余米处,有一石长3米,围2.5米,形似一头卧牛,故名“卧牛石”。 在卧牛石下坡,有一方圆十多平方米,中间凹陷的土堆,淤土已平,深度不测。传说这是八仙聚会宴请龙王的炊灶,后人称作“仙人灶”。俗名下窑窝。这里涧溪明月,泉流淙淙,峰回路转,环境清幽,难怪八仙会在这里宴请东海龙王。

山杏山石:大方寺西北的杏子山坡,有一凳大的石头缝里长出5米高的杏树,精细均匀,约有碗口粗,花果累累,真是奇石怪树,不称“山杏出石”。在这里可以尽赏绵延雄奇蒸腾入云的老龙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