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鍋貼 月牙金邊灑冰花

紅彤彤的灶火,映照著母親慈祥的面容,霧靄靄的煙氣裡,她的身影十分聖潔,似乎這種勞作,於她是一種享受、滿足。鑄鐵的平底大餅鐺中,狀若月牙的鍋貼整整齊齊地排好隊,母親用小嘴的水壺均勻地灑上一些水,水順著鍋貼縫隙處滲入餅鐺底部,蓋上鍋蓋。如此反覆三次,揭開鍋蓋,鍋貼伴著滋滋的響聲氤氳著清香,下半部一小半兒被煎得金黃,粘連著的湯汁已凝固成乳白色的冰花,那樣子看著就令人回味無窮。用鐵鏟取出時,五六個連在一起,底部酥脆,周邊及上部稍軟,熱氣騰騰。咬上一口,皮有脆有綿,餡亦爛亦酥,香氣撲鼻,五臟六腑頓感妥貼、踏實……在很多人的記憶中,好吃不貴的鍋貼總是與母親、外婆、祖母聯繫在一起,那是一屢滿是溫馨的味道,沾附在人生旅途的各個角落裡,時常慰藉著遊子的靈魂。

鍋貼  月牙金邊灑冰花

全國各地都飄著鍋貼獨特的香味,北京的鍋貼最為出名,被打上了京味兒的烙印。北京人像愛著豆汁兒、焦圈兒、豆腐腦兒、油餅兒一般愛著鍋貼,以至於也把其名兒化音了,透著一股親切。在四九城,一定要讀成鍋貼兒,聽著就提氣。北京人本就愛吃餡兒,把肉和蔬菜剁碎了包在面裡,就是一道美味的吃食。五花八門的吃法,五花八門的餡兒,從春天吃到冬天,吃了一年又一年,永遠也吃不膩的老北京味道。鍋貼在各種餡兒食中又是如此特別,吃上一口,外焦裡嫩,湯汁四溢,滿口鮮香。這一口鍋貼裡能吃出四季、節氣的更替,真正的食在當季。這道美食從大陸到寶島臺灣再遠到日本,從不缺少熱情的擁護者。

其實,北京的“鍋貼”屬於舶來品,是從山東傳承而來。自古北京就是一座消費城市。明朝以前,由於處在邊關要塞的位置,除商貿比較發達外,自身沒有什麼獨到的特產。京城的商鋪買賣以山西人經營的居多,而飲食業是以山東人做得最為紅火,基本上壟斷了北京的市場。過去北京的八大樓都是山東人經營的,所用的廚師以山東的福山人為主。現在的北京小吃和菜餚,基本上都以魯菜為藍本,經過歷史的變遷和不斷改良而演變成現在的京菜。

鍋貼從山東傳入北京不假,但真正的起源應在今天的開封,古時的東京汴梁。據傳,北宋建隆三年(962年)春,因皇太后喪事剛完,宋太祖不受百官朝賀新春,不思茶飯。一日午後,他獨自在院中散步,忽然一股香氣飄來,頓感心曠神怡,便尋著香氣走到了御膳房,但見御廚正將沒煮完的剩餃子放在鐵鍋內煎著吃。太祖幾天也沒好生進補,被香味勾起了食慾,就讓御廚鏟幾個嚐嚐,這一嘗不要緊,直覺得焦脆軟香,煞是好吃,一連吃了四五個。後問這叫什麼名子,御廚一時答不上來,太祖看了看用鐵鍋煎的餃子就隨口說,那就叫鍋貼吧。幾日後,太祖宴請大臣時,讓御廚做了這道鍋貼賞給大家享用,眾臣食後大加讚賞。後來這道鍋貼從宮中傳到了民間,又經過歷代廚師不斷研究和改進,最終成為今天的鍋貼。

小小鍋貼,能讓高高在上的帝王舒展眉頭,食指大動,魅力著實不小。也許傳說本不可信,都是附庸風雅的浪漫故事,當不得真。但是,正如一句歌詞裡所唱:“故事裡的事,說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裡的事,說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故事裡的事,也許是真事。故事裡的事,也許是從來沒有的事。”司馬遷的《史記》裡,不也是一個個真假難辨的小故事嗎?能把故事當成真事的,只有天真的孩童。

不過,鍋貼誕生在河南開封也並非空穴來風,這道美食的興起具有著劃時代的意義,箇中緣由還要從北宋之前的禁夜說起。

出於管理上的需要,北宋之前的歷朝政府都實行禁夜,即坊和市分開,實施封閉式管理。所以,日暮鼓動,坊市禁閉,路人絕跡,唯有邏卒。在繁華如夢的盛唐時代,城、坊、市的大門必須在日頭一落就關閉,城市裡面普遍禁夜,連燃燭張燈也有限制,一年中只有上元節三天不禁夜,剩下的夜晚,民眾不得在居所以外從事任何活動。晚唐詩人溫庭筠就曾因“醉而犯夜,為虞侯所繫,敗面折齒”。

到了北宋,開封成為宋王朝的首都,經濟發達,百業興盛,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從威嚴莊重的御街,到城外的八個關廂,處處店鋪林立,從而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商業飲食市場20餘處,就連皇宮東華門外,也成了一個“市景最盛”的飲食市場。從宋乾德三年(965年)至今,無論歷史如何變革,開封的夜市、小吃都以獨特的魅力始終頗負聲望地傳承著。

夜市成了開封舉世聞名、讓人心神嚮往的地方。開封小吃成了古城引人入勝、令人魂牽夢縈的美味。那時,開封城的小吃品種繁多,色香味美:李四家、段家的北食,金家、周家的南食,張家、鄭家的油餅,萬家的饅頭,史家的瓠羹,丁家的素分茶,曹婆婆肉餅,王道人蜜煎,鹿家包子,李慶糟羹,段家熬物,曹家從食,“胡餅店”賣的門油、菊花、寬焦、側厚、髓餅、新樣滿麻等都是久負盛名、日夜兼營。後來,灌湯流油的小籠包子,鮮香利口的燒賣,風味獨特的炒涼粉以及皮筋餡香的鍋貼,也逐漸加入到夜市中。

大宋開啟的夜市生活,在中國歷史、政治和經濟史上都具有劃時代意義。學者認為,大宋王朝之所以能以突飛猛進的姿態,創造出比其前朝和後代都要巨大的財富,應該說是取消禁夜令,把夜晚還給老百姓的結果。著名作家、學者李國文認為,“禁夜和不禁夜帶來了天壤之別—後者可說是開啟了全日制的中國。一個實施禁夜令的朝代,就等於給精神帶上了枷鎖,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無從談起”。

所以,鍋貼的興起並非百姓口味的一時心血來潮,與社會的巨大變革相輔相成。正如其烹製過程,歷經千般煎熬,遂成一鍋美味。

吃鍋貼講究外焦裡嫩,這個做起來可不簡單。從和麵、調餡到後期的油煎都有講究。首先,麵皮要薄,厚了會影響口感。做鍋貼的麵皮必須用冷水面和燙麵按比例揉制,這樣做出來底皮才會酥軟;調餡最主要的步驟為“打餡”,就是將餡料用力攪稀,一盤餡要攪半個小時;下鍋烹製也有不少秘招,在煎的過程中要澆幾次湯。鍋貼出鍋後,周邊的餎餷看起來像冰花,這就是澆湯的緣故。

南甜北鹹,東辣西酸,中國人口味之雜,堪稱世界之冠。在鍋貼的口味上,全國人民彷彿達成了一致。全國各地都有當地的風味鍋貼,形狀不一,有兩端封口的,也有開口的,有餃子狀的,也有長條形的。這其中,除北京外,南京的牛肉鍋貼、濟南便宜坊的鍋貼、上海的“海派”鍋貼、大連的王麻子鍋貼等都頗具特色。

牛肉鍋貼是金陵秦淮八絕之一,這種甜中帶鹹的小吃上部柔嫩,底部酥脆,牛肉餡味鮮美,滋味別具。鍋貼很早就成了濟南的風味小吃,在經三緯四路交叉路口開的便宜坊,是許多老濟南人吃鍋貼的首選之地。據老人們回憶,那時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尚小云、奚嘯伯等名角,在濟南北洋大戲院唱完戲後經常光顧便宜坊,品嚐這裡的招牌鍋貼。上海鍋貼是全封口的,形如新月,顏色焦黃,貼鍋底處更深一些。其口感和生煎全然不同,它是脆嫩的,“身段”更具尤物特色,有腰、有臀,皆輕盈,肉餡松爽多汁,渾然一體。

太平盛世的衡量標準對於百姓而言,不是那些看不懂的高深數據和圖形,而是自己的親身體驗,不外乎吃得舒服,過得舒心,玩得盡興,睡得安穩。鍋貼興起於市場經濟萌芽的北宋,發展於結束封建帝制後的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進入尋常百姓家。鍋貼既是美食,某種意義上亦是國富民強的象徵。

文 / 張天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