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航母上的飛機牽引車真的價值千萬?

卡布基諾大叔


飛機牽引車,其本質作用是將飛機移動到固定的跑道起飛位,而不需要動用飛機發動機,這樣做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節省戰鬥機發動機寶貴的日常使用壽命。光從飛機牽引車給飛機發動機節省下來的壽命來看,其附帶價值就已經過千萬了,要知道一臺航空發動機的普遍價格都在2000萬以上。

並且,飛機牽引車本身的價值就非常不菲,要知道牽引飛機是很困難的,對牽引車輛在動力系統和車輛高度上都有很高的要求,總體來講飛機牽引車的造價不亞於一輛豪車。而專門在航母上使用的飛機牽引車輛,無疑又將其採購上到了一個新的層次,畢竟作為航母艦載機的專用牽引車輛,無疑在技術層面上又提出了全新、更高的要求,要知道航母上的工作環境可以和陸地截然不同的。

要知道航母艦載機是在陸基版本進行改裝得來的,但航母的艦載飛機牽引車則完全不同於此,幾乎是一種全新的產品。為了考慮方便航母攜帶,飛機牽引車的高度、大小都經過了重新的設計安排,來最大化減小在航母上佔據的空間,要知道航母上的空間是十分寶貴的。同時作為長期在海上工作的車輛,要長期經受海風的摧殘與腐蝕,這也對牽引車外殼的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內陸地區正常使用的飛機牽引車肯定碰不上這些問題。並且由於限制了牽引車的體積,肯定裝不下原有的車輛發動機了,必須要更換體積小且牽引力更強的引擎,這也對於飛機牽引車的成本來講又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航母上的飛機牽引車價值千萬這真的不是一句玩笑話。


利刃號


千萬美元不至於(之前有節目爆出航母牽引車上千萬美元一輛),但是也是價格不菲的那種。航母上的艦載固定翼飛機隨便一架都好幾千萬美元,甚至預警機那種的要上億美元,這麼貴的裝備用個好的牽引車也不過分。至於牽引車的價格為什麼那麼貴,主要是2個原因:1.產量太低。2.技術含量太高。

先說下產量問題。航母牽引車只是用在航空母艦上,應用範圍非常窄,而航空母艦產量又非常少,兩三年服役一艘就很快了。所以這種牽引車的產量註定會非常少,可能一年就只有十幾輛左右,最終產量也只有幾百輛。最終整個牽引車的研發費用、生產線費用、生產工具費用、人工成本等等費用全部由這幾百輛分擔,單價自然就高,如果跟五菱宏光一天上千輛的產量,那麼航母牽引車也不會這麼貴。就比如說一套注塑模具100萬元,產品產量100萬件,模具費用分攤到每件的成本是1元。如果產品產量只有1萬件,那麼每件要分攤100塊的成本。就是這個道理。

再就是技術含量問題。航母牽引車看著小,但是要讓一輛只有家用轎車大小的車具備牽引30噸飛機的能力,這個事情可就沒有那麼簡單了,美國航母上使用的飛機牽引車動力相當於中型拖拉機。而且牽引力大隻是一方面,關鍵是要平穩牽引,衝擊小,艦載機整天牽引來牽引去的,衝擊太大對飛機的累計損傷還是很大的。飛機牽引車很關鍵的一個技術就是液壓傳動,液體傳動幾乎沒有震動衝擊。這項技術放到全世界能玩的轉的國家用兩隻手就能數過來,而且90年代中國搞出來這項技術之後直接拿了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

光平穩牽引還不算完,航母寸土寸金啊,艦載機著艦後要快速轉移,牽引車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就是轉彎半徑,甚至要求轉彎半徑為0。沒有好的轉彎能力你總不能指望牽引車牽著飛機在甲板上倒車吧,這樣對效率影響非常大。

航母牽引車與陸地牽引車還有個很大的不同:海上環境因素。海上不同於陸地,用於艦艇上的設備需要進行專門的耐鹽、耐溼、耐腐蝕等等處理,內部管線都要特殊設計。而且航空母艦這個小空間(相比於陸地機場小)集成了大量的電子設備,牽引車的通訊還要解決電磁兼容問題。

所以飛機牽引車這個東西看著個頭小,其實技術含量一點都不低,要是這東西誰都能搞的話那麼印度也不至於用拖拉機來充當艦載機牽引車了。


雛菊西瓜Peterpan


航母作為國家實力的象徵,上面任何設備都是非常專業的,價格也自然不菲,而航母上有很多艦載飛機,它們前面總會有一臺牽引車,這個牽引車到底值多少錢?真的價值千萬嗎?

之所以飛機在艦艇上行走還需要牽引車, 主要是將飛機帶到更精準的位置,而飛機本身就不是為了行走而創造的 ,想要到達指定位置, 倒車入庫之類的。操作上確實會比較困難, 再來飛機的燃料昂貴不說 ,來來回回的走路。也會損傷發動機 ,而一臺航空發動機價格都要2000萬以上 ,所以才會採用牽引車來拉飛機, 那這個牽引機到底要多少錢呢 ?

據估算一臺和汽車大小的牽引機造價在1000萬人民幣以上, 之所以這麼貴,是因為牽引車需要有非常大的爆發力 ,下到十幾噸的戰鬥機 ,上到三十噸的大型飛機, 都要能拉的動 ,再來牽引機需要非常強的平衡抓力。航母不是平地 ,晃動有時在所難免, 而牽引車決不能打滑, 此外,還要參考航母的活動空間 ,自身高度 ,重量, 轉彎靈活度, 控制力等等 。

不僅是技術的考驗更是工程師的心血 ,可以說全世界能造出汽車大小牽引車的國家還真沒有幾個 ,中國便是其中之一 ,而這樣融合最尖端科技的牽引車, 造價千萬也是理所當然 ,真是不得不為祖國感到自豪!


找靚機科普君


航母艦載機牽引車主要是為了配合航母上的工作人員來幫助航母進行甲板上的艦載機調度,對於提升航母出動效率和航空母艦搭載飛機的數量上都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於現在戰鬥機在航母甲板上進行微操作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各國多選擇了使用航母艦載機牽引車來幫助戰鬥機在航母甲板上進行移動。此外,使用飛機牽引車還可以很大程度的保護航母發動機的壽命,對提高航母戰力和艦載機發動機全壽命是至關重要的。

航空母艦上的甲板牽引車的價格肯定沒有一千萬,但是其價值卻是不可估量的。舉例,一般航空發動機的壽命為4000小時,而正常艦載機每天的出動效率為160次左右。這就意味著每週艦載機需要在航母甲板上連續調動兩次才能完成每天160次左右的出動。假如沒有艦載機牽引車的話,那麼每一件艦載機在航母上起飛和降落不要開啟兩次發動機並進行候機以配合整個航母甲板的調度,也就是說,平均每20天就會有一套發動機報銷,而目前主流艦載機發動機的價格都超過了一千萬美元,五代隱身艦載機的航空發動機更是超過了2500萬美元,這或許就能解釋為什麼說飛機牽引車價值千萬了。

此外,艦載機牽引車的設計難度和要求也並非普通的車輛可以相比。由於需要在飛機機翼的下方進行移動,艦載機牽引車的高度必須足夠低才不會干擾到艦載機的調度。而且,艦載機牽引車的轉向還要非常靈活,只有這樣才能在航母上自由地使用。並且,牽引車的功率要求非常大隻有這樣才可以拖動30噸至40噸左右的各型艦載機。最後,牽引車還必須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只有這樣才能在航母上長時間的使用,可以說艦載機牽引車的要求絲毫不比所謂的跑車要低。


浩漢防務論壇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72633eb45e3df197cf73148d8ec3228a\

寶媽交流群


價值千萬也很正常。首先,牽引車是一種特種車輛,本身就是為滿足特定目的而存在的,造價自然就要比普通車輛昂貴;其次,飛行甲板非陸地機場可比,即便是民用牽引車,也要滿足各種性能需求,不僅體型要小、重心要低,而且還要馬力強勁,這樣才能拖拽動輒十幾噸重的大飛機,而艦載機牽引車又要比民用牽引車昂貴不少,因為還要考慮到特殊的作業環境,要防雨雪、防冰凍、耐高溫、耐高溼、耐腐蝕,因為飛行甲板本身面積有限,還必須要保證絕對的安全可靠,在體積、重量,乃至外形輪廓等方面都有諸多的要求;再次,航母全世界也就中美俄法英印等有限幾國擁有,至於艦載機牽引車,這世界上沒哪個國家閒著沒事兒會花費鉅額資金去研製它,真正需要的也就這幾個國家了。

以美國海軍為例,二戰中期,直接把威利斯MB軍用吉普車搬到航母上當牽引車用,後來改用拖拉機,為了確保操作安全性,美國海軍60年代開始裝備專用的艦載機牽引車,也就是說美國發展牽引車這方面已經積累了足夠多的技術和經驗,這樣一種牽引車賣給其他國家的話開出單臺幾千萬美元的價格也不足為奇,畢竟如果要自行研製花費的可不止這個數,費時費力又費錢,而且此類牽引車又屬於“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的類型,你覺得貴可以不買,反正你也買不到。

實際上,現代艦載機牽引車也不光是牽引車那麼簡單,因為畢竟是在航母或者兩棲艦上操作使用,在設計上儘量要實現一車多用,不僅可以拖拽艦載機,還要能拖拽各種無動力輔助車輛,這樣一來有助於節約甲板空間,而且本身牽引車就要求體型小巧、靈活多變,還要具備電磁兼容、抗輻射、抗損毀的生存能力,還要求操作的精準度,故而價值千萬可以說是並不誇張。


希弦


做為特種車輛,艦載機牽引車有其特殊性:

1、動力強。艦載機牽引車不要求跑多快,但是扭矩一定要大,滿載的重型艦載機三,四十噸,扭矩小根本拉不動。

2、體積小,機動靈活。航母上空間小,牽引車要拖拽著飛機在機庫中來回穿插,重心要低,機動性要求高,居有雙向駕駛能力。

3、車體結構要求高。海上高溫,高溼,高腐蝕性環境對牽引車結構有特殊要求,否則沒用多久就鏽蝕報銷了。

4、動力結構特殊。航母內部機庫內油氣混雜,普通內燃機是重大安全隱患,所以現代牽引車多以電力為動力單元。

5、建軍觀念影響。我們的目標是遠洋海軍,航母作戰以美軍為標杆,“我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所以花大精力大價錢研製牽引車也就理所當然了。

以上幾點大概是艦載機牽引車造價高的原因了,雖然千萬一輛誇張了點,但肯定不便宜,畢竟對我國來說航母是新裝備,飛機在航母上起降只是基本能力,各項配套設施都要重新來過,各艦種的配合、作戰區域的劃分都是要花很長時間進行研究的。




跳海自盡的魚2014


請注意,殲15滿載三十多噸,以後還有更重的預警機,一輛比你家小轎車還小的車,不僅要有卡車的馬力,還得有高可靠性,轉向也得非常靈活,甚至還得能一定程度上抗戰損。這其中技術不比超跑簡單。

有人說千萬人民幣貴,但美國也是千萬,還是美元。軍用設備的用料是你們這些滿腦袋家用汽車的軍盲所不能理解的,一輛國產主戰坦克要五百萬美元,和rmb約三千萬,步戰車便宜點,也得千萬。國產戰車還算便宜的,西方主戰坦克動輒上千萬美元。

一航母集中全國高精技術,多少人力物力,保證航母上用的都是最好的設備,這才是負責任的態度,對設備敷衍了事,這是對國之重器負責的態度嗎?

用拖拉機牽引,肯定有人噴中國技術落後,連專用牽引車都造不出;用專用牽引車,又有人嫌貴。噴子無論如何都能找到噴點,好似父子騎驢,父親騎驢說對子不仁,兒子騎說對父不孝,都騎又說不恤驢子,都不騎又說有驢不騎太傻,看來還是別有驢了,大家都走路吧---這就是噴子,只會搖唇鼓舌,全無半點建設性,在他們看來只要做事的都有錯,只有他們這些百無一用唯有一口的人最正確。

送噴子們一段魯迅先生的話,這就是你們的自畫像。

戰士戰死了的時候,蒼蠅們所首先發見的是他的缺點和傷痕,嘬著,營營地叫著,以為得意,以為比死了的戰士更英雄。但是戰士已經戰死了,不再來揮去他們。於是乎蒼蠅們即更其營營地叫,自以為倒是不朽的聲音,因為它們的完全,遠在戰士之上。


劍出無憂


幾大功能集成在這麼點小車上,你就自己琢磨吧,多少錢一輛?

第一,牽引車!幹啥的?牽引力必須大!還要有爆發力!不僅是十幾噸的戰鬥機,三十幾噸的飛鯊,必須跟玩似得,因為後面還有預警機電子戰飛機甚至加油機,身小力大!必須的。看輪子,估計比你家車大七八九十圈。

第二,聽口令,能立正!航母上不是平地,很平不穩,但不允許戰機在甲板和機庫隨風起舞,那麼牽引車必須可以隨時像釘子一樣,拖著戰機隨地立正。

第三,甲板機庫就這麼大,決定了這個常用件個頭必須小,雖然不至於像飛機火箭那麼高的要求,但節約空間必須是很重要的考慮,而且方便他縱橫穿梭,機頭下、翅膀下都必須能輕鬆穿過,機腹就算了吧,那它媽是矮人國的設備。這麼多功能集成在一個小身板上,費錢啊!

第四,它還得乾點雜活,除了戰機,還得拖彈藥等物品!日常可靠性必須高,不能三天兩頭鬧情緒自己給自己放假!

第五,好像都是柴油機驅動,尼瑪!中國能產這麼牛逼的發動機了為什麼不能軍轉民,肯定很多越野發燒友騾性大發,為國防做貢獻呢!


乞兒4


應該要吧!早期是液力設計的,我國走的是壓液,現在美軍也改液壓設計了。點對了科技樹。比美國人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