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餘華:用不悲不喜的冷淡筆調寫下這荒唐的世界

餘華:用不悲不喜的冷淡筆調寫下這荒唐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人是永遠無法綻放的鮮花,他們未曾擁有過美麗,就已經枯萎凋零,他們身上揹負著苦難,他們的腳下踩著沉重。這些人看似離我們很遠很遠,但卻離餘華的書很近很近,他們帶著不曾有過垂憐的命運,一躍而進餘華的書裡。

餘華:用不悲不喜的冷淡筆調寫下這荒唐的世界

活下來已經很難了,活著就更難了

提起餘華,最應該被提到的就是《活著》。這本書是一本每個人都不應該錯過的書。我們總是在感慨生活很苦、生活很難,但其實我們都不明白,對於某些人而言,我們已經太過幸福。對於一些人來說,活下來已經很難了,而活著就更難了。

《活著》是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福貴的一生,從敗家的豪門大少爺,到戰場上的炮灰,他不停地經歷著生活角色的轉換、身邊人的來來去去,從最開始的傷心欲絕,到麻木,最後到釋然,大喜大悲他都經歷過了,經歷過了這些,他還仍然活著。

餘華寫東西,接近白描,但並不是過於隨意的遣詞造句。他賦予了他筆下每一個字一種活著的力量。沒有多餘的語句和感情,只依靠冷冰冰的事實,就像是拿一柄利刃在你的皮膚上輕輕地劃過,不下力道,卻刀刀於心。

他告訴我們,活著只是一種自然的狀態,你被母親生下來了,你就要活下去,這件事是沒有選擇的。人們總會覺得僥倖,自己活在這個世上,那些經歷痛苦的人離我們很遠很遠,但餘華把他們與我們的距離拉近了。

餘華:用不悲不喜的冷淡筆調寫下這荒唐的世界

人在目睹了親人離世以後,才能卑微地懂得,活著是最大的奢侈品。生命的溫情在他的生活中一點點被撕碎,他最後留下的只有回憶,我想這也是《活著》最悲哀又最有力量的地方。

總有人生比賣血更荒唐

《許三觀賣血記》中,我們能感受到餘華似乎多了幾分人文關懷。

它是餘華1995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它以博大的溫情描繪了磨難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達了人在面對厄運時求生的慾望。小說講述了許三觀靠著賣血渡過了人生的一個個難關,戰勝了命運強加給他的驚濤駭浪,而當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沒有人要時,精神卻崩潰了。

《許三觀賣血記》中並沒有什麼深刻的大道理,也沒有什麼意義繁雜的事件。它很平常,也很貼近我們每一個人都曾有過大喜大悲的生活。據說這本書的故事也採自生活中的真實故事,這個故事經過了餘華的加工潤色,從一個平淡無奇、但卻有一些悲傷的老人的故事變成了一個平淡而又較勁,有血有肉的老人的故事。

餘華:用不悲不喜的冷淡筆調寫下這荒唐的世界

因為他與自己較勁了,才顯得不那麼悲哀,甚至有些滿足感在其中。這就如《老人與海》中的老人一般,人只能被自己所打敗,許三觀不像《活著》當中的福貴,他對於自己的命運,多了許多的不甘心在其中,這種不甘心與他的順從又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為他的性格更平添了幾分色彩。

冷漠的世界,誰又能發出呼喊聲?

出版於91年的《在細雨中呼喊》並沒有激起太多的水花,或許是因為它的寫法過於新奇。它的結構來自於時間的感受,確切地說是對已知時間的感受,也就是記憶中的時間。這本書試圖表達人們在面對過去時,比面對未來更有信心。

餘華冷淡的筆調不悲不喜地敘述著這一冷漠的篇章,就像是夏日一個幽靈遊離在你的周圍,炎日酷暑中背後生出幾分寒意,以至於驅散了所有的熱情、冷酷甚至是仇恨。

餘華:用不悲不喜的冷淡筆調寫下這荒唐的世界

你的惆悵、你的感動,不消幾分鐘就會頓失感情,因為此時新的變化又產生了。這時你回頭去看前面曾經發生過的故事,卻有心無力了。這種遊離的、幽怨的氣息就這樣一直盤旋在了你的周圍,你彷彿只能感受到那來自刃鋒的冷光。

餘華的作品隨著他年華的消長而越來越有了幾分情感意味,於是這本《在細雨中呼喊》便成為了早期的代表作,冷漠卻不冷酷,哀怨卻不哀傷。而它的種種特點又讓你不忍放下手中的書卷,只想這樣沉淪在這細雨的世界當中。

縱觀餘華的這三部作品,我們可以發現,餘華和其他作家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他抽離性的視角與毫無背景可言的故事。他沒有所謂的“精神故鄉”,沒有方言,也沒有歷史,沒有什麼傷痛文學的痕跡,但正因為這些都沒有,才使他更像一張文學上的白紙,讓更多的人產生共鳴,體味到生命的意義所在。

來源|喜馬拉雅FM上官文露的精品課《上官文露讀書會》

關於主播:

上官文露,中國傳媒大學文學碩士,通讀經典文學名著,15年新聞從業經歷,用新聞人犀利和敏銳的視角,讓你透視文學裡的世界。

真正的講書,遠不止是講故事,上官文露和你一起高效讀書,拒絕快餐式閱讀和心靈雞湯,用最凝練獨到的方式,讓你感受到名著之美和世間百態。聽懂故事,更聽懂名著真正在講什麼。

關於喜馬拉雅:隨時隨地,聽我想聽!4.7億用戶的共同選擇,聽段子聽小說聽新聞聽音樂,就用喜馬拉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