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小程序的價值是什麼?如何使用小程序牽手新零售?深度解析

場景驅動化、體驗極致化、業態多樣化,對產品和技術平臺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而“微信生態”中的小程序,憑藉著離消費者僅有一指之遙的距離,開放的方案解決能力,原生級的體驗,所以

小程序才是最適宜的新零售創新孵化平臺。

小程序的價值是什麼?如何使用小程序牽手新零售?深度解析

關於新零售的這個話題,我們大多人都非常感興趣,可能是兩個因素。一個是這個概念很新鮮,每個人都有好奇心,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使我們對他有了興趣。另外是巨頭之間關於新零售之間的戰爭,時不時的會有一些重磅炸彈,讓看客們目瞪口呆。

特別是騰訊,出手可謂特別的快、準、狠,從2018年1月起,在短短3個月,投資了家樂福、萬達商業和海瀾之家三家實體產業,投資額已超200億。再加上去年投資的每日優鮮、美團點評、永輝超市、超級物種、唯品會,估計騰訊在新零售領域的投資超過了500億。

像這樣的投資,很多人覺得看不懂,騰訊怎麼怎麼突然轉戰電商地盤攻城略地了?

熟悉電商的人都知道,自從騰訊在拍拍網上兵敗後,騰訊將易迅賣給京東後,就再也沒有親自染指電商這塊戰場了。面對著這幾年零售領域的新變化,騰訊又有什麼新的戰略和變化?

面對著這幾點疑惑,在剛剛的全國兩會上,騰訊馬化騰做了清晰的解答:

為什麼線下的零售最近動作這麼大,除了剛才我們講的利用數字技術助力線下傳統零售,能夠抓住數字化的機遇,能夠把人、貨、場景幾方面全部打通,你不這麼做的話,你可能就失去競爭力。


小程序的價值是什麼?如何使用小程序牽手新零售?深度解析

他又進一步解釋一下這背後的原因:

從現在我們開始發現,傳統零售和線上電商彼此間的融合已經開始了,已經不是互斥了,要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才能給用戶極致的體驗…..人總是會生活在你的周邊的,騰訊發現這個趨勢在變化,大家就發現了,這就是社會的進步,商業的變化,是趨勢的使然,所以新零售概念應運而生。

在這場目前看起來並不是特別清晰的零售業演化方向上,騰訊的互聯網產品和技術如何和線下的零售業態融合,關係到騰訊投資的成敗,並影響到終局的走勢。

並不是騰訊開發了小程序,百度、阿里都同時推出了應用號,剛開始騰訊的小程序也不叫小程序,叫騰訊應用號。但是現在這三家巨頭推出的應用號只有小程序是最成功的。騰訊看的也是後期市場,小程序之父張小龍先生也明確表示小程序不求快速發展,要著重用戶體驗。也就是小程序的未來才開開始。

小程序的價值是什麼?如何使用小程序牽手新零售?深度解析

新零售的主要邏輯

現在我們重點來講講這裡面的最重要的主邏輯。

“傳統零售和線上電商彼此間的融合”, 這個現象背後的模式,騰訊叫智慧零售、阿里叫新零售。隨著這1年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現象,其輪廓從模糊到清晰,線上與線下的慢慢融合,這種融合在我看來主要包括下面3個特徵。

1線上的到家場景,由過去的按天到按小時送達

這就是典型的線上往線下融合的特徵。想實現這個並不難,現在的快遞業已經發展到了如今這個地步,理論上是能實現這樣的速度,但也只限於幾個行業。

首先從生鮮水果超市和商超開始,通過將倉儲不斷的前置化,從全國總倉到區域中心倉再到城市社區倉,通過不斷優化區域鏈來完善配送時效。騰訊投資的每日優鮮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線上下單,1個小時以內送到家,短短3年時間內,已然成長為超過10億美金估值的行業獨角獸,這證明了其即時送達的效率受到了用戶認可,用戶體驗感不錯,證明了其價值。在這個方面再往前走一步就是無人貨架,例如猩便利和每日優鮮下的便利購,將店直接開在辦公室,隨手可取。

生鮮商超的1小時示範效應,會驅動整個行業都會望即時送達的配送時效發展。上個月,傳出消息美團外賣即將與海瀾之家合作,為其提供1小時送貨服務,這就是一個行業信號。推想一下,在目前各大電商平臺在服務日益同質化的情況下,如果買一件衣服,一家次日達,而另一家1小時送達,後者吸引力無疑更大。

小程序的價值是什麼?如何使用小程序牽手新零售?深度解析

2、融合帶來的,是將所有的線下消費行業捲入其中

前些天和一位朋友聊天,他們經營著幾十家門店的快剪業務,通過微信在線預約、選擇心儀的美髮師、避免了顧客高峰期無效的時間等待。在店家層面,服務評價數據有了對美髮師KPI考核的量化依據,通過精細化數據管理顧客頭型、喜好、頻率,進行個性化服務和營銷,從而使顧客的留存度提高了30個點。

作為微信的標杆客戶,金拱門較早的實現了小程序點餐點、支付、取餐、用餐全過程中的體驗。目前已積累20萬的訪問用戶。

這其中,零售中的高頻——超市和服務業中的高頻——餐飲不斷的擦出火花,並融合,這就是跨界。把線上和線下融合做到極致的,就是新零售的2個新生物種,盒馬鮮生和超級物種。

所以我們看到,新零售即圍繞著3公里生活圈的新消費,新場景。

和傳統零售最大的不同是,移動互聯網技術會成為零售行業變革的一種全新的驅動力,它推動著線下消費業更便利、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發展。

3、線下的到店場景,交易鏈條逐漸被互聯網化

這就是典型的線下往線上融合的特徵。首先經過這幾年的O2O、打車、共享單車大戰的用戶培育,所有線下交易的支付環節被在線支付給取代了。線下的購物中心、商超百貨、便利店、餐飲、娛樂行業基本實現了在支付環節的數字化,以這個為突破點,線下交易的數字和互聯網化會進一步往交易鏈兩端延伸,從而驅使交易效率的不斷提升。

例如天虹商場在收銀環節開通了自助通道,通過APP實現了自助購物、結算及支付。這對降低顧客排隊結算時間,降低收銀人工成本是一種積極嘗試。在此基礎上,如果能進一步對購物數據做分析決策,重新優化貨架商品,提高坪效比,將會顯著提高其經營效率。

如果您感覺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的話,每一次轉贊評都是對本人最大的支持。常懷感恩之心,感謝各位讀者朋友。歡迎關注“微程序交易商城

文 | 程序小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