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委副书记、市长郭维安:牵住“牛鼻子” 精准“打靶子” 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

国际在线县域经济频道消息(郑艳英 司马一):临夏市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和商旅中心。区域总面积88.6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人,境内聚集汉、回、东乡、保安、撒拉等18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2.9%,区域资源突出,旅游资源丰富,素有“茶马互市”、西部“旱码头”和“河湟雄镇”之称。2013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5943户2.51万人,贫困发生率27.83%。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委副书记、市长郭维安:牵住“牛鼻子” 精准“打靶子” 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委副书记、市长郭维安(郑艳英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扶贫开发工作提升至治国理政新高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推进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委副书记、市长郭维安在接受国际在线县域经济频道专访时表示,作为六盘山国家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临夏市充分发挥市委牵头抓总作用,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2017年底,全市累计减贫2.37万人,贫困面下降至1.6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3年增长了1.5倍达到12316元,位居全省58个贫困县区之首。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委副书记、市长郭维安:牵住“牛鼻子” 精准“打靶子” 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临夏市大夏河两岸风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委宣传部供图)

强化领导,与临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肩负崇高使命探寻扶贫新模式

“带全市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党赋予我们的使命担当,是我们每一级党委政府首要的政治责任,要落实好中央这一重大决策部署,首要的就是切实发挥好市委牵头抓总的作用,切实解决好组织体系问题,这方面我们通过不断的调研,建立了四级帮扶责任体系,靠实了每一级帮扶责任人的职责,做到了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着落。”郭维安说道。

一是落实市委主责,带领全员苦干实干。成立并适时调整临夏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州委常委、市委书记曹正民任组长,积极深入到镇村社进行调研,并鼓励和引导广大干部俯身下基层,解决群众困难;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精准脱贫工作,召集各部门单位责任人层层签订责任书,把责任压力传导到了“末梢神经”。

二是完善组织体系,提高运行效率。建立四大班子主要负责人包镇,县级领导包村,科级干部包社、一般干部联户的四级帮扶体系。该“包办”机制有效解决了帮扶干部无资源、科级干部无压力、县级干部无抓手、职能部门无信息的工作局面。

三是落实干部选拔,激发扶贫斗志。近年来,临夏市通过考核选拔任用数名80后干部,被调配到各乡镇工作,承担分管扶贫工作,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同时,实行“召回制度”,扶贫责任不到位、帮扶质量不高的干部,由单位班子成员或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顶岗,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四是汇集社会力量,构建扶贫大格局。采取一企帮一村、一企帮多村或多企帮一村的方法开展帮扶活动,助力农村发展,有效缓解了群众融资难题;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基地+村委会+贫困户”等模式,大力带动贫困村发展草食畜牧、蔬菜等特色产业,增强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带动力;爱心企业牵头开展慰问贫困群众及特殊群体等活动。

五是建立帮扶机制,有效助力脱贫攻坚。临夏市与厦门市思明区确立对口帮扶关系,6个村与厦门市思明区街道及企业结成了帮扶对子。厦门方面投入落实对口帮扶资金1163万元,实施南龙镇单子庄村小学教学楼、厦门丝绸之路馆等7个帮扶项目。同时,建立了厦门市来临支教支医机制,设立了临夏市厦门劳务工作站,每年向厦门市分批输转劳务人员150余人。

“打赢脱贫攻坚战,不光依靠社会力量,内生动力也是关键。我们提出并推动‘以德扶贫’理念,扶起了群众的志和智,拔出失德致贫的穷根。同时,下大力度整治农村环境面貌,改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靶向滴灌,精准施策。”郭维安说,首先,加大农村基础条件的改善,按照以城带乡的思路,加快农村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其次,加快建设村级办公用房、卫生室、文化广场、日间照料中心、学校、幼儿园等项目,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把一些特困群众通过社会保障实行兜底脱贫,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委副书记、市长郭维安:牵住“牛鼻子” 精准“打靶子” 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临夏城乡鸟瞰图(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委宣传部供图)

催人奋进,吹响脱贫攻坚总攻号角——狠抓产业脱贫激发反贫困县域正能量

产业扶贫既是促进贫困人口较快增收达标的有效途径,也是巩固长期脱贫成果的根本举措。临夏市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产业扶贫,能够有效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郭维安强调,临夏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坚持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效设施农业转变,加快富民产业培育,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积极发展城郊型设施蔬菜、优质林果、畜禽养殖、休闲旅游等主导产业,实现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务工。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委副书记、市长郭维安:牵住“牛鼻子” 精准“打靶子” 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临夏市东郊公园(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临夏市新增设施农业种植面积3000多亩,户均每亩增值1万多元;积极组织动员群众免费实施技能培训项目,累计培训3.21万人次,累计输转10.54万人次,人均年劳务收入超过3万元;借助牡丹节、临博会契机,通过兴办和改造农家乐、果蔬园,引导市民和游客到农村开展体验式旅游。通过一系列措施,临夏市为老百姓奠定了一个长期增收的来源和渠道。2017年,全市脱贫的1503人中有293人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了脱贫。同时,临夏市坚持把城市的脱贫与棚户区改造、旅游开发、产业培育相结合,按照“一街巷一特色、文化为先、利民为本”的原则对八坊十三巷进行改造,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按照州委州政府的安排部署,着力打造旅游、食品生产和民族用品加工、劳务三个百亿产业,进一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努力把旅游业和商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新的增长极,让商贸旅游业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好的富民增收,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郭维安坚定地说道。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委副书记、市长郭维安:牵住“牛鼻子” 精准“打靶子” 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医护人员上门开展健康扶贫义诊活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委宣传部供图)

发展为先、精致为要、民生为重、实干为本。郭维安强调,在省州委的坚强领导下,临夏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一户一策”工作,集中实施危旧房改造项目,让群众住房更加安全;制定了健康扶贫 “7个一”专项措施,健康扶贫全面推进,让群众看病有了保障;阻断贫困代际相传,大力度推进教育扶贫,让群众孩子上学有了保障。在贫困面前,临夏市将以破釜沉舟之决心,愚公移山之毅力,彻底补齐临夏市脱贫短板,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脱贫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