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绿色先锋”刘耀源:让绿色成为城市最明亮的底色

“绿色先锋”刘耀源:让绿色成为城市最明亮的底色

四川环保

一键关注 欢迎订阅

“绿色先锋”刘耀源:让绿色成为城市最明亮的底色
“绿色先锋”刘耀源:让绿色成为城市最明亮的底色“绿色先锋”刘耀源:让绿色成为城市最明亮的底色

刘耀源被评为四川省“十大绿色先锋”。

“绿色先锋”刘耀源:让绿色成为城市最明亮的底色

缘分始于2008年,那年,刘耀源成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学生。在校园里,他学习了与环境相关的专业知识,还以环保志愿者身份参与环保志愿服务,向身边的同学介绍环保小知识。

之后的十年,环保成为他人生绕不开的话题。想让绿色成为城市最明亮的底色,他成为第五期全国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骨干、四川省首批“蓝天绿水”环保义务监督员、阿拉善SEE环保基金会第六季创绿家成员……十年间,他累计主持环境保护公益项目20余项,主持和参与横纵向环保科研项目6项,发表环境科学与工程核心期刊学术论文15篇。

如今,他是成都市锦江区绿氧生态环境保护中心组织理事长兼党支部书记。今年,他被评为首届四川省“十大绿色先锋”。

社区换了新颜 在城市就能“记住乡愁”

走进成都莲桂西路社区9号院,居民们惊喜地发现以前的破旧院落已变得干净整洁,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刘耀源介绍,绿氧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先后对这里进行了公共花圃微更新和主题墙绘活动,并结合专业景观打造及后期绿植培养维护手法改造,如今院内的生态文化景象正在慢慢呈现。

“在院内的主题墙绘活动中,居民们一笔一画涂上去,有的填涂国宝熊猫,有的画上几许竹叶,共同让家园旧貌换新颜。”刘耀源说,在社区环境的改造中,充分发动公众参与,促进每位居民都参与到维护院落环境治理行动中来。

与此同时,为了让小院更加有生态气息,绿氧还对院内已有的院落微农耕进行规划,为居民提供种植技巧及相关种植材料,让居民能在大都市也有自己的一块小菜园。

在刘耀源的引导下,目前,绿氧先后在多个社区里开展了社区文化营造、微景观营造、垃圾分类、社区环保自组织培育等活动,未来社区居民“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正在成为现实。不少居民坦言,住在大城市里也能“记住乡愁”了。

绿色融入生活 餐厨垃圾变肥沃土壤

如何将餐厨垃圾变成肥沃的土壤?刘耀源利用自己研发的蚯蚓技术,以废制肥,打造可循环往复的餐厨垃圾处理机制。

“简单来说,就是把蚯蚓当做一台台“净化器”,让它们吃下餐厨垃圾、腐殖烂叶等东西,排出的粪便就是营养丰富的肥料。”刘耀源介绍,得到的肥料将修复退化耕地土壤和改善城市绿化环境。

当前,绿氧分别在白鹭湾生态湿地和驸马社区建立30平米餐厨垃圾生态处理实验田和约30平米的蚯蚓堆肥基地田,在牛沙路社区建立社区蚯蚓堆肥试点装置,建立起绿氧餐厨垃圾“收集-处理-回用”模式,同时,发展了1支社区环保志愿绿氧团队和1支小学绿氧环保小卫士团队。

“依托湿地培育蚯蚓,开展餐厨垃圾生态降解实验,然后把这种方式推广到社区,蚯蚓就能为千家万户处理餐厨垃圾。”刘耀源说,这样不仅能用自然的方式降低厨房垃圾带来的污染,同时还将绿色的生活方式融入到城市的细节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