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端午節,話端午

端午節,話端午

“吃粽子、賽龍舟,雄黃酒,擺桌頭。掛艾葉,戴荷包,五彩線,腕上繞。”這首童謠裡提到的活動,想必大家不會陌生,眼尖的人一看便知,這些全是端午節的民間習俗。

說起端午節的來歷,你可能會說:“哎呀,這個我可知道,這是為了紀念古代的大詩人屈原。”可是,你知道嗎?關於端午節的傳說故事,還有很多呢!

端午節是為紀念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期的傑出愛國詩人,他出生在楚國丹陽的一個貴族家庭,掌管著內政外交許多大事。在內政上,屈原主張要把一些賢能人士招進朝廷,讓他們為國家服務;在外交上,屈原提出應該聯合齊國,抵禦秦國。

屈原的這些主張雖然很好,不過可惜的是他在推行政令時得罪了一些貴族,因而遭到這些貴族的排擠和詆譭,最終他被楚國國君流放在沅、湘一帶。

在流放的日子裡,屈原每天都惦記著自己的故鄉和親人,但特更惦念楚國的安危。公元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率兵攻破楚國都城郢都,唉,曾經輝煌一時的楚國就這樣被攻破了。

屈原在得知國家敗亡後,在長沙汨羅江投江自殺殉國。據說,他投江的這天正是農曆五月初五。

屈原投江殉國的消息傳出後,當地的老百姓感念他的赤子之心,大家急忙划船撈救,據說有些船隻一直劃到洞庭湖,可怎麼也找不到屈原的屍體。那天正是個大雨天,湖面上的幾隻小船都彙集在岸邊的一個小亭子附近。可那些打撈屈原屍體的人們才不管雨下得大不大呢,湖邊亭子上有幾個避雨的漁夫,他們就問:“你們看這雨下得這麼大,怎麼不過來避雨呢?”

“我們在打撈楚國大夫屈子的屍體啊!他聽說楚國都城被秦國人攻破後就投江殉國了!”

“哎呀呀!你們彆著急,我們也來幫你們打撈!”避雨的漁夫們冒著大雨划動起小船,大家只是想盡早撈起屈原的屍體,於是人們就像比賽一樣,拼命地划船。茫茫洞庭湖上,小船越來越多,可人們再怎麼搜尋,就是找不到屈原的屍體。

“唉,恐怕江河裡的大魚要把屈子的屍體給吞吃掉呢!”人們想到這裡,都忍不住嗚嗚地哭了起來。到底還是一位白鬍子老人有智慧,他說:“不如這樣吧,我們回家把做好的米團投進江水裡,免得魚蝦吞食屈子的屍體。”後來,每到五月初五這天,便有了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老人們說,這是為了紀念屈原,而且有些人還把唐代詩人文秀的一首詩拿來做證據:“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看看,直到唐代都還有人為屈原抱不平呢!

端午節,話端午

五月初五原本是“毒日”

接下來,我們再講一個和端午節有關的傳說故事。

在現代人看來,端午節多好啊,有三天假期,還有許多美味等著自己大快朵頤。不過,在先秦時代人們可不覺得五月初五是個好日子。那時候,人們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而五日也是個“惡日”,五月初五那更是個五毒並出、邪穢橫行的日子。

既然五月初五這一天是“毒日”,那人們還要不要出去呢?出門耕作、辦事,那是不能耽誤的啊。人們總還是要繼續生活的吧。那怎麼辦呢?乾脆就來個“以毒攻毒”。到了這一天,人們都帶著菖蒲、艾葉,用來驅除鬼怪,而且還要喝雄黃酒,這樣就能“百毒不侵”。當然,為了能更為安全、穩妥地度過五月初五,人們在這天還要用蘭草沐浴。其實用現代的科學眼光來看,一些藥草對身體健康確實是有益處的。

五月初五被人們視為“毒日”。那些五月初五出生的人們可就倒黴了。比如,歷史上有位孟嘗君,他是戰國時期齊國的貴族子弟,是戰國四公子之一。可這麼一個牛氣哄哄的人物,卻因為出生的日子不吉利而備受父母冷眼。為什麼呢?因為那時候民間有種說法,五月五出生的孩子,男孩對父親不利,女孩對母親不利。在東晉時期有位大將,名叫王鎮惡,他就是五月初五出生的,所以他的祖父就取了“鎮惡”這個名字。還有宋徽宗趙佶,也是五月初五生人,他從小就養在皇宮之外。可見,古時候的人們對五月初五這一天有多麼忌諱!

再後來有個智者就說:“既然兩個五加在一起這麼不好,那就把‘端五’稱作‘端午’吧。”直到現在,很多地方每到端午節還有人佩戴裝滿艾草的香包,這種習俗就是打古代沿襲下來的。還有些地區,在五月五這天將五色彩線纏繞在手臂上,這也是為了辟邪。

當然,這也只是個傳說故事而已。

端午節,話端午

另一個故事: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伍子胥

還有一個傳說,說端午節不是因為紀念屈原,而是紀念一位比屈原還要早先的人物,這人便是春秋時期吳國的忠臣伍子胥。伍子胥之父本來是楚國國君的太傅,後來遭到費無忌的陷害,不僅自己難以保全性命,還連累長子也被楚王殺害。只有伍子胥一人逃到了吳國,因為他才華十分出眾,所以得到吳王闔閭的重用。

後來,伍子胥帶兵攻入楚國都城,為冤死的父親和大哥報了仇。在給親人報仇之後,伍子胥就一心一意地輔佐吳王,也正是因為有伍子胥這些忠臣良將的輔佐,吳國很快成為江南一霸。

公元前483年,伍子胥被吳王夫差派到齊國出使。一向對伍子胥懷有敵意的太宰喜,乘機對吳王夫差說了很多關於伍子胥的壞話,他詆譭伍子胥,說他密謀與齊國聯合起來造反。夫差信以為真,就派手下給伍子胥一把寶劍,讓他自殺以表示自己忠貞於吳國。

伍子胥在自殺前對身邊人說:“等我死了之後,你們就把我的雙眼挖出,放在國都的東門上。我要親眼看著吳國滅亡!”

這話不知怎麼的傳到了夫差耳中,他聽後惱羞成怒,下令將伍子胥的屍體裝進一個口袋中,再丟到江裡。過了九年,果真應了伍子胥的那句話,吳國被越國擊敗,吳王夫差被殺。

相傳伍子胥死後被入江中的日子正是五月初五,而他因為忠良耿介而化身成河神。人們痛惜一代忠臣因冤被殺,因此把五月初五這天定為節日,來紀念伍子胥。在節日這天的龍舟競渡、包粽投江,也是為了祭祀伍子胥。

端午節,話端午

端午節與孝女曹娥

還有一則關於端午節的民間傳說,這傳說中的主人公,名叫曹娥,她是東漢上虞人,出生在鳳凰山下的一個小漁村裡,從小與父親相依為命。有一天,父親出門捕魚,卻因為小船翻了而溺死在江中。

父親溺死的噩耗傳來,曹娥心痛得嚎啕大哭,村子裡有一些好心人,答應曹娥把她父親的屍首打撈上來。可是江水那樣急,人們站在江邊看著江水都覺得膽戰心驚。這可怎麼辦?村民們都不敢下水撈取曹老伯的屍體,曹娥說:“我下水試試吧。”可她還只是一個弱小的女孩子,當時也才不過十四五歲,她又不通水性。有人勸曹娥,不如就在江岸邊燒些紙錢給她父親算了。曹娥一邊焚燒紙錢一邊痛哭,這樣過了好幾天,父親的屍體找不到,曹娥又不甘心。終於,曹娥在五月初五那天在父老的驚歎聲中縱身跳入江中。

五天後,人們在江岸上發現了一男一女。大家湊上前去一看,原來是曹娥和她父親!當然,曹娥早已沒了呼吸。她緊緊地抱著父親,再也不會和他分開了。

曹娥的孝心感動了當時許多人,甚至朝廷都知道了她的孝行。後來,人們在曹娥跳江的地方修造了一座小廟,廟裡還放了一尊曹娥像,人稱“孝女娘娘”。曹娥生前所在村莊改名為“曹娥村”。

曹娥死後,有些老人就說:“這孩子是個孝順姑娘,可不能讓她餓著肚子走。”於是大家就把米團用粽葉包裹,之後再投入江中。而大家划船競渡,那是在向曹娥致敬,表示父老鄉親們對她的敬意。

其實,端午節從具備雛形到發展完備,經歷了較長的歷史時期。且不說那些豐富多彩的節日民俗活動,就說端午節人們常吃的粽子吧,看起來平平常常,關於粽子的起源,就有許多種不同的說法。

公元前340年,偉大的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日跳江殉國。老百姓們為了不讓江中魚蝦損壞他的屍體,就把糯米裝入竹筒,然後投入江中。人們用這樣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屈大夫的敬仰與懷念。每年五月初五這天,人們都是這樣做的,用竹筒裝糯米,然後投入江中祭祀。這時的粽子叫做“筒粽”,可以說是最早的粽子了。

一直到漢代建武年間以前,人們都是用這種筒粽祭祀屈原的。到了漢代建武年間,民間有一個忠厚善良的人,說起來,他和屈原還是同一個地方的人呢!這個人在午夜睡夢中聽到有人叫他,他定睛一看,發現自己前面站著一個面容消瘦的男子,這個男子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他說:“大家每年送給我的食物全都被江裡的魚蝦給分吃光了,我只能吃到很少的一部分。以後麻煩大家用艾葉包好糯米,再以五色線捆綁結實,江中的魚蝦就不會過來了。”

這個人夢醒後,把這件事告訴了村子裡的父老,村民們都說這是屈大夫在給大家託夢呢。於是大家就按照屈原的吩咐去做,這種以艾葉包裹、用五色線捆綁的粽子被稱為“角黍”,也就是我們現在所吃的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一直延傳下來,到了乾隆年間,粽子已經由最初的單一品種發展出多種多樣,而且還從民間來到了皇宮,成為人人都愛的一種美食。

某年的端午節,乾隆皇帝正在品嚐御廚剛做好的“九子粽”,這種粽子口味獨特,製作精細,乾隆吃後龍顏大悅,連連稱讚。所謂“九子粽”,便是九隻粽子連成一串,粽子大小不同,形狀各異,而且還用九種顏色的絲線綁好,造型十分好看、精巧。

當然,乾隆之所以這麼喜歡“九子粽”還不僅是它因為味道好、造型佳,而且寓意也好。“粽子”諧音“中子”,在古代人們極為重視男孩,九個粽子相連,那豈不是要連得九子嘛!乾隆能不高興嘛!他馬上就下達聖旨:這九子粽只能在宮廷裡享用,民間不可食用!為什麼呢?“九”在陽數中是個最大數,人們常稱天子為“九五至尊”就是這麼個原因。估計乾隆帝想的是,他乃一朝天子,九子粽的寓意又是多子多福,這樣的好事情怎麼能讓平民百姓一同分享呢。所以他才下了那道聖旨。

端午節,話端午

端午節的別稱,你瞭解嗎?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習俗,可是端午節的別稱,你能知道多少個呢?據統計,端午節的不同名稱可達二十多個,經常被提起的有端陽節、天中節、女兒節、重五節、端禮節、菖蒲節、浴蘭節、五月節等等。至於不常見到的別稱還有夏節、龍舟節、午日節、詩人節、龍日、燈節、五蛋節、屈原日、地蠟節等。

下面我們來詳細瞭解一下端午節的這些別稱是怎麼來的。僅僅是看一遍還不夠,大家最好能通過文獻資料瞭解到我們國家傳統節日背後的文化內涵,並將它們傳承下去。

端午節知識普及篇

先來說說“端陽節”這個名稱。在《荊楚歲時記》一書中這樣認為:過端午節的時候已經是仲夏時節了,這個時候登高望遠,必定是順著陽氣而行。農曆五月已經進入一年中的仲夏之際,而仲夏的第一個午日陽氣旺盛,天氣暖熱,不正適合人們登高嗎?因此端午節便也被稱為“端陽節”。

那麼“浴蘭節”的名稱是如何得來的呢?原來端午時節正逢仲夏,天氣開始炎熱起來,同時也是皮膚病容易發作的時節。古時候的衛生條件比較一般,人們只能把蘭草加水煮沸成湯,待溫度適宜時再用來沐浴,以清除身上的汙穢,於是,“浴蘭節”就成了端午節的另一個俗稱。 重午節,是古人對端午節的又一個別稱。按照地支來說,農曆五月當為“午月”,而農曆初五之“五”與“午”同音,五月初五,兩個“午”正是重午,所以端午節又稱“重午節”。

作為端午節的別稱,“解粽節”就比較好理解了吧?古人在端午這天必定要吃粽子,可如果僅僅是那麼幹巴巴地吃粽子又沒什麼樂趣,於是古人就想到,在吃粽子的時候比較一下各人解下的粽葉的長度,自然是長度越長就越好。看來古人還是很有生活樂趣的,即便是吃粽子,也能想出這麼多新鮮花樣來。

在古時候,人們還把端午節稱作“女兒節”,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在古代,每逢農曆五月,女孩子們不僅要繫著五色線,而且還要戴艾葉和靈符,即便是已經出嫁的女子也會在端午節這天回到孃家。所以,端午節也稱作“女兒節”。

值得一提的是,人們把端午節稱作女兒節,也和一位巾幗英豪有關。這個人就是女詩人秋瑾。秋瑾是一位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她原本秋閨瑾,小名玉姑,在留學日本後改名為秋瑾。她出生在一個開明家庭,從小就飽讀詩書,習文練武。她不滿封建禮法,更不滿舊時代對女性的輕視和迫害,倡導男女平等,經常以古代的女中豪傑花木蘭、秦良玉自比。

在28歲時,秋瑾就參加革命,曾參加過三合會、光復會、同盟會等進步組織。1907年,秋瑾與另一位民主志士徐錫麟等組織光復軍,計劃在7月6日舉行起義,可惜因計劃外洩而被清兵所捕。不久之後在紹興軒亭口從容就義。

人們敬佩她的忠勇事蹟,出於對她的哀悼,便與歷史上的另一位愛國詩人屈原相併提。端午節本是紀念屈原的節日,後世人們便也在端午這天紀念秋瑾。

除了以上那些別稱,端午節在古時候也被稱為“菖蒲節”,因為民間認為五月初五這天五毒全都跑到人間來禍害人,所以人人都要喝雄黃酒、佩戴艾葉來辟邪防毒,而且還要在自家大門前懸掛著艾葉、菖蒲等等,所以端午節也稱作“菖蒲節”。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菖蒲可是防疫驅邪的仙草,它與蘭花、水仙、菊花並稱為“花草四雅”,它外型飄逸而俊秀,而且適應能力強,成活率高。在民間看來,菖蒲不僅能驅趕蚊蟲,而且還可以驅散邪疫。端午節被人們視為五毒橫行的日子,人們不論出門辦事,還是在自己家中都格外地小心謹慎。而且還要把艾葉、菖蒲懸掛在門前用以驅邪。從今天的醫療科學來看,古人之所以這樣做,可不全是因為他們“迷信”,而是菖蒲確實能起到殺菌防病的效果

端午節,話端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