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田英章及他的徒弟們用什麼紙寫?生宣還是半生熟?

善國夫子


他們用的是生宣。

紙的性質不同,書寫效果大不一樣。田英章的行書,寫不出爽朗俊逸的形態,原因就是他只習慣於生宣的書寫。寫出來的行書肉乎乎的,肥膘外露。


紙不分人,分字體。什麼字體,字體大小,選用什麼性質的紙。大字宜用生宣。小字用熟宣。流暢的行草書宣用半生半熟宣


行草書如果用吸水性很強的生宣,筆毫中的墨很快被吸乾,字勢不能保持流暢。小字需要精緻的筆畫。只有在不吸水的熟宣上才能精雕細琢。生宣寫小楷,神仙見了都搖頭。大字講求遒潤妍麗,生宣的吸墨特生,符合了大字的這一要求。

不要去管田英章和他的弟子們用的什麼紙。只需根據自己寫的字體和大小選擇就可以了。


子衿書法



我在田英章老師面授特訓班時,田英章老師親自講過,他基本上是用生宣多。建議初學者用半生熟的宣紙,撒金宣和色宣也比較好用,沒有必要用太貴的紙。

看您在問題裡介紹的情況,感覺毛邊紙比生宣好用,其實就是一點,生宣比毛邊紙洇墨的問題。

這實際上是需要解決一個問題,就是孫過庭書譜裡說的“紙墨相發”。

我分兩步來說明,希望能解決你的問題。


一、宣紙、元書紙和毛邊紙的區別

關於各種紙的介紹,有很多的文章。

我簡單說說。

含有檀皮的就是宣紙,不含檀皮的不能叫做宣紙。


生宣是沒有經過加工的,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強,易產生豐富的墨韻變化,水墨滲沁迅速,不易掌握。

熟宣是加工過的,一般分為蟬衣和雲母,基本不吸水,一般是畫工筆用,小楷也可用熟紙。

半生熟的宣紙是介於二者之間,也有很多種,有皮紙和元書紙、毛邊紙、煮錘紙等等。適合寫書法,容易掌握,適合初學者。


至於毛邊紙和元書紙的區別,簡單說來就是毛邊紙屬於低端的紙,而元書紙則屬於中端的書法用紙,但是二者本質上都是竹紙。

元書紙潔白柔韌、著墨不滲、久藏不蛀、不變色等特點。


毛邊紙以竹原料為主,會有其他成分,比如說草等等。紙質細膩,薄而鬆軟,呈淡黃色,沒有抗水性能,托墨吸水性能好。


“毛邊”不是不好的意思,是明代大藏書家毛晉,好用這種紙印書,訂購的時候,在紙邊上蓋一個篆書“毛”字印章,所以稱這種紙為毛邊紙。


二、在學田英章楷書時,怎麼解決“紙墨相發”。

我一直主張“學誰的字,用誰的方法”。

學田英章的字,就用田英章的方法。

看田英章和田蘊章老師寫字,筆畫非常乾淨、整潔,好像一點都不洇紙。

其實,在近距離看他們寫字和看他們的墨跡時就會發現——

他們寫的字,洇墨非常均勻,幾乎沒有墨疙瘩,也幾乎沒有渴筆、幹筆。

為何?


因為他們對紙、筆、墨做到了“紙墨相發”。

1、對紙的把握

在田蘊章、田英章老師的講課中,經常會講到各種紙的應用,應該說是瞭如指掌,對各種紙的洇墨程度非常熟悉。

這個似乎只有多見、多識、多試方能掌握


2、對墨的把握

田英章老師講過調墨的問題。

墨太濃,拉不開筆,寫出來的字像墨豬;

墨太淡,就會洇的厲害,寫出來的字傷神。


田英章老師介紹過,怎麼把握墨汁兌水的問題。

他一般用一得閣墨汁,寫楷書,大約是兌1/4的水。

當然,也要根據具體的墨汁的濃度來調,一定要調勻。

怎麼算調勻了,這就得看經驗了。


3、對筆的把握

田蘊章、田英章兩位老師,一般是用兼毫。

他們在書寫時,是根據墨的濃淡、紙的洇墨、滲墨的速度來把控寫字的速度。

墨濃了,寫慢一點;

墨稀了,寫快一點。

紙洇的差,寫慢一點;

紙洇的厲害,就寫快一點。

這個可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了。


這就是要做到“紙墨相發”了,準確點說就是對紙、墨、筆三者的掌控。

據說田英章老師至今還每天寫字八小時。

經年日久的練習,使他們對調墨的濃淡乾溼一清二楚,加上書寫技巧的爐火純青,做到“紙墨相發”也不就不足為奇了。


田蘊章老師《每日一題每日一字》裡介紹過,他在視頻裡用的就是普通生宣。

看他寫楷書,有幾集墨稍微溼潤一點寫出來也有點洇的,但大多數情況下都看不出洇。

其實也洇,只不過他控制力量和速度水平高了,洇的非常均勻,所以你就看不出來了。

以上回答,僅代表個人觀點,才疏學淺,不妥之處,請方家指正。

我是劍飛齋主人。


劍飛齋主人


這個問題應該沒有準確答案,不過田英章倒是說過,寫字,寫作品要用生宣。又說他在書寫過程中發現,最好寫的就是色宣。不要用以前的宣紙,以前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他說他家裡就有以前留下的宣紙,但根本寫不了字,因為一寫就洇。所謂“好紙像布,好布像紙”。在書寫時我們也要注意幾點。

第一,初學者可以用帶格的毛邊紙,既便宜又好用,如果你一開始就用宣紙來練習,那麼無疑是浪費的,也是把握不好的,有格的毛邊紙,就能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

第二,我們看田英章寫字的時候,感覺很舒服,筆筆送到,沒有毛刺兒什麼的,很乾淨利索,自己來寫就壞了。其實這是由於人家功力深,對每個字都熟悉了,而且行筆也快,所以就呈現出了好的效果。另外,他使用的筆是鼠須筆,很有彈性。是特製的。



第三,剛學會寫毛筆字的,如果想要寫作品,就用半生熟的,相對來說洇得不厲害,不能用熟宣,因為它根本就不洇,是畫畫用的。寫小楷就不能用生宣了,因為字形小,筆畫又精到,寫得慢,就容易洇到一塊兒了。


所以,用筆用紙雖然有講究,但是提升書寫水平才是關鍵!要達到“不擇紙筆”才是真功夫!


存希齋書法


寫字用的紙張是有很多講究的。

先介紹下宣紙。

生宣由稻草和青檀樹皮製成,根據其比例不同,可分為淨皮綿連、淨皮、特種淨皮,其青檀比例、厚度及張為逐漸增加。

生宣刷上礬後即為半生熟宣紙。

一般而言,篆書、隸書丶楷書宜用半生熟宣紙,以及生宣中的特種淨皮和淨皮。

行書、草書宜用淨皮和淨皮綿連,小行書也可用半生熟宣。

具體使用時,還可進一步細分,比如大楷丶中楷用特種淨皮和淨皮,小楷可用半生熟。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不要學現代人的書法,你試下元書紙


晉唐筆法


田二你在生宣紙上寫楷書,一點墨都不跑,你騙誰呀,從古至今,書法家,書法愛好者,有誰在生宣紙上寫楷書不跑墨的,只有你田二在生宣紙上寫字 不跑墨吧,請寫書法的,在生宣紙寫幾個字,在熟宣紙上寫幾個字,在彩色圖畫紙上寫幾個字,看各有什麼效果,這就是田二的騙術,看不破你,白寫書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